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李光弼和史思明:一生的敵人(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李光弼幼持節行,善騎射,能讀班氏《漢書》。少從戎,嚴毅有大略,起家左衛郎。——《舊唐書•李光弼傳》

譯文:

李光弼年幼即有良好的節操和品行,擅長騎馬射箭,能通讀班固的《漢書》。年輕時即從軍,嚴謹剛毅有大智謀,從左衛郎做起。

1

李光弼,契丹人,中興大唐的一代名將,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史家稱他「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史思明,突厥人,禍亂大唐的叛軍首領,和安祿山一起發動「安史之亂」,後世評價他「其才力遠出祿山上」。

兩位傑出的少數民族將領,在「安史之亂」的舞台上,接連上演了五次「親密接觸」。

2

「安史之亂爆發」后,史思明作為先鋒,攻城陷地,所向披靡。叛軍攻陷洛陽之後,安祿山稱帝,史思明則經略河北,鞏固自己的大本營。

出身軍旅之家的李光弼受到郭子儀的推薦,進軍河北,騷擾叛軍的大後方。

在一個名叫常山的地方,李光弼和史思明這兩個一生的敵人,在戰場上第一次相遇。

在常山之戰中,李光弼捷足先登,佔領了常山這個戰略要地,以逸待勞。史思明的援軍急急趕來,騎兵和步兵之間拉開了距離。

李光弼先利用弩箭在城牆上攻擊騎兵部隊,然後趁敵混亂,以長槍兵為主弓箭兵為輔的步兵出城,依託有利地形,一舉擊退史思明。

同時,李光弼派出兩千人馬偷襲史思明部遠道而來的步兵,在攻擊發起的時候,史思明部正在休息吃飯,偷襲戰大獲全勝。

之後,史思明切斷李光弼的糧道,郭子儀帶領援軍趕到,李郭聯手,再次大敗史思明,史思明敗逃。

常山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首戰,李光弼勝!

3

由於潼關意外失守,唐玄宗李隆基出逃,唐軍態勢急轉直下,唐肅宗登基之後,才算暫時穩定了軍心,李光弼受命前往太原,而史思明很快率領大軍兵臨城下。

當時,李光弼只有士兵一萬人,史思明則手握十萬大軍。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李光弼堅守太原五十多天,並最終擊敗強大的敵人,博得「守城將軍」的美名。

李光弼的防守並不是一味的死守,而是守中帶攻。

李光弼一方面製作巨型拋石器,居高臨下,遠距離大量殺傷敵軍,另一方面,李光弼把「地道戰」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敵軍罵戰,身邊突然出現地道里爬出的唐軍,敵軍壘土山攻城,土山下的地道導致土山崩塌,到了後來,叛軍在廣闊的戰場上走路都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突然出現從地道里鑽出來的唐軍。

在耗盡了叛軍的士氣之後,李光弼又組織敢死隊出城,向敵軍發起進攻,前後殲敵7萬多人,史思明不得已退兵。

太原保衛戰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例。

次戰,李光弼勝!

4

叛軍內訌,安慶緒殺死了自己的老爸安祿山,戰略態勢再度發生變化。

這時,緩過氣來的唐軍派遣郭子儀、李光弼等九路大軍共計十萬兵馬討伐安慶緒,幾番戰鬥之後,將安慶緒包圍在鄴城,得到安慶緒求援的史思明帶領十三萬大軍前來救援。

這場本來有機會一舉擊潰叛軍的戰略決戰卻因為兩個奇葩的原因功敗垂成。

第一個奇葩,因為皇帝的不信任,十萬唐軍居然沒有一個統帥,而只有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太監魚朝恩充當「觀軍容使」,算是一個臨時的協調人。當史思明部到來的時候,是繼續圍攻安慶緒,還是轉頭攻擊史思明,唐軍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史思明的援軍休整完畢后,主動從唐軍後方發起進攻,相州之戰爆發。

李光弼的部隊首先和史思明接火,雙方血戰,就在這時,第二個奇葩不期而至,戰場上颳起八級以上的大風,吹沙拔木,天地晦暗,能見度低到即使近在咫尺還是看不清的地步。

這時,唐軍缺乏統一指揮的弊端顯露無遺,或戰或退,郭子儀部首先潰敗,導致唐軍大敗,李光弼沒有辦法扭轉戰局,只好整敕部隊,徐徐後退。

相州之戰的失敗,李光弼雖然不承擔責任,但敗了就是敗了。

三戰,史思明勝!

5

魚朝恩把相州之戰的失敗責任推到了郭子儀身上,郭子儀被剝奪兵權,李光弼臨危受命,接掌了郭子儀原本的天下兵馬副元帥的職務,負責洛陽方面的戰事。

面對氣勢洶洶的史思明部,李光弼主動放棄洛陽,把戰場設在了離洛陽不遠的河陽。

在軍隊數量上,李光弼依然是處於下風的一方,從戰鬥力方面來說,李光弼部的野戰能力也不如史思明部,但是,李光弼智計百出,多次挫敗史思明的進攻,取得河陽大捷。

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巧施美馬計和郝廷玉換馬。

史思明的部隊有一千多匹戰馬每天在河南邊洗馬。李光弼從自己的部隊中挑選了五百匹母馬,等敵人的馬下河時,他在河對岸也把母馬趕下河。史思明的戰馬聽著母馬嘶叫,紛紛渡過河來,尋找自己的「愛情」,結果都被李光弼的部隊趕進了唐軍的軍營。

當河陽之戰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雙方相持不下,李光弼手下的親信大將郝廷玉突然脫離主戰場,跑向河陽城。在城頭督陣的李光弼一向以軍紀森嚴而著稱,正準備讓弓箭手射殺「逃兵」郝廷玉,郝廷玉一見大驚失色,連忙表示自己只是因為戰馬受傷,回來更換馬匹的,李光弼才讓弓箭手放下手中的弓箭,郝廷玉換馬後再度殺入戰場。

四戰,李光弼勝!

6

河陽之戰的勝利讓唐軍內部一片飄飄然,唐肅宗聽信太監魚朝恩的進言,命令李光弼和僕固懷恩冒險進攻洛陽,駐守洛陽的正是史思明。

洛陽城下,深知唐軍野戰能力不行的李光弼希望依託邙山山勢展開陣型,但自大的僕固懷恩為了發揮自己騎兵部隊的優勢,固執己見,堅持在邙山腳下的平原上列陣。

兩軍交鋒,膠著的狀態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唐軍大敗。

邙山之戰的失敗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唐肅宗干涉軍務以及僕固懷恩的不聽指揮,但在李光弼和史思明的這最後一次交手中,李光弼還是敗了。

五戰,史思明勝。

7

雖說邙山之戰的罪責並沒有加到李光弼的頭上,但因為魚朝恩進讒的緣故,李光弼的部隊還是被安排到淮河流域附近,脫離了平亂的主戰場,李光弼心灰意冷。

安史之亂最後的平定者居然是有勇無謀的僕固懷恩,一代名將郭子儀、李光弼最終未能親手平定叛亂,殊為可惜。

儘管後來李光弼的部隊在平定農民起義中還是打了很多的勝仗,但再也沒有機會和史思明交手。因為史思明在邙山之戰后不久,就被自己的兒子和部將謀殺。

至此,李光弼和史思明這一對一生的敵人交手的次數停留在5這個數字上,不考慮其他因素,李光弼取得了三勝二負,略勝一籌。

8

後來,吐蕃人攻進長安,郭子儀復出又奪回長安,朝廷先後兩次召喚李光弼,但李光弼因為害怕太監魚朝恩、程元振等人的加害,愣是不敢挪窩。

一個純粹的軍人因為擔心被太監謀害而放棄了大義,李光弼自己也覺得很恥辱、很抑鬱,幾年後,李光弼在鬱鬱寡歡中離世,終年57歲。

順便說一下,李光弼的謚號是「武穆」,和岳飛一樣。

不管怎麼說,李光弼的結局比岳飛還是好了很多。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