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想過:無論是長槍還是短槍,為什麼都被設計成從一根棍狀物中射出小子彈呢?雖然看上去相似,但槍械原理遠比你打手槍要複雜得多,而且,也比你的射速快得多——
(去他的Wifi吧,這套動圖值了!)
先聊聊這個星球上知名度最高的兩款步槍
一款是美軍的M16
另一款還用說么,必然是蘇軍的AK-47
這兩款步槍之所以能在全世界射來射去,主要因為它們都能自動完成推彈、退殼等一系列動作,你只需要猛擼扳機就好了。奧妙在於它們都合理利用了火藥在槍管中產生的氣體壓力——
AK-47的解決方式是利用高壓氣體推動一個活塞室,並向右側退殼。
這是M16及其前身AR15的剖面圖,高壓氣體直接帶動槍機後退,因此減少了移動部件的數量。
大約同一時代,聯邦德國研發的G3自動步槍沿襲了二戰時德國的滾柱閉鎖槍機,同樣利用高壓氣體研製出了自動推彈、退殼的步槍。
如今,AK-107、AK-108是AK系列的當家頭牌,活塞結構在發射時同樣受到高壓氣體作用力移動,同時可以起到維持平衡,提高射擊穩定性的作用。
但自動步槍的槍機水平滑動軌道長,終究會造成難以抵消的后坐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的KRISS Vector衝鋒槍採用了改變槍機運動方向的設計,槍機在水平運動一段距離后,會在平衡配重塊的帶動下向下偏轉。
但過去製造工藝並不能支撐這樣的精巧設計,1861年設計的加特林機槍為了射得更快,採用了這種多管旋轉設計(手動)。
雖然射得爽,但加特林機槍精準性太差,後來的機槍還是採用了讓單個槍機沿水平方向運動的設計。
當然,自動完成推彈和退殼的功能在戰場上並不是王道,真抱著狙擊步槍一通亂射,敵人還沒打死,自己的眼珠子就戳瞎了……
活躍在十九世紀末的槓桿步槍(撅把式步槍)也曾經以長距離精準射擊聞名,今天在西部片中最知名的,當屬溫徹斯特M1894。
但這種手動推彈的方式,還是讓牛仔們競相比拼速射技巧。
提到那些速射的「快男」牛仔,為什麼在狂射轉輪手槍時另一隻手要隨著發射狂擼槍把上方的擊錘?看圖你就懂了。
一張圖不夠?再來一張大圖。
這是絕大多數反衝作用力操作半自動手槍的設計原理圖,圖中的是Kel-Tec PF-9袖珍手槍。
世界上第一款自動手槍,博查特C93(設計於1893年)。
這種彈簧槓桿推動的槍機也是魯格自動手槍的設計精髓。
看到這裡,你肯定還沒過癮!別慌,下面我們就具體聊聊,真給你一把M1911,你該如何打手槍?
M1911手槍是一把服役74年之久的半自動手槍,「1911」根據它正式裝配到美國陸軍那一年的年份命名的,全稱是「M1911 .45」,後面這個「.45」指的是它裝填的是.45 ACP子彈。
M1911式手槍的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后坐式,槍彈發射后在火藥氣體壓力作用下(或手動上膛時用手拉動套筒),套筒和槍管一起后坐。當套筒復進推彈入膛時,推動槍管復進到發射位置。
M1911採用單動發射機構,只能單發射擊。當套筒復進到位,單發桿上移進入套筒的缺口內,凸耳與阻鐵嚙合在一起,這時如果壓緊握把保險並扣扳機,則可釋放處於待擊位的擊錘。
單發桿是一個桿狀件,與阻鐵裝配在一起,其下部有一凸耳。套筒復進到位后,單發桿上移進入套筒的缺口內,凸耳與阻鐵嚙合在一起,這時如果壓緊握把保險並扣扳機,則可釋放處於待擊位的擊錘。
握把保險位於握把持握虎口處:在簧力作用下,握把保險自動處於保險位置,阻隔扳機運動。拇指保險鈕位於槍身左側後上方:將保險鈕推到上方,限制套筒的前後移動,同時限制擊錘向前迴轉。
子彈主要由黃銅製造,黃銅的質地能夠承受子彈擊發時產生的巨大壓力,黃銅的可塑性也使得子彈或彈殼被回收后可以重新裝彈或重新澆築。
彈夾被設計用來抬升彈夾子彈以替代已經被發射了的子彈。M1911的標準彈匣容量為7發單排結構,靠螺旋彈簧驅動供彈。
然而技術流槍械原理扯得再多也沒用…
真正讓男人興奮的,終歸只有打槍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