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深度|你們罵衡中,都沒罵對地方——一位衡中學子關於衡水中學六個焦點問題的解答

每年聯考前後,超級中學、全國五強——河北衡水中學都被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挑刺的、質疑的、謾罵的,貶者八九,褒者一二。對於這些,衡中都安之若素,穩如泰山,採取不理睬、不回應策略,大有雖千萬者吾往矣、任爾東西南北風之定力。每次咒罵過後,衡中都以創歷史新高的一本上線率、全省前百名佔比、清華北大考取人數,作為對咒罵最有力的回應。真可謂,「年年歲歲罵相似,歲歲年年我前行」。

本人十七年前畢業於衡中,畢業后又經常與衡中老師們交流。作為一個長期關注衡中、關注教育政策、經常走南闖北、算得上見多識廣的人,對衡中我比一般人更有發言權。在此,我無意為衡中辯解。我認為,認識衡中,要把眼光放長,把視野放寬,要有一點歷史唯物主義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嚴格講,衡中,不是問題,而是一種現象。我只想說,你們罵衡中,都沒罵對地方,原因是你不了解衡中,不了解教育政策。

好了,廢話少說,直奔主題。焦點問題不分先後、大小、邏輯,想到哪就說到哪,爭取每個問題都能說清、說透,各個解答互相不交叉、不重複。篇幅比較長,字數超過一萬五,希望克服浮躁,耐心讀完。

【壹】衡水中學到河北省各市、縣「掐尖子生」,衡中走自己的路,讓其他中學無路可走,嚴重擾亂了高中教育秩序、打破教育生態,造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解答:這個問題有兩個概念要界定清楚。

一、到處「掐尖」的不是衡水中學(以下簡稱「衡中」),而是衡水第一中學(以下簡稱「衡水一中」),泛泛而談衡中如何,一罵就是衡中咋地,容易把問題搞糊塗。在此,有必要把衡中和衡水一中的關係說清楚。

衡中是衡水市立公辦高中,成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衡中三個年級在校生規模約三千人,嚴格面向衡水市本地的應屆國中畢業生招生,政策上不允許招收外市應屆生以及本市、外市的復讀生,實際上衡中也沒有招。衡水一中是衡中和衡水本地某房地產企業合作辦學的民辦私立高中。三個年級在校生規模約一萬人,按照政策,民辦高中招生不受地域限制、不受是否應屆生還是復讀生限制。因此,衡水一中到其他市招生沒有問題。關於衡中為什麼要與社會資本合作辦學衡水一中,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有比較深的歷史和政策背景,後邊專門設問解答。

二、「掐尖」的「掐」字用詞不當,說「吸尖」更恰當一些。就像首都北京對河北的虹吸效應一樣,北京沒有掐河北的人才、資源、資金,是吸過去的。「掐」的強制色彩比較濃,作為各地的尖子生,衡水一中掐你,你可以選擇不去,即使衡水一中給你非常優厚的條件,例如免學雜費等,你仍然可以拒絕,衡水一中沒有強制你必須去。事實上,衡中積累了20年的成績和實力,對學生和家長的吸引力太強了,他們巴不得要去衡中,既然衡水一中來邀請,那肯定要去。理由很簡單,誰都願意錦上添花,尖子生到了衡水一中讀三年就能考上清華北大,如果留在老家上高中,可能只能上人大。換個角度,衡水一中是河北省最好的中學,是全國最好的中學之一,你如果是尖子,但受政策限制,就是不讓你上衡中,你心裡好受嗎?衡中校長張文茂說過一句話,「剝奪孩子選擇優質教育的權利就是犯罪。」你可能會說,衡中和衡水一中那種教育優質嗎?這是關於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另外一個焦點問題,後邊也會涉及。家長和學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上好大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好上加好。聯考已經功利化了,誰也別唱高調。其他高中也別埋怨衡水一中,聯考已經成為叢林法則,最終還是靠實力和成績說話,解決所謂「掐尖」問題,其他高中只有苦練內功了。

再加個插曲。衡中牛逼,衡中的保安都跟著牛逼。衡中的管理非常嚴格,學生家長一般不讓隨意進,很多家長對此很有意見,保安說,「誰讓你們來了?!你們擠破腦袋都想來,有能耐別來!」

前不久,衡水一中和嘉興港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廣州高新集團合辦衡水一中平湖分校,這條「鯰魚」引起當地教育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門幹部的討伐,浙江省教育廳某幹部說什麼「衡水一中只有分數沒有人,浙江不需要衡水中學模式」,無非是怕尖子生跑到衡水一中去。開辦平湖分校沒有違反國家政策,這位教育廳幹部是否需要不重要。媒體還引用某些所謂教育界業內人士的話,說什麼人生道路千萬條,各行各業都有登頂的人,學業和聯考壓力像一個圓,把考生困在其中,別忘了,考生走到哪個點,都有一條騰飛的切線。這些人士說話真是高姿態,真是站著講話不腰疼,說起話來酸丟丟、令人肉麻。他們家孩子上高中考大學了嗎?他們家孩子走的哪條路?他們家孩子從哪一點、哪一條切線騰飛的?一個學生,國中、高中畢業不上大學的人,哪一行會要他們?說一千道一萬,籌辦衡水一中平湖分校的人不是傻子,衡中、衡水一中模式好不好,數百萬學生和數千萬學生家長都會用腳投票,清華北大每年都會去衡中跟尖子生見面,搶學生,難道清華北大喜歡所謂應試教育出來的學生嗎?

叢林法則是當今社會的主要生存法則,經濟領域如此,教育領域也如此。985、211、名牌大學的招生數量是固定的、有限,為了爭搶這塊蛋糕,競爭當然很激烈,想輕輕鬆鬆考清華北大不可能,誰的學生能考、誰的升學率高誰就是老大,說其他都是白扯。在叢林法則中,衡中站在食物鏈的頂端,腳踩別人的天花板,別人肯定不舒服。說實話,我們都不想讓孩子們這麼累。既然每年各高校在各省的招生數量是固定的,那麼,能不能各家高中都商量好了,大家都別那麼拚命,都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最後都有學上,何必那麼辛苦,像青海、西藏那樣400多分能上重點大學多好?誰都希望這樣!我希望高中也是義務教育,希望各高校嚴格按照各省考生人數按比例下達招生指標,希望國家給高中制定嚴格的課程表,周一、周二學習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周三學習黃老莊四書五經傳統文化以及琴棋書畫,周四練習跑步游泳武術射擊等,周五到農村下工廠搞社會實踐,周末禁止上任何補習班,國家禁止開辦各類補習班,最後聯考還像現在這樣考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誰分高誰上好大學。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上世紀70年代,日本曾經實行過減負寬鬆教育,現在發現了其中的弊端,又開始走回頭路搞應試教育了。網上有篇文章,是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教育局局長陸建國的一個演講,題目是《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政治正確性》,文章很長,整體觀點與我相同,建議大家靜下心來好好讀一讀,別動不動就噴、就罵。

【貳】衡中大量招收外地學生,擠佔了本地孩子上衡中的名額。衡中是用衡水老百姓的納稅錢、用衡水本地的財政養起來的,反而去教育外地學生,肥水流向外人田,本地孩子都沒學上了,嚴重地不公平、不合理。衡水本地孩子以前還能考上清華北大,現在也考不上了,衡水中學考出來的狀元們也不是衡水人。

解答:這是衡水本地學生家長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這幾天有個衡水家長在朋友圈發了一篇文章《衡水中學,無奈,悲哀……》,主要就是反映衡水孩子沒學上的問題,點擊量超過了10萬+,可見人們有多麼關注。這位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解答好這個問題,仍然要把衡中和衡水一中分開說才行。

如前所述,衡中在校生約三千人,每年高一隻能招收1000名新生。教室就那麼大,教師就那麼多,想多招都沒辦法,師資條件不允許。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多招些老師、多蓋些教室?我告訴你,真做不到。衡中是公立高中,由衡水市的財政供養,衡中的教師有事業編製身份,衡中的編製數量受當地編製管理部門嚴格管理,一般退休一個,補上一個,沒有極特殊情況,不會大幅度增加編製數量。原因是,衡水的經濟總量在全省十一個地級市排名倒數第一,衡水的財政收入比三個縣級市還要少,排名全省第十五,以衡水有限的財力不可能給衡中那麼多編製,否則,其他機關事業單位也有意見。

再回過頭來說衡中。我是1997年中考,當年衡中在市區(衡水市區只有一個桃城區)只招收180名公費生。這意味著,必須考全區前180名,才能享受免學費,只交一些書本費和住宿費。很慶幸,當時我考了749分,全區第43名。入校之後,衡中給每個學生確定一個學號,學號根據成績而來,成績越好,學號越靠前。學號牌上有照片,學生必須時刻掛在胸前,在校園裡走個對臉,老師和同學們一看學號,就知道他大體的成績水平,當然這個學號只代表過去,代表中考成績公布的那一刻。也許很多人會噴,衡中這樣對學生分三六九等,太沒人性。其實,衡中並沒有分什麼快慢班,這樣做的一大好處是方便管理,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這樣。

1000名應屆生減去180名公費生,剩下的都是自費生,當年的自費生按照中考成績有3000元、6000元、9000元不等。不得不說,那時候的9000元是一筆巨款,不少花9000元上衡中的學生頂著巨大的家庭壓力,發奮學習,三年後成績有了質的飛躍,考上了好大學。這1000名學生基本都是市區的孩子,沒有下轄縣的學生,也沒有複習生,被分成10個班,每個班的容量有八九十人。當時,在衡中校內設有複習班,專門招收各區縣的復讀生,但也以衡水學生居多,到了高三有幾個復讀班學生插到應屆班裡來,他們認為應屆班的老師比復讀班教得好。當年的複習班,大概就是公立名牌高中辦民辦學校的開端和雛形。這種現象後來演變成各地的普遍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後邊有專題解答。

衡中的校園不大,九十年代末、本世紀初只有一座教學樓,我畢業十七年來,又建了一座教學樓,校園內已是非常緊湊,整體佔地面積並沒有擴張。因此,從硬體和師資客觀上都不允許衡中招收更多的學生了。高中不屬於九年義務教育,衡中作為當年衡水市最好的高中,沒有理由不招收分數最高的學生,衡中只能招1000名學生,自然是衡水中考前1000名的學生,如果放寬分數限制,就會來2000名學生,要誰不要誰,這個分寸,不僅衡中校長把握不好,就是衡水的市委書記、市長也把握不好,結果只能是尋租、腐敗,這是最大的不公平。按分錄取是最公平的,近些年,衡水市還崛起了衡水二中、十三中、十四中、武邑中學、冀州中學等名牌高中,其中有的進入了全國百強。上不了衡中,分數線以下的學生只能去衡中以外的高中上學。在我考高中的年代,也不是每個衡水的孩子都能上衡中。那位寫文章發牢騷的學生家長,面對高中教育,還想著什麼片區概念,說什麼衡水的孩子上衡中是衡水人的權利。這根本不是權利,而是實力,不是你家孩子上不了衡中,我不敢說你的孩子不優秀,而是孩子的成績不夠好,上不了衡中不是衡中的錯。從今年衡水各高中招生分數上可以看出來學校之間的差距和社會上對學校的認可度,招生分數基本反映了學校的教學水平,二中580分,十三中535分,十四中520分,冀州中學515分,孩子的分數符合哪個層次就上哪個層次的學校,如果這些相對好的高中都達不到,那麼很遺憾,要麼去上更差的高中,要麼去上高職。

接下來說衡水一中招生的情況。衡水一中在校生一萬人,每年高一招生約3000人,這3000人是面向全省招生,生源質量即新生中考成績可能比衡中那1000名學生還要高。所以,衡水本地的學生如果考不上衡中,那麼,也基本別指望能上衡水一中。今年,衡水市區中考考生共有9103人,其中520分以上3391人,讓衡中或衡水一中全部吸納這些學生既不公平,也不客觀,況且全省還有很多尖子生想著上衡水一中。有些衡水本地的學生家長想到一種比較公平的考生錄取辦法,按照學校優劣排名,衡中、二中、十三中、十四中,中考成績全市第1名上衡中,第2名上二中,第3名上十三中,第4名上十四中,第5名上衡中,依此類推。這種辦法操作起來難度非常大,也有違公平,第2、3、4名都會站出來喊「為什麼我不能上衡中?」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按分數錄取最公平,說別的都不好使。

衡中招生面向衡水市,衡水人的納稅錢供養的衡中沒有培養外地孩子,不存在所謂肥水流向外人田問題。衡水一中招生面向全省,辦學經費全部自收自支,衡水財政沒有出一分錢供養,也就不存在所謂肥水流向外人田問題。

關於考清華北大和全省狀元問題。十幾年來,清華北大在河北的招生人數都是相對固定的,對河北的考生來說,只要你的分數足夠高都有機會上清華北大,機會對每個考生都是均等的。早些年,衡中學生主要是衡水本地孩子,我上學的時候,衡中每年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不超過10個,現在衡中加上衡水一中,每年考幾十個清華北大,佔據了河北省的半壁江山。什麼原因呢?我這樣舉例子可能更明白些:早些年,學生垮地區流動少,基本上都在本地入學,一個衡水中考第一名考了600分上衡中,一個石家莊的中考第一名考了620分上了石家莊某不錯的高中,兩個學生都是當地的尖子,但石家莊某高中教育質量不如衡中,最後600分的學生考上了北大,620分的學生考上了人大;現在,全省各地的尖子都彙集到衡水一中,衡水本地尖子的絕對實力(中考成績)比不上其他市的尖子,經過衡水一中三年熔煉,最後只有尖子中的尖子才能上清華北大,相比衡水本地尖子只能甘拜下風。客觀地說,現在衡水本地孩子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幾率降低了,因為他們的競爭對手是全省的尖子,過去一般的尖子上了衡中能考上清華北大,現在尖子中的尖子上了衡水一中更應該考上清華北大,衡水的孩子考不上清華北大,說明還不夠尖。去年、今年的全省狀元都出自衡水一中,這兩名狀元都出自滄州市的東光縣,出狀元是個小概率事件,總不能要求衡中在衡水,狀元一定出在衡水吧。歷史上,滄州出狀元的幾率比衡水多。

【叄】衡中作為公立高中,竟然辦「校中校」,竟然和民間資本辦私立的衡水一中,涉嫌國有資產流失,衡中老師和衡水一中老師互相交叉使用,這是嚴重的違法違規問題。衡中、衡水一中每年都招收一批條子生、關係生,衡水的書記、市長、各部門頭頭腦腦、各縣書記、縣長每年手上都有指標,有人靠賣指標發財。

解答:公立學校辦「校中校」、名校辦民校在過去和現在都是普遍現象(暫且不說它是個問題),不僅衡中有這個現象,衡水的武邑中學、石家莊二中以及外省的一些教育質量較好的高中,都存在這種現象。這是教育市場化大背景下,公辦高中,特別是名優公辦高中,救亡圖存的無奈之舉。解釋清楚這個問題,真是小孩沒娘,說起來話長,得使勁往前倒。

還是以衡中為例。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專比高中吃香,因為國中生畢業後上中專,不僅能把農業戶口轉成非農業戶口,而且包分配。那時候的優秀學生都去上中專,成績不太好的才走上高中考大學的路子,現在縣鄉一級的基層幹部的中堅力量有不少就是當年的中專生。到了1992至1993年,衡中已經沒落得不像樣子,不僅不能與五六十年代建校初期比,升學率甚至比不上下邊的阜城縣中學。當時的衡水,在河北省是最落後的地級市,抓經濟沒有資源、沒有支點、沒有抓手,當年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市委領導想到了一點,抓教育!這位老領導對抓教育有樸素的願望:衡水要多培養優秀的學生,將來這些學生就會帶來知識、技術、資源、人脈來建設衡水。遺憾的是,衡水每年向全國各地輸送大量優秀畢業生,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沒有回老家建設衡水,衡水的經濟仍然在河北墊底。但是,抓教育抓出了成果,抓出了一個全國聞名的教育產業。不僅如此,衡水很多家庭的命運都因為衡中而改善,老鴰窩裡飛出金鳳凰,孩子們考上了重點大學,有的進了大型央企、國家機關,有的進入跨國公司、出國留學,都有了體面的工作。今天,所有的衡水人都會感謝這位老領導。

言歸正傳。當時的衡水校長李金池(後來當上了教育局局長,再後來辭職到了石家莊精英中學當校長,這所民辦私立高中近兩年因李金池而異軍突起,大有超越石家莊一中、二中之勢)臨危受命,開始狠抓管理、改革和教學。現任的衡中校長張文茂在當時還是副校長,今天衡中的一整套管理教學理念體系都是從那時候繼承發展而來的。也就兩三年功夫,衡中的教學質量飛速提高,到1995年一舉成為衡水地區聯考升學率最好的高中,沒有之一。當時,一些下邊縣裡的優秀教師被調到衡中來,我從高一到高三經歷的兩任班導都是剛從縣裡中學調上來的,衡中還從師範類大學里招收了一批年輕教師,我的語文、化學老師都是大學剛畢業的學生。當時的衡水,每年聯考前後都是市民街談巷議的熱點,誰家又出了個大學生,誰家孩子考上了哪個重點,考上大學的學生在第一個寒假回到母校看望老師,上衡中考好大學的濃厚氛圍給衡中的學生無窮的動力,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好學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禪。

自1995年,衡中開始騰飛,每年的升學率、一本上線人數都呈直線上升式增長。當羊群里出個駱駝,當鶴立雞群的時候,教育資源均衡的天平開始傾斜。由於衡中一枝獨秀,曾經優秀的阜城中學、深州中學相繼衰落,只有武邑中學跟上了腳步,後來者居上的衡水二中、冀州中學也是因為借鑒或複製了衡中模式而成功的。一所高中的好壞,校長真的很關鍵、很關鍵、很關鍵,衡中能長盛不衰得益於李金池、張文茂前後兩任校長一以貫之,得益於衡水歷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於這些父母官們沒有瞎指揮、隨便換人。

既想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是萬萬不行的。領頭的要想幹事,必須對手下的弟兄們好才行。當年李金池狠抓教學,衡中的老師們非常辛苦,從早晨五點半跑操,到晚上十點學生就寢,班導幾乎長在學校里,其他任課老師備課、教學、教研、出題、判卷,也不清閑。這麼大的工作量,每個月收入只有兩三千元。大家都是人,一年兩年行,時間長了誰還跟著你干。衡中老師的工資收入都來自市財政,其他機關事業單位也是這個收入水平。如何提高教師待遇?只有招收一部分自費生,最早是三六九千,後來隨著物價水漲船高。同時,也招收往屆的複習生,成立幾個複習班,應屆班和複習班的教師都是一群人。當年的複習班就是「校中校」的雛形。從羞羞答答辦校中校,到半遮半掩辦校外校,再到光明正大名校辦民校,從復讀班演變成衡水滏陽中學,又從滏陽中學演變成今天的衡水一中。

今天的衡水一中和衡中是兩所學校,衡水一中的建設資金全部來自衡水本地那家房地產企業,衡中沒有掏一分錢,不存在所謂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衡中與衡水一中是一種合作指導關係,兩所學校的教師互相有交叉,雖然為人詬病,這也無可厚非,很多名優高中都是這麼乾的。衡中和衡水一中很多老師都沒有所謂的全額事業編製,但是有沒有編製,不影響教師的收入待遇,有編製教師的工資外收入和無編製教師的所有收入都來自衡水一中的創收。衡中和衡水一中教師的月均收入約9000元,學校為教師提供無產權的便宜住房,這種待遇在衡水這樣一座四線小城已經是相當優厚了。儘管如此,衡中和衡水一中很難從一流師範院校招到老師,那些大學畢業生不會到衡水,更多地選擇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那裡有更加優厚的待遇和環境。

回顧衡中和衡水一中的歷史演變過程,我感受到了教育市場化這隻無形的手的巨大力量。我曾經問過衡中的管理層,如果衡中不辦校中校、不辦民辦高中,結局會是什麼?我得到的回答是,「死路一條!」當年,紅極一時的黃岡中學多麼牛啊,我上高中時經常做黃岡中學的試題,到現在很多題都不會做。黃岡中學就是因為太老實了,不敢打政策的擦邊球,沒有及時抓住機會,沒有抓住教育市場化的機會,沒有辦校中校、民辦私立學校,除了政府財政撥款沒有額外收入,教師待遇提不上來,導致師資外流,教學質量升學率直線下滑。我想說,公辦高中誰繼續裝清高,誰的下場就是黃岡中學。衡中和衡水一中能有今天的成就,應該感謝張文茂等一班人審時度勢地抓住了機會。教育市場化背景下,高中教育這塊大蛋糕,公辦高中不主動吃,社會資本就去吃。

下面再退一萬步探討這個問題。假設政府出台一個政策,要求所有公辦高中立刻停辦私立高中,已經辦的必須實行師資、財務分離,大家想想這樣的後果是什麼?我保守預測,不出三年,公立高中就會全部關門倒閉。前段時間,河北邯鄲一所私立高中開出20萬元招聘老師。教師這種職業是越老越吃香,私立學校不僅收入豐厚,而且五險一金交得全,只要教師有水平出成績,學校不會隨隨便便解聘。衡中和衡水一中的待遇在衡水已經不錯了,仍擋不住教師外流。早年曾經教過我的一位老師去了外市的私立高中。今年聯考,江蘇某學校一個班,90%的學生分數都在600分以上,原來這位老師曾經在衡中干過11年。在這種待遇誘惑下,沒有哪位老師還願意留在公辦高中掙那乾巴巴的三四千元,公辦高中老教師流失,新教師招不進來,隨之而來的就是教育質量下滑,生源下滑,到這步結局,包括張文茂在內,再牛的校長也無力回天。到時候,政府財政養活著一個個高中空架子,學生稀少,人浮於事,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今年聯考,衡中原校長李金池擔任校長的民辦高中——石家莊精英中學一本上線人數達1540人,創恢復聯考以來石家莊示範性高中一本上線人數的最高紀錄。2012年,精英中學的一本人數只有個位數,2013年達到165人,2013年305人,2015年575人,2016年1148人,短短三四年時間,就呈現幾何級數增長,這說明學生和家長正在用腳投票。每年一本高招規模就那麼大,這塊蛋糕精英中學吃多了,其他中學就得少吃,這不是民辦高中幹掉公立高中的節奏么?

現行的聯考制度,是人們普遍認為最公平的一項人才選拔制度,而保證聯考公平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教育資源的均衡分佈。我們都希望,不論省城、設區市、縣城,都有教學水平相當的高中,當地的孩子都能在本地就近入學,學生們考清華北大、重點大學的幾率都是均等的。然而,事與願違,高中教育資源已經不均衡了,日益從縣鄉向城市集中,從公辦向私立集中。衡中和衡水一中在很多人眼裡是個怪胎,我想說,就是這個怪胎支撐著避免階層固化的最後一段防火牆,保持著教育公平的最後顏面。但凡有一天,私立高中把民辦高中全都幹掉,上三年高中需要花費幾萬、甚至十幾萬元,中低收入家庭孩子即使中考成績再好,因為高額的學費不能接受優質的教育,沒有機會參加聯考,這樣何談公平?!現在,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名教育工作者去衡中考察學習,衡中把自己的教學管理經驗、原創的試題無償地奉獻給全國各地教育機構,衡中還與河北張北、阜平等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公辦高中合作,支援、挽救他們,免於倒閉,免於貧困縣的孩子們沒有學上,衡中正在為教育資源的均衡默默地奉獻,這些很少有人能夠看到。

再退一萬步探討這個問題。假設有一天,現任的衡中校長退休后,與馬雲這類資本大鱷合作,在每個省都建設一所民辦超級高中,在校生規模達到3萬人,完全複製衡中的教學管理模式,大概三年時間,這所民辦超級中學就會把所在省的重點高中全部干趴下。民辦超級中學每年招生1萬人,如果人均收費1萬元,收入是1億元,人均收費5萬元,就是5億元,這是一本萬利。張文茂個人的品牌價值豈止能用億來衡量,民間資本早已對衡中虎視眈眈,有多少公司想著張文茂退休,有多少公司想著和衡中合作辦學。河北某家房地產企業老闆投資建民辦高中,他說,他真不知道有錢能往什麼地方投,他認為辦私立高中是未來一二十年能挖到的最後一桶金。

不能否認,衡中、衡水一中確實存在所謂的關係生、條子生。清華北大也有關係生,所謂的自主招生不也為關係生提供遮掩么。不只是大學、高中,孩子上擇校上國中、國小、幼稚園,不管是私立、公立,不也得找關係么。是人情社會,誰也沒法拒絕,但是,衡中和衡水一中的關係生、條子生也是有條件的,你的分數達不到那個要求,如果考三四百分,不是那塊料,再硬的關係生也塞不進來。衡中和衡水一中對分數的把控非常講原則,每年招生季節,衡中校長張文茂都會關手機躲避各種關係、各路領導的壓力。關係生、條子生的問題把控不好,最終影響的是衡中的生源質量和升學率。

【肆】現在,很多學生高三考不好,再上高四、高五。衡中高分考生中,高四、高五的比例巨大,極大地拉高了河北整體的分數線,對本省應屆畢業生是不公平的,讓應屆生和往屆生競爭不太好,高中上四五年成了慣例,形成惡性循環,給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應該給應屆生和復讀生定個比例。

解答:衡中里沒有高四、高五學生,衡水一中有。衡水一中作為民辦私立高中,沒有哪條政策規定不允許招收復讀生以及只能招收多少復讀生。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人生目標的權利,復讀生的目標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複習,直到考上理想的大學,我們在新聞里不也經常看到五六十歲的復讀生、聯考生么?我們沒有理由剝奪他們學習、復讀的權利。我們沒有理由為了照顧應屆生的利益,而剝奪復讀生的權利,任何一個應屆生都將可能成為復讀生。

誠然,復讀一年需要一兩萬、兩三萬,對一般家庭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是考生和家長有自己的盤算,這筆支出在考上重點好大學的巨大收益面前微不足道,有著很高的投入產出比,別說兩三萬,就是三四萬,該複習也要複習。

如果非要給衡水一中的應屆生和復讀生數量定個比例,那麼,誰來劃定這個比例,劃定多大的比例?誰來規定聯考成績多少分以上的有資格複習,多少分以下的沒資格複習。一旦人為制定這些條條框框,接踵而至的是民怨沸騰、尋租腐敗。

【伍】衡中、衡水一中實行軍事化、半軍事化管理,甚至像個監獄,吃飯都來不及,學生們沒有自由,沒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沒有活力。

解答:衡中和衡水一中實行完全寄宿制,對學生的時間管理極為精細,精確到了分鐘,對時間的利用到了極限,這個極限並沒有違反人的生理規律、學習規律。學生們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疊被子、洗漱,然後跑早操,上早讀。上完一上午的課程,到中午實行各年級錯時就餐,每個年級的時間差大概3分鐘。這樣做一是為了安全,二是為了提高效率。前些年,有媒體炒作衡中的學生中午吃飯時間只有三分鐘,這是誤解,其實是錯時三分鐘,如果真是吃飯三分鐘,我估計學生們都要鬧胃病。學生中午有一個小時休息時間,晚上10點下晚自習回宿舍洗漱就寢。一天算下來,學生每天能睡夠8小時,早操、課間操加上體育課,平均每天能運動一小時,一日三餐定時定點,非常規律。可以說,衡中、衡水一中的作息符合傳統的中醫養生之道,早晨五點半陽氣生髮,就應該起來活動,活動一下整個上午上課都有精神。每天的運動主要集中在上午,上午陽氣充足,就應該多鍛煉。中午睡一小時子午覺,整個下午都神清氣爽,晚上十點到點睡覺,收斂陽氣,養精蓄銳,為第二天的學習儲備能量。衡中和衡水一中對晚上不按點睡覺的學生處理非常嚴格,我記得我上學時,有一次晚上宿舍的同學侃大山,到了十一點也不睡,被值班老師發現,報告給了我們班導,第二天早操,下著鵝毛大雪,班導罰我們宿舍12名同學跑了十幾圈,那感覺真是酸爽。還有隔壁宿舍同學睡前不上廁所,熄燈了才去,被校長抓個正著。學生這樣其實不是真想上廁所,無非是想玩一玩,借口說鬧肚子憋不住了,校長說你站住別動,憋不住就拉褲子里,髒了我給你洗,結果這位同學果真沒拉出來。晚上不睡覺聊天侃大山,還會引起其他同學不滿,引發宿舍矛盾,等大家養成習慣,都會按時睡覺。

衡中、衡水一中的學生生活太規律了,規律得太像軍隊、監獄了,所以被人稱為軍隊、監獄。集體生活,當然要規律,不規律就要亂套。軍隊因為有規律、有紀律,才有戰鬥力。同理,衡中因為紀律性強,才有了教學質量和升學率。衡中、衡水一中不允許學生吃零食,必要的水果除外;不允許學談戀愛,一旦發現肯定開除。衡中沒有聚眾鬧事打群架的。一個自由散漫的衡中,絕不會有今天的成績。凡是在衡中學習過三年的學生,都有很強的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將來受用終身。都說,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你如果沒當過兵,那麼,在衡中學習生活可以彌補沒有當兵的遺憾,衡中的學生個個都有軍人的素質。每屆新生都要在酷暑中磨練一周,接受軍訓。正式入學后,每周都要上一節室內的國防教育課或室外的軍事課,軍事課上練習匍匐前進、扔手榴彈等軍事動作,還要學習捆炸藥包、點燃雷管等技術。每年要組織學生們進行一次70華里的徒步遠足,校長和班導跟著學生一起走,磨練學生的意志。當年,校長李金池有句名言,「我要是走不下來,絕不要求學生們走」,這句話我記憶尤深。

說完衡中、衡水一中的「不自由」,我再講講那些非寄宿制高中學生所謂的「自由」。河北省城某重點高中對部分學生實行非寄宿制,中午放學有的回家吃飯,有多少家長能保證每天中午為自己的孩子按時做一頓營養均衡的午飯?還有的同學中午在學校附近髒亂差的小店、路邊攤吃點肉夾饃、煎餅、板面、拉麵,有的吃壞肚子,家長找到學校懷疑學校食堂飯菜有問題,還叫來了媒體記者。有的同學借中午的工夫和小女朋友逛街、逛商場。有的同學中午出去跟街上的小混混勾搭打群架。晚自習放學回家的學生,有幾個能保證不拖拖拉拉,有多少能保證10點上床睡覺。有多少同學能保證早晨在家吃一頓營養的早餐?有多少學生因為回家胡吃海喝,吃壞了肚子?這就是所謂的「自由」,有多少家長願意給孩子這樣的自由?我所了解的大部分學生家長,都希望孩子寄宿,家長們工作都很忙,沒這麼多時間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這些事情交給學校是最好的選擇。那些大喊大叫衡中、衡水一中學生沒自由的所謂專家學者們,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了,你來給學生們做飯好不好?

衡中、衡水一中因為生活規律,三餐營養均衡,保證了必要睡眠和運動,學生們精足神全,個個生龍活虎,意氣風發。走在衡中、衡水一中的校園裡,隨便抓住一個同學問他「你在衡中苦不苦、累不累」,大概沒有同學回答「苦、累」,同學們很享受衡中的氛圍,不僅不苦不累,而且樂在其中,家長們也不覺得自己孩子受到了什麼虐待,更希望孩子們在這種純潔的氛圍中接受歷練。二十年來,沒聽說有哪個學生在衡中學習累死了。前些年有媒體報道,一個衡中的學生因為受不了學習壓力,得了嚴重的胃病。這名學生的胃病,是上衡中之前就有病根,還是上衡中才得的。這家媒體是否調查過,衡中有多少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得了胃病,如果是個別現象,拿個別問題否定衡中,是不是太不厚道了。大部分學生和家長認為,衡中的三年是一場漫長的成人禮,是孩子們一生受用不盡的寶貴財富。

衡水一中平湖分校一落地,媒體說,衡中宿舍門上有小窗,能看見學生的一舉一動;每個教室有攝像頭,老師隨時可以調看監控錄像;學生不允許用手機,只能用校園內的座機。當地的教育同行就說「他們準備搞軍事化教育,把教室走廊都裝上防盜窗,這是浙江素質教育的倒退。」不知道浙江實行的是什麼樣的素質教育,其他省份的學校就不是素質教育。宿舍門上開小窗,教室里裝攝像頭,不應該嗎?學生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不讓人看?在衡中,男老師不會去女生宿舍探視,女老師也不會去男生宿舍探視,老師通過小窗看看學生睡沒睡覺、鬧沒鬧不應該嗎?老師通過攝像頭就能看班級情況,不用老師跑來跑去,節省時間,提高管理效率,不應該嗎?學生人手一部手機就是所謂的自由嗎?晚上不睡覺,抽在被窩裡看手機是好事嗎?

【陸】衡中實行「題海戰術」,是應試教育,根本不是素質教育,培養不出學生們創新的思維。衡中培養的學生都是「考試機器」「做題機器」,衡中是培養高分低能兒的流水線,磨滅了個性,到了大學就沒後勁了。

解答: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吃牛排高雅,吃鹵煮低俗?什麼是素質?吹拉彈唱是素質,考試高分不是素質?能歌善舞是素質,會解奧數不是素質?琴棋書畫是素質,數理化通吃不是素質?都說北京的學生素質高,河北的學生素質低。北京有全國首屈一指的經濟、政治、文化、教育資源,北京的國小生可以到天安門廣場手捧鮮花迎接外賓,可以參觀全國最好的博物館、科技館、動物園,可以欣賞國內外頂尖的歌舞戲劇,可以接觸世界各地的外賓享受多國語言文化的熏陶,可以利用假期參加美日歐的各種遊學夏令營……你如果說這些是素質,那河北的孩子們確實沒這些素質;你如果說北京的孩子見世面大,那河北的孩子確實沒見過世面。我想說,這些所謂的素質、世面,拼的資源、精力、金錢甚至爹媽,如果這些素質連家庭、爹媽都給不了,卻把所謂素質教育責任推給一所高中,是不是太不負責任了?

聯考考所謂的素質嗎?如果考素質,如何量化,誰來量化?在現有的聯考制度下,通過文化課試題選拔高分學生是最可行、最有效的辦法,所謂的素質教育只是一個偽命題。一些家長如果想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國家政策沒有阻攔,大門始終是敞開的,完全可以像鄭淵潔一樣不讓自己兒子上學只接受家庭教育,也可以高中就把孩子送出國上學,可以聯考不考國內的大學,可以從國小開始就把自己孩子送到國際學校里,可以上中專上技校學一門技術當藍領工人,只要你有錢、有精力、有想法,路子還是很多的。然而,以大部分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允許搞這樣的素質教育,那麼,只有一門心思走聯考這條路了。富裕家庭拼財力,窮苦家庭拼分數。普通老百姓看得最明白,考好大學最現實、最實惠,大言素質教育的,都是經濟條件好、選擇空間大、孩子出路多的家庭。別言必稱什麼素質教育,當前的聯考制度和考試內容,可以說是普通家庭孩子打破階層固化的唯一一條道路了。當前,激烈的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論,是階級對立、階級矛盾在教育領域的生動體現,但凡頭腦冷靜的人,都不應該被所謂素質教育的鼓吹者帶到陰溝里去,他們倡導那種素質教育誤國誤民害己。

只要聯考以試題的形式落到紙面上,就必然進行試題訓練。很難想象,一道從來沒做過的題,聯考時能做出來。有哪所高中不讓學生做題?大概北京的高中生也得做題吧。衡中的校長說過一句話,「不管聯考怎麼改革,不管怎樣課改,只要聯考是通過紙面上的試題選拔人才,以衡中的教學管理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衡中的學生會做題,衡中的老師會出題,衡中基本不用外來的試題,衡中的習題集都是衡中老師自己設計的,衡中的試題不保密,可以無償提供給其他學校使用。衡中的校長說,「這些一旦讓學生做一遍,已經是過時的舊題了,沒什麼秘密可言,其他人可以隨便用。別人做衡中的舊題時,衡中的老師正在設計一批新題。」大概聯考試題出題專家的水平比衡中的老師也高不到哪裡去吧,衡中的老師已經把試題「玩」到了極致。衡中師生有著共同的奮鬥目標,就是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為了這個目標,當然要做大量的試題,做題多了,才能熟能生巧,遊刃有餘,臨場不亂。聯考對於衡中的學生,就像平常的一個個自習課,就像平時的一次例行模擬測驗,就像三年高中的最後一堂課。如果說,衡中是製造高分低能「考試機器」的流水線,那麼,那些劣質高中是不是培養低分低能劣質「考試機器」流水線呢?這兩條流水線,哪一條更有意義,家長和學生更喜歡哪一條流水線?

當然,衡中、衡水一中的的學習絕不僅僅是做題。衡中校長說過一句話,「一所高中,如果單純的抓升學率,那麼,升學率一定抓不上來。衡中實行的是責任教育,升學率只是責任教育的一個副產品。」十幾年來,數十萬人次的教育工作者到衡中參觀考察學習,有多少只是照貓畫虎學到了一些皮毛,有多少真正掌握了衡中教育的靈魂和真諦?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的首要責任是傳道。應試教育,做題,那只是授業、授術的層次。如果一個人只掌握了術,而沒有道,就會知識越多越反動,就會走上歧途。什麼是道?傳什麼道?道就是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有術無道的人,一個擅長吹拉彈唱、琴棋書畫、能歌善舞而無道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是有素質的人。道,是一種對自己、對家、國、天下的責任感。衡中的教育是責任教育,培養學生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責任教育不單是應試教育,也不單是素質教育,是更高級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結合。什麼是責任?對教師而言,就是愛國愛崗敬業,對國家、對學校、對學生、對學生家庭負責,培養國家需要的各類人才;對學生而言,就是德智體全面發展,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負責任,養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強健的體魄以及獨立生活、獨立學習、獨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用這些報答自己,報答父母,服務社會,報效國家。

在衡中、衡水一中,學生們學習之餘,還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他們每年都要邀請大約100名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名人來校演講,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次演講,學生們按照年級和班次輪番聽講,接受榜樣教育、激勵教育。他們每天晚七點準時收看新聞聯播,每周都有一次課外閱讀課。他們每年都要舉行18歲成人禮,把家長請到學校來,讓學生和家長互動,父母和兒女多年不善表達的愛在成人禮上表達出來了,很多學生與父母的關係因此改善融洽,很多學生丟掉叛逆和任性,卸下了感情和思想的包袱,那種場面,沒有人不為之動容。他們經常開展主題班會、文藝匯演、運動會,準備節目,寫心得體會,寫演講稿,每年平均下來,每個學生每周大概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準備這些活動,學生們的組織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有的成績差的學生,因為一首歌、一曲吉他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他們從中找回了自信,學習成績開始突飛猛進。有些學生想當主持人,有的學生想當模特,老師們不會阻止他們發揮特長,而是幫助他們一起設計人生規劃。衡中、衡水一中的不少學生經常參加國際性的數學、物理、化學、機器人大賽,經常捧回國際大獎。他們經常組織學生到清華、北大等名牌高校開展夏令營活動。夏令營結束后,一名學生在班會上說,「當我踏進北大校門的那一刻時,我才覺得她離我是那麼近,我的目標是那麼清晰,我感覺我正走在通向北大的路上,一天天在靠近她。」這名學生最後果真如願以償考上北大。短短三年,衡中和衡水一中的學生就能經歷這麼多,這難道不是素質,不是財富嗎?很多衡中畢業的學生,不論身處何地,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經常夢回衡中,夢見嘹亮的口號、整齊的步伐,夢見一腔熱血、永不疲倦的自己。

我沒有做過具體統計,有多少衡中畢業的學生上大學后出現所謂的「後勁不足」,有多少學生屬於「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仲永。後勁怎樣來衡量?是看財富、官職、學位、地位,還是看其他什麼。這個問題恐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誰如果有衡中學生後勁不足的具體例子,可以拿到這裡評價一番。

我舉衡中228班的例子。衡中228班太牛了,2005年聯考,66名同學,8人考入清華北大,37人考入名牌大學,河北省前2000名,228班佔46名。衡中228班畢業生鄭宇朋是衡中第一個被保送到北大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的學生,大學部畢業后,他跑遍國內各個油田,現在全球最大的諮詢公司埃森哲從事石油行業的信息化諮詢工作。他說,衡中教他如何會玩,學習雖然第一,但是天文小組等課外活動也是每天的必須,他在玩中學會了探索、發現和實踐。他說,剛進入衡中時,他各方面能力是70分,衡中把他的考試能力提高到85分,其他能力提高到80分,考試能力突出不代表其他能力不突出。同樣是228班的畢業生劉燁考上西北工業大學,現在在華為公司工作。他說,在衡中學到的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點,也不只是某個具體問題的解題思路,而是如何將一個遠大目標,系統地拆分成無數個每天都可以實現一點的小目標。還是228班的畢業生馮世鵬,考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畢業時是清華十大學星,又保送到國防科大讀碩士博士,現在空軍服役。他說,如果非要說衡中是洗腦,那麼,衡中的洗腦是讓人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並克服一切困難為之奮鬥,那麼我甘願接受這樣的洗腦。228班團支書王洪建,考入清華熱能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現在華能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工作。他說,衡中讓我們在美好的年華里學會專註,專註地上好每一節課,專註地做好每一道題。衡中老師讓他學會將難題細化,這種習慣讓他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在科研道路上受益,他參與10項國家科技項目,發表科技論文20篇,申請專利20項。228班畢業生呼榮媚考入農業大學,現在北京市公安局工作。她說,剛進衡中時,她特別不理解為什麼要對十幾歲的孩子搞軍事化管理,被子要疊成豆腐塊,疊不好要扣分,起床鈴響十分鐘內要刷牙洗臉、疊方塊被子、整理床鋪。走出衡中后,她體會到,衡中的軍事化管理讓她養成了凡事計劃周密、雷厲風行的習慣。

這就是衡中,一般人不那麼了解的衡中。我有幸成為衡中的學子,在這裡向人們講述真實的衡中。如果讀了這篇文章,有人還在罵衡中,請他們趕快閉上高貴的嘴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