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易經》微學習第十五卦:謙——地山謙,艮下坤上

作者:文化傳統 李守力

《易經》第十五卦

——地山謙 艮下坤上

小編導讀

《尚書•大禹謨》中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道德經》七十七章中原文中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其與謙卦「一謙四益」的「天道虧盈而益謙」一脈相承。謙卦上卦坤,下卦艮,坤為大地,艮為高山,高山於大地本如鶴立雞群,而今卻願意謙恭的伏於地下,因此「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古之君王正以這樣的德行謙卑待人,而「人以死力報之」。謙卦中提到,謙,是君子的歸宿。高處不勝寒,真正的智者應該要懂得在平常如何隱晦自己的光芒,更應該懂得在功成名就時如何急流身退的明哲保身之道,因為「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只有這樣時時以「如履薄冰」的謹慎,才能避免於隨時可能發生在高位的「亢龍有悔」的咎失。

周易古經

謙,亨,君子有終。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六四:無不利,撝謙。

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李守力微學通解

【15.1】

謙,亨,君子有終。

【白話】

謙卦,通達,君子能堅持到最終。

【解讀】

○謙卦下艮上坤,艮為山,坤為地,山本來位於地上,今山卻跑到了地下,以此作為謙卦的象徵。《序卦傳》:「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所以謙卦位於大有卦之後。

○君子有終:有二解。君子指全卦唯一的陽爻九三。九三為全卦主爻。九三分別為艮卦和互體坎卦的主爻。

其一。艮為止,《易傳》:「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故曰君子有終。

其二。「坎者,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坎主冬,戰國楚竹書《周易》「終」均作「冬」,冬、終通用,所以坎也為終。謙卦還可以想象為坤卦中間一個坎卦,大地的低洼處(坎,陷也。坎,從土從欠),根據現代科學的「能量最低原理」,萬物皆歸宿於大地的低洼處,這是謙卦的另一個象徵,君子九三應身於此象,容納萬物到最終,故曰君子有終。

謙,韻部談,聲紐清;

坎,韻部談,聲紐溪;

欠,韻部談,聲紐溪;

陷,韻部談,聲紐匣;

謙、坎、欠、陷,上古音接近,其義亦近。

【15.2】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白話】

彖傳說:謙卦,通達。天之法則是向下濟助萬物而大放光明;地之法則是處卑位而向上發展。天之法則是減損滿盈者而增益謙卑者,地之法則是傾壞滿盈者而流注于謙卑者,鬼神之法則是加害驕盈者而福祐謙恭者,人之法則是厭惡驕盈者而喜好謙恭者。謙卑者處於尊位而光明盛大,處於卑位而沒有人能超越他,這是君子的歸宿。

【解讀】

○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艮為陽卦,表天道,陽為光明,處於下卦,故曰下濟而光明;坤為地道,陰卦故卑,處於上卦,故曰卑而上行。光明與上行皆釋亨字。

○天道虧盈而益謙:日中則昃,月滿則虧。老子《道德經》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地道變盈而流謙:揚雄雲「山殺瘦,澤增肥。」此是說山上之土為水流沖刷下來,山體變瘦了。澤增肥,筆者認為是指水土流失導致沖積平原的形成。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皆是如此。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此與「地道變盈而流謙」義近。

○鬼神害盈而福謙:《太上感應篇》認為,「大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此「鬼神害盈而福謙」也。

○人道惡盈而好謙:《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道德經》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此「人道惡盈而好謙」也。

○君子之終:謙卦是君子的歸宿。老子云「弱者道之用」,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道在謙卑處,故君子歸宿焉。

【15.3】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白話】

象傳說:地中存有高山,是謙卦的象;君子因此取多餘來補益不足,權衡事物而公平給予。

【解讀】

○艮為山、為手、為指,坤為地、為均、為眾。君子者觀察謙卦山體高大,而在地中之象,悟知凡事不可盈滿,當權衡其多寡,取多以益寡,均平以施與。

裒,讀póu,張政烺考證:裒通捊,《說文》:「捊,引取也。」稱,讀chēng,權衡也。

○【《周易》謙卦,准《連山》《歸藏》兼卦】

《大象》為《連山易》遺存,愚頗疑《周易》謙卦在《連山》《歸藏》為「兼」卦。「裒多益寡,稱物平施」與「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義近,是謙受益之義,此是謙虛之果地,非謙虛之因地。欽卦(《周易》咸卦)在《連山》《歸藏》是謙虛本義(《咸·大象》:「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謙,楚簡《周易》作[廉/土],傳本《歸藏》作「兼」,秦簡《歸藏》作「陵」,據《玉篇》,夌是陵之古字。帛本《二三子》作「嗛」,《繆和》作「溓」。陵通陸,陸通睦,《說文》「睦,目順也。從目,坴聲。一曰敬和也。」

[廉/土]、兼、嗛、溓皆以「兼」為初文。《說文》「兼,並也。」從兼、並、竝、陸古文看,這些字原義都有將兩個事物並列均和之義,此正與「裒多益寡,稱物平施」之義相符。兼是兩禾,並、竝是兩人,陸是兩鳥,從字形結構看,「陸」與「竝」同源。

故《周易》謙卦在《連山》《歸藏》為兼卦。

《文子·上德》引用《大象傳》:

老子曰:……天之道,裒多益寡,地之道,損高益下,鬼神之道,驕溢與下,人之道,多者不與,聖人之道,卑而莫能上也。

文子,老子弟子,少於孔子,曾問學於子夏和墨子。《孔子家語·執轡》言子夏習古《易》、《山書》,孔子言昔從老聃亦聞之。《山書》古《易》即《連山易》,《大象傳》為《連山易》遺存,故《文子》所引或老子轉述《連山易》之文也。《謙·彖》之天、地、鬼神、人之序亦是使用《連山易》之序,故周公述之、孔子述之。

【15.4】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白話】

初六:謙而又謙的君子,用來渡過河川亦獲吉祥。

象傳說:謙而又謙的君子,用謙卑約束自己。

【解讀】

○謙謙:

山在地中為謙,初六又在山之下,故謂謙而又謙。

○用涉大川:

愚按:謙者,卑下也。故初爻為謙而又謙。謙者不尚首功,故言「用涉大川」而不言「涉大川」。

《繫辭傳》曰「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中爻,指二至五,互雷水解卦,上震下坎,有「涉大川」之象。故孔穎達曰:「用涉大川,假象言也。」來知德曰:「凡《易》中有此象而無此事、無此理者,於此爻『涉大川』見之。周公立爻辭,止因中爻震木在坎水之上,故有此句。」

○卑以自牧:

牧,治也,察也,養也。自牧,謂自我約束,自養其德之義。

帛書《繆和》:

莊但[問]於先生曰:敢問於古今之世,聞學談說之士,君子所以皆牧焉,勞亓(其)四枳(肢)之力,渴(竭)亓腹心而{宀/索}者,類非安樂而為之也。以但之私心論之,此大者求尊嚴顯貴之名,細者欲富厚安樂[之]實,是以皆□□,必勉輕奮,亓(其)所幸於天下者,殆此之為也。今《易·溓》之初六亓辤曰:「嗛嗛[君子]用涉大川,吉。」將何以此諭也?子曰:夫務尊顯者,亓(其)心又(有)不足者也。君子不然,{田勿}焉不自明也,不自尊也,□□高世。嗛之初六,嗛之明夷也,聖人不敢又立(有位)也,以又(有)知為無知也,以又(有)能為無能也,以又(有)見為無見也。憧焉無敢設也,以使亓(其)下,所以治人請,牧群臣之偽也。謙謙君子者,夫□□□然以不□□於天下,故奢多(侈)、廣大,斿(游)樂之鄉不敢渝亓身焉,是以而下驩(歡)然歸之而弗獻(厭)也。「用涉大川,吉」者,夫明夷,離下而川(坤)上,川(坤)者,順也。君子之所以折亓(其)身者,明察所以□□□□丑,是以能既致天下之人而又之。且夫川(坤)者,下之為也。故曰「用涉大川,吉。」子曰:能下人若此,亓(其)吉也,不亦宜乎?舜取天下也,當此卦也。子曰:蔥明夐知(聰明睿智)守以愚,[博]聞強識守以踐,尊[爵]貴官守以卑。若此,故能君人。非舜,亓(其)孰能當之。

帛書《繆和》論謙卦初爻,首先講偽君子之謙與真君子之謙的區別。兩次提到「牧」,到《小象傳》提煉為「卑以自牧」,一個「卑」字兼顧義理和爻位(初爻,卑下之位)。「謙之初六,謙之明夷也。」此用「之卦」(變卦)解《易》,是《周易》體例之一,見於《左傳》和《國語》,這是孔子時代史巫解《易》的常用體例,反映了帛書的製作時代可能較早,非秦至漢初的作品。「聖人不敢有位也」,似乎也已使用爻位體例。「坤者,順也」,這是用《說卦》。「折其身者,明察……」,這是取變卦明夷,夷,傷也,故曰「折其身」,艮變離,離為明為察。帛書《繆和》的解《易》體例在解釋文義的基礎上採納了《說卦傳》的卦象說,並且初步使用爻位體例,體現了其處於孔子草創《易傳》的小成時期的特色。

「聰明睿智守以愚,博聞強識守以踐,尊爵貴官守以卑」這句話被《荀子》、《孔子家語》、《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敬慎》等著作繼承(見《彖傳》解讀以及附錄【謙卦與欹器】)。

【15.5】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白話】

六二:謙虛名聲外聞,正固吉祥。

象傳說:謙虛名聲外聞,正固吉祥,是因為居中得位。

【解讀】

○鳴謙:《荀九家》以「陰陽相應故鳴」,六二與卦主九三親比,故曰「鳴謙」。

○中心得也:六二居中得位,謙德積於中,自然名聲外聞。

【15.6】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白話】

九三:勞苦而謙虛,能堅持到最終,吉祥。

象傳說:勞苦而謙虛的君子,廣大的百姓都服從他。

【解讀】

○九三為謙卦卦主,故爻辭與卦辭略同。九三為互體坎之中,坎為勞,故曰勞謙。「坎者,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萬物引申為萬民,萬物所歸,故萬民服也。

○《周易·繫辭傳》:

「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孔子說:「一個人勞苦而不自誇,功高而不以德自居,這是多麼仁厚啊,說話時把功勞歸到他人下面。(內)修德貴盛新,(外)尚禮以恭敬,這才是謙,謙通過恭敬(他人)以保存其位。」

正是有處處恭敬他人之因,所以才會得到「萬民服」之果。

孔子闡述《周易》義理,始終不離於易象。九三為互體坎卦之中,坎為勞。自稱其功曰伐,《老子·道德經》「不自伐,故有功。」蓋卦主九三處於下卦艮,艮位於坤之下,是小兒恭敬坤眾之象,故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前句以坤為主,后句以艮為主:坤為厚,故曰「厚之至也」;艮為止,為位(艮《大象》「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故曰「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可見孔子論易理,皆是觀象而繫辭。

1.帛書《二三子》:

卦曰:嗛(謙),亨;君子又冬(有終),吉。孔子曰:[此言]□□□□□[也。嗛]上川(坤)而下根(艮)。川(坤),[柔順]也;根(艮),精質也。君子之行也,□□□□□□□吉焉。吉,嗛(謙)也;凶,橋(驕)也。天乳(亂)驕而成嗛(謙),地徹驕而實嗛(謙),鬼神禍[驕而]福嗛(謙),人亞(惡)驕而好[嗛](謙)。□□□□□□□□□□□□□□□□□□□□好善不伐也,夫不伐德者,君子也。亓(其)盈如□□□□□□□□□舉而再說,亓(其)有終也,亦宜也。

帛書《二三子》這段文字本是解釋謙卦卦辭的,「一謙四益」四句歸入《彖傳》,「好善不伐也,夫不伐德者」即《繫辭傳》「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二三子》解艮卦卦辭時說艮為「精白」,與「精質」義近,傳本《周易》已無此義,這可能是古易《連山》的遺存(見艮卦解讀)。

這裡釋謙卦上坤而下艮,這是《大象傳》(《連山易》)按自上而下的觀象體例。

2.帛書《繆和》:

〔今《易》謙之九〕三》〔曰:勞嗛(謙),君子有終,吉。何胃(謂)也?子曰:「此言〕□□□□也。古之君子□□□□□□□□□□□□□□以高下下,故 [曰嗛]。禹之取天〔下也〕,當此卦也。禹[勞]亓(其)四枝(肢),苦亓(其)思[慮],至於手足駢(胼)胝,顏色[黎黑],□□□□□□□□□□□□古及□□□亓□□□□□□□□而果丑(刃?)下,名號聖君,亦可胃(謂)冬(終)矣,吉孰大焉。故曰:『勞嗛,君子有終,吉。』不亦宜乎?今有土之君及至布衣□□□□□□□其妻奴紛白黑涅□□□□□□□□□□□□□□非能焉(省?)而又(有)功名於天下者,殆無又(有)矣。故曰:『勞嗛,君〔子有〕終,吉。』此之胃(謂)也。」

《太平御覽·卷八十二》引《莊子》曰:

昔者,禹堙洪水,親自操橐耜,而滌天下之川。股無玄,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如此。

《太平御覽·卷八十二》引晉皇甫謐《帝王世紀》曰:

(禹)繼鯀治水,乃勞身勤苦,不重徑尺之璧,而愛日之寸陰,手足胼胝。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勞有功者也。

《呂氏春秋·行論》:

禹……以通水潦,顏色黧黑,步不相過,竅氣不通。

帛書《繆和》這一段正是謙卦九三《小象傳》「萬民服也」的初文。萬民服,肯定是指偉大的君主,《左傳》說「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大禹治水,勞心勞力,可謂「勞謙」者也。鑒於帛書《繆和》對謙卦初爻的解釋已經使用之卦(變卦)體例,筆者推斷孔子最終確定謙卦九三《象》辭為「勞謙君子,萬民服也」一定使用了卦象體例:九三為互體坎卦中爻,坎為勞;謙之九三,謙之坤也,坤卦下坤、上坤,坤為眾,眾眾者,萬民也。

【15.7】

六四:無不利,撝謙。

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白話】

六四:無所不利,發揮謙虛美德。

象傳說:無所不利,發揮謙虛美德,不違背謙虛的法則。

【解讀】

○六四為互體震卦之中,震為動,引申為撝,撝,讀huī,發揮。

○不違則:四處「多懼」位置,又乘剛,然正處于謙卦上坤下艮的中心區,在全卦的氣勢下不違背謙虛的法則,因震卦的鼓動而發揮謙虛美德。

【15.8】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白話】

六五:不富實,因為陰爻比鄰,適合於用來出征討伐,沒有不利的。

象傳說:適合於用來出征討伐,是征討不順服的。

【解讀】

○不富,以其鄰:易以陰虛為不富,鄰,指四、上兩爻。爻象與泰卦六四同,都處坤卦,故都有爻辭「不富,以其鄰」。小畜卦九五因鄰六四全卦唯一陰爻而成巽卦,巽為近利市三倍,故曰「富以其鄰」。

○利用侵伐:二至上互師卦。

【15.9】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白話】

上六:謙虛名聲外聞,適合於用來行軍作戰,征討四方邑國。

象傳說:謙虛名聲外聞,志向未能實現。可以用來行軍作戰,征討四方邑國。

【解讀】

○鳴謙:自三至上,組成大震,震為鳴。六二與九三親比,上六與九三相應,《荀九家》以「陰陽相應故鳴」,故六二與上六皆為「鳴謙」。

○利用行師:二至上互師卦。上爻動,謙之艮,三至上組成大離,離為兵戈,為行師。

○征邑國:上卦坤,坤為邑國。凡易中言邑國者,皆是坤象。見《周易密鑰》:周易卦爻辭中的「邑國」。

○鳴謙,志未得也:謙卦下艮,六動上卦變艮,猶如地下之山出於上而名聞。與六二鳴謙不同,六二以中正自然而鳴,所謂「中心得也」。而上六謙之窮而鳴,所謂「志未得也」。因為君子的志向是效法謙卦讓天下自然歸順,但總有不歸順者,於是不得不用武力征討之。

謙卦總結與深入閱讀

【謙卦總結】

謙卦六爻,五陰一陽,故以九三為卦主,內三爻艮體之靜為謙己,皆得吉,外三爻坤德之順為謙他,皆得利。《周易》為「聖帝明王所以致太平法」,故由謙己推及謙他。謙有二義,謙(謙己)與兼(謙他)也。《彖傳》「一謙四益」、《大象》「裒多益寡,稱物平施」,皆有「兼」義。

初六卑下「謙謙」,「卑以自牧」;六二中正,與九三親比,故曰「鳴謙,貞吉」;九三坎中,故曰「勞謙君子,有終吉」。內三爻皆謙己之道也。

六四乘於九三,然履正,故「不違則」而「撝謙」,發揮其謙而「無不利」;六五陰虛「不富」,致使鄰國驕縱而覬覦之,故「利用侵伐」以「征不服」;上六下應九三,亦曰「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征伐叛逆,以達天下皆行謙道。由於不能自「謙己」而化諸侯「謙己」,只能以武力「謙他」,故曰「志未得也」。外三爻皆謙他之道也。

謙卦爻辭凡言行動,皆以「用」字,如初六「用涉大川」,六五「利用侵伐」,上六「利用行師」,此是強調謙兼、平天下之道,以謙化為主,以征伐為輔。

【深入閱讀】

帛書《繆和》:

張射問先生曰:「自古至今,天下皆貴盛盈。今《周易》曰:『嗛(謙),亨,君子又冬(有終)。』敢問君子何亨於此乎?」

子曰1:「善[哉!所]問是也。夫先君作埶,列爵位之尊,明厚賞慶之名,此先君之所以勸其力也,宜矣。彼其貴之也,此非聖君之所貴也。夫聖君卑體屈貌以舒,孫(遜)以下其人,能致天下之人而有之。[非聖君,其]孰能以此終?」

子曰2:「天之道崇高神眀而好下,故萬物歸命焉;地之道精博以尚而安卑,故萬物得生焉。聖君之道,尊嚴睿知而弗以驕人,嗛(謙)然比德而好后,故[天下歸心焉]。《易》曰:『溓,亨,君子又冬(有終)。』」子曰3:「嗛(謙)者,溓(歉)然不足也。亨者,嘉好之會也。夫君人者以德下其人,人以死力報之。其亨也,不亦宜乎?」

子曰4:「天道毀盈而益謙,地道銷[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溓者,一物而四益者也;盈者,一物而四損者也。故君以為豐茬(財),是以盛盈。使祭服忽,屋成加{艹/昔}(錯),宮成杒隅。溓之為道也,君子貴之。故曰:『溓,亨,君[子有終]。』盛盈[而能謙]下,非君子其孰當之?」

竊以為,帛書《易傳》源自孔子《易傳》草創時期的傳承和流變,我把孔子《易傳》草創時期謂之《易傳》的小成時期,此時《繫辭傳》和《說卦傳》前三章已經完成,《說卦傳》三章后的內容早已有之,它是周公對《連山》《歸藏》說卦的繼承和發展。此時《彖傳》和《小象傳》正處於醞釀期,所以在帛書《易傳》中常見有類似《彖》《象》的文字,但卻沒有直接引用《彖》《象》的文字。

帛書《繆和》這段文字就是謙卦《彖傳》的前身,這裡的「子曰」基本是孔子《易傳》小成時期裁斷謙卦卦辭的流變。

「子曰」1是《彖傳》「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文字的原型。

「子曰」2與3是「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文字的原型,這是回答謙卦何以「亨」的原因。《彖傳》則以爻象為經,對「子曰」2的文字進行了濃縮,把58字提煉為13字,原來的58字只有義理性解釋,13字則是象數與義理的統一。艮為陽卦,表天道,處於下卦,故曰「下濟而光明」,「光明」一詞源自「崇高神眀」(艮無光明之象,崇高神明倒是合艮山之象。光明,實為廣明。《易》言「光」通「廣」。又帛書《二三子》以艮為精質、精白);坤為地道,陰卦故卑,處於上卦,故曰「卑而上行」。

「子曰」3:《繆和》為了進一步解釋「亨」,還動用了《左傳》引用的「四德說」(早於《文言》,可能是周公《易象》文字)之「亨者,嘉之會也」,「嘉」字後補一「好」字,是為了與前述「好下」、「好后」呼應,但是這前後的「好」意義並不同,嘉好是美好(形容詞),「好下」、「好后」是喜愛(動詞),這屬於偷換概念。

「子曰」4的「天道毀盈而益謙」四句就是有名的「一謙四益」。《漢書·藝文志》:「《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蘇軾《賜皇叔改封徐王顥上表辭免冊禮許詔》:「卿深懼盈滿,過形抑畏,一謙四益,當克永年。」此「一謙四益」格言廣為人知。這四句話最早出自周公,后孔子常引述,見於帛書《二三子》、《繆和》、《彖傳》、《韓詩外傳》卷三、卷八,《說苑·敬慎》:

1.帛書《二三子》:

卦曰:嗛(謙),亨;君子又冬(有終),吉。孔子曰:[此言]□□□□□[也。嗛]上川(坤)而下根(艮)。川(坤),[柔順]也;根(艮),精質也。君子之行也,□□□□□□□吉焉。吉,嗛(謙)也;凶,橋(驕)也。天乳(亂)驕而成嗛(謙),地徹驕而實嗛(謙),鬼神禍[驕而]福嗛(謙),人亞(惡)驕而好[嗛](謙)。□□□□□□□□□□□□□□□□□□□□好善不伐也,夫不伐德者,君子也。亓(其)盈如□□□□□□□□□舉而再說,亓(其)有終也,亦宜也。

2.《韓詩外傳》卷八:

孔子曰:「《易》先《同人》后《大有》,承之以《謙》,不亦可乎?」故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故德行寬容而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而守之以儉者安,位尊祿重而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而守之以淺者不隘。此六者皆謙德也。《易》曰:「謙,亨,君子有終吉。」能以此終吉者,君子之道也。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德不謙,以亡其身,桀紂是也,而況眾庶乎?夫《易》有一道焉,大足以治天下,中足以安家國,近足以守其身者,其惟謙德乎。……」

3.《韓詩外傳》卷三:

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夫『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以衣成則必缺袵,宮成則必缺隅,屋成則必加措,示不成者,天道然也。易曰:『謙,亨,君子有終吉。』

4.《說苑·敬慎》:

乃封周公子伯禽於魯,將辭去,周公戒之曰:「……吾聞之曰: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此六守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不謙者先天下亡其身,桀紂是也,可不慎乎!故易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夫天道毀滿而益謙,地道變滿而流謙,鬼神害滿而福謙,人道惡滿而好謙。』是以衣成則缺衽,宮成則缺隅,屋成則加錯;示不成者,天道然也。易曰:『謙亨,君子有終吉。』詩曰:『湯降不遲,聖敬日躋。』其戒之哉!子其無以魯國驕士矣。」

《韓詩外傳》卷三和《說苑·敬慎》都說「一謙四益」四句話為周公所言,可見周公時期已有類似《彖傳》的解易文字了,應該就是《左傳》所說的《易象》。「一謙四益」的名詞出處是帛書《繆和》「溓者,一物而四益者也」。

以上帛書《二三子》、《繆和》、《韓詩外傳》、《說苑·敬慎》文字之間明顯存在著傳承關係,說明今之《彖傳》發端於周公,最終由孔子醞釀而成。

帛書《繆和》「使祭服忽,屋成加{艹/昔}(錯),宮成杒隅」這句話不好懂,觀《韓詩外傳》「衣成則必缺袵,宮成則必缺隅,屋成則必加措」,與《說苑·敬慎》「衣成則缺衽,宮成則缺隅,屋成則加錯」,文義前後一貫傳承矣。

【謙卦與欹器】:

孔子觀於周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器也?」對曰:「此蓋為宥(yòu)座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座之器,滿則覆,虛則欹(qī),中則正,有之乎?」對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嗚呼!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曰:「持滿之道,抑而損之。」子路曰:「損之有道乎?」孔子曰:「德行寬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廣大者,守之以儉。祿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眾兵強者,守之以畏。聰明睿智者,守之以愚。博聞強記者,守之以淺。夫是之謂抑而損之。」

——出處:《韓詩外傳卷第三》第三十章(類似文字另見於 《孔子家語·三恕篇》、《荀子·宥坐篇第二十八》、《淮南子·卷十二·道應訓》、《說苑·卷十·敬慎》)

大意:

孔子參觀周廟,看到欹器。孔子問守廟的人說:「這是什麼器具呢?」守廟的人回答說:「這是右座之器。」孔子說:「我聽說右坐之器盛滿水就會傾覆,空了就斜著,水裝到一半時就會垂直,是這樣的嗎?」守廟人回答說:「是這樣的。」孔子讓子路取水來試,果然水滿便傾覆,空了就斜著,裝到一半時就垂直而立。孔子長嘆道:「唉,哪有滿了而不翻倒的呢?」子路問:「請問持滿有方法嗎?」「持滿的方法,抑制然後使之減損。」子路說:「減損有方法嗎?」孔子說:「德行寬裕的人,守之以謙恭;土地廣大的人,守之以勤儉;祿位尊盛者,守之以卑弱;人眾兵強的人,守之以敬畏;聰明睿智的人,守之以愚笨;博聞強記的人,守之以膚淺。這就是抑損的方法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