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聖禪寺的板報2】和尚、尼姑、居士,究竟是什麼意思?

聖禪寺因為深藏於太行山脈中,當地村民信仰佛教極少,正確認識佛教的就更少了。看到出家人大多帶有強烈的有色眼鏡、先入想法。於是,聖禪寺法師根據日常的觀察,總結一些大眾關心的問題撰寫成文,製為板報。以希望能夠引導大眾正確的認識佛教、寺院、僧人。

和尚

尼姑

居士

是何意思呢?

和尚

和尚:是音譯,也就是根據西域地區的發音來比照漢字翻譯的。如同英語當中的sofa,根據音譯的方式翻譯成漢字就是沙發。古代新疆地區還將和尚翻譯成和闍,意思是親教師。所以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夠資格稱之為和尚的。只有出家受戒十年以上,通曉佛法的人才可以稱之為和尚。和尚不僅指男眾,女眾只要達到符合和尚的標準,就可以稱為和尚,一般會稱之為和尚尼。

宋代時,老百姓稱呼出家高僧為「和尚」,宋代以後人們正確認識佛教的人越來越少了,便將所有的出家人稱之為和尚。一般大眾喜歡稱年老的出家人為老和尚,年小的出家人為小和尚,這是非常不對的。「老和尚」不是形容年紀大,而是稱呼「退居(退休)」的住持或者長老,是一種尊稱。而實際上,佛教中原本沒有老和尚這種尊稱,也是佛教漢化的一種用法。

七歲至六十歲之間出家了,但是還沒有受比丘戒(女眾受比丘尼戒)的就是沙彌(女眾是沙彌尼)。年滿二十就可以申請受戒(相當於世俗社會的成年禮),受戒后便可以稱為比丘(女眾是比丘尼)。出家受戒五年之內,不可以為其他的出家人做師父;十年之後可以,通曉佛法的可以為其他的出家人剃度;二十年以上稱之為上座長老;五十年以上,稱之為耆宿長老。

尼姑

尼姑這個詞是人對女眾出家人的俗稱,本來也沒有詆毀的意思。佛教中的沙彌尼、比丘尼,這個「尼」是尊貴的意思。因為人將未出嫁的姑娘稱為姑,所以將女眾出家人稱為尼姑。

但是到了明朝時,有一位儒家的學者,將尼姑列為三姑六婆,尼姑從此有了蔑視、嘲弄女眾出家人的意思。一般人稱呼男眾出家人為「師父」,於是相對應的將女眾出家人稱之為「師太」,這是極為不對的,正確的稱呼應該是「師父」或「尼師」,亦或者法師。

居士

居士在原本的意思是隱居的高人。但是在佛教中,居士原本是指家庭富裕、德行高貴、修學佛法的在家人。但是,後來將所有的在家皈依佛教的,一律稱之為居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