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丟人!107篇中國醫學論文因「造假」被外國出版社撤稿

點擊標題下方博士,關注后即可查閱所有熱門內容

這兩天,一則「學術界被爆驚天大丑聞」的新聞在境外媒體和的網路上流傳著,而且被捲入醜聞的竟然有多所知名的學府…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必須告訴大家的是:這件事確實是發生在學術界的一個醜聞。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一早,德國知名的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發布了一條消息,說他們經過調查發現,在2015年-2016年間,有107篇刊登在出版社旗下的學術期刊《腫瘤生理學》上的論文涉嫌造假,而且證據充足!

更令人難堪的是:這107篇論文,竟然全都來自!

根據斯普林格出版社的說法,這些論文存在的主要造假問題是虛構審稿人和審稿意見。

其具體的造假做法是:論文作者會虛構一個不存在的審稿專家、或者冒用真實專家的身份,然後再編造出這些所謂審稿專家的郵件地址。之後,待論文被發到了這些虛假的郵件地址后,造假者會撰寫出虛假的審稿意願,高度評價這些論文,進而促使這些論文獲得通過並得以刊登。

這些問題論文中,絕大多數竟然都來自國內的醫院,其中更不乏許多三甲醫院!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上圖所示,這些論文造假的醫院人員所來自的科室,也絕大多數都是臨床科室,而不是純學術的部門….可是,這些醫院的醫生們為啥要如此大規模、系統性的論文造假呢?

這背後的原因啊,其實早在2年前就已經被咱國內的媒體披露過了…因為學術圈在當年就已經遭遇過一次類似的醜聞了。

當時曝光我們的是英國的醫療科學學術文獻出版商BioMedCentral,說有41篇來自的論文造假,而造假的手段也與今天《腫瘤生物學》期刊上被曝出的107篇論文的問題一模一樣,都是同行評審造假!

而媒體的調查很快就揭開了這其中的黑幕:都是醫院「一刀切」的考核制度害的!

其中,《新華日報》的調查就指出:論文已經成為醫生、乃至護士和技工們晉陞評職稱時必須的「通行證」,像南京大醫院的中級職稱醫生,如果要晉陞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等高級職稱的,必須在國內核心期刊上至少發表2篇SCI論文,才有參加申報資格;在北京、上海等大醫院,甚至還要求醫生必須用外文發論文,併發在國外權威雜誌上才有晉陞正高資格…

作者的一位醫生朋友也吐槽說:論文造假都已經成為業內公開的秘密了,因為不論你看病多好,只要你沒有論文,就難以晉陞和評職稱;可很多臨床醫生平時都「忙成狗」,幾乎沒時間再去關心寫論文的事情,結果就出現了這種系統性的、大規模的造假醜聞,甚至還衍生出了一個論文代寫的黑色產業鏈。

不過,事情在2015年年底開始出現了一些轉變。

先是2015年11月人社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的指導意見》,開始為基層醫護人員的職稱評級鬆綁,表示論文、科研要求不做硬性規定,只作為評審的參考條件。

在2016年3月,中央又印發了《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不再將論文等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更要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

可即便這些政策看起來令人振奮,即便今天被斯普林格出版社曝光的107篇論文也是發生在2015年-2016年這個「過去時」,但冰凍三尺也並非一日之寒…

有醫生就表示,目前論文仍然在很多大醫院的晉陞和評職稱中扮演著絕對重要的角色,臨床醫生們也還在為此頭疼著。真正改變的只有縣級的單位。

這也就意味著,那些大醫院、三甲醫院的一些醫生,即便能力出色,對病人負責,但為了獲得晉陞和職稱,有時不得不千方百計地「想辦法」…

最終,我們仍然可能會繼續面對到2015年和今天這樣的「學術造假大丑聞」,而且還是在全世界面前被曝光。

可我們怪不著別人的曝光,只能認真反省我們自己:為什麼中央印發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實施不下去?為什麼有的大醫院拒絕改變人才的晉陞和職稱制度?

歡迎在底部留言,發表您對本文的見解

推薦閱讀

關注「博士」,回複數字135,查看3月8篇熱門閱讀集結

2《史上最準的德國心理測試

3教師平均壽命59.3歲!——高危職業,令人哀嘆!

4最難的24個字,你能認出幾個?

5《第四代房己來臨,你還在買第三代房嗎?

6《有人用漢語翻譯了一首英文詩,全世界都服了!

7《魏傑:2017年經濟形勢(文章很長、信息很量大、但是乾貨滿滿)

關注博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