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評論:唐傑忠走了 相聲黃金時代也一去不返

唐傑忠

不能一概而論今天的相聲圈不思進取,畢竟「難出大師」是每一個行業都面臨的問題。相聲界的現狀和今天娛樂圈影視產業的大趨勢何其相似,環環相扣的利益鏈何其龐大,在唐傑忠老先生的時代,或許是難以想象的。在媒體技術、渠道、形式極度繁榮的今天,相聲或許只能與各類藝術形式並重,無法重返曾經那個黃金時代。但至少,不要偏航太遠。

唐傑忠的學藝道路趕上了「黃金時代」

6月18日晚,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傑忠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5歲。2017年央視春晚舞台上,姜昆、戴志誠給觀眾朋友帶來了《新虎口遐想》,春晚一結束姜昆就去看望了當年《虎口遐想》的捧哏唐傑忠。而今,隨著唐傑忠先生的仙逝,三十年前與姜昆合作的《虎口遐想》也成為永遠的經典。

作為古老曲藝表演藝術一種的相聲始於清朝,但真正讓這種並不入流的民間藝術登上主流文化舞台,是新成立之後。1949年1月29日,17歲的唐傑忠在北京解放的時候當了文藝兵,做宣傳工作。其語言天賦很快在部隊里獲得了認可,50年代初被派往北京學習的唐傑忠通過山東快書名家高元鈞拜劉寶瑞為師,從此走上了相聲藝術的道路。

那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引領文化藝術的時代,藝術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成為藝術從業者們心中的唯一準則和理念,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則是他們的方法論。也正因如此,相聲、快板、雜技這些來自街頭的民間藝術得以延續保存、去粗取精,從舊社會邁入新時代。新成立后,一大批以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為代表的相聲藝術家們將相聲的內容加以改造,去掉了大量庸俗色情、低級嘲諷的段子,使相聲能夠迅速在全國普及,成為「文藝戰線上的輕騎兵」。唐傑忠先生和馬季先生早年間曾合作過一段以援建「坦贊鐵路」為主題的相聲《友誼頌》,今天依然有人能發現其充滿遠見的政治目光。

唐先生的學藝道路趕上了黃金時代,正是在這樣的時刻,相聲被賦予了取樂玩笑之外更深刻的意義價值,湧現出無數佳作,相聲終於成為了人民的相聲。直到現在,還有許多觀眾(包括當年沒出生的)對《虎口遐想》這個轟動性的作品褒獎有加。

事實上,唐傑忠和姜昆的合作,一開始並不順利。但好在那是相聲的黃金時代,沒有經紀公司的壓力,也不存在市場競爭的焦慮。在李文華前輩生病之後,唐傑忠接棒成為了姜昆的捧哏搭檔。把自己逼上李文華曾經站的地方之後,唐傑忠兢兢業業不斷調試著自己的狀態。老搭檔姜昆評價「唐傑忠先生是高調從藝低調做人的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你從來沒有看到他在公眾場合特別是新聞媒體面前怎麼樣。長期以來,他一直從事著陪伴鮮花的綠葉的工作。」

「晚會相聲」和「綜藝相聲」成為兩個極端

在今天大娛樂概念包裹一切的市場中,唐先生這樣的精神似乎顯得有些「過時」甚至無法理解。90年代以來,在市場化的大潮洗刷之下,京津地區陸續出現了不少私營相聲團體,相聲在茶館里再次回到過去。善於跟進時代、不斷製造話題的娛樂明星式的表演者從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當紅的相聲演員。

但是,人民藝術家大多數轉身成為了人民幣藝術家。很快,相聲的舞台開始有了裂痕。一部分相聲從業者重返街頭,淪為了「不擇手段」引人發笑的娛樂形式,以消解政治性的反叛方式號稱自己是「相聲正宗」。完全市場化的相聲坊、更加大眾化的相聲綜藝、真人秀一面擴大市場版圖,一面意圖指向相聲的「復興」。而另一部分進入主流的相聲表演者在紅紅火火的市場業態下,則顯得頗有些尷尬。儘管在春晚等傳統舞台上的相聲依然正經文雅,但同時也往往被認為寡淡無趣,相聲取材民間同時經過藝術加工的靈氣岌岌可危。

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形式走上了兩個極端,在泛娛樂化的力量下,相聲這一傳統藝術更多地被納入娛樂經濟版圖。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喜劇類節目讓相聲陷入了另一種窘境,《歡樂喜劇人》《笑傲江湖》《喜劇總動員》成為了青年相聲演員的選秀場。

創作形式、經營方式,看似都不觸及相聲的藝術根本,但實實在在影響著創作質量。上世紀相聲黃金時代的開啟離不開廣播電視技術的加持,今天的相聲「復興運動」則多少受到了電視的挾持。做電視節目的緊趕著製作、播出,留給藝術創作的時間本就不多。演員頂著強大的壓力,卻往往只能在速成的節目中呈現膚淺浮躁的作品。曾經在娛樂中針砭時弊的相聲,最後剩下乾癟的笑料。而相聲演員出道的「明星」,最後觀眾不記得他留下什麼經典台詞,只記得他在綜藝節目里「撕名牌」。

今天的相聲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複雜性

對於相聲演員的追捧,也跟影視明星走紅的邏輯愈發相似。郭德綱的二弟子,出生於1992年的張雲雷因為容貌出眾收穫了更多冬粉。前段時間,因為身體受傷隱退了一段時間后,復出的「愛豆」張雲雷讓冬粉期待已久。在他的演出現場,登台後還未開口,一眾冬粉便擁到台口,遞上鮮花、畫像和各式禮物,「李易峰存在什麼情況,張雲雷就存在什麼情況」,他的冬粉如是說。

最早以「師徒制」為傳承方式的在娛樂圈邏輯下逐漸潰散——在娛樂新聞里,所謂「師徒」卻更多以「互撕」的形式獲得關注。今天相聲圈也開始按照更大眾的路子包裝「cp」人設。上述提到的張雲雷,在微博稱搭檔楊九郎為「夫人」的微博,通常能被轉發超過四位數。故意「曖昧」的手法是今天娛樂圈的通用法則,岳雲鵬和孫越也用過。

有趣的是,深諳冬粉「萌點」的年輕相聲演員,也仍保有對相聲藝術的追求。今年四月,張雲雷和楊九郎花一個多小時滿頭大汗地說了一段經典的傳統相聲《九藝鬧公堂》。這段融合各種曲藝表演的傳統相聲因為難度高、搞笑包袱少,一年在整個德雲社也不一定會有一對演員使用。演出結束,楊九郎說了這樣一段話:「現在我覺得大家對傳統相聲可能不太能接受,可能都喜歡包袱多的,都喜歡倆人秀恩愛什麼的,今兒演這個節目,也是為了能讓大家看見相聲不是那麼純搞笑,不是倆人非得秀恩愛,賣腐,不是那些東西。」

但與此同時,他們的師傅郭德綱創立了自己的紅酒品牌甚至賣起了面膜。相聲圈以近乎詭異的方式重返市民社會,這或許是「復興」的雜音?不能一概而論今天的相聲圈就是不思進取的,畢竟這個時代難出大師是每一個行業都面臨的問題,相聲界的現狀和今天娛樂圈影視產業的大趨勢何其相似,環環相扣的利益鏈何其龐大,在唐傑忠老先生的時代,或許是難以想象的。在媒體技術、渠道、形式極度繁榮的今天,相聲或許只能與各類藝術形式並重,無法重返曾經那個黃金時代。但至少,不要偏航太遠。

□紀如澤(媒體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