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農場掘金「一帶一路」

新華社鄭州2月14日新媒體專電(記者 曹凱 劉金輝)61年前,河南淮陽人段守明來到黃泛區農場鹽鹼地墾荒,經數十年努力荒灘變良田成為「中原糧倉」。如今,29歲的孫子段林接棒拓荒,只不過他的主戰場從黃河邊的荒灘轉移到了萬里之外的「高山之國」塔吉克。

黃泛區農場是最早的機械化農場之一。圖為上世紀50年代和2014年分別拍攝的小麥收割場景。黃泛區農場供圖。

再過一天,段林和黃泛區農場的14位同事將飛往塔吉克,那裡有1600公頃莊稼急需他們照料。

地跨河南西華、扶溝兩縣的黃泛區農場,系20世紀三四十年代黃河因戰爭決堤、泛濫造成的大面積區域。如今,在三代農墾人的努力下,10萬畝鹽鹼地成功變成沃土良田。近年來,黃泛區農場緊跟「一帶一路」建設的步伐,將小麥、玉米、棉花種到了塔吉克,將奶牛養到了烏克蘭。

黃泛區農場境外投資部主任翟金中說,作為老牌國營農場,10萬畝耕地難以負擔3萬多職工的生活,急需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早在10年前,農場開始瞄準海外市場,先後赴非洲納米比亞、烏干達和東南亞柬埔寨、緬甸等國家考察。2013年,幾乎與領導人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同時,農場相繼在塔吉克和烏克蘭成立公司。

在翟金中看來,烏克蘭有著「歐洲糧倉」之稱,市場前景廣闊。而塔吉克水資源豐富,帕米爾高原的雪水源源不斷,在農業種植上有天然資源優勢。目前,黃泛區農場在塔吉克投資已達2億元,業務涉及小麥、玉米、棉花種植和育種,還建起了中亞地區最大的棉花加工廠,累計加工皮棉3000多噸,出口到伊朗和土耳其。

塔吉克農民在塔中農業開發公司農場摘棉花。杜建甫攝

已成為塔中農業開發公司副總經理的段林說,塔吉克農場實現了播種、打葯和收割的全程機械化,並從引進了滴灌等先進農業技術。由於種子質量和田間管理水平高,小麥每畝產量達400多公斤,是當地畝產的三倍。農場在塔吉克的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種植試驗也獲得了成功,改變了該國傳統的「一年一熟」種植模式,推動了當地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

中烏泛達農業有限公司天然牧場上的牛群。牛東海攝

在烏克蘭,農場與當地企業成立合資公司,累計投資1000萬美元。中烏泛達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志東說,公司在當地承包6800公頃土地,種植小麥、黑麥、牧草等作物,飼養1800頭奶牛,雇傭了211名當地員工。藉助黃泛區農場的經驗和技術優勢,技術人員進行了飼料配方改良、牛場環境改造和奶牛品種改良,2016年牛奶產量達到3000噸,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000噸。目前,烏克蘭公司已經實現盈利。隨著奶價上漲和效率的不斷提高,今年效益預計將大幅提升。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加快,出台多項政策鼓勵農業「走出去」。5日對外發布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農業對外合作,推動農業走出去。以『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為重點,支持農業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建立境外生產基地和加工、倉儲物流設施,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

翟金中說,黃泛區農場「走出去」順應了中央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符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海外市場是一片廣闊的「新藍海」。

據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河南省在境外從事農業種植、養殖及深加工的企業100多家,投資總額73.6億美元。

今年,段林計劃將在黃泛區農場從事育種研究的妻子帶到塔吉克,攜手投身海外農場的建設。

段林臨行前和爺爺、父親三代農墾人在家門前合影。新華社記者曹凱攝

作為黃泛區農場的老生產隊長和第一代功臣,83歲的段守明是孫子的堅定支持者。

「塔吉克農場成功后他也是第一代功臣。」段守明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