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險」資?險資?

文/《新產經》記者 郝藝

有這樣一串喜人的數字:據保監會披露,2016年,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同比增長27.50%。從風險保障看,2016年保險業提供風險保障金額2372.78萬億元,同比增長38.09%。

還有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保險資產總量突破15萬億元,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突破13萬億元,保險業站上新起點。

與此同時,也有這樣一串不那麼振奮人心的數字:近日,保監會統計信息部調研員段海洲介紹,2016年保險業投資收益率為5.66%,與2015年相比,下降兩個百分點;保險行業利潤2000億元左右,下降三成。而在2015年,保險業以利潤約2823.6億元、同比增長38%的成績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

段海洲認為,行業利潤同比下滑,是因為市場低利率的環境及資本市場震蕩低迷的狀態導致投資收益率下降,以及成本上升原因。

對此,接受《新產經》記者採訪的保險業人士認為,雖然保險業規模增長,但利潤下降折射出行業內部已存在不小的問題,比如一向以穩健形象示眾的險資一改往常,頻頻做出驚險動作,實為「險」資。該人士表示,這一方面是由於2016年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全球金融市場不夠穩定,動蕩因素猶存,另一方面,宏觀經濟環境也沒有為保險行業提供足夠優越的外部條件,內外形勢所迫,保險業才會出現一些出人意料的表現。

那麼,接下來,險資又會以怎樣的心態和行動迎接2017年呢?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近日出席保險資金運用專題培訓會時表示,2017年可能是保險資金運用非常困難的一年,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顯著上升,經濟貿易和金融風險處於易發期;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低利率環境和「資產荒」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在這樣的形勢下,保險業資產端和負債端的矛盾有升級可能,還有,保險資金面臨的債市信用風險等不可小覷。可見,保險業想要不受大環境影響而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如此背景下,保險資金的表現值得關注,保險資金,到底是「險」資?還是險資?

保險資金上演「激流勇進」

陳文輝近日公開表示,當前金融領域風險積聚,保險資金運用領域也出現了非理性舉牌、與一致行動人非友好投資、跨境跨領域大額投資和併購、激進經營和激進投資等多種問題。

這些問題的出現說明,勇敢、激進、魯莽等正在成為保險資金運用的關鍵詞。非理性舉牌行動就被保監會高層描述為「做事情不應該這麼血腥和欠思考」,因為這樣的行為對整個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

從2015年下半年以來,險資舉牌開始「嶄露頭角」,到了2016年,保險資金頻頻舉牌上市公司的行動成了資本市場的熱點事件,2016年也因此被稱為「險資舉牌年」。在低利率、資產荒背景下,股權類資產配置成了險資眼中的香餑餑,該投資滿足了保險資金對收益率穩定、利差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在2016年,以恆大系、寶能系、安邦系、生命系、陽光保險系、國華人壽系和華夏人壽係為代表的七大保險系資金舉牌活動最為吸睛,比如,有恆大系舉牌萬科A、寶能大舉買入格力電器、安邦舉牌建築、國華人壽四度舉牌天宸股份、泛海系舉牌民生銀行、陽光保險舉牌伊利股份等。

其中,恆大集團參與萬科股權之爭不得不提。2016年8月8日,恆大附屬公司以一致行動人的身份正式舉牌萬科A,購入股數增至5.52億股,成交額擴大為99.68億元。8月16日,萬科A再度公告,截至2016年8月15日,恆大通過其附屬公司在市場上共收購公司股票7.53億股,約佔總股本的6.82%,收購總代價約為145.70億元。

還有,2016年12月20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12月15日至16日,盧志強掌控的泛海系共計買入民生銀行H股約1.35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0.369%。此次增持后,泛海系合計持有民生銀行約18.24億股,占其總股本的5%,觸及舉牌線,持股數僅次於安邦系。

險資們向二級市場的大舉進攻各有差異,有業內人士概括道,安邦系和明天系(含富德系)偏好流動性較好的銀行和地產藍籌股,國華人壽、前海系、陽光系等更偏好小市值股票,前海人壽除舉牌大市值銀行和地產,舉牌小股票偏多……不過,從目前情況看,不少險資看中了股價大幅波動的上市公司,有的險資快進快出,成為二級市場的匆匆過客。

如今的保險資金,更加勇敢、激進,而非保守、穩重。

當然,大量舉牌只是保險資金運用風格激進的一個方面,險資還在更多方面上演著「激流勇進」戲碼。陳文輝就明確指出險資運用的問題:「保險股東通過關聯交易和一致行動人,投資到與保險無關的領域,偏離了審慎穩健的投資理念。」還有,「大面積的跨境、跨領域投資,其中的風險動輒幾百億」問題嚴重。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就曾明確提出,此種風險類型的其中一個方面來自綜合經營,「目前國內保險公司參股或控股銀行、證券、基金等非保險金融機構的案例越來越多,綜合經營的範圍不斷擴展,業務和風險結構趨於複雜,關聯交易增多,風險交叉傳遞的可能性加大。」

伴隨著不同金融業務的混合經營,各種風險也已經交織在一起,這種交叉性會進一步加大系統性風險爆發的可能性,如果對保險公司聽之任之,一旦風險爆發,則會對整個金融系統和信用體系帶來巨大災難。

除此之外,很多保險公司並不是真心做保險業務,這些公司只是在利用保險平台,推出高風險高收益產品,以迅速獲得資金。近幾年,不時聽到某公司進入保險業后,沒有按照行規行事,反而把保險業務當成低成本的融資工具,漠視保險業的信用問題,通過高風險方式迅速積累資本。也就是說,保險「不姓保」了。

激進經營的問題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此種做法導致負債端倒逼資產端提高風險偏好。陳文輝還指出:有保險公司發行多重嵌套的產品,底層資產模糊,不符合中央去槓桿、削嵌套的方向。

從目前情況看,不少保險公司都存在資產和負債錯配的現象,二者之間「扯皮」現象嚴重,也就是說,「負債端過度依賴投資型業務,資產端盲目投資與保險毫不相關的行業」。如今,這種現象有加重趨勢。

不斷推出較高預期收益率的保險產品意味著高收益,但高收益背後則是高風險投資,如此方式大有鋌而走險的味道。陳文輝發文指出,從行業形勢看,資產端和負債端矛盾突出。當前這一矛盾主要表現是:從靜態看,是高成本負債所帶來的利差損風險隱患;從動態看,是高成本負債倒逼形成高風險激進投資,極有可能引致更大風險。

有業內分析認為,有資產端和經濟形勢、金融市場等外部因素關係密切,不可控之處較多,相對而言,負債端沒有面臨複雜的外部因素,所以可以從負債端積極入手,進行資產負債管理,「負債定價要審慎和保守,依據對現實和未來投資形勢的判斷,切實降低負債成本、控制負債規模、優化負債結構,為保險資金運用減壓。」

高收益與高風險並存,在產品設計上,高成本短期理財產品可以推出,但不應沒有節制,有建議認為,承保業務的發展,必須在綜合全面考慮當前和未來市場投資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必須制定出穩健、可行的產品定價策略。要阻止險資的種種激進做法,解決資產端和負債端的錯配問題是一大重心。

「險」資歸位

隨著險資所處大環境的一些不利變化,險資們紛紛主動出擊,以自以為高效的方式滿足自身需求。不管是生存所迫,還是逐利本質所趨,「險」資的尷尬稱謂應早日結束。不忘初衷、「保險姓保」乃本源。

近幾年,關於保險業應「不忘初心」的要求多次出現在各種監管工作會議、文件中。陳文輝於近日直接指出,2017年及今後一段時期,保險資金運用監管工作將牢牢把握「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定位,堅決處置存在的風險隱患、撤銷不符合條件的投資能力備案、處罰違規機構、問責投資責任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去年12月13日,項俊波在保監會召開的專題會議上強調:「必須全面落實『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要求,正確把握保險業的定位和發展方向。」

當然,讓保險業回歸本源並不僅僅是一句口號。陳文輝就給出了明確指示:保險行業要正確把握保險資金運用內在規律,始終堅持保險資金運用的基本原則,從根本上實現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陳文輝還在具體操作層面提出,在資金運用上,投資標的應當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股權等非固定收益類產品為輔;股權投資應當以財務投資為主、戰略投資為輔;即使進行戰略投資,也應當以參股為主。主要措施包括:限制或取消高風險保險機構的有關業務,把差異化監管和分類監管落到實處;從嚴規範保險資金關聯交易行為,從嚴問責和處罰;建立資產負債管理的定量評估、定性評估和壓力測試等規則;加強法律制度建設,創新監管工作和強化監管信息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

有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人士也表示,險資運用要「穩」字當頭,嚴格控制風險,固定收益類資產仍是其最主要的配置方向。這是因為,相對其他資產類別,固定收益類資產更加安全,保險公司在現金流較為寬裕等情況下可以多考慮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

單單依靠險資自動歸位,可能性較小,監管層的規範引導實為必要。隨著險資的頻繁大膽動作,監管層近期多次強調,要堅持「保險姓保」的原則。與此同時,一系列規範險資投資行為的措施跟進,例如,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資產比例回調至2015年30%的水平、清理規範中短存續期產品、重大股票投資須備案等。在文件方面,《保險集團並表監管統計制度》《關於加強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監管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公司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相繼發布。

還有,自去年以來,監管對不合規險資的開罰單力度明顯加大,人壽、太平養老、人保財險、信誠人壽等都因違規行為受到了懲罰。

保監會強調,在保險資金運用監管方面,接下來會進一步加強對舉牌和重大資產投資的監管,還有,今後還將採取更加有力措施,鼓勵保險機構發展長期保障型業務,強化保險資金服務保險主業,推動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引導行業牢固樹立「保險姓保」理念。

監管正在加碼,在險資運用回到本源的歸途中,困難不會少。段海洲指出,由於監管趨嚴、防控風險及去槓桿因素的影響,保險行業發展將略微趨緩。從「險」資到險資的正名之路,需由監管的外部施壓和險企的內部努力共同搭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