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明朝滅亡前崇禎皇帝真的不想跑?是跑不成

明朝實行的是雙都制,所以崇禎皇帝想要難逃,尋求東山再起是完全有機會的,但他並沒沒有選擇這樣做。很多人認為這是天子守國門的氣節,事實真的是崇禎不想跑嗎?

河南淇縣有一塊「扯淡碑」,墓碑頂書「再不來了」,下書「扯淡」二字,墓主曾傳為明崇禎皇帝朱由檢:李自成攻入北京,朱由檢逃脫至此,遁入空門,等待明朝起死回生。但直到他活到144歲,仍未如願,最後發出「扯淡」的悲鳴。作為亡國之君,朱由檢步入絕路,其「四大皆空」並非子虛烏有……(明代鑲寶石金冠)

網路配圖

崇禎帝之死,死於內外夾擊。他本來仍然可以不死,因為他還可以跑。宋高宗趙構逃跑時,連匹像樣的馬都沒有,最終都跑成了。崇禎帝至少有御林軍,有轎子,居然沒跑出京城。

崇禎帝不是不想跑,而是事不順心,最終跑不成。

內憂外患驟然升級的崇禎朝,「南遷」問題數度進入最高統治者的重要議事日程。所謂「南遷」,就是崇禎朝在京師難保的形勢下,主動作出戰略放棄,遷都南京。與歷代王朝不同,明代長期實行「兩京」制度,即當年朱棣遷都北京后,仍舊保留南京為留都,並一直配備相應的中央機構。國家危難之際,「兩京」制似乎又是明朝歪打正的政治優勢。崇禎十五年十一月,清軍再次入塞時,朱由檢想到了遷都。《三垣筆記》載:「上以邊寇交織,與周延儒議南遷,命無泄。」

首都長期處於滿清的兵鋒之下,遷都南京既有必要,也完全可行,但這場南遷之議由於天啟懿安皇后張氏的反對而作罷。這個女人,最初讓他下定決心來當皇帝,最終無形中讓他又死在了皇帝的寶座上。

網路配圖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西安稱帝,遣兵東渡入晉,志在滅明,京師形勢更加危急,明廷再起南遷之議。《明季北略》載,李明睿等奏請南遷,崇禎單獨召見李明睿曰:「朕有此志久矣,無從襄贊,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

朱由檢的本意是自己遷往南京,留內閣等一班官員留守京師,但未能如願。二月初一,大順傳檄到達御前,檄文有「將於三月十五日到達京師」之語,君臣上下甚為恐慌。二月間,大順軍劉芳亮等部已出河北,基本完成了對京師的包圍,京師形勢急劇惡化,朱由檢安全南遷已困難重重。《明史·李邦華傳》載,此時「邦華密疏,請帝固守,而太子監國南京。帝得疏,意動,繞殿而行,將行其議。中允李明睿,亦疏言南遷便。」可是,這個折衷的南遷方案最後還是胎死腹中。

緊急關頭,惟有南遷才是可用之策,崇禎朝的兩次南遷方案,為何可用之策不能實行,除了朝廷對大順軍戰略意圖缺乏有效應對之策,崇禎帝困頓於政治顧慮外,便與光時亨等人的強烈反對密切相關。

崇禎帝廷議時,李明睿曾援引宋室「南遷」國祚延續一百五十年的先例,提出只有「南遷」方有中興希望時,《明史》稱光時亨拍案而起,「以倡言泄密糾之」,並揚言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網路配圖

李明睿(1585—1671),字太虛,南昌人。雖然《明史》、《清史稿》等均無其傳,但他確是明末清初頗有影響的詩人、史學家與社會活動家,著名作家譚元春、吳偉業均出其門下。京師陷落後,李明睿一度進入李自成與滿清政權,隨後又南下加入弘光政權。

但在崇禎朝,李明睿是最能契合崇禎隱微內心的人,也是深受崇禎信任的人。崇禎十七年正月,崇禎帝「升李明睿右春坊右庶子,管左春坊印」,破格將其由正六品提拔為正五品。

儘管如此,光時亨卻恰恰將矛頭對準李明睿,拿皇帝的身邊人和皇帝信任的人開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