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張春曉:風雨同聲悲陸沉——記正聲詩詞社

▲正聲詩詞社部分師生合影。前排左起:劉君惠、葉石蓀、高文、沈祖棻、宋侄女、宋元誼,後排左起:盧兆顯、楊國權、劉彥邦、王文才、王淡芳、劉國武。

1942年冬,成都金陵大學五名學生成立了正聲詩詞社,沈祖棻、高文、程千帆、劉君惠、陳孝章等擔任指導教師。社團較為頻繁地活動至1947年10月,除了先後加入詩詞社的14位學生社員,諸多前輩學人如林山腴、汪旭初、汪辟疆、沈尹默、龐石帚、蕭中崙、程穆庵、陳寅恪、劉永濟、謝無量、向仙喬、吳雨僧、潘重規等均曾在其刊物上發表作品。他們在五四新文學衝擊下,共同尋求舊文學的生存發展之路,以師弟傳承的方式,繼承詩詞雅正傳統的同時賦予作品時代的內容,延續著憂國憂民士的精神。

正聲始末

1942年春,程千帆、沈祖棻夫婦來到成都金陵大學執教,沈祖棻開設的詞選課聚集了金陵大學、華西大學以及四川大學愛好詩詞的學生。穩定的授課時間和循序漸進的練習為正聲社的成立提供了契機,金陵大學中文系鄒楓枰、盧兆顯,國文專修科楊國權、池錫胤,農藝系崔致學等五名學生遂於是年冬創辦了正聲詩詞社。1943年秋,楊國權於《八聲甘州》小序中寫道:「成都西郊,有小阜曰琴台,故老流傳,謂是司馬長卿遺迹,杜老寶靨羅裙之詩所由作也。國戰既起,就其地鑽隧以避寇機,乃知其為前蜀主王建陵寢。中央研究院遂派人發掘經年,墓制遺物稍稍可睹。癸未秋初,與同窗諸子往游,慶符胡君、華陽鄒君、三水盧君,既先後為詩文以紀其事,余更步夢窗韻成此闕,亦班孟堅所謂懷舊之畜念,發思古之幽情也。」這正是詩詞社草創成員活動的真實紀錄。

1944年初,正聲諸子相繼出版了兩期《正聲》雜誌。由於社員面臨畢業,是年春天,程千帆、沈祖棻推薦金陵大學中文系劉彥邦與陳榮緯、金大國文專修科蕭定梁、四川大學中文系宋元誼(女)四人人社。7月,《正聲》叢書第一種《風雨同聲集》出版,封面和扉頁分別由龐石帚和高文署簽,集中收有楊國權《苾馨詞》30首、池錫胤《鏤香詞》26首、崔致學《尋夢詞》30首、盧兆顯《風雨樓詞》36首。章士釗在論近代詩家絕句中贊道:「大邦盈數合氤氳,門下門生盡有文。新得芙蓉開別派,同聲風雨已堪聞。」又自注曰:「沈祖棻為程氏婦,其門人已刊《風雨同聲集》詞稿。」秋天,正聲社新加入華西大學中文系王文才、劉國武,四川大學中文系王淡芳、周世英,武漢大學中文系高眉生(女)五人。老社員盧兆顯和楊國權畢業后仍繼續參加正聲活動,11月的《正聲》詩詞刊第三四期合刊即是這段新老交替時期的產物。

儘管人事變動較大,9月沈祖棻轉到成都華西大學教書,程千帆一度任教成都中學,社員亦從金陵大學拓展至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學校學生,這是正聲社活動非常穩定的一段時期。成員們每兩個月選擇一個節假日,在少城公園(今人民公園)的茶館或新南門外枕江茶館聚會。據劉彥邦《抗日戰爭中的正聲詩詞社》回憶:

會間,社員們分別出示上次由指導老師命題的習作,互相觀摩與交流學習心得,議論古今詩詞作家的作品,自然也要談談社務情況與問題。會後師生醵金聚餐,能豪飲的社員還互相賭酒,盡歡而散。我記得這段時間聚會時,多半由沈子苾師為下次習作命題,因為程千帆師在1944年中秋後已應武漢大學之聘去樂山了。社員呈交的習作,沈師總是不憚其煩地仔細修改,好的加點加圈以至密圈,壞的批示疵病所在或不予圈點。發還以後,我們都能從沈師修改的詞句或圈點中有所領悟。

1946年春至1947年春,《西南新聞》報以雙周詩詞專欄形式刊出《正聲》33期,刊頭由華西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聞在宥題寫。每期稿件由社員輪流組稿,徵求其他社員意見后,再由指導老師最後定稿。促成正聲詩詞社與《西南新聞》合作的是導師陳孝章,長達一年的專刊連載,使正聲詩詞社的影響力從校園輻射到社會。

抗日戰爭勝利后,高文、程千帆、沈祖棻先後離開四川,然而以詩詞締結的師生情誼並未就此中綴。程千帆轉至樂山武漢大學,仍通過書信往還認真批複學生的詩歌。1946年8月,沈祖棻因病辭去華西大學講席,11月11日、12月31日在上海和武昌均有致盧兆顯、宋元誼、劉彥邦書信,探討詩詞創作。沈祖棻《書札拾零》共存37通,其中31通是和正聲從游諸子所通書信。她為學生們改定詞作,更循循善誘,如「元誼弟應多讀北宋作品,勿徒注意雕飾,以免辭勝於情。兆顯弟作,情意深刻而不免流於生硬晦澀,有辭不達意之病,又覺情勝於辭。彥邦弟人手甚正,則須力屏粗俗、熟濫、輕綺諸病。昔孔子有才難之嘆,今日尤甚。弟等當自強不息,勿負余望也」、「望能循序漸近,持之以恆,須志大而心虛,精勤不倦」云云。

1947年,正聲詩詞社在成都的九名社員,兩人在機關工作,兩人在中學任教,另五人就讀大學四年級。這年10月,諸人於忙碌之中編印了《正聲》詩詞刊新一期,封面則是高文從南京寄來。新一期的刊出,標誌著正聲詩詞社活動告一段落。

正聲人物

1976年,沈祖棻在人事凋敝的「文革」中懷念故友,追思曾經共同擁有的珍重時光,寫下《歲暮懷人》詩42首。其中和正聲詩詞社師生相關的有8首,分別為詠陳孝章、劉君惠、劉彥邦、楊國權、王文才、劉國武、宋元誼、王淡芳。陳孝章和劉君惠均是參與正聲社活動的指導教師,其餘六人系正聲社會員。陳志憲字孝章,四川酉陽人,在中央大學中文系時與沈祖棻同級,曾任四川大學中文系主任。劉君惠其時與程沈夫婦過從甚密,每共游宴。

自1942年春起,創社會員盧兆顯、楊國權、池錫胤、崔致學就跟隨沈祖棻學詞。楊國權,四川綦江人,《正聲》發刊詞即由其撰寫。他與沈祖棻呼應詞作最多,有同題「華西壩秋感」。畢業后,楊國權仍為正聲社務奔走,與劉彥邦一起聯絡《西南新聞》正聲副刊諸事。劉彥邦和宋元誼是1944年春入社會員。劉彥邦,四川興文人。2009年,海鹽沈祖棻研究會之所以能夠印製出《正聲詩刊四種》,全賴其保存下來的《正聲》諸稿以及諸位老師、太老師賜稿的手跡。他曾撰寫《抗日戰爭中的正聲詩詞社》《正聲詩詞社照片解說》二文回憶正聲詩社活動情況。宋元誼亦是當時四川大學中文系「中聲社」會員,她每每從望江樓步行趕到華西壩聽沈祖棻在金大與華大講詞,從未缺席。她才華橫溢,諸人皆將其視為沈祖棻傳人。程千帆箋云:「宋元誼,四川富順人,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徐溥妻。曾在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文化大革命』中被辱自縊。君為清末名宿芸子先生女孫,學有淵源,才情富艷,尤工屬對。其為詞,凡遇可對可不對者,則必對之而後快。自其短命,祖棻遂有喪予之慟,而深惜汪吳詞學不得其傳也。」

▲宋元誼手抄《涉江詞稿》

王文才、劉國武、王淡芳是1944年秋入社會員。王文才,四川崇慶人,初讀於華西協和大學,后在四川大學國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四川師範大學教授。「文革」中親朋斷絕,而王文才獨訪武漢大學珞珈山,令程沈二人驚喜不禁。劉國武,四川中江人,華西協和大學中文系畢業,曾在四川醫學院教授語文。王淡芳與沈祖棻、程千帆書問最勤,雖十年浩劫亦未間斷。故《涉江詩》卷一《答淡芳四首》有:「難逢鄉國信,喜得故人書」、「冊年千里隔,交誼未相疏」之句。

沈祖棻《涉江詩》卷四《錦城懷舊,寄諸故人六首》其六曰:

衰草黃花詞客死,仲宣公幹謝詩名。

舊時東序諸年少,白髮新來有幾莖?

程千帆箋曰:「此首屬從游諸子。『天黏衰草』,秦少游滿庭芳句,『人比黃花瘦』,李易安醉花陰句。楊國權詞學少游,宋元誼才追易安,故以比之。仲宣謂王淡芳、王文才,公幹謂劉國武也。參前歲暮懷人詩。」又有《國武寄示新作套曲,並告以將於春節邀淡芳、文才共謀一醉,聞之神往。因呈長句,兼示二王,用堅其他日東下之約》詩云:

群賢佳節醉江樓,詩酒天涯難共酬。

西嶺梅開春可寄,東湖月朗水空流。

劉楨此日傳高唱,王粲何時作遠遊?

郢樹蜀山相望處,聊憑書札慰離憂。

無論沈祖棻《涉江詩》,還是程千帆箋注,無不透露出那一段正聲時光師友唱和往還的精神契合,以及延及一生的師生情誼。儘管時局不利,背井離鄉,有無盡的國事鄉愁,但至少有這樣一批志同道合的師生一起把酒論詩,在文學的精神世界中徜徉共鳴,其臭如蘭,風雨同聲,這豈止是學生社團的意願,更是一代中青年知識分子生活的真實寫照。

1977年8月,劉君惠聞知沈祖棻於6月27日在武昌因車禍不幸逝世,特意通知了當時還在成都的正聲社王文才、劉國武、王淡芳、劉彥邦集會望江樓,題詠哀輓詩詞,這是1949年後正聲社的唯一聚會。此時盧兆顯已於1947年病逝,楊國權、宋元誼在「文革」中含冤而死,正聲社人物凋零,所幸正聲宗旨不廢。

正聲宗旨

「正聲」源自李白「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唐代以前,「正聲」以音韻、音律為主要意義,李白古風「大雅久不作」之「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始把「正聲」二字的意義延伸到更為廣泛的社會內涵,以及詩人於國於家於個人的責任感、使命感。亦如劉婉在《正聲不絕》文中所說:「一方面,正聲是正氣之聲」 「另一方面,正聲是雅正之聲」。正聲詩詞社以「正聲」為名,標明源頭所自,表明創作宗旨是在音律和內容兩方面追求傳統的雅正之聲,不僅是音樂之雅正,更是信念之嚴正,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正義。

1943年12月,楊國權以《論近人研治詩詞之弊》作為發刊詞,文中明確反對新文學「崇新廢舊」,辯駁對舊文學所議之非:對於認為舊文學為死文學、不能表現時代和描寫新事物者,他提出歷代詞人都以詞反映時代內容,如南宋鄭所男、林景熙等,而自黃遵憲,劉永濟、沈祖棻以還等近現代詞人,均以新事物入詞,如收音機之「貯聲歌匣」、霓虹燈等;對於認為詩詞格律太嚴抹殺文學的靈性而要求改革詩詞者,他強調詞必須遵守格律才有文學美感;對於認為詩詞已成古物,只須欣賞不必創作者,他申言唯有具備創作的體驗才能更好的欣賞作品;對於其時文學創作崇尚新奇怪異的理論及創作之風,楊國權以為絕非文學正途。最後他說:

至於文學體制,吾人所懷,並無新舊之見,且以時代趨勢,必當有新體之產生.文言白話,原無嚴界,期於描寫真切,表達真肫,即為盡其能事。若其內容空乏,技術拙劣,雖則廢棄舊腔,純用新體,亦不得謂為文學作品。

他以為文學的表現能力和新舊文學、體裁無關,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創作的技巧和內容。數十年後,劉彥邦憶及正聲詩詞社在《西南新聞》報副刊「所刊詩詞,一般都能聯繫實際,或感傷時事,或譏彈時政,或記述萍蹤,或互相贈答,言詞各抒情意,文風均以清明雅正是尚」。同樣畢業於金陵大學時任《西南新聞》副刊編輯的李定一讀到這段,不禁感嘆:這也正是老師們平時在校對學生們的理論教導和實踐要求。所以《西南新聞》出版第一期《正聲》時,李定一在《發刊詞》中對詩詞提出的三個要求和正聲宗旨不謀而合:

第一,修辭立其誠——提倡講真話。「修辭立其誠」,這是《孟子》的話,也曾是我們在校時一個其中的考試題目,也是平日老師們對學生們做人和做學的要求。

第二,要有的放矢,不亂放空炮。

第三,要有時代感。要運用詩詞的傳統形式,詠唱時代新事物,也就是當時的「舊瓶裝新酒」的問題。

▲《風雨同聲集》

正聲社指導教師沈祖棻在《風雨同聲集序》中將這種傳承說得更其明確:

壬午甲申間,余來成都,以詞授金陵大學諸生.病近世佻言傀說之盛,欲少進之於清明之域,乃本夙所聞於本師汪寄庵、吳霜厓兩先生者,標雅正沉鬱之旨為宗,纖巧妥溜之藩,所弗敢涉也。……在昔南宋群賢,覯逢多故,陸沉天醉之悲,一寄諸詞,斯道以之益尊。今者,島夷亂華,舟覆棟傾,函夏衣冠,淪胥是恫,是戔戔者,烏足以攀躋曩哲。然其緬懷家國,興於微言,感激相召,亦庶幾萬一合乎溫柔敦厚之教,世之君子儻有取焉,而不以徒工藻繪相嘲讓邪?

在詞體教學的源頭上,沈祖棻以業師汪東、吳梅為宗,主張雅正沉鬱。她認為南宋國難紛紜,宋人將「陸沉天醉之悲」寄之於詞,詞體因而得以推尊。今日倘將家國之感寄託於詞,亦可實現舊體詩詞在新文學大勢所趨下繼續生存和發揚光大的期望。唯有賦予舊體詩詞以新時代的內容,寄予真摯深厚的感情,詞體才能如宋代那樣獲得推尊。故正聲詩詞社從發刊至合集,在整個實踐過程中,都貫徹「正聲」清明雅正之風,真實反映時代和生活:感懷家國,不作無病之呻吟;沉鬱雅正,不作輕薄藻飾之文辭。他們的宗旨承自汪東、吳梅等前輩,創作實踐一以貫之。而自發刊之始,直到《西南新聞》副刊,前輩學人對於正聲組稿的支持,正是對正聲宗旨的積極響應,亦是推尊詞體的共同努力。

即如1944年8月衡陽失陷,他們在詞中詠嘆:「故山從此戰雲遮。莫向蒿藜尋敗壁,雁也無家。」(劉永濟《浪淘沙》)「伊洛愁新,瀟湘淚滿,孤戍還失嚴城。忍凝想、殘旗折戟,踐巷陌、胡騎自縱橫。浴血雄心,斷腸芳字,相見來生。」(沈祖棻《一萼紅》)、「相見他生語斷腸,秋雲漠漠鎖瀟湘。莫邀歸雁說衡陽。」(宋元誼《浣溪沙》)沈祖棻、劉永濟更分別在其《一萼紅》《浪淘沙》小序中記道:「甲申八月,倭寇陷衡陽。守土將士誓以身殉,有來生再見之語。南服英靈,錦城絲管,愴怏相對,不可為懷,因賦此闋,亦長歌當哭之意也。」「衡陽之役萬軍苦戰四十七晝夜將士傷亡殆盡遂陷死事之烈亘古罕有詞以哀之。」以明創作意旨。盧兆顯《無題》詩激憤地寫道:「壯士頭顱連野白,少年心血付流紅。天荒地變存肝膽,夢破魂歸斷鼓鍾。」池錫胤《虞美人》「入中訓團受訓有感」豪言道:「今朝擊碎唾壺歌,起舞復興關下意如何?」是年秋天,正聲諸子內心深感悲愴,亦澎湃著復興的激情。

正聲詩詞社不僅是主動承繼傳統文學的學生社團,更是三代知識分子傳遞詩詞尊體理念的努力,而正聲諸詞無疑是他們的心、眼所反映出來的時代脈動,他們以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描述眼中血、離人淚,記錄國家的危亡、戰爭的殘酷、人民的流離,這正是正聲詩詞的精神本質。

>原載《民間影像》第七輯

【相關閱讀】

黃阿莎:沈祖棻的朋友圈

有斜陽處有春愁——成都弟子憶民國第一女詞人沈祖棻

冉雲飛:無端留命供刀俎——沈祖棻文革未刊書信兩封(上)

冉雲飛:無端留命供刀俎——沈祖棻文革未刊書信兩封(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