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拿完諾貝爾獎的作家,都「懶」了?

近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即將推出新作,他的三篇短篇小說,一組詩歌,一部劇作,將分別在《收穫》第5期和《人民文學》第9期上刊出。當聽說莫言要出新作時,很多人心中都發出了「終於」二字:終於,莫言又開始寫新作品了!連莫言自己都覺得太久不發新作,不無自嘲地說:「我先發一些戲劇、短篇、詩歌向讀者證明我沒有偷懶。」

從2012年獲諾獎之後,莫言就沒再公開發表過作品。而如果從他距今最後一部長篇小說《蛙》算起,他已經足足有八年沒有新作面世了。這在莫言的創作履歷中,是罕見的「空窗期」,此前他幾乎每一兩年就會有新作品問世,24年間發表了11部長篇,27部中篇,9個劇本,以及短篇、散文若干。

而如果回顧諾獎歷史的話,會發現拿獎後作品減少,甚至徹底停止寫作,是個特別普遍的現象,以至於有所謂「諾貝爾獎魔咒」一說,即獲獎≈封筆。獲獎后就不出新作,這到底是獲獎者「犯懶」,還是難以克服的瓶頸?具體到莫言來說,他能突破這個魔咒嗎?

一、諾貝爾文學獎是終身成就類的獎,獲獎者本來就處在職業末期

首先來解決最被人關注的問題:有沒有所謂的「諾貝爾獎魔咒」?我的看法是,這話看似有道理,「魔咒」倆字還貌似挺有逼格的樣子,但其實,這些只是媒體發明的文字遊戲而已。直白點說,根本就不存在「諾貝爾獎魔咒」這回事。

從過往歷史上看,諾獎得主確實很少能在獲獎後繼續保持旺盛創作力的。得獎后基本寫不出東西來了,這是個客觀存在的現象。但如果你看看他們都是多大歲數拿的獎,恐怕也就不會覺得這有多大問題了。

筆者前年曾經算過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獲獎時的平均年齡,大概在64歲左右。加上去年70多歲獲獎的鮑勃·迪倫,這個平均數字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依然在64-65歲之間。試問一句,不管得不得諾獎,你真的覺得一個64、5歲的老作家還能創作如泉涌嗎?大部分人的退休年齡只有55-60歲好不好!

而且,有為數不少的獲獎者,在得獎前很多年就封筆了,不管給不給他獎,他也都不會再創作了。例如莫言之前那年獲獎的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姆,此前已經因腦溢血導致半身不遂,卧床二十年,這期間雖憑藉強大的毅力出過一本詩集,但創作力顯然大不如前。得諾獎時,他已徹底封筆七年。這樣的作家,即使有心創作,身體也不允許了。

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

大家熟悉的另外一些獎,例如的茅盾文學獎、英國的布克獎、法國的龔古爾獎等,都是頒發給單本書的獎,只要你某一本書寫得好,哪怕你是文壇新人,都可以把獎給你。比如阿來在2000年獲得茅盾文學獎時,只有41歲;紐西蘭作家埃莉諾·卡頓2013年獲布克獎時,只有28歲。很明顯,這些獎必然不是他們創作的終點。

而諾貝爾文學獎則是對一個作家長期寫作生涯的肯定,是一個終身成就獎類型的獎,其獲獎者的年齡也要大於上面任何一個獎。你讓平均獲獎年齡64歲的老頭老太太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要把諾獎當做終點,要當做新的起點,繼續勇攀文學的高峰啊啊啊……你不覺得太不人道了嗎?尊老是美德啊親!

二、如果獲諾獎后,還能再寫出更好的作品,那很可能是評委太著急了

您可能會說了,拿到諾貝爾獎的人,確實有不少再接再厲,推出了更厲害的作品啊。

確實,是有那麼幾個人在獲獎後繼續保持旺盛的創作力,甚至寫出了比獲獎前還好的作品。諾獎評委有時還拿這些人舉例,證明自己獨具慧眼,有識人之才什麼的。但其實,評委們自誇的方向不對,獲獎后寫的作品更好,恰恰是他們評委的鍋——這個獎給錯了,起碼是給早了。

老舍、沈從文、卡夫卡、卡爾維諾、博爾赫斯、赫拉巴爾、諾曼·梅勒……這個名單還可以排得很長很長,它叫做「諾貝爾遺珠系列」。每年都會有多位作家沒扛到下一年頒獎,遺憾地加入了這個系列,比如2016年去世的義大利作家安伯托·艾柯、愛爾蘭短篇小說家威廉·特雷弗,就是多年諾獎熱門。

而每一年的頒獎,都意味著必將又有一批作家進入到這個系列中。說到底,諾貝爾文學獎這種舉世矚目的文學大獎,其中是有很大的機會成本的,給了甲,就意味著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今年都沒戲了,誰又敢保證,這老幾位都能健康地活到第二年頒獎呢?這也是為什麼諾獎偏向獎給七老八十的老作家的原因,其中不便明說的一點就是:今年不給,明年萬一給不成怎麼辦?

所以,每一個在得獎之後,還能文思泉湧繼續高質量產出N年的優秀作家,他們得獎當然沒問題,但其中必然隱含了一個問題,就是把獎給這樣的人,給早了,給他的這一年,本可以給一個同樣優秀但已遲暮的老作家。

更何況,有些時候,這種「提前」給獎的情況,不是出於文學的目的,而是夾雜了其他一些什麼東西。看看下面這位老兄的年表:

1962年,44歲,發表處女作。他30多歲才開始文學創作,40多歲才開始發表作品,算是大器晚成的作家。

1963-1967年,45-49歲,相繼發表了幾篇短篇小說。在此期間頻繁與蘇聯作協做對,抗議蘇聯的報刊檢查制度,被作協譴責為蘇聯作家的叛徒。

1968年,50歲,首次發表長篇小說。因為與蘇聯作協鬧翻,這兩部長篇小說在西歐發表。小說描寫了政治犯特別收容所和蘇聯集中營的歷史和現狀。

1969年,51歲,被開除出蘇聯作協,之後獲得了薩特、川端康成等前諾獎得主的聲援。

1970年,52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從首次發表作品,到獲得諾貝爾獎,只用了八年;從在西方發表作品,到獲諾獎,只有兩年;從被蘇聯作協開除,到獲諾獎,只用了一年。

這位老兄,就是著名的索爾仁尼琴,人稱蘇聯的良心。他成為舉世聞名的大作家,主要是由於名著《古拉格群島》,以及晚年長達數百萬字的巨著《紅輪》。但是這兩部作品,一部發表於1973年,另一部主要發表於1980年代,都晚於他獲諾獎的時間。他,就是傳說中的得獎之後寫得比得獎前還好的作家。

索爾仁尼琴獲得諾貝爾獎,主要是由於兩部長篇小說《癌症樓》和《第一圈》,以及短篇小說《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等。相比於其他獲獎者,他無論從作品數量,還是從發表作品到得獎的時間來看,都比較另類,有一種諾獎組委會焦急地等著他發表作品,甚至催促他「你趕緊發表了吧,發表完就給你獎哦」的急促感。

而且,索爾仁尼琴得獎時只有52歲,遠低於上文提到的那個64歲的平均年齡。再考慮到他44歲才第一次發表作家的大器晚成的基礎,以及1960/70年代冷戰時期,歐美和蘇聯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對峙,再加上索爾仁尼琴異議人士的身份,綜合看起來,這更像是一個「和平獎式的文學獎」。

所以,每次諾獎評委拍胸脯說我們頒獎絕對不考慮政治因素blabla,我都是不信的。

三、從年齡、心氣和作品發表方式判斷,莫言未來持續推出新作希望很大

說了那麼多國外作家,其實我們更關心的,還是莫言。坦率地講,莫言在2012年獲獎后的五年「空窗期」,是有社會活動過多牽扯精力,導致用在寫作上的時間不足這個因素的。無論他本人怎麼否認,我們作為人,都能理解其中的人情因素。你考個縣裡的狀元,你爸你媽還要走村串戶受表彰,向鄉親們傳授幾場「我是怎麼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娃兒」經驗交流會呢,何況是十幾億人才出的這麼一個諾獎金寶貝?

關於大眾對自己的期盼,莫言心知肚明,他也知道有人隱隱埋怨他得完獎就懶了,也知道這次沒有拿出長篇小說,好像讓讀者難以解渴,於是在這次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他自己把大眾的疑問都解答了:「衡量作家的藝術成就,長篇不是唯一的標準,我個人當然是對寫長篇充滿了興趣,我正在寫,我先發一些戲劇、短篇、詩歌向讀者證明我沒有偷懶。」

莫言獲諾獎時只有56歲,在獲獎者群里絕對算年富力強的。大家最熟悉的那個每年提名每年陪榜的村上春樹,也比莫言足足大了七歲(有關提名,這個有時間會專門寫一篇介紹下,簡單說結論的話,就是大家看到的99%的「諾獎提名」,其實都是瞎說的)。所以,從年齡上看,莫言具備繼續保持創作力的條件。

村上春樹

另外,這次莫言發表作品的方式,非常別具一格,既表明了自己的心氣,也做到了人特有的圓融。

所謂圓融,就是兩邊都不得罪。《人民文學》是新第一份文學期刊,權威性毋庸置疑;《收穫》則與莫言合作多年,發表過《蛙》等多部莫言作品,是南方最重要的文學期刊之一。莫言的做法,是把三篇短篇小說交給《收穫》發,把劇本《錦衣》和組詩《七星曜我》交給《人民文學》發,而且同時把作品給兩邊,沒有先後問題,也就沒有厚此薄彼的紛爭,皆大歡喜。

按說以莫言這種作家第一人的地位,基本是想給誰給誰,給誰都得頭版頭條給我發。但他依然遵循人和氣生財的宗旨,讓人挑不出毛病。

更重要的是,如他自己所說,他真是沒閑著啊,小說、詩歌、劇本,各種文體都在嘗試,長篇小說也一直在寫著。他能做到一次性讓兩家雜誌都滿意,兩邊不得罪,前提是已經積攢了足夠多的作品。

到達這個地位,還能做到厚積薄發,小心做人,踏實做事,說實話,不容易。莫言能如此,我們也理應對他未來的作品抱持期待。

結語:

與莫言年齡相仿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在獲諾獎后依然保持著每隔幾年推出一部重量級作品的狀態。自言要向帕慕克好好學習的莫言,也應該如他所說,會繼續有好作品出來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