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500億砸出個大文娛,阿里還能燒錢燒到春天嗎?

6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透露,阿里影業將進行一次較為明顯的業務調整,內容製作適當收縮,未來的業務重心將會放在電影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上。

「阿里影業本來就不是一家傳統的影視公司,應該改名叫阿里影業基礎設施公司。」俞永福的話可謂是一言激起千層浪,一家名為XX影業的公司非要說自己其實是基礎設施公司,讓人很難不去猜想阿里是否要從內容生產領域後撤。畢竟從目前的成績看來,阿里在電影方面的布局確實不盡人意。

也是在去年6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大文娛版塊,將其10年來在文娛領域所布局的各業務聚集在「大文娛」帳下,邁出了打通各條業務線的第一步。

一年過去,阿里大文娛的發展前景似乎依然尚未明朗。據阿里巴巴發布的2017年Q1財報以及2016年的全年財報,阿里大文娛2016年Q4營收達40.63億元,運營虧損達31.96億元。其中阿里影業2016年收入達到9.05億元,同比增長243%;凈虧損為9.59億元,而2015年的凈利潤是4.66億元。

對於扭贏為虧的局面,阿里給出的解釋是淘票票的市場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增加所致,其中市場費用主要用於票務補貼。同時將阿里影業的虧損定性為戰略性虧損,並表示未來仍會加大投入,「確保淘票票在技術、人才和資金等各個方面擁有行業領先的競爭力。」

有錢任性的阿里已然是抱著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態度,在淘票票陷入一虧再虧的困境下,又將演藝票務平台大麥網收入麾下,要想在不溫不火的在線演藝類票務市場佔得先機和市場,就意味著新一輪的票補大戰,而阿里大文娛虧損的口子也會被撕得越來越大。

實力撐不住野心的大文娛戰略

「未來三年阿里大文娛投入將超過500億人民幣,我們不是來玩的。」去年年底,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的一番話,喻示著阿里對開拓文娛領域的重視和堅定。但是回顧近年來阿里的種種動作,其大文娛戰略卻不斷讓人詬病。

資本是阿里的優勢,阿里可以重金收購優酷土豆,買下UC,將現成的優質渠道聚集在自己的生態下,憑藉以往電商平台的優勢,使互聯網宣發效果達到最優。但是在內容製作上的短板是阿里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對比騰訊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戰略,阿里在內容上的產出效果不盡人意。

2016年,騰訊網路自製內容流量增長接近300%,尤其是旗下的企鵝影視,已成為優質原創內容的孵化器,實現了精品內容的生產和分發。反觀阿里影業,過去三年推出的新作寥寥無幾,基本是以投資為主,去年底主導推出的電影《擺渡人》,在口碑和投資回報上雙雙失利,也反映了阿里強資本弱內容的文娛布局現狀。

從產業鏈看,內容製作屬於影視產業鏈上游,而互聯網宣傳發行則屬於產業鏈的下游。阿里在內容製作方面的能力缺失,使之難以分食影視產業鏈前端的巨額「蛋糕」,也就間接制約了其盈利的能力。

內容短板是一方面,從阿里大文娛下各產業鏈的互通上看,阿里的布線也不如騰訊緊密。對於有錢的阿里來說,大規模的「買買買」很容易,但想要實現各條業務線的資源完全打通,按其招兵買馬般的業務布局邏輯來看,卻不是容易的事。

尤其是看到騰訊OMG(網路媒體事業群)開始與同屬泛娛樂相關的IEG(互動娛樂事業群)互通整合后,阿里大文娛版圖下各條線如何協同、如何配合,已成為阿里文娛集團亟待解決的問題。

阿里大文娛的春天還有多遠?

早期的電商平台定位已經不能滿足現今龐大的阿里了,完成從平台型公司到生態型公司的轉型,不僅是阿里,也是如今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努力的目標。不過電商和金融終究是阿里的主營業務,所以其在文娛上的一切布局,自然最終也是要為主業服務的。

此前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阿里在文娛產業的布局重點並非是為集團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而是為了打造連接消費端的工具、培養自身觸達用戶的能力。

就像阿里入局O2O,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打造更豐富的線下消費場景,打通支付閉環,服務於支付寶。所以,即使餓了么依然處於虧損狀態,阿里還是選擇慷慨解囊,向其投資了至少4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因此,縱使淘票票和阿里影業已是阿里大文娛體系中「拖後腿」的業務板塊,阿里也會繼續為其撒錢。

但是阿里的耐心能持續多久是個變數,而且就算阿里有這個耐心耗下去,也並不一定能迎來大文娛的春天。畢竟,不是所有互聯網企業都能像亞馬遜那樣燒錢燒到春天。

本文由虎嘯商業評論(ID:managerclub)原創,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後台申請授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