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產品經理的「道」與「術」

道與術,是飽具爭議的話題,這篇文章僅代表我個人的觀念,無意與諸多前輩爭對議錯,認同,可以清晰一下自己的思路,不認同,不妨一笑了之。

產品經理的道

道有許多,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一條名為「捨得」的道路,我以為,捨得兩字貫穿產品經理工作內容的始終,其意義在我們職業生涯的晚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砍需求,需求優先順序本質上都是在對需求進行取捨,捨棄一部分,得到一部分。

我在 camera360 時,經歷了一個變動,某項目從最開始的資源傾斜,到最後的資源抽離,整個過程非常痛苦,而後當我與友人創業時,站在產品總監的角色上,才明白背後的原因,只是一次痛苦的取捨而已。

創業后,特意回到了 camera360 ,厚顏向老東家取經,提到捨得時,他只是沉默,不反對也不認同,但我卻已經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每一次的取捨都是無人理解的痛苦,他是企業的大家長,大家的付出和辛苦都看在眼裡,可他必須進行取捨,為了這個家庭能發展的更好。

堅持就會成功,這個概念已經植入到每一個職場角色里,儘管大多數人的成功和堅持其實沒有必然關係。

人們都說產品經理是最接近 CEO 的角色,可到底是哪裡接近呢?CEO 可不需要畫原型圖,也不需要寫PRD,甚至不需要過多的管理團隊, 所以,我們產品經理到底是哪裡接近 CEO 呢?

只有這條艱難的取捨之道,名為捨得的不歸路是那麼的接近吧。

最初,我們會糾結於相同需求的不同表現方案,最直觀的表達便是我們的交互布局的設計,往往會在多個方案之間進行選擇,進行取捨。

我們會發現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app端有了很大的提升2.x版本還是大封面,大標題的設計,現在已經變成了大標題小配圖的設計了。

我個人比較喜歡新版本的視覺效果,可這又何嘗不是一次取捨呢,捨棄的是大封面大標題,得到的是小配圖大標題,隨之捨棄的還有文章的描述,贊數,作者頭像,得到的是文章的閱讀次數。

然後,我們會對需求進行取捨,有的用戶想要智能推薦功能,能夠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文章,有的用戶想要一個互動交流的社區,能夠通過提問回答的形式得到針對性更強的知識,還有的用戶會想要有一套成長系統,自己能夠在這套成長系統里獲得更清晰的晉級指南,就像遊戲里的導遊一樣,總是會告訴我們現在的等級適合去什麼地方刷怪,適合去什麼地方刷裝備。

我們的取捨進一步升級了,布局影響的是用戶的體驗,而需求影響的卻是一個產品的生存方向,越核心的需求取捨,越關乎產品的生死。

有的產品因為一次版本更新突然火爆了朋友圈,有的產品卻因為一次版本更新,瞬間進入了死亡名單。我們都會見到這樣的新聞,遺憾的是我幾乎不記產品的名字,如果你有案例,不如留言出來,補充佐證一下。

CEO 進行的取捨 則是企業的發展方向,也是企業資源的傾斜方向,創業過來的人,十分明白資源對於產品而言意味著生命力,資源傾斜與資源抽離幾乎左右了產品的生死。

他在產品與產品之間進行取捨,捨棄一款產品,得到的是另一款產品,可以是一款新的產品,也可以是老的產品更快的成長。

我們都在進行取捨,若 CEO 是產品經理髮展的方向,若產品總監是我們給自己的職業規劃,一路走來,被我們所捨棄的功能,需求,人與事,大可鋪成一條地基,而我們得到的一切,則能夠在這條地基上,抹上一層瀝青,舍與得,變成了我們發展的一條明確道路。

學會如何取捨,知曉什麼該捨棄,什麼該得到,成為了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成為了我們諸多「道」的一種。

道有百千,我的道大概便是這條捨得之道吧,正如我前面某篇文章提到的,全棧是一個美麗的謊言,我們何嘗不是在捨棄諸多領域之後,得到了某個領域的深入呢?

你的道,又是什麼呢?

產品經理的術

道很抽象,但又很稀疏平常,捨得之道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同我寫這篇文章時已經是凌晨2:00,捨棄了休息時間,得到的是一種沉澱,如同我們去旅遊,捨棄的是休息時間,得到的是一路的美麗風景,小到買菜做飯,大到擇業婚嫁,都充滿了捨得的氣息。

術,卻是一種方法,一種工具,一種規範和標準。

最開始,是沒有術的,第一批野生產品經理,手繪原型,口述需求,任性妄為,沒有術,沒有規範,沒有標準。

這些事情做得多了,就會有規律了,針對這種規律設計出來的方法便是我們的術。

我們發現所有的手繪原型都包含了線,框,字這三個元素的變化與組合得來,也就有了我們早期的原型繪製工具,同樣的,我們發現反覆溝通口述的需求都是相同內容時,也就有了書面文檔承載的 PRD 文檔。

術是可以學習的,實際上,術是依賴學習的,更多時候,術扮演著的是我們知識傳承的角色。

我們用了數年的時間,將自己的經歷沉澱成方法論,而且只有少數人的經驗能沉澱成方法論,更多的則是消失在時間的浪潮當中,可即便我們沉澱下來的少之又少,但這些方法論卻推動著行業的發展。

現在,即便你從未接觸過這個行業,即便你是完全空白的新人,甚至分不清研發與測試,產品與設計,也可以通過學習掌握我們的術,從而開始你的產品生涯。

這便是術的意義,也是我們要學習術和掌握術的必要性。

我們所使用的文字,語言,都是前人沉澱下來的「術」,試想一下,若不是掌握了這些「術」,我們便無法通過文字與語言進行交流,更不要提寫文章和溝通需求了。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狀,老產品人對於術的重視度遠遠低於產品新人,大概是因為我們經歷的時代是沒有術的,也就形成了我們的固有認知。

我們認為產品經理一路都在創造價值,實現價值,我們都想要成就億級產品,都想成為下一位神一般的產品經理,而術,並不能對我們的目標有任何的幫助,他只是死物。

產品新人則不同,站在門外的產品新人,對於我們的一切都是陌生的,產品的道過於飄渺,只有我們的術是可以學習的。在掌握這些術之前,試圖進入這個行業都如同愚公搬山一樣,只能通過一遍一遍的刷簡歷,來獲得機會之神的親睞。

這便促成了一批善於學習,善於應用的新人,表現的非常出色,但他們的野心則明顯不足,而我們的老人則是野心有餘,但效率和質量都令人擔憂。

老人帶新人,逐漸會變成新人代老人,是的,新人會替代老人。

互聯網發展至今,早已不是產品經理一家獨大的狀況,越來越多的商人,企業家進入這個行業,關於趨勢,關於要做的事情早已脫離了產品經理的掌握,我們更多的時候,承擔的是將想法正確的做出來的任務。

這需要依賴非常多的方法,非常多的術。

所以,什麼才是術呢?他是一種方法。

我們來看看這些術的表現形式,或許你會發現更多的術,也會發現你所欠缺的不是道,而是術。

  • 如何撰寫需求文檔:需求文檔的撰寫方法
  • 如何高效進行需求平時:需求評審的方法
  • 如何判斷需求的優先順序:需求優先順序判斷方法
  • 如何挖掘需求:需求挖掘的方法

術,是一種由量變形成的方法論,術的形成,依賴於我們大量做相同的一件事情所發現的規律和竅門,而應用術,則是藉助對這些事情的規律和竅門的理解,來提高自己解決這類事情的效率。

一個術,往往能解決一類事情,若是我們發現某些事情無法解決時,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產品的道缺少理解,而是因為我們缺少這類事情的術法。

術對我們最大的價值,在於時間,嚴格意義上而言,並不存在無法解決的問題,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實際上是其所需要消耗的時間,超出了我們能承載的範圍。

這就好比對於開發而言,所有功能都是可以被開發的,只是需要時間,我們常常捨棄的功能里,就有許多事因為無法承擔這樣的時間成本而選擇了捨棄。

曾經,我們只能通過大量的構思,大量的驗證來判斷需求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而現在,藉助 kano 模型,需求性質,馬斯洛需求層次等術法的應用,這變得不再那麼複雜,甚至可以在數秒的時間進行有效且準確的判斷。

需要知道的是 kano 模型,馬斯洛需求層次這些前人的方法都是耗時數年的針對性研究而沉澱的方法,而我們並不需要再去花費一個數年,只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便能快速的解決我們所遇到的問題。

需求性質則是我以 kano 模型,雙因素模型,大數據理念三個術法為基礎耗時三個月針對互聯網設計出來的一套方法,我們只需要花費一周時間的學習成本,便可以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讓自己的時間變得更有價值。

互聯網相對於傳統行業而言,仍然是年輕行業,我們的發展尚淺,屬於我們這個行業的原生的術十分有限,此時,我們所用到的術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傳統行業,像是 kano 模型,馬斯洛需求層次乃至於我們的團隊管理,溝通技巧其實都是屬於「舶來品」,是其他行業的術法。

當然,我們也會逐漸的迎來自己的術,越來越多的我們這個行業原生的術會浮出水面,畢竟,產品經理的公眾號不勝枚舉,更有woshipm這樣的交流分享的專業社區。

術是死物,這表示他會被改造,根據我們的環境的改變而變得更加高效,就像一款工具產品最初提高人們1分鐘的處理效率,當他迭代到max版本時,便會提高人們10分鐘的效率。

術會升級,也會被淘汰,我們要有準備去為自己的術進行更新。

需求文檔作為產品經理的一項入門技能,自然也是我們的基礎術法之一,我所知道的需求文檔已經迭代了三個版本。

  • 從早期的面向用戶的 word版本
  • 到面向編程人員的原型圖標註版本
  • 再到現在面向產品經理,面向需求管理的EXCEL版本

三個版本的需求文檔實際上對應了互聯網團隊的三個發展階段。

EXCEL 版本的需求文檔 是一種新的術法,相對於 word 版本而言,效率和產生的價值,幾乎在十倍以上,便是 1 分鐘與 10 分鐘的差異。

(當然,這裡的對比數據只有掌握了這種新的術法的朋友能體會到,若你仍然在用word撰寫需求文檔,不妨一笑了之)

高效高價值的背後是為產品經理釋放更多的時間,這部分被釋放的時間則可以加速我們的成長速度,可以去學習新的術,也可以去摸索自己的道。

結尾

寫完這篇文章已經是凌晨 3:30,每一次寫文章都是對自己的想法的一種自省與沉澱,產品經理的道與術,並不神秘,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道與術都會逐漸的揭開面紗,這個過程中,術永遠走在道的前面。

道,極難被學習,也極難被應用,更多的是一種信仰,一個方向,而術則相反,極易被學習,也極易被應用,這是我們快速提升自己能力最佳的方法之一,是看得見,摸得著,幾乎明碼標價的成長捷徑。

我們的術還不成熟,開發設計這些術所需要花費的成本高的驚人,就如文中提到的kano模型,馬斯洛需求層次都是花費數年時間針對性研究出來的,儘管我們站在巨人的肩上,可這樣的成本卻是無法避免的。

可是我們人多,三五年之後,每人設計一兩個術法,100位產品老人便能設計出數百種產品經理的術,接近數百類產品經理遇到的問題。

不遠的未來,等待我們的是更專業的產品經理時代,術,會成為我必須掌握也是我們十分依賴的重要能力。

你是老人,不妨試試將自己的經驗沉澱為術,你是新人,不妨現在開始學習一些術,儘管他們還很粗糙,但療效卻是極好的。

以上便是我對產品經理的道與術的理解,感謝你的閱讀,也感謝你一如既往的支持。

#專欄作家#

枯葉,。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近6年經驗的產品經理,擅長社交、社區、細分群體挖掘。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