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工智慧 受益的不僅僅是零售業

人工智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入到我們的世界。

路透社近日報道稱,到2030年人工智慧將為全球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與印度兩國目前的經濟總量之和。普華永道的最新報告指出,在人工智慧的推動下,2030年全球GDP將增長14%。從地域分佈來看,和北美有望成為人工智慧的最大受益者,總獲益相當於10.7萬億美元,佔據全球增長比例的近七成。從行業來看,零售業、金融服務和醫療保健將是最大受益的行業。

(圖片:CNSPHOTO提供)

2016年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指出信息技術革命正在把世界推向大變革的邊緣。很多人都贊成這個說法,比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在美國中國小推廣了編程教育,他認為未來每個人都需要懂一點編程,這樣才能在自動化時代到來的時候不被人工智慧所淘汰。可是,跟人工智慧比演算法、比編程無異於以己之短,較比之長。

《財富》雜誌指出,以往任何一次技術革命總是會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而自動化革命則會打破這個模式,這就意味著機器人將取代人類所有的工作,既包括體力勞動也包括腦力勞動。

智能零售將成為常態

消費者提供的個人信息和數據越多,人工智慧反饋的服務就越具體、越個性化。

足以預見,人工智慧越發達,它就越以更多的方式來改變我們的生活。當亞馬遜的智能語音Amazon Echo、沃爾瑪的比價工具Savings Catcher、美國高端奢侈品百貨商店Neiman Marcus的智能虛擬穿衣鏡、美國連鎖百貨店Nordstrom的智能試衣間,以及日本軟銀第一款機器人「銷售員」Pepper都融入到人們生活中的時候,人工智慧就將會像人們生活中的水電和互聯網一樣,成為人們生活的基本要素。

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預測,到 2020年,50%的零售業消費者服務諮詢將通過對話式的人工智慧應用來完成,85%的消費者互動將不再需要人工來進行。

星巴克在去年推出的虛擬助理「我的星巴克咖啡師」(My Starbucks Barista)APP,甚至都不需要打字下單,只需要對著手機說出自己的所需,具有聲音識別功能的虛擬助理便會把訂單發送到附近的星巴克門店。等消費者進店時,做好的咖啡已經在等著他了。還不止於此,星巴克的人工智慧還可以在消費者通勤的路上向他推薦某款遊戲打發時間。

相比於虛擬助理,人工智慧機器人提供的服務將更周到。家居裝飾零售商勞氏(Lowe』 s)經過了兩年的測試之後,今年計劃在11家位於海灣地區的店內推出自有品牌的機器人LoweBots,這種機器人具有語言處理功能,可以回答顧客「鎚子在哪裡」這類簡單的問題;LoweBots還內置有感應器,能感應到附近的人在做什麼,並適時上前提供服務。比如,當顧客在某一貨品區域停留很久的時候,就可能意味著他/她有選擇恐懼症,這時LoweBots就會上前,為他提供參考建議。

人工智慧另一個常見的應用是圖片搜索。消費者將喜歡物品的照片(無論是朋友腳上的鞋子,還是路人身上穿的衣服)上傳之後,人工智慧就都可以通過視覺搜索找到同款或者相似款了。

谷歌等搜索引擎在視覺搜索的開發和研究上已經花費了數年時間,直到最近才開始在零售業落地應用。

在百貨公司Neiman Marcus的官方APP上,消費者可以拍下任何物品的照片然後上傳,其APP很快就可以展示出Nieman Marcus的產品目錄中與之相似的產品;鞋類品牌Skechers的網站上也使用了人工智慧驅動的引擎來實時分析、識別圖片,並為消費者找出相似的產品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荷蘭航空公司KLM、電商品牌 Everlane、迪士尼等,都開發了自己可以用作客服的聊天機器人,為消費者提供各種信息。

商業的本質永遠都是圍繞著顧客的需求,提供適合的商品與服務。機器學習可以讓人工智慧變得越來越智能,而消費者願意提供的個人信息和數據越多,人工智慧反饋回來的服務就越具體、越個性化。

作為零售業的核心,供應鏈成本及運營效率會貫穿整個商業的生命周期,智能零售必然會以高效率、低成本、高精準取代傳統零售業中那些更多靠人管理的職能,把數據轉化成洞察,並以此來決定營銷和產品,從而打通整個價值鏈,最後幫助商家與消費者實現共贏。

可見,人工智慧已不再是未來式,機器人提供各種服務的場景將會成為常態。

將給醫療領域帶來變革

一個醫生一輩子大概會看20萬個病例,而人工智慧演算法3個月就可以看13萬個病例。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相關應用與理念的不斷傳播,越來越多曾經深入人心的觀念被徹底撼動,醫療行業也不例外。在機器學習還有大數據實用化提速的大環境下,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是日新月異。

目前,醫院醫生對患者的診療辦法首先是搜集患者資料、列出可能的原因,通過權衡各種信息后利用排除法排除一些因素,最後再通過實驗室的檢驗來驗證推斷,最終得出結論來。但實際情況並沒有描述中這麼簡單。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在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為了獲得癌症檢測所需數量的標本,每個前列腺癌的患者要做多達50個切片,再由醫生帶到實驗室里進行檢測,而研究一名患者的活檢結果要花費一個醫生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但現在IBM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沃森就可以使用大量數據對醫療標本進行分析了。

《紐約客》的報道稱,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通過深度學習方式教人工智慧如何辨別一種惡性腫瘤——黑色素瘤,在用了近13萬張圖片訓練機器正確識別病變之後,在每次測試中,機器的演算法都要優於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可是要知道,一個全職的皮膚科醫生一輩子大概會看20萬個病例,而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慧演算法,3個月就看了13萬個病例。

《紐約客》稱,醫生的診斷可以稱作為是一種認知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長期工作積累起來的經驗。而人工智慧則主要是通過深度學習,就是模仿人類大腦的運作模式,從已分類的圖片里提取信息,然後觀察成百上千張歸類好的圖片,歸納出某種事物的特徵,最終形成自己的認知模式。

路透社認為,雖然人工智慧資料庫的完善仍需時日,但今後病理學專家可能不再需要用顯微鏡來觀察切片了。這對於醫療行業來說將會是一場變革。

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醫生彼得·維爾德認為,人工智慧對整個醫療行業來說尤其是對病理圖像來說是一項顛覆性的科技,人工智慧將會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

路透社表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正在逐漸普及,預計5年內其市值或將達到80億美元。而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工智慧的作用,還需要建立更加完善與強大的資料庫。

幫助人類取得更大的成就

無論如何,人工智慧的腳步都已不可阻擋,而人類也總是要想出辦法來解決被機器替代的問題。

或許在強大的人工智慧面前,我們會自愧不如,但其實人類也有機器無法取代的獨特優勢。

《紐約客》上的文章這樣寫道:人類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不斷地創造新工具,比如汽車、飛機、手機。而人工智慧將會以同樣的方式激發人類的思維創造力,所以人工智慧不僅不會取代人類,反而會使人類的頭腦變得更強大。人工智慧對人類而言是一種更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人類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不是你死活我、此消彼長的關係。

電商剛剛興起的時候,就總有人說在線購物會替代實體零售業,可是人們依舊喜歡走進實體店,就像蘋果公司亞馬遜都在花重金打造線下實體店,就說明再好的在線購物都不可能替代實體店的購物體驗。

而在一些行業被代替的同時,還會催生出新的行業。

比如在2014年成立於西雅圖的人工智慧眾包服務平台Spare5,就是一家用人工來幫助公司培訓人工智慧的初創企業。這裡的「人工智慧訓練師」每天的工作就是回答成百上千的問題:簡單的,如何搭配鞋子和衣服(「訓練」人工智慧推薦引擎);複雜的,對著手機讀一段內容(用來訓練人工智慧的語音識別)。

可見,機器的深度學習過程就是「知道是什麼」的過程。再回到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應用的例子,《紐約客》的文章指出,醫生之所以不可能被人工智慧所替代,是因為臨床實踐給醫生帶來的不僅僅是「知道是什麼」,還「知道為什麼」,而只有知道為什麼,才會推動醫學的進步。

所以,人工智慧不會取代人類,它們只會提供專業的知識與幫助,使專業人員的能力更強。

非營利性網路數字雜誌《萬古》(Aeon)更是強調,醫生最棘手的問題不是對患者病情的診斷,而是面對患者把病情聊清楚的同時還能照顧好病人的情緒。如果單從診斷上說,人工智慧的能力早晚會超過人類,但人類的無可替代之處在於,人們看病的時候不希望面對的是一台冷冰冰的機器輸出結果,而是希望面對面地交流。

《萬古》指出,情感連接和社交能力,才是人類所獨有的「技能」,才是機器無法取代的獨特優勢。在人工智慧時代,只有挖掘人類獨有的情緒勞動才是對抗未來大規模機器代替人類勞動的根本辦法。(年雙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