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祛濕先健脾,艾灸祛濕從脾經入手!

最近有很多灸友反饋濕氣重的情況,故本文重點討論討論艾灸如何祛濕。祛濕先健脾,艾灸祛濕從脾經入手!

一、濕性黏濁,如油入而!

1800多年前,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在他的著作《傷寒論》中說:「身大熱,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說發燒的人雖然體溫很高,身上反而感覺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體內寒氣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時再用抗生素等寒涼藥物輸液消炎退燒,會把外在的一些寒濕之氣直接帶進體內,現在的西醫都是這樣做的,導致我們的寒濕體質越來越重。

張仲景是《傷寒論》的作者,在他那個時代人們忍飢受凍,疾病以寒邪為主,用熱葯就可以直接對治。如今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單純的傷寒已經很少見了,反而是外寒跟內熱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濕邪。真正的寒症並不多見,主要是以濕邪為主。濕為陰邪,遏傷陽氣,阻礙氣機。換句話說,陽虛的時代是濕邪在作祟。

濕性黏濁,如油入而!體內濕氣重了,吃再多的葯,打再多的針也是不嫌夠的!而這時候如果你艾灸,就會發現祛濕太輕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艾灸后皮膚表面出現水汽、水泡,正是快速祛除我們體內濕氣的表現!

故而,在這個潮濕的時節——雨紛紛的夏至,我們用艾灸來祛濕效果是最明智的選擇,因為艾灸的開郁、補陽氣作用,可以快速運化濕氣,蒸騰濕氣,就像太陽蒸發濕氣一樣!

二、艾灸祛濕,從脾經入手!

脾五行屬土,而土性惡濕,故脾喜燥惡濕。當人體長期居於潮濕陰冷環境,涉水作業或者突淋豪雨,就可能濕氣犯脾;另外內在出現問題時,脾陽不振,不能正常運化水飲,也會導致濕氣內生,反過來困脾傷脾,從而形成脾濕生成的「惡性循環」。

濕性趨下而重濁,容易下注於下焦,於女性而言,盆腔的器官組織往往深受其害。常導致:盆腔炎、盆腔積液、白帶增多、子宮肌瘤等問題。經常艾灸以下穴位,讓你乾爽的度過這個濕噠噠的夏天!

取穴:關元穴、陰陵泉穴、豐隆穴、三陰交穴、承山穴、隱白穴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於調理氣血、化解下注的濕氣,減輕濕氣對婦科的危害。每此可艾灸30分鐘。

2、陰陵泉穴:為足太陰脾經之合穴,它能夠健脾益氣,促進脾之運化水谷功能得以恢復,使氣機順達,腑氣通暢。同樣,刺激陰陵泉亦可通過健脾益氣,促進脾之運化水濕的功能。

3、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濕,效果較佳。每日艾灸15分鐘可以有效健脾祛濕。

4、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這三條陰經的交集穴,故而得名。它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即除拇指外其餘四個手指並起來的寬度)、脛骨後方凹陷處。

5、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肌肉分成字形的中間。雖然承山穴不是脾經上的穴位,但它卻是去除人體濕氣的最好穴位之一,承山穴可振奮膀胱經的陽氣,加速濕氣的運化排出。

6、隱白穴:是脾經的重要穴位,也是祛濕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關的兩條經脈,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分別循行和相交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在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艾條灸15-20分鐘。

三、夏天為什麼要祛濕?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現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現代人是生活在一個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的環境中,對四季的感覺越來越不分明。

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冬天燒暖氣,穿件單衣還冒汗,陽氣外越,藏不住精氣。(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人體在這種環境的狀態下最容易生病,皮膚開合的功能下降,抵禦病邪的能力越來越差了,極容易導致體內濕邪堆積,造成陽氣虛衰。濕邪對人體的傷害,比寒邪還要大。

酷暑時節,人們貪圖冷氣,愛喝冷飲,愛吃冷盤。一杯冰鎮啤酒下肚,從裡到外、從頭到腳都透著涼快勁兒。殊不知,為貪圖這一時之快,同時也將濕邪深深地埋在了體內,成為困擾我們健康的一個大大的隱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長夏,此時濕氣當令,人體中的脾與之相應。濕在中醫里又叫「陰邪」,而脾為至陰之臟,喜燥惡濕,所以脾氣在七八月的時候最旺盛。如果長夏濕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同時,脾主運化水液,它的特點是陽氣易衰,陰氣易盛,濕邪侵犯人體后最易傷害脾陽,而脾陽的虛弱也進一步助長了濕邪的侵入。

還有的人喜歡吃豬肉,豬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導致痰濕,如果感覺體內濕重,最好堅持吃一段時間的素食;長期吃電飯煲煲的大米飯,也容易造成體濕。體濕的人可以用薏米紅豆湯或鍋巴來解決。喝上一陣子薏米紅豆湯之後,再喝小米粥來補補脾胃,久之脾健,濕自化。

四、體內有濕的表現

濕為陰邪,好傷人陽氣,當脾陽受損。會表現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口淡無味、胸悶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腫。對於女性來說,濕氣除了易引起閉經之外,濕氣過重也常常是輸卵管堵塞、不孕的根源!所以很有必要看看你體內有沒有濕氣,以下是體內有濕的常見表現。

一、頭部沉重四肢乏力

濕性重濁,其特點就是沉重,尤其是早上起來四肢非常沉重、疲乏、無力,有的還會面色發黃。

二、口中發黏舌苔膩

感受濕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口中發黏,舌苔膩,有的還會出現舌體胖大、齒痕。

三、胸腹脹滿小便不暢

濕為陰邪,易滯留臟腑,阻礙氣血運行致脘腹脹滿,脾胃功能失常。濕邪停於下焦,則小便短少而不舒暢。

四、下肢浮腫便溏瀉

常表現為下肢浮腫,朝輕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滯,便完后感覺不爽。

五、腳縫癢,起水泡甚至潰爛

如果您不經意間長期涉水,容易腳縫癢,起水泡甚至潰爛,也容易體內藏濕。

傳揚艾灸文化,讓健康常伴!歡迎微信諮詢:muziwei0730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