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書訊】石海明、劉楊鉞:在國際關係與技術哲學之間架設橋樑

在國際關係與技術哲學研究之間架設橋樑

石海明、劉楊鉞

(國防科技大學)

石海明: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國防科技》雜誌編委,軍視網特約評論員,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光明日報》社科普專家,遠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與人合著出版《從物理戰到心理戰》、《虎狼之翼:關於科學技術與軍事變革的對話》、《適應者死亡:媒體狂歡時代的全球戰略博弈》、《科學、冷戰與國家安全》、《制腦權》等9部作品,與人合譯《技術與國際體系變遷》、《思想大戰:腦科學與21世紀的軍事》、《信息戰:以柔克剛的藝術》3部。其中,《制腦權》入選中央國家機關幹部「強素質-做表率」推薦讀物,《中華讀書報》年度百佳圖書。

劉楊鉞:博士,國防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曾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訪問學者,湖南省青年社會科學工作委員會特約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關係、網路安全和地區安全。在《光明日報》、《學習時報》、《科技日報》、《社會科學報》等報刊和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部分文章被《求是》、《人大複印資料》、《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在英國劍橋學者出版社出版個人英文專著1部,另合作編著有《科學技術與國家安全》等。

一、作者及作品簡介

《技術與國際體系變遷:鐵路、原子彈與國際政治》一書由助理教授傑弗里·赫雷拉(Geoffrey L.Herrera)所著,傑弗里·赫雷拉於1988年畢業於斯沃斯莫爾(Swarthmore College)學院政治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95年至1996年在哈佛大學戰略研究機構進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關係、技術與國際體系變遷。本書於2006年由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發行,體現了鮮明的時代背景:一是基於二戰後建立的雅爾塔體系正走向瓦解,新的體系將如何建立,體系發展的未來趨勢如何等這些日趨受到關注的問題,該書探討的主題——技術與國際體系變遷——反映了當前國際關係研究對國際體系變遷及其變遷的關注;二是在以往的國際關係學與經濟、歷史等學科良好互動的背景下,該書體現了國際關係學與技術哲學及其它學科相結合的發展趨勢。

托馬斯·米薩在2008年第1期的《技術史的社會研究》上對該書發表了題為「變革國際體系」的書評。米薩認為,該書關於「技術-社會」系統的整體分析框架極具吸引力,「技術與國際體系變遷」作為一個跨學科的研究視角,在國際關係與技術史研究之間架起了對話的橋樑,此種探索進路值得褒揚。

二、主要內容

全書內容共分五章展開。第一章題為有關技術與國際政治的思考;第二章題為國際體系理論、技術與變革;第三章題為早期的工業化及戰爭的工業化;第四章題為原子彈與科學狀況;第五章為結論。具體而言,每章內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題為有關技術與國際政治的思考。作者首先以15世紀後期法國國王招募瑞士雇傭兵以加強軍隊為例,論述了瑞士雇傭軍何以成為國際體系變革的動力。作者介紹了瑞士雇傭兵相比於法國貴族騎兵的不同,指出長矛未必結束封建主義,但是,它的引入卻是社會從前現代化向現代化變遷的必由之路。換而言之,從社會和政治的角度而言,瑞士長矛兵在促使社會變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們攜帶的知識和技能,幾個世紀以來,在家鄉防禦方面有效地發揮了作用。而歐洲各國也參照瑞士實踐轉變組建了擁有矛和槍的現代軍隊。總之,瑞士雇傭軍促使社會從封建社會體系轉向國家和其它大規模的軍政組織,在此過程中,騎士從封建社會體系中獲得了其權力和職位。進而,作者概要性地介紹了本書各章的主題及行文的內在邏輯,特彆強調了詳實的案例研究支撐了本書最核心的觀點,即技術必須被看作是國際政治體系變革的一個重要元素。

第二章題為國際體系理論、技術與變革。作者首先圍繞國際體系及其變革,介紹了三種國際關係理論: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及建構主義,並對三者進行了比較。作者特別指出,就新現實主義而言,因為有限的系統元素,邏輯上說,國際體系變革的原因在於國際政治外部的環境,而不在國際體系本身。在現實主義者和新現實主義者的著作中,下面三個因素常作為變革的原因而著稱:經濟增長的不平衡、侵略者國家和技術發展的不平衡。接著作者分析了有關技術與政治的兩種理論觀點,即技術決定論和技術的社會建構論,並指出了兩者各自的局限性。進而,作者圍繞「體系與時代」、「技術-社會」體系與國際關係、技術變革與國際體系、「技術-社會」體系的影響:互動力、技術發展與技術的體系緯度等主題,系統地闡述了其對國際體系及其變革的理論認識。最後,作者介紹了有關本書的案例選擇與撰寫計劃。

第三章題為早期工業化及戰爭的工業化。作者以鐵路這一複雜的「技術-社會」系統創造為例,介紹了英國早期的工業化,指出要理論鐵路的出現,就必須理解英國的工業化。工業化不僅提供了發展更便宜且更強大的運輸系統的動力,而且還提供了發展它們的雄厚資金和豐富經驗。政治的和經濟的衝突伴隨著英國鐵路網發展的每一步,國家的行動對英國鐵路系統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接著,作者從需求、資本、工程師、國家的角色等方面,詳細闡述了鐵路在英國的開發環境,進而介紹了鐵路轉移的接受者德國的情況,圍繞德國早期工業化、地區性的需求、國家管理(組織)能力以及間諜活動等主題,剖析了鐵路向德國擴散的原因、過程與引起的體系變革,特別是圍繞鐵路與歐洲體系,介紹了「普-奧」戰爭、「普-法」戰爭和一戰,進而探討了鐵路和外圍地區的體系變革,主要包括印度、及非洲的情況。

第四章題為原子彈和科學狀況。作者的案例分析框架與第三章相似,首先介紹了德國科學的卓越成就和研究計劃的冒險,特別提到了德國早期有關國家與學術的關係、並圍繞1870-1933年間德國科學中的制度變革剖析了國家、工業和學術的關係,接著講述了德國原子科學的情況、德國科學的衰落及德國原子彈工程的失敗。接下來作者介紹了美國的相關情況,主要包括大學的創立、美國的理論物理及大學的量子物理髮展、大學籌集的變革及國際交流等方面的情況。進而,分析了美國有關技術管理的經驗、原子科學研究從德國向美國的轉移,德國的損失及美國的收益。最後,作者圍繞曼哈頓工程,闡述了「核技術-社會」體系的建立及其對國家體系的影響,國家與社會的關係等問題。

三、著作評析

本書圍繞「技術與國際體系變遷」的主題,以鐵路、原子彈為剖析案例,提出的核心觀點如下:

一、鐵路是19世紀後期世界經濟與政治體系中的核心變革要素。

作者認為,鐵路被作為一種戰爭和征服的工具的引入,及其迅速的擴散,與國際體系的「互動力」變革一起,引發了國際體系的一系列深刻變革:時空關係的變化、速度的增加、破壞力的增加以及國際因素互動方式的根本性變革等。具體而言,作者指出鐵路對國際體系有四層影響:首先,鐵路提高並變革了國家能夠動員的軍事力量。具體而言,鐵路終止了在人口與軍事能力之間的簡單等同關係。鐵路的速度和運載力縮減了空間(以及與之相關的時間),並使軍隊規模及戰鬥力得以擴張。它們也使後勤變得複雜化並改變了戰略計劃和執行的本質。將鐵路與軍事有效融合的普魯士人日後在兩次世界大戰被證明擁有絕對的優勢;其次,鐵路使得歐洲內陸國的工業經濟不斷增長以至合併為一個民族國家,並從那些古老的、與大陸權力不相稱的國家取得了政治霸權;再次,在歐洲之外,鐵路促使那些先前在歐洲政治控制下的分散地區統一為了一個全球經濟體系;最後,鐵路深化了國家參與平時計劃和工業活動。作者指出,由德國政府、軍方及私營鐵路線經營者共同建造及管理的鐵路網,標誌著為戰爭準備而進行的公私合作水平明顯提高。顯然,戰爭計劃和準備的過程需要較先前更進一步地延伸到平時經濟活動之中。

二、核武器使國際體系在20世紀中後期發生了深刻變革。

作者認為,核武器是美國在20世紀中期獲得超級權力地位的基礎。傳統的地理和安全概念由於核武器的射程和威力而廢止。核武器的破壞力、射程及相關的效費比使美國得以將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技術能力轉化為巨大的安全罩,這一安全罩甚至都延伸到了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的其他盟友。進而,作者指出,核武器給任何有願望且有資源的國家以發展核力量的動力,藉此獲得抵禦美國核威懾的盾牌。這些國家以蘇聯著稱——戰後美國最終的競爭對手。但是,核武器也使大國軍事對抗的費用提高到了難以接受的水平。逐步升級為核衝突的危險是如此之大以致所有超級大國都拒絕直接的對峙,而代之出現的是在國際體系的外圍邊緣系列衝突中的對抗。總之,作者認為,核武器使國際體系在20世紀中後期發生了深刻變化。

三、技術既是國際體系的產物,也是國際體系變革的重要內驅力。

作者在研究技術與國際體系變遷的關係時,首先注意到了技術在最近幾十年間發生的急速變革,認為探討這一主題對國際政治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進而,作者認為,當前的國際關係理論將技術看作是一個事後考慮的或多餘的無關緊要的變數,不從社會學的緯度去看待技術,而是僅僅將技術看作是決定於、外生於政治的因素,這是錯誤的。為了追隨另一種戰略,作者依賴於複雜的「社會-技術」系統和技術的社會建構理論,路徑依賴及過程跟蹤方法,以及取自國際關係理論的「互動力」概念,在技術、技術管理機構和國際體系之間確立了一系列連接。通過這種連接可以很好地驗證技術與國際體系之間的關係。最後,作者得出結論:技術並不是在國際政治體系中突然湧現的,而是在國際競爭、技術組織、技術變遷路徑等多重作用下發展而成的。無論技術可能給國際政治體系帶來什麼影響,這些影響都是由一系列政治因素包括國際體系本身創造的,而這也意味著技術是政治的。換而言之,技術既是國際體系的產物,也是國際體系變革的內在構成,還是一種驅動力。亦正因此,技術必須被看作為一種歷史的、偶然的現象(一種政治和和社會的現象),它就像有機體一樣獨立發展並不斷發育成熟。

此外,作者還指出,如果不參考國際及國內政治因素對發展的影響,如果不考慮與每項技術相關的經濟和技術因素,鐵路網和原子彈作為國際政治因素的興起將無法解釋。倘若只是將焦點限定在技術對國際體系的影響,那麼,技術與國際體系相互關係的分析就是不完全的。取而代之的是,國際體系本身即為新技術出現的一個因素。這種體系通過多種途徑產生作用:通過洲際間競爭的傳統機制;通過各種各樣的跨國機制,包括知識社團和經濟移民;通過歷史運動以某種方式推動技術的發展。

概而言之,作者認為,技術變革可能導致國際體系的根本變遷和體系內權力的重新分配,但是,體系水平和國家水平的因素也都影響技術變革。技術需要一種歷史的考察,因為每一種技術及其影響都是特定的,在每一案例中,如果我們注重從國家、體系和技術三個緯度進行考察,則不難發現創造「技術-社會」體系的過程也同時改變了國家和體系兩者。

延伸閱讀:

【科技日報-訪談】石海明、李路:人工智慧與未來戰爭,一個相愛相殺的悖論?

【書評】石海明:機關槍——工業技術和平主義的夢幻

【前沿閱讀】石海明、林涵:警惕「超限戰」衝擊波 ——讀《里根政府是怎樣搞垮蘇聯的?》有感

【新書閱讀】石海明、林涵:大國博弈需關注「話語權」 ——讀劉明福《論美國:對話基辛格《論》》有感

【前沿閱讀】石海明、賈珍珍:生物戰還有未來嗎? ——讀《生物戰史》一書由感

【前沿閱讀】石海明、郭子俊:生物化軍事變革的理論預見 ——讀郭繼衛《制生權戰爭:新時代的軍事戰略重構》有感

【前沿閱讀】腦聯網:人工智慧重塑未來戰爭 ——讀《20YY:機器人那時代的戰爭》有感

【新年讀書】石海明:高級指揮員更應具備科技頭腦 ——讀《戰爭新高地》一書有感

【書評】石海明、曾華鋒:後人類戰爭——福山預言生物技術革命靠譜嗎?

【科技軍事】黃嘉、石海明:軍事技術威懾——從戰爭工具到戰略符號

【影評】石海明、林涵/《天空之眼》:觸摸技術與道德之間那條紅線

【解放軍報】石海明、劉一鳴/AK-47:一把槍、一個符號和一段傳奇 ——讀《步槍之王AK-47:俄羅斯的象徵》

【科技軍事】王文超、石海明:千年爭論的終結?——生物交叉技術發展與中西戰爭方式的融合

【學習時報】劉楊鉞、石海明:「網路反導」——防禦利器還是潘多拉魔盒?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