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傷孩子最深的永遠是這兩個字

凱叔說

kaishushuo

每個孩子都有靈性。

他的靈性顯現得有時早,有時晚,有時機敏,有時拙。

大人的靈性少了,世故卻多。用世故去當尺子量孩子,哪哪都是不合時宜。

成人對孩子的傷害,莫過於口不擇言,因為發出這傷害不容易自覺。

而後,大人氣消了,孩子的心也小了。

作者 |丹媽

前些天,我姐帶她13歲的外甥女來我家做客,有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有天,姐姐讓外甥女試網上新買的涼鞋,當時外甥女正在睡覺,被她媽火急火燎地喊了起來。興許也是對新鞋沒興趣,所以一副懶洋洋不願配合的樣子。

我姐說:「你轉個身」,外甥女轉身。

「動動腳,合腳嗎?」「還好吧。」

「顏色還行嗎?」「還好吧。」

「款式還行嗎?」「還好吧。」

「要留下嗎?」「隨你吧。」

「不喜歡也可以退的。」「隨你吧。」

……

我姐看女兒這樣敷衍她,怒火「蹭」地就上來了。「你是死人嗎?就沒有自己的主見嗎?」 外甥女聽了,低下頭不說話。「問你喜不喜歡呢?啞巴啊,說話啊。」

見外甥女還是不說話,姐姐當著我們的面,狠狠地戳了下外甥女的頭。

「我在說你,你聽到沒?」外甥女狠狠地白了她媽一眼,「啪」地關上了房門。

「你還甩脾氣,教也教不好,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蠢貨?」「豬腦子,難怪讀書那麼差,明天就跟我死回去。」

我聽得背脊發涼,這不是在教育孩子,這是在羞辱孩子。見姐姐發這麼大火,大夥忙勸她消消氣。

我覺得外甥女挺受傷的,想去安慰下她。可是從門縫裡,看到她坐在床頭抱著膝,倔強又委屈的臉,突然很心疼這孩子。

我想到了自己也曾被我媽這樣對待過。

初二那年暑假,我瘋狂地迷上了看書,只要是書就拿回家窩在房間里看。有天從朋友那借了一本瓊瑤的小說,封面是一對擁抱的男女。然後被我媽發現了,她看也不看就認為那是本淫書。頓時暴怒。狠狠地罵我「犯賤」「小小年紀看這種不要臉的書」。她幾乎用了所有最難聽的話來罵我,羞辱我。

是的,是羞辱。

我感到很羞愧:原來在我媽心中,我是個賤貨。事情過去很久了,但那幾個詞卻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上。

長大以後,我很怕面對戀愛,面對男女關係方面的事,總有種說不出的羞恥感,好像覺得渴望戀愛是一件犯賤的事情。而且只要感情出現了狀況,這種羞恥感馬上就會跑出來攻擊我。因為這樣,也間接導致了我在戀愛過程中的坎坷波折。

常被羞辱的孩子最乖,也最沒自信

直到我開始接觸心理學治癒自己,這種羞恥感才慢慢退去。

心理學說:「人類最負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憤怒,而是羞恥感。」絕大部分的負面情緒,都可以通過表達得到釋放,比如悲傷時我們哭泣,憤怒時我們發泄。

但羞恥感,是一種最不容易被我們承認和釋放的隱秘情感。在感到羞恥時,我們會盡量減少面部神情,不希望被他人覺察。

它不止隱秘,還充滿了破壞力。

就像我,在談感情時,明明是對方的錯,我想發泄我的憤怒,但突然被某種湧起的情緒死死按住,只能自傷。那種情緒就是羞恥!

我想每個家長在對孩子當眾批評、語言辱罵時,無非只是希望他能在「教訓」中改掉某個「笨懶蠢」的行為。卻不知,我們嘴裡的每一句「否定」,讓孩子感受到的不止是「我這樣的行為很蠢」,而是「我,就是笨懶蠢」!

「羞恥」與「內疚」最大區別就在於:內疚是在說「我做了壞事」,而羞恥是「我就是壞的」。長期指責和否定下產生的過度羞恥感,會讓孩子在內心給自己搭建出一個牢籠——「我不會,我害怕自己做得不好,我不敢,我做了就會被人笑......」

這個牢籠確實讓孩子學會了剋制、聽話。但也令孩子開始對自我產生懷疑,一點點地圈死了孩子的觀察力、好奇心、安全感和自信心。

語言的暴力,是你送給孩子的一把屠刀

常常感到羞恥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也特別差。為了應對語言暴力之下產生的羞恥感,他們常常會把內心對自我的苛責,外化到了外界和他人身上。對他人的批評與指責特別敏感、易怒,從而出現更多衝動的失控行為。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印象特別深刻:

青少年犯罪與童年遭受的語言暴力有很大聯繫,「廢物」「丟人」「豬腦子」「是人都比你強……」就光是一句句黑白分明地彈在屏幕上,我看著心裡都是一陣陣難受,更何況是當這些孩子親耳聽見它們從自己的父母口中蹦出。

是父母這一句一字的髒話,將暴力變得合理化、日常化,甚至以愛的名義被崇高化。被暴力餵養大的孩子,必將長成扭曲的模樣。他手裡的那把尖刀,不是刺向自己(自卑、懦弱),就是刺向別人(暴力、衝動)。

別再以「愛」之名,行「害」之實

愛,不應該是如此痛苦的體驗,愛里應該有耐心、尊重、呵護、傾聽。

我們必須承認,不是孩子罵了就能教好,而只是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耐心與方法。所有的了解與溝通、成長與對話都始於尊重。所有的惡言相向、不耐與取樂,都失於沒有尊重。

「教好一個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用「溫柔而堅定」去守護你的規則,指出他的問題,但不必張揚,不貼「標籤」。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你認為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不應該的。聽他說他的感受,別總以自己的角度與臆想去武斷評價。別吝嗇對他的認可和稱讚,記得肯定他每一個微小的進步。當他遇到問題時,站在他身後支持他。

而傷害孩子最深的,莫過於語言。它傷不了孩子的身,卻能重傷孩子的心,甚至毀掉孩子的一生。愛孩子,就請收起自己的語言暴力,別再做一言不合就開罵的野蠻人。把自己煉成一個有修養的人,也把孩子當作一個有尊嚴的人。

我和友人們聊天發現,不僅是我,身邊很多女性朋友都在兒時遭受過母親的語言暴力,被這種教育方式引發出羞恥感,所以變得很乖,然後這個教育效果似乎就達成了。是真的達成了嗎?其實只是我們內心的傷痕別人看不見吧。

我把文中的視頻發給姐姐看,她看完有點尷尬地呵呵笑:「這視頻是假的吧?」雖是如此,但我卻看到她眼裡的震撼、自責和不安。她沒有和女兒道歉,但是一個人在陽台呆了很久。

其實語言暴力不止對孩子,對愛人,它的危害同樣巨大。上周我回老家看望爸媽,因為一點小事,他們當著我的面破口大罵,肆意地發泄自己的情緒,一句句狠話,簡直就像是一把尖刀,刺在對方身上。

因為我爸今年開始犯腿痛,不能再工作,我媽攻擊他:「你這個廢物,現在一分錢都賺不到還好意思浪費錢......」 我明明聽到無數次她讓我爸注意身體,別去上班,不在乎那幾個錢。

事後,我用有點指責的口吻跟她說:「怎麼能那樣說爸呢?他辛苦了一輩子,這話多傷心啊。」 我媽聽完,突然難過得哭了。

希望我們能別再傷害我們最愛的人。

凱叔問

你有沒有過對孩子口不擇言呢?有沒有想過,大人也要重新學習說話呢?歡迎在留言分享。

作者:丹媽,資深童書編輯,兒童心理諮詢師。本文轉自經典圖畫書(ID:jingdiantuhuashu),轉載已獲授權。

--------En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