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有科學我有神功!

《降臨》和《異形》代表了外星人電影的兩個極端

外星人,永遠是科幻電影中最炙手可熱的角色之一,這種來源於人類想象力的地外生命,代表著我們對浩瀚宇宙探索途中的可能性暢想。比如

《星際迷航》

系列"全宇宙心連心"的跨種族大團結,或者

《降臨》

中"七肢桶"為地球帶來超越時間與虛無的世界觀,甚至如《ET外星人》那樣擁有童趣般的魅力,代表我們對可能性的地外文明那麼一絲美好希冀。

不過這裡要潑冷水了,多數外星人電影並不是這樣子,因為在"科技恐懼"的層面中,大部分同類作品都在描述一個"壞未來",這類外星人電影,一方面代表著人類探索宇宙的悲觀或警示情緒,另一方面更是為了突出大銀幕的奇觀和獵奇效果。外星人入侵地球嘛,讓人類跟"老外"打起來,總比跟他們在一起"過日子",更能突出商業娛樂化的特色。
其實在所有外星人電影中,也是存在著兩個極端:
這裡我們主要來描述后一種類型電影,我們稱之為"外星怪物"。
其實所有外星人都是奇形怪狀,但之所以稱之為"怪物",因為在它們身上,看不到科技甚至智慧的影子,反而是作為一種生命,對生存環境和種族繁衍高度的適應能力,一不留神站在了全宇宙食物鏈的頂端。用句俗話來說,你有科學,我有神功,你有強大的科技和智慧來武裝自己羸弱的身體,那麼外星怪物們,就用逆天的身體機能和繁衍能力作為應對,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進化平衡"。

你有科學,我有神功!(《異形》劇照)

諸如《鐵血戰士》這樣擁有高度科技文明,還要平時搞個"成人禮"保持身體強大機能的物種,實則有悖於進化論。
而且所有描述外星怪物的電影,幾乎都是恐怖片。
隨著《異星覺醒》的公映,不妨讓我們探究一下,這些來自外星、在我們眼中作為"怪物"存在的生命,在電影中究竟有何表現呢?它們可以不受地球生物學的約束,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見不到。
(友情提示,如下內容,口味有些重)
在各類科幻驚悚片,這些來自外星的怪物,之所以堂而皇之的出入地球,一方面有著《異形》為同類電影創立了模式,另一方面它們可以讓創作者不受想象力的束縛。大銀幕上外星怪物奇形怪狀要什麼有什麼,但有個不能忽視的特徵就是,它們與《異形》完全不同,多數情況下它們不把進化論放在眼裡。

致命性誘惑——繁殖進化

《異種2》海報

1995年的《異種》當年票房6000萬,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但真正令影迷興奮的是,這類在80年代B級片里常見的故事,經常打著色情的旗號粗製濫造的題材,竟然被拍成了一部耗資不菲、大牌薈萃的主流R級科幻片。來自《驚爆十三天》《銀行大劫案》的名導羅傑·唐納森讓本片情節跌宕氣氛驚悚,特效化妝效果極佳。那時年僅19歲的名模娜塔莎·亨斯屈奇一脫成名,火辣身材留下多少春夢。
本片最具特色的就是在外星怪物的設定上,讓本片這些香艷的鏡頭有了充足的暴露理由。異種是一種火星生命,通過血液寄生人類,不但生長迅猛且擁有再生能力,而且它們對種族繁衍有著極高的追求,導致它們寄生到人類身上之後,立刻就會變成行走的生殖器,而且被寄生的主兒不是小鮮肉就是大美女,充滿了無窮的交媾誘惑。
當老司機發車之後,僅需幾分鐘便可分娩生育,照這樣的速度,地球人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滅絕在對方強大的性能力之下。當然,異種有個最大的弱點,就是單體攻擊和防禦力一般,且小異種長大成人需要一次結繭行為,而完全消滅異種,只需火攻即可。
寄生前夜——偽裝危機
很多外星怪物題材,它們喜歡打扮成人類,從人類內部滲透攻擊,和平演變,瓦解敵人防線。
這類作品很多,通過"偽裝"和"控制"兩點入手,造成一個異化的世界。這裡重點說兩類:
冷戰核戰的背景,極端主義的威脅,人性的喪失,情感的泯滅,集權體制化的悲哀,這類題材被發揚光大,比如約翰尼·德普的《太空異種》和根據海因萊因小說改編《傀儡主人》,但這些電影終究成本不大,只是突出附體,外星怪物形象基本沒有,比如《天外魔花》的翻拍版,1979年菲利普·考夫曼的《人體異形》中通過植物和雨水傳遞的孢子狀生物。

《怪形》中半人半獸的的怪物

這類電影的怪物們不但可以悄無聲息的寄生人類,而且擁有猙獰無比的變化本領。在《怪形》中,80年代的化妝特效手段為該片塑造了大批半人半獸的怪物,充滿了強大的視覺衝擊力。這種類型怪物,雖然看上去與進化論毫無關係,但這種通過偽裝而從內部瓦解一個種族的方式,無疑象徵著物種入侵的頂級表現。
當然,消滅它們的方式也比較簡單,依舊是屢試不爽的火焰傷害,《怪形》中用火焰驗血一幕早已成為經典。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90年代的《奪命高校》又提供了另一種消滅寄生怪物的手段--寄生獸需要大量水源維繫生命,是它們最大的弱點,果真水火無情啊。

植物大戰殭屍——外星植物

恐怖片《三尖樹時代》海報中對人類發起進攻的外星植物

既然是怪物,就不該限定其生命形態,能行走且能殺人的植物一定是來自於外星,因為地球上絕對沒有這種東西。可想而知,《植物大戰殭屍》中的植物是來自外星的,殭屍才是真正的地球人,原來我們一直在幫著外星人侵略地球。
恐怖片《三尖樹時代》改編自John Wyndham的科幻小說,也是較早引入並譯成中文的科幻小說之一。1963年被第一次搬上銀幕,一種外星植物降落地球,人類為了攝取它們的汁液廣泛種植,一場流星雨導致人類全部致盲,外星植物趁機發動進攻。作為那個年代的科幻片,如今看上去比較囧,人類消滅植物的方法也很無聊,但原著小說的地位卻非常偉大,畢竟引領了植物類科幻片的風潮,2009年該小說也被BBC改編成迷你劇,雖然小眾,但腦洞很大。
還記得《黑衣人2》的外星植物嗎?其造型來自於1986年的"恐怖喜劇"片《異形奇花》,該片翻拍自羅傑·科爾曼的《恐怖小店》,片中的外星植物依靠吸收人類血液生存,後來開始吃人,進而佔領了整個紐約。大嘴花的造型來自於捕蠅草,其實就是《植物大戰殭屍》中的吃人花。電影整體也很歡樂,人類還和大嘴花比賽唱歌,比爾·莫瑞和史蒂芬·馬丁客串。有趣的是,在對付植物的時候,人類反而沒有使用火攻,而是採用"電療"的方式滅之。
吃人的果凍——膠體怪
1958年的《變形怪體》和1988年翻拍版《幽浮魔點》塑造了一種果凍狀膠體的外星人,老版由動作明星史蒂夫·麥奎因主演,是影史上的科幻經典。果凍一般的外星怪物,這回真正的變成一種"物"了。因為這些傢伙沒有形體,卻能吞噬地球一切物體,包括《撕裂人》中的喪屍蟲,甚至《怪獸大戰外星人》中萌果凍怪,靈感都來源於膠體怪。

動畫電影《怪獸大戰外星人》中萌果凍怪靈感

就來源於膠體怪

膠體怪屬於積少成多類型,隨隕石而來的"小果凍",對人體有類似濃酸的腐蝕效果,不斷的吞噬人類,被吞噬的人體在怪物體內腐蝕,進而變成膠體怪的一部分,從而體型越來越大,最終從下水道湧出,砸爛、吃掉一切。
這些傢伙生命體征不明,人類武器的物理攻擊對膠體怪幾乎沒有作用,一槍下去也只是一個坑,但它卻害怕脫水物,比如消防泡沫液,氟碳表面活性劑、無氟表面活性劑和乾燥劑,火焰似乎也能對它造成傷害,但效果不大。
1999年的《病毒》是一部獨一無二的電影,因為該片外星怪物入侵的目標不是人類,而是機器.....

《病毒》中被外星人入侵的機器

本片就像《異形》與《終結者》的結合體,外星生命原本沒有形體,只是一道藍色脈衝,先攻擊了俄羅斯空間站,然後混入到美國一艘拖船中,開始獨立製造各種生化人,包括用扳手和零件組成的機械蜘蛛,殺死船員拼湊成半人半機械的怪物。 生化人沒什麼本事,無非就是力氣大,不容易死亡,主要還能噁心人。
肢解的人體被褪下骨骼,替換機械框架,與暴露在外面的密集電路、電線結合,彷彿穿越到了《雷神之錘》。主腦機器人是一個巨碩的異形機器,移動速度很快,槍擊、爆炸等很難將其殺死。生化人在地球形成了一個自循環的生態系統,包括其能量補給、繁殖後代、科技研發,。
約翰·布魯諾是好萊塢奧斯卡級特效大師,《深淵》《終結者2》《泰坦尼克號》等片的特效都是其主導,本片是他唯一一部導演作品,電影的質量一般,但裡面對外星怪物的塑造手段卻非常罕見,美工設計極佳。
以無形為有形——混沌生命

《黑洞表面》劇照

一艘探索黑洞的"新領域號"科考船,失蹤多年後突然出現,營救人員登上船之後,沒有發現任何外星怪物,但仍然死了個精光?因為這艘船"活了"。"新領域號"穿越黑洞到達的地方超脫於人類認知範疇,可以稱之為地獄,導致這艘船變成了弒殺的怪物,從科學一下子上升到了神學的高度。因此這部電影就像《異形》和《閃靈》的結合體,外星生命在這裡看不見摸不著,但無處不在。
對了,這部電影的導演就是大名鼎鼎的"電玩導演"保羅·安德森。
外星怪物類電影,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早已演變成為一種既定模式。所謂的翻新,多數是從外星怪物的設定上大做文章,《異形》給同類作品開了一個好頭,創造了一種橫行宇宙、代表著物種高度的生物,那麼隨之而來外星怪物們,它們都在想方設法的打算超越異形
"異形剝削"與天馬行空

《殺出銀河系》成為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異形剝削"電影的縮影

還記得2001年那部奇葩的

《進化危機》

嗎?那些來自外星的細胞生物,用了幾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地球幾億年的進化,但最後卻死於海飛絲。。。

《異形》之後,後世很多作品都打算創造屬於自己"異形",在80年代中後期,是外星怪物類電影最為火爆的時刻,比如著名的B級片《殺出銀河系》,片中將《異形》工程師的遺迹換成了金字塔,將異形換成了觸手狀生物(還能強姦美女,比日系觸手類動作片至少要早10年)。該片雖然新意欠奉,但憑藉著重口味獵奇特色和如克蘇魯一般外星怪物,還是贏得了不少B級片冬粉的喜愛,這部電影也成為那個時代"異形剝削"電影的縮影。
但也有不信邪的,外星怪物又不是只有《異形》,可以完全開拓與後者截然相反的外星生命,於是就有了上述那些五花八門的外星怪物,這些作品絞盡腦汁創造出來的生命(有的甚至連"生命"都不算)都算在了外星人的頭上,最典型的要數著名B級片公司滿月(Full Moon),旗下的科幻恐怖片簡直匪夷所思,就連充氣娃娃在他們手中也能變成外星怪物(《娃娃終結者》)。
進入到90年代乃至新世紀,外星怪物類作品風潮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以《獨立日》《星河戰隊》為代表的外星主流科幻電影,外星怪物回歸B級片。諸如《病毒》《黑洞表面》這樣打算讓外星怪物另闢蹊徑的作品終究未能成氣候,倒是《迷失太空》中自帶"電焊口器"的外星蜘蛛,還有范·迪塞爾《星際傳奇》里的盲眼怪物,仍然具備了異形的影子,看來觀眾還是對傳統外星怪物比較感冒。

師出有門的《異星覺醒》

《異星覺醒》可謂一部格調前衛,但模式復古的外星

怪物電影

縱觀外星怪物電影的發展,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大銀幕上的外星怪物一直在進行著進化選擇,從《異形》到《怪形》再到《異種》,它們就像武術門派一樣演變出多個不同的分支和體系,各自體系之內的怪物也有擁有獨立的技能樹。隨著這類電影風光不再,外星怪物們的潛力似乎也被挖掘殆盡,直到2017年,卻又有了復甦之象。
這部《異星覺醒》,是多少年以來,少見的以外星怪物為題材的主流科幻驚悚片,要知道幾年前就連《普羅米修斯》也不是單純的外星怪物電影。
《異星覺醒》的格調前衛,但模式復古,在外星怪物大舉進攻地球的今日,電影又將場景回歸到了太空飛船(空間站)上,並且故事發展比較遵循當年《異形》創立的幾大生存規則。而片中出現的外星怪物"凱文",也是重回進化論的體系之下,演變出的又一種至尊生命體。
這個來自火星孢子、被宇航員培育出來怪物,從細胞狀態,短時間內就可以"長大成獸"。成年凱文外形就像一隻八爪魚,這裡需要插一句,將外星怪物設定成軟體動物的電影其實不多(比如吳彥祖那部《歐羅巴報告》,在木衛二上就碰見一八爪魚狀外星怪物),這裡一方面致敬了曾經風靡一時的八爪魚狀"火星人",另一方面也借用了軟體動物的適應性進化特徵。因為地球上的這類頭足綱生物代謝系統非常簡單,卻擁有發達的感官和神經系統,更重要的是,它們的腦部極為發達,比如花枝。
這樣就讓凱文擁有了最強的殺手鐧--超高的智商,這是很多外星怪物作品沒有涉及到的環節,更何況觸手系和幽閉空間對電影驚悚效應的加成。可以看出,《異星覺醒》中的凱文,與以往各類外星怪物都不同,卻又吸納了前輩們的經驗,包括《異形》的規則,《殺出銀河系》的觸手,《幽浮魔點》中的軟體生命形式,乃至又開發出超高智商這門獨門武功。
從《異星覺醒》乃至不久之後的《異形:契約》,科幻驚悚片模式下的外星怪物一來就是兩部,而且我們的祖師爺異形大人也終於回歸。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期待,外星怪物電影能夠再度煥發光彩呢?那些形形色色的怪物們,在大銀幕上消失的時間實在太久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