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10年後,你擁有的汽車會……

活動內容:8月5日,由極客公園主辦的「2017Rebuild奇點創新峰會」,李斌作為嘉賓作題為「汽車行業的迭代思維」的演講。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講者和和合作方審閱授權發布。

第1665篇深度好文:3293字 | 5 分鐘閱讀

筆記君說——

俠客,你好!新商業路上,筆記俠時刻與你相互守望,並肩作戰。

也許2027年,你坐在空間有客廳那麼大的車裡喝著酒,車會語音告訴你路況和站點;大街小巷由於汽車發動機聲音的減小而安靜了不少;汽車尾氣再也不是造成城市空氣污染的重要因素;一個家庭會像擁有手機一樣擁有好幾輛汽車,甚至小孩也可能獨自駕駛人工智慧的汽車;汽車的保養可能在你喝杯茶的功夫就能完成。

閱讀筆記,了解汽車行業的迭代思維是怎麼樣的?這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熟知一個行業的基本規律、變化,才能及時把握風口。

我作為易車的創始人,經常會被問一個問題:像賓士、寶馬這麼好的車,為什麼車上的屏幕這麼不好用?

這不能怪汽車工程師們。因為,現在你用到的車都是在五、六年前設計和開發的。這就是過去的100多年裡,汽車行業的世界觀和做事的方法。

一代產品基本上是七年,有的甚至是十年,而每年可能只有一些外觀上的小的改型和改款,但是總體上來講,車的迭代周期都是七年或十年。所以,很難符合今天這麼快的移動互聯網變化的趨勢。

iPhone到現在十年間迭代了多少代?平均一年多迭代一次。可是,車在十年的時間裡可能只有一代產品。

思維上的差異,會導致大家用車不方便。

一、傳統汽車是怎麼迭代的?

傳統的汽車公司對於迭代,主要考慮三件事情,也就是傳統的汽車迭代主線:

1.動力總成:包括發動機、變速箱等,一代發動機匹配一代車。造型、工程設計、造型趨勢。

這代車和上代車的傳承和更新主要在於什麼?底盤系統。

2.材料的變化:比如說出現特種鋼、高強度鋼、高強度鋁、碳纖維,以及工程技術的變化;

3.審美的變化:你得跟得上潮流,不是所有的車都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要降成本。體系化地降成本,也是迭代的一個方式和推動力量;

4.法規:特別是環保的法規,還有一些安全的法規。如果不迭代,可能車就賣不了。

推動傳統的汽車行業發展的,有兩個主動的因素和兩個被動的因素。另外一方面來講,傳統的汽車也受到了很多約束:

法規有時候也是一個限制因素,現在很多法規規定得非常非常細。前兩天我們想做一個比較創新的燈的設計,最主要的限制就是法規,法規規定燈在某一個維度上只能有一次變化,所以好的造型就沒辦法做。

5.成本的約束:開一個模具需要很多錢,做一個實驗驗證需要花很多錢,開發一輛車需要非常非常多的錢。

6.機械實驗周期:機械實驗需要考慮各種各樣的環境,極寒、高溫、濕度等,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機械實驗,並且需要足夠長的時間。

7.研發和供應鏈管理:因為涉及的東西複雜,迭代了一個東西,別的東西沒跟上,也很麻煩。如果供應鏈或者是供應商不能給你量產,也無法迭代。

現在的車聯網做得差,是因為他們都把它當成一個硬體產品。用一個硬體產品的迭代思維應對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工智慧時代對於使用需求的變化,當然就匹配不上了。

我想現在全世界都已經認可,智能汽車和電動汽車是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就是智能電動汽車。大家越來越清晰地知道,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那麼智能電動汽車產品會有什麼不一樣的迭代邏輯?或者說它有什麼樣的挑戰?

二、汽車行業的迭代思維

軟體、硬體、服務一體化。這個趨勢是從智能手機開始的。毫無疑問,這也是智能電動汽車方面的發展方向,在這樣的情況下,汽車行業的迭代思維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先看看硬體的變化。

之前底盤、動力總成、造型這些按照年、年的周期做迭代。現在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1.底盤。底盤不能老改,好不容易做完一個實驗驗證你又去改?不僅很麻煩,而且不安全。底盤還可能需要一個大周期,當然個別零部件周期會短一點,但總體架構的周期還是會長些。

2.造型。現在有軟體,如CAE等做輔助,造型和總體的集成設計等方面可能會縮短到三年。

3.電氣架構。包括以前我們說的CAN-BUS(車上的控制器區域網匯流排技術),這個部分好多年都沒改動過。但今天,它已經沒法滿足車輛對於數據傳輸的需求。在這方面,將來迭代速度肯定會越來越快。

所有跟電子電氣相關東西的周期肯定比機械的東西要快。所以我們認為,這部分的周期基本上是兩年。

還有一些東西迭代起來更快。電驅動系統裡面有一些影響電機性能的,比如IGBT(一種晶體管)晶元。

為什麼我們的車比特斯拉的車好?其實很簡單,我們用的英飛凌的晶元比它要領先半代或者一代。

電池的迭代。

以前汽油的迭代還是慢的,號與號之間主要是加點添加劑,而現在的電池不一樣,電池裡面材料的變化直接影響了電池容量的變化。

因為電池會影響加速性能、續航里程,這是電動車的一個BUG。從商業模式上來講,這個問題如果沒有解決,越早買的人越吃虧。

因此,電池的迭代需要去思考和應對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其實BMS(電池控制)軟體也需要不停地迭代。我們今天看到的智能電動汽車,無論是聯網的部分還是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的部分,都高度依賴晶元(如,GPU:視覺處理器、顯示晶元;CPU: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的數據),它們的迭代周期也是按年來看的。

感測器的迭代。感測器的迭代也是按年來看的。特別是Camera、LiDAR這些, LiDAR的迭代非常快,這種固態雷達在不遠的將來也許就能用500美金的價格供貨,並且在性能方面也很好。

這只是硬體的部分,還有軟體的部分。汽車以後不只是交通工具,還是一個數據採集器。

將來的智能電動汽車一定會建立一個新的能力的循環體系,這個新的能力循環體系是什麼呢?

車在大街上跑,搜集數據,然後傳輸到雲端,通過深度學習轉化成為圖象識別的能力,或者駕駛習慣的能力,再轉化成一個智能自動駕駛的能力,再通過遠程升級能力給車,這樣就建立起了一個循環。

在這樣的循環中,車獲得源源不斷的能力提升。以後,車能力的提升就是一個持續的事情,而不是時間維度的事情了。

三、汽車行業服務的迭代

以前行業的服務都是通過經銷商、加油站、保險公司這些第三方的中間商去服務用戶。現在的汽車品牌並不對用戶體驗付總體責任,只對他的產品負責任。

比亞迪和寶馬在使用環節上來講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這已經是100多年前定的規矩了,今天還用這樣的規矩看,肯定是莫名其妙的。就像你要搞電商,你去銀行櫃檯辦匯款,去郵局取東西,如果換貨、退貨還要去京東的專門售後服務中心,這不是挺扯的嗎?

轉到互聯網時代,類似於特斯拉這樣的公司在服務方面比原來的公司有很大的改進。比如直銷、快充樁這樣的體系已經有了一些改變,但是我認為還不足夠。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要建立的是用戶和用戶、用戶和服務人員之間直接的連接,即人和人的連接,用戶也會成為服務體系的一部分。

服務也是在迭代的,任何一個意見都應該及時地反饋,生成內在服務能力。

從今天的角度看,推動未來的汽車行業迭代的核心力量會是兩件事情:

數據和AI。就是我們今天講的Rebuild智能的主題。

我們要從用戶視角、用戶擁有、用戶體驗等方面進行服務理念的革新。

這兩件事情成為推動未來的汽車迭代最核心的元素,不只是簡單的工程、機械、造型方面的。

我們看今天的iPhone和以前的外形上有很大的區別嗎?好像也沒有,但是背後的東西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我做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以前汽車行業的迭代相對比較容易,就像原始社會打鼓一樣,只需要一種樂器,用一個節奏,按照那個節奏來就可以了。但是今天我們要把軟體、硬體、服務一起迭代,我們是要指揮一個很多人參加的非常大的交響樂團,這兩個的難度肯定非常不一樣。

要去適應這樣的一個交響樂團的模式有兩個非常大的挑戰:

如何把不同頻率迭代的技術融合到一起?

如果現在做遠程升級OTA,要如何確保三年前的車也能夠很好地兼容?

如何保證安全駕駛、操控體驗的一致性?

整個試驗、驗證體系有沒有從一開始去做複雜的測試?

將來的軟體是要持續升級的,可硬體也許是三年前的,怎麼辦?

是不是保留了足夠的測試車能夠做各種各樣情況下的驗證?

我覺得,把不同技術融合對管理挑戰是非常大的。

還有一點感性,但也至關重要,就是融合不同思維的人才帶來的挑戰。

以前的汽車公司的思維都是機械工程師的思維,大家基本都是一致的。以後就不一樣了,會有軟體、服務方面的人參與,這些人可能比硬體方面的人還多,如何讓這些人能夠在一起愉快地工作?這個挑戰我覺得比第一個挑戰還大。

所以,將來的汽車公司可能是由像蔚來這樣新的公司去主導,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有機會建立一個新的機制和新的文化,能夠讓真正代表不同思維的人在一起工作。

因此,將來的汽車公司面對的挑戰除了技術融合的挑戰,還有人才、思維融合的挑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