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二戰德軍還用馬拉大炮,美軍汽車堆積如山,國力差距還是另有隱情?

【軍武次位面】作者:流星錘五哥

提到抗戰中的軍隊的裝備,那是五花八門,堪稱萬國牌。不過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美國和德國兩國的武器裝備,不過美械武器大量裝備那是要等1942年之後的事情了,在這之前,軍隊論及裝備精良的部隊,多以德械武器為主。

提到在抗日戰場上的德國裝備,我覺得最為著名的就是37毫米戰防炮和150毫米榴彈炮了。

▲ sFH-18 150毫米榴彈炮(左)和PAK 36/36 37毫米反坦克炮 在抗戰初期的軍隊絕對算得上是明星裝備了

若說德制火炮,還有一個型號在抗戰初期的也裝備了不少,足足兩個炮兵團,在抗日的戰場上相當的活躍。只是相對於上面的兩位不是那麼赫赫有名。

這個就是萊茵金屬的leFH-18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陸軍就裝備了性能優異的K7型和leFH-16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這兩種火炮還是採用傳統的單腳式大架,嚴重製約了火炮的高低射界。一戰後的《凡爾賽合約》嚴格限制德國軍備,大量的此類火炮不得不出售給比利時和瑞典等國家,當然德國人私藏了不少此類火炮,30年代重整軍備后,拉出來繼續裝備部隊,只是這些火炮的性能在30年代已經落伍,最後普遍的宿命就是安裝在大西洋壁壘和齊格菲防線。

替代上述兩種火炮的就是leFH-18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0世紀20年代末期的德國雖然尚未開始重新武裝,但是軍種高層已經開始進行新的部隊編成設想,就是摩托化軍隊。適應摩托化部隊的火炮成為了研發的重點。1927年6月1日德國軍械辦公室正式向萊茵金屬公司下達了「59/17號機密指令」,項目優先順序為第二等「極優先順序」。

萊茵金屬公司在1928年開始研製工作,最初設計是25倍徑,但是測試后射程無法達到德國陸軍要求的10公里射程,最後決定改用28倍徑,並且通過了德國陸軍的測試。1930年火炮正式被命名為18型輕型榴彈炮即leFH-18.

▲ leFH-18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

leFH-18在設計上幾乎全面借鑒了leFH-16,為了改良射界,leFH-18改用開腳式大架,並且在炮輪大軸上設置了減震器和平衡機構,這樣就使賦予了leFH-18對於崎嶇路面的適應能力。

▲ 開腳式大架能夠賦予火炮更好的高低射界

炮輪的設計上有鑒於一戰時期東線作戰中leFH-16火炮木質炮輪極易損壞的情況,leFH-18最初的設計就是金屬輪轂橡膠輪胎。而後為了適應摩托化部隊快速機動的需要,leFH-18的剎車系統也改成了鼓式剎車和氣動剎車,行走機構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由SdKfz-6牽引車牽引時,最大速度可以達到40公里/小時。更因為不比加上騾馬牽引時的前車,轉換速度非常快。

▲ SdKfz-6半履帶牽引車

leFH-18大量採用了整體鑄造件,提高了生產效率,只是重量有一定的提升,並且炮盾也設計有一定的傾斜角,增加了防護能力。

leFH-18最大的特點是德國第一批採用後座液壓式復進機的火炮。不過在德軍裝備的過程中發現,在最大仰角42°射擊時,會出現齒弧式高低機,搖架或大架開裂的情況。1941年萊茵金屬公司專門設計了60厘米長的炮口制退器,最大仰角也修正到了40.5°。

▲加裝炮口制退器的 leFH-18M 輕型榴彈炮

leFH-18 炮身安裝了34型瞄準具,並且帶有炮身調平的功能。作戰中首先將炮身調平修正後再通過高低和方向手輪轉動炮身瞄準目標。

▲德軍火炮都是鋼輪外外面加一層薄薄的橡膠

▲ 美軍火炮都是全橡膠

不過作為主要採用車輛牽引的leFH-18很快就遇上了問題,就是相對於這種2噸級別的輕型火炮,德國當時缺乏足夠數量的3噸和5噸牽引車,這就導致了不少此型火炮仍然要採用傳統的畜力牽引。為此1939年二戰爆發之前,萊茵金屬為leFH-18配備了畜力挽拽用的前車。按照德國陸軍操典,這樣的火炮需要6匹馬才能牽引,但是在實際的作戰中,leFH-18通常需要8-10匹才能完成牽引。這也就導致了leFH-18有兩種型號,車輛牽引的leFH-18M稱作5-1002型,畜力牽引的則被叫做5-1001型。

▲ 採用畜力牽引的5-1001型

▲美軍榴彈炮全部採用機械牽引

裝備部隊后的leFH-18經過諸多改進,增加了500公斤左右的重量,射程也增加到了13.52公里。

德國陸軍從1936年7月開始為師屬炮兵團換裝leFH-18,leFH-18的28倍徑炮管性能可靠,壽命8000-10000發,不少火炮是經歷了整場戰爭,二戰中德國一共裝備了19104門leFH-18火炮及其改進型(其中帶有炮口制退器的M型10245門),並且衍生出了6類24個變種,其中就包括「黃蜂」自行火炮。可以說leFH-18以及改進型號構成了德軍師屬支援火力的中堅。

▲ 「黃蜂」自行榴彈炮

▲ 「沙漠之狐」隆美爾葬禮上 其靈柩就停放在leFH-18火炮上

leFH-18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多任務性,配備的彈種多達十種,除了遠程支援之外,可以直接摧毀積土2米以下的掩體,也可以使用配備的穿甲彈和高爆反坦克彈對抗裝甲目標。只是leFH-18一般不會配備在火線,即使是「黃蜂」自行火炮也不會像蘇聯SU-76那樣衝鋒陷陣。不過這也不奇怪,除了蘇聯人其他國家都沒想過用榴彈炮直接轟坦克這玩法。

早在1934年,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就向德國訂購leFH-18 輕型榴彈炮36門,1936年5月又追加了60門的訂單,只是期間多有波折,抗戰爆發之前,僅有4門炮和8000發炮彈到貨,11月國民政府又追加了36門火炮和36000發炮彈的訂單。1938年德國全面支持日本,斷絕了對華武器出口,算上1937年12月起運的36門leFH-18,在美國援助到達之前,這40門leFH-18輕型榴彈炮成為了國軍為數不多拿得出手的傢伙了。

就是以這40門leFH-18榴彈炮,國軍先後組建了炮兵第十一和第十三團。

leFH-18在抗日戰場的處女秀是1938年7月的九江保衛戰,炮兵第十一團3營8門leFH-18參戰,由於步炮協同不力最終損失了7門火炮。

接下來的就是1938年9月的武漢會戰,炮兵十一團和十三團使用leFH-18給日軍造成了重大殺傷。1940年裝備leFH-18 105毫米榴彈炮的十一和十三團和裝備sFH-18 150毫米榴彈炮的炮兵第十和第十四團被調往潼關靈寶阻止日軍渡過黃河。

▲ 在引進火炮的同時 國民政府進口了亨舍爾Typ33G1載重卡車作為牽引車 賓士L3000卡車作為彈藥輸送車(左)

1942年3月炮兵第十三團一個營8門leFH-18配屬遠征軍入緬參戰,因為戰局不利,在撤退過程中被迫遺棄。兩年後駐印軍反攻,發現這批火炮仍在原處。

▲ leFH-18被推入發射陣地

1942年開始,因為租借法案的緣故,美國向提供了大量的M2型105榴彈炮,加之日軍往往對於國軍火炮重點獵殺leFH-18損失嚴重,漸漸的退出了歷史舞台,1945年3月炮兵十一團3營5連的2門leFH-18榴彈炮參加了鄂西會戰,這是leFH-18在抗日戰場上最後一次亮相。現在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有一門保存完好的leFH-18輕型榴彈炮。

從性能上來說leFH-18以當時的水平來說並不是一種十分出色的武器裝備。可是就這麼40門leFH-18,確實抗戰初期正面戰場上國軍將士少有的重火力支援。

▲ 二戰美軍堆積如山的汽車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