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上海開埠:從江南小鎮到「十里洋場」

1840年—1842年的鴉片戰爭中,的大門被英國軍艦轟開,清政府被迫與侵略者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根據條約文本,上海被列為首批對外通商的口岸。1843年,英國駐上海領事宣布上海港開埠通商。上海作為的東大門成了一個重要的對外交往口岸。

「洋場」初現

上海原本只是江南一個後起的古鎮,明代末年為抵禦倭寇襲擾開始修築城牆,才有了城的概念。鴉片戰爭中,戰火曾燒到上海城外,老將陳化成在吳淞炮台指揮守軍力戰英艦,不幸陣亡,上海縣城落入英軍手中。

1843年,原參加侵華的英軍軍官巴富爾作為首任駐滬領事來到上海。當巴富爾帶著行李進城時,他的住處就成了一個景點。開始幾天,城裡的居民川流不息地來參觀,仔細觀察洋人的日常生活。巴富爾不堪其擾,叫僕人關上大門,拒絕參觀。

在上海,他只用了十天就安置了領館,宣布開埠。巴富爾還以「華洋分居可以避免糾紛」為由,要求得到一塊專供外國人居住的土地。

經過多次洽談,雙方確定了《上海租地章程》,規定在租地範圍內,外商具有永租權,華人業主不能任意停租,界外華人不能在這裡租地建房等。根據這個章程產生了第一塊租界,即「英租界」。英租界位於縣城東北,黃浦江邊。到1846年,英租界面積達到1080畝,有僑民120人。

巴富爾承認,這塊租界「的確相當寬敞,足以供用作住宅、花園、娛樂場所以及最重要的存貨倉庫」,而且在外僑「居留地的周圍有寬廣的伸縮餘地和充分的行動自由」,那裡「小路四通八達,河流縱橫交錯」,是外僑郊遊的好去處。

隨後在1848年又建立了美租界(后與英租界合為公共租界),1849年建立了法租界。這時太平軍在附近一帶作戰,有不少人為避戰亂而流入上海的租界居住,出現了「華洋雜處」的局面。

在租界,華人在人數上占多數,但對租界的管理權始終掌握在人數不多的洋人手中。1856年,英、法、美三國駐滬領事決定在上海組建租界的管理機構——工部局。

60年代,上海的租界相繼劃定界址,從此租界(公共租界、法租界)與華界「一市三治」的局面延續了近百年。到1915年外國在上海的租界面積與1848年時相比暴增了12倍,擴大到7萬畝。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已成為全國最大、最繁榮的通商巨埠,而中外商家林立、華洋客商雲集的租界,也以「洋場」而聞名。上海商業繁榮甲天下的盛景,常使初到的人驚嘆不已。

開埠二三十年後,上海的租界已建造了不少西式房屋。街道兩旁各式洋樓,二層三層,寬廊敞窗,樣式各異,玻璃窗晶瑩剔透。洋房林立,西洋的奇器異物讓觀者感到耳目一新,頓覺「開拓心胸恢眼界」。

1874年有個來上海的文人,記述了他的感受:「西人之樓閣連雲,火燈耀日。東西兩洋之車往來於市,輪帆各種之舟排列於河。洋行所陳貨物,百怪千奇。真是目所未見,耳所未聞,如入波斯之國。」

各式馬路

人口的大量湧入,一個近代城市在黃浦江畔成形。在租界的街區中景色最為壯觀的是沿著江邊伸展的外灘。外灘的道路比較寬敞,分為人行道和車行道,先用水泥鋪設,后改為瀝青路面。

當時工部局主張把外灘建設成景觀地帶,在路邊設置草坪、座椅、林蔭道、煤氣路燈,還在路邊點綴一些雕塑和紀念碑。

此外,各國租界還修築了不少馬路,比上海縣城原有的路寬,並互相連貫,給居民出行帶來了便利。開埠前,老上海人講究沿河而居,但租界里的人卻喜歡沿馬路建屋落戶。

19世紀末,坐馬車逛馬路一度成為上海人喜愛的遊樂活動。造馬路的材料先是碎石,後用瀝青,比較特殊的材料是在南京路鋪設的鐵藜木,目的是為了減少電車行駛發出的雜訊。

公共租界馬路縱橫,於是開始制定管理交通的馬路法規。馬和馬車曾是城市交通的突出隱患,連南京路上都有馬夫遛馬,甚至有無人管的馬在路上亂竄。工部局規定,在街上走失的牲口由巡捕房暫時扣留,直至失主付清罰款后才可釋放。

當時一些臨時搭建的建築也妨礙道路暢通,工部局又做出規定,住戶搭臨時蘆席棚必須得到鄰近住戶的同意,席棚只能保留十天,並派巡捕在現場執勤,巡捕的費用由搭建者負擔。

1904年出台了《馬路章程》,要點有:過往車轎必須靠馬路左側通行(靠左行駛為英式規則,與靠右行駛的美式規則不同);車輛在駛近行人時,車夫應勒馬轉為漫步;制止租界內超速騎馬或駕車等。馬路邊有不少水溝、水塘,既是居民的洗衣池,也是拋棄垃圾的場所,對公共衛生影響頗大。工部局則通知業主填平,或是派人填平。

在上海開埠的歷史上,還出現過一種特殊的「馬路」,即鐵路。

1866年,英國駐華公使阿禮國以黃浦江碼頭起卸貨物不便為由,建議在上海和吳淞之間修一條鐵路,遭到清政府拒絕。對此英方的對策是乾脆不說先做。

1872年以英商的怡和洋行為主成立了吳淞道路公司,由英國駐上海領事出面稱要修「一條尋常馬路」,實際是修鐵路,向官府申請購買沿線土地。

不明真相的上海道台欣然允許,公司隨即徵購土地。等到這條鐵路建成,引起了官府的不安,道台抗議鐵路切斷了的官道,河道受到影響。

187673日,溝通上海到江灣段的吳淞鐵路舉行通車典禮。火車徐徐啟動時,人們蜂擁而來,爭睹火車的風采,體驗乘車的樂趣。在火車駛近江灣時,「汽筒復鳴,火車漸慢,又見兩旁人立如堵牆」。

有個外地人來上海,每日要去吳淞辦事,最初都是坐獨輪車,往來要一天,屁股還被硌得疼。有人勸他乘火車,他總是說,那是洋人騙錢的詭計。後來其弟硬拉著他去坐火車,「一經上車,不轉瞬而輪動如飛,快然遄行,其價則較小車為廉,而其舒服不啻十倍,速則且不止十倍」。

但時隔不久,這條鐵路上就發生了事故,有一路人不慎被壓死,后又發生運石列車與載客列車相撞的事。事情驚動了洋務大員李鴻章,他決定與英方談判,由買下這條鐵路,在款未付清的一年中允許英方繼續經營。

在這段時間,這條鐵路成了旅遊熱線,許多人為了「游鐵路」而乘車。有人這樣介紹「火輪車路」:「車用四輪,輪邊中空外實,銜鐵條以行,不致旁越。」「行時風馳電掣,瞬息往回較輪舟尤速。」

在付清款項后,經福建巡撫兼台灣學政丁日昌奏准,吳淞鐵路的鐵軌、車廂被拆卸后裝箱運到台灣,原計劃在台北修復,但因缺乏資金被丟棄在海灘,長時間遭海水浸泡后銹爛不堪,只有機車被保存下來,至今仍存放在台灣省的博物館中。

19世紀80年代,國人對鐵路的看法大變,修鐵路被清廷列為「自強」要策。1896年清廷批准修築淞滬鐵路,兩年後完工,路線基本沿著原來那條鐵路的走向。不久鐵路又不斷向西延伸,直至南京,是為滬寧鐵路。

洋樓與「石庫門」

隨著馬路的修築,路邊出現了眾多各式洋樓。先是在外灘建造了不少模仿希臘樣式的新古典建築。由英國建築師設計,並於1893年竣工的海關大樓是當時外灘最顯眼的建築。

這是幢三層紅磚西式建築,樓內通過蒸汽管道供應暖氣,窗戶有兩道,玻璃窗在外,內設百葉窗。中間有一座鐘樓,鐘樓的大鐘是仿照倫敦議會大廈的大笨鐘而鑄,每隔15分鐘就會發出悠揚的音樂聲。

1927年重建的8層高的海關大樓是新古典主義樣式,「門樓是多立克風格,靈感來自雅典的帕特農神廟」。

1901年動工的華俄道勝銀行大樓外牆以大理石貼面,內有彩色玻璃頂棚,立面是古典柱式和人像雕塑,地板用硬木拼花,裝飾富麗堂皇。這是國內最早使用衛生設備和電梯的建築。

20世紀20年代後期,上海開始建造高層建築,主要是銀行大樓、飯店、公寓和百貨公司,其際飯店高24層,是當時東亞最高的建築。

這時的建築風格轉為簡潔明朗,注重功能,簡化外形立面,以簡單的橫豎線條和大片的玻璃和牆面,追求高聳醒目,以加強建築體形的效果,不僅省工省料,而且有觸目的廣告效果。

在租界里還有一批人投資建的商業大樓,比如南京路上有名的「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聚集在一起競爭,各出奇招促銷,競相吸引顧客。

隨著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人口的增加,在上海租界的街巷裡出現了一種名為「石庫門」的民居。這種民居大門有一圈石頭的門框,被稱作「石箍門」,寧波人發「箍」字音為「庫」,故而得名。

為了充分利用地皮,這種住宅採用歐洲聯排住房的形式,高兩到三層,布局緊湊。住宅內部又脫胎於的三合院住宅,前院有天井,後面是客堂和廂房,在建築裝修上則採用西方的裝飾手法。

後來出現一種簡易的石庫門住宅,單開間門面,取消天井,上下兩層,給經濟條件不富裕的職員、商販住。而來上海打工的下層勞動者連簡易的石庫門也住不上,只能在棚戶區棲身。

上海的棚戶區多分佈在租界外的周邊地區。棚戶區陰暗、潮濕、破爛、擁擠、污臭,既缺少陽光又無新鮮空氣,道路狹窄、用水困難。棚戶區多在低洼地區,周圍是臭水溝,又無下水道,污水蔓積,雨天更甚。

據當時人描述,這種棚戶建築「其門高不及肩,察其外觀,席草為蓋,糞土為牆,支木為床,築土為灶。空氣污濁,黑暗無光。斗室之內,聚居者七八口」。這種被稱為「滾地龍」的房屋蓋成不久就東倒西歪,「一遇火災,頃刻延燃」。

比日本更早用「地火」

上海開埠后,在市政建設方面有很多新東西傳了進來。1865年以後,在租界街頭樹起了造型別緻的煤氣燈。煤氣由鐵管引出,點燃後向外噴火,燃燒為燈,用以照明,上海人稱為「地火」。

煤氣燈「創辦之初,謠諑紛紛,而其最可笑者,則雲地火盛行,馬路被灼」,人們不敢光著腳從煤氣廠附近走過,怕地火「攻人心脾」。

曾有人以「火樹銀花不夜天,行人如比夢遊仙」來形容「租界中地火如林」的夜景。有人將點了煤氣燈的上海稱為「不夜城」,詠贊:「火樹千株照水明,終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鐵管通街市,真箇銷魂不夜城。」從此上海有了近百年「不夜城」的名聲。而日本的第一盞煤氣燈是1872年在橫濱啟用,比上海要晚。

在,用於照明的電燈最早也是出現在上海。1882年,電燈首次在上海投入使用,15盞弧光燈安裝在樓房和公園內外,燈光齊放光明,「竟可奪目」,點綴著外灘的夜幕。

電燈只靠一根細鐵線便可發光,比用鐵管輸氣噴火的煤氣燈更為神奇。相比之下,曾有「地火」和「賽月亮」之稱的煤氣燈顯得黯然無光。

電燈初來上海,居民對這一新事物還抱著驚奇和疑慮。有人認為電光就是火,甚至還舉著旱煙斗湊近電燈借火。一時間夜觀電燈稱為上海市民的一件大事。

1883年,上海租界開始供應自來水。英商在租界鋪設水管,水管埋於地下,「又於沿街每數十步豎一吸水鐵桶,高四尺許,下面與水管聯絡,頂上置一機括。用時將機括拈開,水自激射而上」。

水廠建成后,邀請李鴻章來參觀,並由他開啟引入黃浦江水的閥門,宣告了近代的城市供水系統在上海誕生。

「自來水」這個名稱就是上海人首先叫起的。他們覺得水經地下水管源源不斷地流來,「奇哉水蛇地中行」,而且還能「黑龍倒吸滬江水」,讓水沿管道直上高樓,「能使高飄最上樓」,頗為神奇。

晚清還從國外傳來了西式馬車,用材上乘,做工考究,其式樣「有雙輪、四輪者,有一馬、雙馬者,式樣隨意構造,宜雨宜晴,各盡其妙」。在竹枝詞中,這一西洋奇巧也被提及:「轉輪聒耳隱如雷,電掣雲飛日幾回。車上有人高舉手,玉鞭群聽指揮來。」

租界的終結

在租界內有一個花園很有名,這就是張園。它本是英商和記洋行經理格龍建造的花園,後於1882年由張叔和購得,建成私人住宅,俗稱張園。

園主張叔和是個精明的商人,他經營張園最大的特色是融中西園林風格於一處,供中外人士共享。張園幾度擴展,最大時面積有60多畝,園內建洋樓、草坪、荷池、戲園、茶室等,向公眾開放,供公私各界租用。

清末,一些新奇的活動在張園舉辦。1903年,外商以月租銀1000兩租賃張園,引進魔術、幻術館、西菜館、騎腳踏車、拳擊賽等。不久,租地演戲、慈善義賣、集會演說、遊園會等相繼在這裡亮相,使張園成為租界中心區人流彙集的場所,熱鬧非凡。

上海的開埠對當地人的生活影響很大,直到20世紀20年代,租界中外國人管理的大樓仍有寫著「人請走後門」的指示牌。1904年在上海還發生了一件洋人對華人行兇的嚴重事件。

這年1225日,俄國兩名水兵在上海外灘用斧頭砍死華人周生有。上海道台要求俄國領事交出兇犯,由官府審斷。俄國駐華公使只同意由俄方按軍法處置。幾經商談才由俄方判處兇犯8年監禁了事。這件事的處理不公引起了上海全社會的關注,風潮持續了3個月才平息。

19431月,與英、美兩國分別簽訂了《中英新約》和《中美新約》,新約中規定英國和美國將上海公共租界的行政管理權交還,這才消除了自上海開埠以來西方國家割據租界形成的「國中之國」。

(文/陳仲丹)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