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國君固收.中國地方政府評級報告2017】系列二:地級市篇

導讀:我們根據最新的經濟和財政數據,通過比較科學、全面、統一的方法對全國293個地級市進行分析評級,方便投資者進行判斷。

地方政府綜合評級比較

全國納入統計的293個地級市(包括5個計劃單列市、31個准副省級市、244個正廳級市和3個副廳級市)地方政府中,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地級市評級普遍較高,而東北、西北等地級市評級排名整體靠後,綜合實力相對偏弱,中部區域各省份地級市處於全國中間水平。本報告從全國和七大地區兩個角度來介紹評級詳細情況,選擇行政級別、經濟實力、財政實力、債務風險、房地產市場、資本市場深度、收入平衡性和波動性等7大類、15項指標作為評級要素,在此基礎上,對全國地級市綜合實力和相對風險水平進行了排名。

為了更清晰的看到地級市評級之間的差異情況,我們對所有地級市政府綜合評分排名前30與后30來進行比較,綜合評分越高,地級市綜合實力越強。根據我們的測算,293個地級市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前5名是深圳市、蘇州市、廣州市、杭州市、青島市,前30名中有24個地級市行政級別為副部級和准副部級,僅有6個正廳級地市,分別為佛山市、東莞市、煙台市、南通市、鄂爾多斯市和泉州市,前30個城市中來自華東地區有16個、東北地區和華南地區各4個、華北和華中地區各3個。在293個地級市中,綜合實力排名較弱的后5位主要是鐵嶺市、阜新市、南寧市、蘭州市和鶴崗市,在後30名地方政府中,東北地區佔到15個,西北地區有6個,西南地區有3個,華北、華南和華東地區各2個。

各地級市綜合實力與債務風險比較

2.1 地級市經濟實力比較

各地級市2016GDP總量分佈特徵。在全國納入統計的293個地級市中,GDP總量中位數為1426億,主要分佈在1000-1500億區間,佔比為24.2%,在1500-2000億區間、600-1000億區間各占19%15%左右。從區域分佈看,東北、西北地區地級市GDP總量主要在1000億以下,經濟實力偏弱;華南、華中和西南地區主要集中在1000-2500億之間,華北地區各地級市GDP分佈相對均勻,而華東地區經濟實力較強,51%地級市集中在2500億以上。

由於市級政府數量太多不能一一論及,我們將293個地級市分為七大地理區劃進行詳述。根據評分,華東、華南區域綜合實力最強,華中、華北區域排在其後,西南地區相對較差,西北、東北區域綜合實力最差。接下來我們從經濟實力、財政實力、債務風險、房地產市場、收入平衡性和波動性等方面來介紹七大分區的詳細情況。

在全國納入統計的293個城市中,被划入各大地理區劃的數量為,華東75個、華南29個、華北29個、華中47個、東北37個、西南39個和西北37個。由於被划入各大地理區劃的城市數量不同,本報告中我們以七大區各自的GDP總和除以被統計的城市數量得到平均值再進行排名。

2016年GDP平均值最高的區劃依次為華東、華南、華中、華北、東北、西南和西北,排序與2015年基本相同。華東、華南地區整體最高,分別為3498億和3357億,華中與華北地區相差不大,在2100-2250億左右,西北地區最低平均為1029億元。2016GDP最高的是廣州和深圳市,分別為19611億元和19493億元,GDP最低的城市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僅有108億元。

2016年GDP前30名中,最高的地級市依次為廣州、深圳、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青島。這八個城市的GDP均超過了萬億元,經濟實力較強。廣州和深圳最高,達到了19611億元和19493億元。蘇州緊隨其後,為15400億元。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青島2016GDP都在12000億元以下,分別為11756億元、11721億元、11050億元、10450億元、10011億元。GDP排名前30名的城市中,GDP最低的是徐州,為5720億元。30個城市平均GDP8659億元。

2016年GDP后30名中,最低的地級市依次為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嘉峪關、七台河、阿勒泰和吐魯番。上述五個城市2016GDP均低於250億元,經濟失利較差。GDP排名后30名的城市中,克孜勒蘇柯爾克孜2016年的GDP最低,只有108億元,其餘的三個城市則依次為153億元、153億元、157億元。30個城市中,GDP最高的是賀州市,為520億元。30個城市平均GDP371億元,僅為前30名的4.2%,低於去年的4.5%,提示GDP差距擴大。

2.2. 地級市財政實力比較

我們主要以地級市政府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衡量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財政收入之於政府,就如同收入或現金流之於公司,是政府各項支出以及償債資金的直接來源。一般預算收入是衡量地方政府財政實力的核心指標,相較於基金預算收入和上級轉移支付收入,更為內在和穩定。各地區的2016年財政收入狀況均來自當地財政廳關於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7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各地級市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分佈特徵。在全國納入統計的293個地級市中,地級市一般預算收入的中位數為105億,主要分佈在50-200億之間,佔比54%,其次分佈在20-50億區間較多,佔比15%左右。從區域分佈看,東北、西北地區市級預算收入主要集中在100億以下,佔到70%以上,財政實力較弱;華北、華南、西南地區地級市預算收入處於100-300億區間的數量在10-15個之間;華東、華中區域財政實力較強,華東地區75個地級市中有28個在300億以上,超越其他地區總和。

2016年七大地區中一般預算收入的排名是華東、華南、華中、華北、西南、東北和西北,與2016年七大地區GDP的排名較為一致。華東、華南平均預算收入在300億以上,分別為333億元和305億元;華中、華北平均值在160億以上,分別為179億和160億元;西南、東北平均值在100億以上,分別為131億元和117億元;而西北地區的平均預算收入最低,為86億元。所有地級市中,一般預算收入最高的分別為深圳、蘇州、杭州、廣州、武漢等副省級或准副省級城市,收入最低的為克孜勒蘇柯爾克孜、伊春、七台河、嘉峪關和天門市等東北或西北地區城市。

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前30名中,最高的市級政府依次為深圳、蘇州、杭州、廣州、武漢。5個城市的GDP亦均超過了1100億元,其中深圳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遙遙領先,達到了3136億元,蘇州排在其後,為1730億元。杭州、廣州、武漢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分別為1402億元、1371億元和1322億元。預算收入排名前30名的城市中,一般預算收入最低的是溫州市,為440億元,30個城市的平均預算收入為862億元。

2016年預算收入后30名中,最低的市級政府依次為克孜勒蘇柯爾克孜、伊春、七台河、嘉峪關、天門、海東、鶴崗。七個城市的一般預算收入均未超過20億元。其中最低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僅為12億元,其餘依次為14億元、15億元、17億元、18億元、18億元和19億元。30個城市的平均預算收入為26億元,僅為前30名的3%

2.3. 地級市財政收入平衡性比較

收入平衡性以一般預算收入佔一般預算支出的比例衡量。由於地方政府預算內赤字為常態,故採用一般預算收入/支出的5年均值,來衡量預算平衡性。該指標越接近1,意味著一般預算收支越平衡,各地區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和一般預算支出數據均來自當地財政廳關於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2-16年收入平衡性平均值最高的地區依次為華東、華南、華北、華中、東北、西北、西南地區。其中,華東地區的收入平衡性最高,均值為64%,華南、華北、東北和華中地區在40-50%區間,而西北和西南地區財政平衡性偏低,為38.3%34.8%。在293個地級市中,蘇州、杭州、無錫的財政收入平衡性指標最高,均在100%以上,實現了財政盈餘,此外,共有18個城市的收入平衡性指標在85%以上,50個城市的收入平衡性指標在70%以上,收支比較平衡。收入平衡性最低的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興安盟、河池市和伊春市,均低於15%,共有70個城市的收入平衡性低於30%

2012-16年收入平衡性指標5年均值前30名的城市中,蘇州、杭州、無錫、常州、南京、嘉興市排名前列,財政收入平衡性指標分別為107.8%106%101%98.4%97%95%,而表現最差的依次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興安盟、河池市、伊春市、巴中市,平衡性指標分別為10.6%12.2%12.6%13%15%。前30名城市財政平衡性指標中位數為86.3%,后30名城市平均的收入平衡性指標為19.1%

2.4.地級市廣義債務風險比較

隨著3年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趨近尾聲地級市信用風險分化逐步加大,政府與企業的債務邊界範圍逐步釐清,地方政府自身綜合實力和信用風險等級將在地方債、城投債的未來風險定價中佔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們以各地級市城投平台「有息負債餘額」、「對外擔保餘額」衡量廣義債務負擔,以「城投平台有息負債餘額/GDP」衡量地級市債務風險,其中城投平台的選擇以wind分類為主,統計截止時間為2016年年底,主要結論如下:

1)從各地級市地方城投平台有息債務餘額看,根據測算,成都、南京、昆明、武漢、南寧和廣州排名前列,成都城投有息債務最高達到1.29萬億,其它5個城市也均在6000億以上,分別為8135億、8079億、6429億、6337億和6190億,從區域看,西南和華南地區各占2個。

2)從各地級市城投平台債務主體對外擔保餘額看,南京、常州、程度、南通、鎮江、紹興、蘇州和無錫市城投平台擔保規模在地級市中排名居前,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尤其是江蘇省,截止16年末,城投主體擔保餘額均在1000億以上,分別為2041億、1651.6億、1552億、1363億、1341億、1124億和1050億,一定程度上反應江蘇省轄區內企業相互擔保情況較多,或有債務風險相對較高。

3)從各地級市「城投平台有息債務餘額/GDP」衡量的債務率看,蘭州、昆明、南寧和貴陽市債務風險相對偏高,這一比率在150%以上,遠超過60%警戒線,超過100%的地級市有6個,前30位城市的平均值為77%具體而言,東北地區的鐵嶺、盤錦、長春、本溪市償債率排名前列,分別為76%48%33%29%28%,主要集中在遼寧省;華北地區的太原、亳州、淮北、石家莊排名居前,佔比在37-60%之間,安徽佔據2城;華東地區的南京、淮安、鎮江與合肥債務率相對較高,在63%-78%之間,除合肥以外全部位於江蘇省;華南地區中南寧、珠海、柳州、廣州市和欽州債務率排名靠前,尤其廣西南寧債務率達到171%;華中地區風險相對較小,鄭州、長沙、武漢、湘潭、株洲市雖排名居前,但債務率僅在30-60%之間;西北地區的蘭州、烏魯木齊、西安和西寧市債務水平位居前列,分別達到190%100%94%47%;西南地區廣義債務率整體排名最高,尤其昆明、貴陽、成都、遵義市分別達188%153%110%55%,地區償債壓力值得關注。

此外,「城投對外平台對外擔保餘額/GDP」越高,也可間接反應地區內部地方債務互相擔保情況越嚴重,單個債務違約帶來的地區系統性信用風險也越高。從地級市排名情況看七台河市、鎮江市、阜新市、常州市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排名位居前5,七台河市最高值超過45%,前30名城市的平均值為,反映出城投平台對外擔保規模相對GDP收入而言負擔較重,或有潛在風險偏高。

2.5. 地級市七大地區動態指標比較

動態質量的衡量標準主要以GDP、財政收入增速為代表。這裡選取的是地級市一般預算收入和GDP2012-2016年複合年增長率,指標越大,顯示增長情況越好。各地區的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和GDP的數據分別來自當地財政廳關於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7年預算草案的報告和統計年鑒。此外,我們還將2016年增速和5年平均增速進行對比來研究各地區動態指標的變動。

2012-16GDP複合增速最快的地區依次為西南、華南、華東、華中、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4年平均複合增速分別為10.84%8.72%8.46%8.41%5.14%3.93%-0.73%293個地級市中年化複合增速最高的是貴州黔西南州,複合年化增速達19.1%,增速最快的前5名地級市均位於貴州省,多為GDP基數不大且發展較快的西南地區城市,有61個城市平均GDP達到10%以上。而經濟增長較慢的地級市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嘉峪關市等GDP複合增速在後5名地級市均在-10%以下,負增長的城市有29個。

2016GDP增速最快的地區依次是華南、華東、華中、西南地區,平均名義增速在8%以上,而華北地區相對偏慢,僅5.5%,西北和東北地區GDP名義增速最慢,僅為2.4%-5.8%,經濟下行風險較大。

2012-16年過去4GDP複合增速前30名的地級市中,黔西南州、安順市、黔東南州銅仁市、黔南布依州位於前5均地處貴州省,平均複合增速在17.5-19%左右,前30名城市近4GDP複合增長率平均值為13.5%過去4GDP複合增長率后30名城市中,最慢的依次是嘉峪關市、鐵嶺市、撫順市、遼陽市、大慶市複合增速均低於-10%,后30名城市近4GDP平均增長率為-5.5%

2016GDP名義增速最快的前30名地級市,依次是銅陵市、淮南市、欽州市、東營市和黔西南州,GDP名義增速分別為32.7%25.1%16.7%16.3%15.9%,增速前30名地級市平均增長率是13.7%2016GDP名義增速后30名地級市中,最慢的依次為撫順、遼陽、本溪、孝感資陽市,其中3個地級市位於遼寧,其餘位於四川和湖北,后30名地級市平均名義GDP增速為-14.7%

我們用2016GDP名義增速減去前4年複合增長率,作為衡量GDP偏離趨勢的變化幅度指標,2012-16GDP平均複合增速相比,2016年名義增速整體放緩,近半數地級市出現負偏離值,在GDP名義增速正向變化的前30名地級市中,銅陵、淮南、海西州、阿拉善盟、七台河市位居前5位,在GDP增速負向變化后30名的城市中,最慢的是孝感、遼陽、撫順、本溪、資陽市等。

2012-16年地級市一般預算收入複合增長率最快的地區依次為華中、華南、華東、西南、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各地區過去4年複合年化增長率分別達到12.76%10.64%10.6%10.5%8.7%4.7%-2.8%,在293個地級市中,年化複合增速最高的是湖南湘西州和安徽宿州市,年均複合增速在30%以上,在增速前10名城市中,湖北、甘肅與廣東各占2個,有44個地級市複合增長率在15%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複合增速最慢的地級市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在全部34個負增長地級市中,東三省佔據22個。

2012-16年地級市一般預算收入複合增速排名前30中,最快的依次是湘西州、宿州、吉林市、襄陽市和巴中市,5名地級市平均增長率在21%以上。2012-16年地級市一般預算收入增速后30名城市,增長最慢的依次是鐵嶺市、本溪市、朝陽市丹東市、阜新市,均來自東北地區遼寧省,平均增長率低於-14%。前30名地級市4年一般預算收入複合增速平均為20%,后30名平均增速為-8.8%

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增速排名前30的地級市,最快的依次是安慶市、鶴崗、博爾塔拉、岳陽市、銅陵市等。2016年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速后30名的城市當中,增長最慢的是連雲港市、資陽市、慶陽市、延安市和海東市。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增速前30名的地級市平均增長率是15.2%,后30名的地級市2016年預算收入平均增長率是-6.5%

我們用2016年預算收入平均增速減去前五年平均增速作為預算收入變化幅度指標。與前五年一般預算收入平均增速相比,2016年有78個地級市收入增速超越過去4年均值,佔比為26.6%,而有近215個地級市增速則呈現放緩,增長率低於過去4年複合平均增速,絕大部分呈現負向變化,源於2016年整體經濟下滑。在預算收入正向變化前30名的城市中,最大的分別是鶴崗市、雙鴨山市、錦州市、本溪市和安慶市;在預算收入負向變化后30名的城市中,16年增速大幅低於歷史均值的是海東市、宜昌市、襄陽市、資陽市和連雲港市。

2.6.地級市波動性指標比較

除以上核心指標外,我們還選取了一些輔助指標,主要是波動性指標。波動性指標是以2012-2016 年地級市一般預算收入、GDP 增長率的標準差衡量,該指標越小,反應地方政府經濟增長、財政收入越穩定。各波動性指標計算主要根據前文中用到的各衡量指標。

我們以2012-16GDP增速標準差作為經濟增長波動性的衡量指標,波動率從高至低排序依次為東北、西北、西南、華北、華中和華東地區,GDP波動率衡量地區經濟狀況的穩定性,波動率越低,表示該地區經濟越穩定。近4年經濟波動性最高的為東北和西北地區,也是經濟和收入增長相對靠後的地區,波動率分別為9.35%8.8%,尤其東北地區2016年數據擠水分導致整體劇烈下滑;平均波動率最低的為華東地區,波動率僅為2.87%。在293個地級市排名中,經濟增長波動性最小的是山東煙台市,僅為0.9%,波動性最大的是遼寧省遼陽市,達到20.1%

從具體地級市看,2012-16GDP增長率波動性最高的前30名地級市中,位居前5位的是遼陽市、撫順市、本溪市、阜新市和資陽市,4名均地處遼寧省,資陽市位於四川省,前5名波動率均大於17%,經濟增長不穩定性風險最高的前30名地級市中,東北和西北地區各佔據13位,前30名平均波動率為14%GDP波動率最低的30大地級市中,煙台市、溫州市、湖州市、南昌市、焦作市排名前52012-16年平均波動率僅0.9-1.2%左右,排序后30名平均經濟波動率僅為1.5%

我們以2012-16年各地級市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增速的標準差,作為衡量地方財政收入穩定性的指標,波動率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東北、西北、華北、西南、華中、華南和華東地區,地方一般預算增長的波動率衡量地方財政收入來源的穩定性,波動率越高,反映該地方財政收入越不穩定。近4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波動性最高的為東北地區,也與經濟、財政實力偏弱、增長波動風險偏高特徵相一致,財政收入增長波動率達16.73%,尤其2015年多個地級市財政收入遭遇斷崖式下跌,波動風險顯著;平均波動率最低的為華東地區,波動率為8%。在293個地級市排名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波動性最小的是江蘇省無錫市和蘇州市,僅為1.2%,波動性最大的是遼寧省本溪市,達到30.4%

2012-16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率波動性最高的前30名地級市,排名前5位的分別是本溪市、呂梁市、阜新市、丹東市和淮南市,3個在遼寧省,另兩個在山西和安徽省,前5名波動率均大於25%,在地方預算收入增長不穩定性最高的前30名地級市中,東北地區佔據15個,其中遼寧省就佔據10個,前30名收入波動率平均值為22.9%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波動性最低的前30大地級市中,無錫市、蘇州市、常州市、潛江市和湖州市位居前53個在江蘇省,另兩個在湖北和浙江,2012-16年平均波動率僅1.8%,財政收入增長波動性排序后30名的波動率平均值僅為3%

全國293個地級市綜合實力全景評級

我們對293個地級市區域實力和信用風險進行了全面評估,涉及經濟實力、財政實力、資本市場深度、房地產、債務負擔、增長平衡與波動性、以及信用違約事件等6大項、近20細項指標,在此基礎上,從「相對最低風險」至「相對最高風險」進行了排名。主要指標選取如下表。在方法上,我們首先對各項指標(區分正向、負向指標)進行標準化,以「(指標-平均值)/標準差」計算,再按各指標權重計算加權得分,各指標權重如下:

1)經濟實力(佔比20%):以地級市16GDP總量、人均GDP2012-16GDP複合增速指標衡量;

2)財政實力(佔比15%):以一般預算收入、2012-16年一般預算收入符合增速指標反應總量和增長率;

3)債務風險(25%):以各地級市、地方國企性質的城投有息債務餘額、「城投有息負債餘額/GDP」,以及「城投有息負債餘額/一般預算收入」衡量債務率和償債風險;

4)資本市場深度(佔比10%):一個地區的償債和融資風險越來越與資本市場再融資能力密切相關。我們以各地級市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GDP、城投平台數量指標,代表各地區資本市場深度;

5)房地產(5%):房價高低可以作為一個地區經濟活躍度的晴雨表,以各地級市平均房價反應當前房地產市場吸引力

6)平衡性和波動性指標(15%):主要包括2012-16GDP增速的波動率、2012-16年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波動率、「(一般預算收入-支出)/GDP」;

7)地級市行政級別(10%):按所屬行政級別分為副部級市、准副省級市、正廳級市和副廳級市;

293個地級市區域實力和風險排名計算結果來看;

1)從區域來看,華東和華南地區地級市平均得分和排名最高,區域綜合實力較強,尤其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地級市排名整體靠前,其中,深圳、蘇州、廣州、杭州和青島排名前5位;

2)東北、西北、西南地區整體綜合排名相對靠後,其中,鐵嶺市、阜新市、南寧市、蘭州市和鶴崗市得分和排名位於最後5位,地級市綜合實力相對偏弱,排名整體靠後,信用風險評級相對較高;

3)地級市排名后1/475個地級市中,遼寧、黑龍江、甘肅地級市數量最多,分別達12個、10個和7個,此外,山西、陝西、雲南等地級市排名靠後數量也相對較多,整體綜合實力偏弱,償債風險值得關注和警惕。

風險提示

對各省、直轄市、省會和計劃單列市的區域綜合打分與信用風險的相對風險排序,僅以文中提及的指標計量作為計算和參考,測算的相對風險排名與實際風險發生可能存在偏差,具有一定不確定性。

附表:相關數據公開

我們的心愿是…消滅貧困,世界和平…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 固定收益研究 覃漢/劉毅/高國華/尹睿哲/肖成哲/王佳雯

GUOTAI JUNAN Securities FICC Research

國泰君安固定收益研究團隊力求為您提供最及時、最深入、最前瞻的獨到見解和觀點,請長按上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