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數字鴻溝」讓老年人受害?小題大做!

8月初,支付寶推出「無現金城市周」,以「黃金獎勵」鼓勵用戶多進行線下非現金支付;與此相對地,微信支付也在8月8日宣布了「無現金日」活動——再加上最近沸沸揚揚的「網聯」,似乎現代化的「無現金社會」真的大有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勢頭。

然而,在眾人一片歡呼的大背景下,我們也的確聽到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比如說某些商家在「無現金日」只接受移動支付而拒收現金。又比如說,一些「專家學者」憂心忡忡地聲稱,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老年人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於手握現金都買不到商品——他們聲稱這種現象叫做「數字鴻溝」。

對於拒收現金的商家,有關部門已經表了態——這屬於違法行為無疑。但老人不會用支付寶、習慣不了非現金支付手段這樣的事情,真的有必要上升到「數字鴻溝」的層面上么??

什麼是數字鴻溝?

"數字鴻溝(Digital divide)"又稱為信息鴻溝,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貧困者之間的鴻溝(或稱差距、落差)"。最先由美國國家遠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於1999年在名為《在網路中落伍:定義數字鴻溝》的報告中提出。

美國商務部對「數字鴻溝」有著詳細的描述:「在所有的國家,總有一些人擁有社會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術。他們有最強大的計算機、最好的電話服務、最快的網路服務,也受到了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們出於各種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計算機、最可靠的電話服務或最快最方便的網路服務。這兩部分人之間的差別,就是所謂的『數字鴻溝』。處於這一鴻溝的不幸一邊,就意味著他們很少有機遇參與到我們的以信息為基礎的新經濟當中,也很少有機遇參與到在線的教育、培訓、購物、娛樂和交往當中。」

數字鴻溝既包含國家/地區之間的數字化建設和運用差異,也包括一國之內的人群分化。在這其中,就包含了年齡差異的因素:據統計,2000年左右,英國使用互聯網的人口中有50%以上屬於15-24歲群體,而這部分人口僅佔全國人口的15%。與之相對,超過64歲的人口中每25人中只有1人上網。

如此看來,現在我們的專家們所指稱的「老年人用不了非現金支付」,似乎符合「數字鴻溝」的定義?很遺憾,並非如此!

首先,現在已經是2017年而不是《數字鴻溝》報告發表的1999年。在,家用固定寬頻已經能夠辦理千兆帶寬——最差也有4兆了;即使家中沒有固定網,那麼移動運營商也早已完成了高達150-300Mbps的4G網路全國建設。網路本身早已不是奢侈品,而是家家戶戶都用的起的必需品。

同時,得益於小米(紅米)、魅族(魅藍)、華為(榮耀、暢享)所推出的廉價智能手機——只需要幾百元,人人都能輕鬆地實現「移動互聯」,享受微博、微信、支付寶、視頻電話、當然也包括移動支付……至少,「信息鴻溝」原定義中所描述的因為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或經濟能力而導致的上網能力差別,早已不再是問題。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老年用戶依然不上網、不用電腦和智能手機、面對「非現金支付」無所適從呢?

先看看這些出色的「老網民」吧!

憑什麼老人就非得被劃到「數字鴻溝」的那一邊?憑什麼老人就一定被認為「學不會電腦」、「適應不了數字生活」?當你看到這些老人,還敢這麼認為嗎?

出生於1935年的若宮正子,年輕的時候曾是一名銀行職員——那時,她工作接觸到的還只是最傳統的算盤。60歲退休之後,若宮起初一直在家賦閑,外向的她很快就受不了了。於是,這位老人開始購買書籍、自學電腦——要知道當時還沒有Windows95,電腦使用起來非常麻煩。但若宮面對英文電腦教材卻一點也沒有畏懼,反而充滿興趣和幹勁——她不僅學會了使用電腦,甚至還迷上了編程。

2014年,若宮正子被邀請到TED進行關於老年人電腦教育的演講;2017年,她開發的針對老年人的遊戲app得到了蘋果公司的高度重視,蒂姆·庫克邀請她參加了WWDC大會,並親自和這位全場最年長的開發者交談、合影。若宮正子在形容自己學電腦、開發程序的感想時說道:「萬一失敗了,也不過是浪費了一點時間和金錢而已。人總歸都有一死,不如不斷嘗試,即使一直在重複失敗也會有成長。」

除了程序員奶奶,還有電競爺爺——比如72歲的俄羅斯大爺Аман Алашбаев。最早他只是在孫子電腦中發現了CS,然後就迷上了,經常和隔壁的斯基們組團打遊戲。爺爺說,自從玩了遊戲,思維和反應都變快了——有時候,爺爺玩得起勁,還會飽含熱淚地喊著За Родину! За Сталина!(為了祖國,為了斯大林)突!突!突!然後就贏了~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水平不行總是被踢被罵,但爺爺鍥而不捨的天天練習,很快成為了一名專業水準的CS玩家。如今,爺爺時常在網上直播打遊戲,每個視頻的播放量都過萬,甚至還有一些玩家向他請教遊戲技巧……除了老爺子,還有一位美國奶奶——雪莉·柯里(Shirley Curry),也是骨灰級玩家。她是現Youtube史上最牛X、最年長的一位遊戲主播。

奶奶退休之後,她的孫子給她買了一台電腦,還附帶了一套電腦遊戲——燒腦且遊戲時間極長的策略遊戲 —— 《文明2》。在孫子的帶動和鼓勵下,奶奶不僅學會了玩《文明2》,還徹底成為了一名「專業玩家」。從90年代中到2011年,雪莉奶奶玩遍了角色扮演遊戲、單機遊戲、多人在線遊戲、射擊遊戲等等,只要有新出的遊戲,都會去玩一遍。

之後她遇到了《上古捲軸:天際》,也藉此機會接觸到了YouTube 遊戲直播的世界,她開始嘗試成為遊戲主播——一開始,大家覺得80歲老太太做遊戲主播,多稀奇啊!後來大家發現,奶奶的遊戲技術是真的好!那麼複雜的遊戲也能駕馭自如。現在,雪莉奶奶已經在YouTube擁有了14萬冬粉——她稱呼他們為孫子孫女~並欣然和這些網友們一起「開黑」!

恰恰是我們的「好心」將老人孤立

由此可見,老年人一樣可以玩轉電腦、網路、遊戲……甚至是成為「直播網紅」。說老人不能適應數字社會,是「數字鴻溝」的受害者,這本身不僅沒有道理,甚至是對老人的一種侮辱!但是,正是因為我們潛意識認為「老人不適應數字社會」,因此就主動放棄了對老人進行互聯網知識普及;因為我們擔心老人「不會用」、「用壞了浪費」,我們就不再給老人購買最新的數碼設備——你怎麼知道老人不會上網不會用智能手機呢?筆者八十多歲的奶奶現在用的手機就是Google Nexus6,奶奶不僅會用微信、甚至還懂得科學上網之後才能使用谷歌服務!當然,不會用電腦、不會用智能手機、不熟悉支付寶、微信——要承認,這樣的老人還是客觀存在的。但完全沒必要上升到「數字鴻溝」的高度——不如說,恰恰是我們的「好心」將部分老人孤立在網路世界之外,甚至讓老年群體和年輕的網民形成了對立。更不應該為此停止或者放緩技術進步的步伐。畢竟,正是技術的進步讓電腦、網路不再昂貴、讓人人都買得起手機。

與此同時,家庭中的子女、孫輩也應當擔負起指導、協助老人使用互聯網、學習智能設備和現代生活方式的職責——當平日節儉的爺爺奶奶通過微信語音和遠方的親戚說上話、當他們用支付寶線下付款買菜獲得了優惠、當老人體驗了「xx專車」相比普通出租更舒適、更優質的出行服務之後——他們也自然會喜愛上「新潮」的互聯網生活的。老人和網路並不是「互斥」的——老人只是需要他人來幫助和教導,而互聯網本身從未排斥過任何人。那些融入了互聯網的老「網蟲」們,不也是我們可愛而又寶貴的財富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