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阿里的未來在哪裡?你所不知道的阿里未來簡史?(上)

這,是一篇關於阿里的「史實類虛構未來簡史」。說它是「史實」,因為所有的、已經成為過去時的材料,都可以找到公開的出處;說它是「虛構」,因為文中人物的主觀內心無從可證;說它是「未來」,因為筆墨所及,正是那些靜待時間證偽的東西。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阿里的探索遠超經濟與商業的範疇,想從這個角度寫寫,但始終開了頭,又停下,找不到一個好的角度。對阿里和馬雲,我始終抱著由衷的敬意,但其程度卻隨著阿里發展的狂飆突進,走了完全相反的另一條緩緩下降的拋物線,為此我有著一種莫名的矛盾心理。

直到看了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重新講史,在《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中,闡述了智人是如何憑著「講故事」的能力成為地球的主宰,並正走在為「神」的路上,突然間,豁然開朗,始成本篇。

阿里是《人類簡史》的現實證明。同時,也是《未來簡史》的進行時!

一 阿里成立

1999年3月10日,馬雲和17個同伴,在杭州成立了一家公司,史稱「阿里巴巴」,簡稱阿里,18個創始人史稱「十八羅漢」。其時,離雅虎開啟的互聯網時代剛過5年,離納斯達克互聯網崩盤還差1年,離加入WTO還有兩年零九個月。其地,乃華夏經濟、文化鼎盛全球時期——南宋的都城。

那天,是「阿里故事」的正式開講日。作為說書人的馬雲,面對十七羅漢,慷慨激昂地講了三個願景:

第一個阿里巴巴要成為服務中小企業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第二個阿里巴巴要成為市值50億美金的企業。第三個阿里巴巴要做一家生存102年的企業。

(時至2017年歲首,這三個願景:第一個,當時就實現了。阿里現在的業務已遠遠不是「電子商務」可以表述,服務對象遍及政府、商業機構和個人,正試圖遍及物理和互聯網空間。第二個,50億美金的估值,回頭看的確就是一個「小目標」。第三個,已經生存了18年,還需前赴後繼、擼起袖子干、繼續活上84年。)

馬雲講的三個願景,是阿里故事的源頭。在未來,阿里故事將精彩紛呈、高山仰止。而此時的故事比之於之后的演繹,要枯燥、無趣很多。阿里巴巴大門背後、阿里故事裡的那個新世界,在馬雲的心中,與在十七羅漢的心中是不一樣的(那天,馬雲講第一個願景式贏得的掌聲遠比其他兩個更熱烈)。不過話說回來,那個新世界當時在馬雲自己的心中也難言清晰,但種子已種、格局已開。

真正懂馬雲的人,那個真正在這枯燥表述中,能預見未來阿里故事精彩的那個知音,馬雲尚不知道他在哪裡。但是,這個人的出現沒有讓馬雲等很久。

二 孫正義

那個真正懂馬雲的人,是個祖先來自的韓裔日本人,叫孫正義。

1999年10月31日,阿里成立后第7個月底,北京富華大廈,在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資深分析師古塔的堅持下,馬雲與孫正義平生第一次相見。短短6分鐘,孫正義咬定馬雲,追著馬雲接納了他的3000萬美元,占股阿里巴巴30%。

這次見面,從根本上成就了日後的馬雲。從此,馬雲的思想不再孤獨寂寞,阿里故事更是獲得了天馬行空的足夠資本。孫正義是如此珍愛阿里,不僅持續追加巨額投資,而且直到2016年阿里美國上市后,才為了解決軟銀自身問題,第一次拋售阿里的股份,持股從32%降至28%。孫正義更是珍視和信任馬雲,不僅放手馬雲領導阿里,而且帶著馬雲登上一個又一個全球舞台。

馬雲與孫正義的6分鐘,後來被頻繁演繹,甚至冒出兩人在洗手間敲定合作的狗仔情節。但馬雲到底說了什麼?如此打動以「瘋狂」著稱的孫正義?對此,有各種公開版本,但內容都讓人覺得實在是平淡無奇。

其實:懂的,瞬間心領神會;不懂的,聽不出玄妙之音。孫正義是聽出、聽懂了。

孫正義的心領神會暫且不表,先來看看馬雲所講的阿里故事!

阿里故事

2014年9月,阿里集團向美國SEC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文件。在招股書中,馬雲向投資者發布一封公開信。這封信是阿里故事的最官方化版本。公開信里的內容,馬雲在其他場合都講過,但受上市規範文件性質的約束,此次表述少了汪洋恣意,嚴謹而意賅:

---阿里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己任。宏願要讓普天下的中小企業沒有難做的生意。為此阿里要不懈奮鬥三個世紀,102年。

---阿里有性恰逢人類社會「千年一遇」的互聯網變革時代,將用科技與創新,創造一個具有新商業文明的生態系統,來實現這個宏願。

---這個新商業文明的生態系統應該是公平、開放、透明和分享的。阿里是這個生態系統的運營者和服務者。

---雖然阿里是一個商業機構,但賺錢不是判斷成功的首要標準。阿里以因為阿里發生了什麼變化來衡量自己的成就感,以世界因為阿里發生了什麼正向變化來衡量自己是否是真正的成功。為此,阿里的經營管理理念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

---阿里的事業是全新的,為了確保阿里的宏願能夠實現、阿里的價值觀不走樣,阿里的治理結構採用全新的合伙人制度。

馬雲會講故事,講得精彩:首先,人類的確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轉折點上,阿里故事「趨勢正確」。其次,阿里故事,空間上覆蓋全球(全球市場),時間上披靡未來(管用102年),概念上宏大包容(生態系統)。所以,馬雲講完,就像伸出了如來佛祖的五指山,哪怕你是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的孫猴子,怎麼玩都好像玩在阿里的場子里,只要是商業生意都像是阿里的子集和註腳。最後,馬雲始終擁抱變化,不斷推陳出新各種新概念、新理念,永站潮頭浪尖。

時至今日,沒有人不佩服馬雲的天才理念和演講能力,馬雲才是當今的「脫口秀」之王。可以說:沒有馬雲講的阿里故事,就不會有阿里以及阿里的成功。十幾年來,阿里故事常講常新,隨手拈來: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信用等於財富,新商業文明,新零售、新技術、新製造、新能源、新金融,第五大經濟體,計劃經濟越來越大。這些概念和故事,既如同崑曲,登堂入室,直呈龍庭;又如同民謠,街頭巷尾,植入人心。阿里故事代表著時代趨勢的浩浩湯湯:對於信仰者,這是財富的密碼;對於不認同者,這是命運的宣判。

如果馬雲只是一個天花亂墜、口吐蓮花的說書人,他無法取得今日的成功。除了故事講得好,馬雲乾的也一樣漂亮。

只是,阿里乾的與說的是同一件事嗎?

四 商業帝國or生態系統

在阿里的招股說明書中,關於阿里生態系統的商業模式是通過這樣一句話引出的:「阿里巴巴的使命決定了公司不會成為一家商業帝國。」為什麼馬雲要寫這麼一句話呢?解開這個疑問,同時也會知道在第一次見面的6分鐘里,孫正義心領神會的是什麼。

答案在這裡:2008年4月17日,牛根生帶著蒙牛集團一眾高管,拜訪阿里。牛根生與馬雲是長江商學院同學,日後牛根生事業蒙難,馬雲更是鼎立相助。好友來訪,馬雲親自接待,發表了熱情的歡迎講話。講話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內容,馬雲說:「人家問商業模式是阿里巴巴好還是蒙牛好,我思考了之後,覺得全世界最好的商業模式是國家。國家本來就是一個公司。。。。。。在虛擬世界裡面,很有意思,阿里巴巴突然發現可以做這個事情。」(全文收錄於公開出版物《馬雲內部講話》)

歷史悠久的文化,創造出了「富可敵國」四個字來形容財富之盛。可見,國家之富對於人而言是幾千年來的基本常識。同樣是做生意賺錢,馬雲比之於其他人,洞察了一個歷史給與的「玩大」的機會。不管1999年10月31日那天,馬雲如何表述,孫正義應該是心領神會的:馬雲要打開的那扇阿里巴巴大門背後,是在互聯網世界里,一個嶄新的「國家」!

阿里的這個國家商業模式,馬雲很少在公開場合談論。其原因,不言自明。不過,馬雲不談,並不代表沒有其他人能夠看出端倪。所以,對阿里一直有「商業帝國」的詬病。尤其是當淘寶商家不繳部分稅收、支付寶資金黑箱操作等這些與國家稅收、貨幣相關的問題被質疑的時候,阿里無可避免要經受沉重的政治檢視和輿論壓力。為了消減乃至消除這經商者不可承受之重,馬雲體現出了高超的智慧,見招拆招,其中的一招就是創造了「商業生態系統」來稱呼阿里的商業模式。(只是,這招一拆,「商業帝國」換「生態系統」,不當「皇帝」當「上帝」。)

其實,商業模式怎麼稱呼,並沒有多重要。有馬雲相同心思的商界精英,也不在少數。只是,要能幹成,不是光靠嘴說就行的。阿里能成,那是干出來的。阿里建起了深厚的帝國根基。

五 阿里帝國根基

在說阿里帝國的根基前,穿越下歷史,回到公元前206年10月的秦都城,咸陽。

鴻運高照的劉邦,搶先楚霸王攻入咸陽。彼時的咸陽城,集帝都、魔都於一身,高祖一頭便倒在了胡亥的龍床之上。但是,劉邦糊塗,有人不糊塗,日後幫劉邦追韓信的那個蕭何,隨軍進城后,一不貪金銀,二不戀美女,直奔秦丞相御史府,重兵包圍,嚴禁出入,秉燭達旦,搜寶護器。這些「寶器」奠定了日後漢楚爭霸、劉氏立國的基礎。啥寶器?秦朝的地圖和戶籍。地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說戶籍的重要性更在地圖之上。

戶籍制度在源遠流長,萌芽於周,隨著秦統一華夏而成為帝國管理的基石。戶籍是什麼?用現在互聯網時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帳戶」。在工業革命之前的農業社會,能夠傲視全球這麼多世紀,以其幅員之廣、人口之多,如果沒有戶籍制度,根本無法想象一個大一統、集中的中央帝國的存在。

以秦為例,其戶籍是一個兼具「廣度」和「厚度」的賬戶體系。「廣度」在於其覆蓋的人口絕對數和百分比。「厚度」在於其所包含信息內容的豐富。當時的戶籍包括以下這些內容:姓名、職業、籍貫、年齡、家屬、動產、不動產。正是在此基礎上,秦得以施行分配徭役、徵兵入伍、收取稅賦、連坐什伍、控制人口流動等一系列國家管理。仔細看看這些戶籍內容,用現在互聯網語言來說,那就是一個「三流合一」(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賬戶體系。

戶籍的「三流」體現在哪裡呢?「信息流」,是個人自然和身份信息,包括了他的血緣和社群關係,這是連坐什伍的基礎;「資金流」,是一個人的土地財產、要承擔的徭役和稅負的情況;「物流」,「物」在當時就是指人,在皇帝的眼裡臣民就是個會行走的國之財產,男子上馬爭戰、下馬耕田;女子上床生育、下床織布。人的流動是帝國最終要的物流。「三流合一」,江山一統!

馬雲洞悉了「賬戶」的秘密,不僅早早建起了阿里的賬戶體系,而且不斷拓礦其廣度和厚度,並且在互聯網巨頭中第一個實現了賬戶的「三流合一」,一舉奠定帝國基礎:

1999年阿里起於B2B業務,建立起中小商戶的賬戶,當時只有簡單的商務信息流。其時,新浪等乘著雅虎東風,風頭無兩,建立了個人賬戶,但也只有簡單的個人信息流。此時的互聯網巨頭都建了自身的賬戶體系(除了百度,好在瀏覽器的cookie等跟蹤技術幫助百度建起沒有賬戶的類賬戶體系)。但從賬戶本身的「厚度」來看,各互聯網巨頭都只有「三流」中的「一流」——信息流。

分化出現在2003-2004年。2003年5月阿里做了淘寶,開始建立個人賬戶,於是成為同時掌握商戶和個人賬戶體系的巨頭。同年10月推出獨立的支付寶服務。2008年推出快捷支付,此舉使阿里真正建立起自主掌握的用戶資金流賬戶體系(虛擬賬戶體系)。自此,阿里率先實現了賬戶體系的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二流合一」。

2013年阿里組建菜鳥物流網路。在此之前,客戶在淘寶已經能夠跟蹤所購商品的物流情況。但是,這是對物流的信息的掌握,而不是對物流本身的掌握。菜鳥網路的建立,使得阿里成為真正意義上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網路帝國。

回顧互聯網發展的歷史和阿里一路擴張中所面對的洶湧競爭,曾出現過不少挑戰者,但大浪淘沙,到現在有機會能在阿里的領地對他構成挑戰並成為同級別對手的,放眼望去,只剩這麼兩家了:

1、騰訊:騰訊與阿里在很長時間內,基本屬於互聯網世界中的兩條平行線。競爭烽火起於阿里向個人休閑娛樂領域的擴張,此時的阿里是進攻者。而局勢真正進入白熱化則是起於2013年8月5日微信開始做支付,染指「資金流」,憑藉賬戶體系的「廣度」,攻入阿里電商大本營,並在線下消費的現場支付中獲得了令阿里恐懼的優勢。(請注意,騰訊的個人賬戶體系是「二流」的——信息流、資金流合一。但在線下不存在物流的問題,所以「二流」的賬戶體系就夠了。

2、京東:京東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電商領域與阿里並肩,是因為劉東強在物流領域領先了阿里幾個身位。雖然從2007年開始的自建物流投資浩大,但是京東得以緊隨阿里,建立起「二流合一」的個人賬戶體系。只是,當時阿里的「二流」是信息流和資金流,京東的「二流」是信息流和物流。而近幾年,京東在金融和支付領域的一路狂奔,則是補「資金流」短板的必然之舉,否則建不起「三流」,那就遲早跌落為「二流」乃至不入流。

未完待續。。。。。。。。。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表,如需轉載請和聶某人聯繫(微信公眾號:Fintech_nie))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