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烏蘭牧騎:永不褪色的旗幟

1964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觀看烏蘭牧騎首次進京代表隊的演出。

烏蘭牧騎,蒙語原意為「紅色的嫩芽」,是活躍在草原農舍和蒙古包之間的文藝團隊。烏蘭牧騎作為一支有著濃郁民族特點的文藝輕騎隊,在內蒙古草原上有著廣泛的影響。1957年,第一支烏蘭牧騎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誕生后,很快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在草原上傳播開來。這支文化輕騎隊駕著勒勒車,以短小精悍的演出形式活躍在農村牧區,至今已經有60年的歷史。

今年58歲的那順是著名蒙古族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現任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直屬烏蘭牧騎藝術團團長。42年來,他堅持到一線牧區演出,因為他是來自牧區的孩子,他熱愛著家鄉,更深愛著烏蘭牧騎。

1958年7月,烏素圖水庫落成典禮大會全景。

首支烏蘭牧騎誕生

「烏蘭牧騎是我們的寶貴財富。」說起烏蘭牧騎, 那順激動中飽含敬意。

那順出生於科爾沁大草原的一個牧民家庭,父親是當地有名的民間藝人,會唱歌、拉四胡、說書。從小耳濡目染,並且天生有著一副好嗓子的那順早早就愛上了唱歌。1975年,還在上國中的時候,那順在一次學校文藝匯演中被哲里木盟(現通遼市)科左中旗烏蘭牧騎藝術團的老師看中,成為了藝術團的一員。彼時,烏蘭牧騎已經活躍在草原上18年了,廣受農牧民的喜愛。

「烏蘭牧騎」,后被引申為「紅色文藝輕騎兵」,其產生和發展與內蒙古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有關。內蒙古地域遼闊,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有不少牧區走上百里路才能碰到一兩個蒙古包。1957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局(現為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派出工作組深入到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正藍旗、正白旗、鑲白旗等地進行文化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鑒於牧區、半農半牧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點極其分散的情況,要使農牧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豐富起來,就必須建立一種裝備輕便、組織精悍、人員一專多能、便於流動的小型綜合文化工作隊。關於建立烏蘭牧騎的最初構想就這樣開始形成了,在經過充分研究之後,1957年5月27日正式制訂了烏蘭牧騎試點計劃。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烏蘭牧騎在群眾文化工作比較活躍的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宣告成立。創建初期,這支烏蘭牧騎只有9名隊員、2輛膠輪車、2塊幕布、2頂帳篷、3盞煤油燈、4套服裝、5件樂器、6匹馬和播音設備1套、收音機1台、留聲機1台。無論是定居點還是放牧點,只要有一個牧民,他們就演出。「烏蘭牧騎」的名字在草原上迅速傳播開了。

第一面烏蘭牧騎的旗幟在草原上樹起,緊隨其後的翁牛特旗烏蘭牧騎、正藍旗烏蘭牧騎、鑲黃旗烏蘭牧騎等正式建隊。到1963年底,內蒙古已經建成了30支烏蘭牧騎,以後又不斷發展壯大,至今仍然活躍在內蒙古廣大的農村牧區。

年輕時的那順。

演員一專多能

那順剛到團里時,正趕上烏蘭牧騎人員緊缺,還沒有來得及培訓和演練就開始上台演出了。當時那順所在的烏蘭牧騎團隊有30多人,隊員多來自草原農牧民,隊伍短小精悍,個個身兼數職,一專多能,報幕員能唱歌,唱歌的還能拉馬頭琴伴奏,放下馬頭琴又能頂碗起舞。

烏蘭牧騎剛成立時規定,這隻活躍在草原上的文藝輕騎隊要按照群眾文化活動情況,以及各人員專長,指出其專長發展方向以便培養。但是根據烏蘭牧騎現有條件,不易分工太細,在具體工作中必須相互配合。

回憶起隨烏蘭牧騎下鄉演出的情景,那順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演員沒有華麗的服裝,沒有精美的舞台。演出就在農舍或蒙古包中間的土地上。演出場地就是一塊空地,一塊幕布,既沒有燈光,也沒有音響,演員們點著煤油燈、汽燈、「火把燈」為農牧民演出。儘管條件艱苦,但是看演出的人特別多。演出的一條跑褲好幾個演員等著輪流穿,這個演員剛演完,衣服立刻換給另一個演員穿。待他們30多人演出結束后,便借用當地群眾的馬車將他們送到下一個演出地點,晚上就借住在農牧民家中。那時候,農牧民朋友非常喜歡我們,他們都希望我們住在他們家中。每次得知我們要去當地演出,都提前將地平整好。我們並沒有正式的舞台,觀眾們很多時候就是圍坐在草地上觀看我們的演出。唱著跳著,我們的表演就變成一個大的聚會,觀眾們都會加入進來跟著我們一起唱一起跳。

據了解,60年的演出實踐中,內蒙古烏蘭牧騎先後創作了數萬個文藝節目,《頂碗舞》《筷子舞》《鄂爾多斯婚禮》等上百個藝術精品廣為流傳,培養出了牧蘭、拉蘇榮、金花、德德瑪等一大批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1970年,烏蘭牧騎隊員為牧民群眾表演擠奶舞。(本組圖片均為資料圖)

傳承文化精神

「當時的演員不光會演出,還會種地、擠奶、做飯洗衣、為農牧民修理家用電器、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等,我們的演員住在農牧民家中,晚上演出,白天幫他們幹活,交流文化。我曾經一個晚上幫助牧民擠過10幾桶奶,天還沒亮就起床幫助他們種地。除此之外,我還會做鞋,烏蘭牧騎和農牧民就像一家人。」那順說,幫助農牧民幹活和相處的過程,相當於在採風,因為許多的創作靈感也都來源於農村牧區基層,演齣劇目還原農牧民的生活,更貼合他們的生活,把生活融於了藝術中,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喜歡看烏蘭牧騎表演的原因。

烏蘭牧騎始終堅持不懈地全心全意為農牧民服務,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瑪奈(我們的)烏蘭牧騎」,烏蘭牧騎隊員則被喚作「瑪奈呼和德(我們的孩子)」。

烏蘭牧騎承載著草原人民的文化精神,不光為草原人民帶來了歡樂,還繁榮了地方文化事業、活躍了城鄉群眾文化生活、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

烏蘭牧騎的節目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人民群眾,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在內蒙古草原上產生了很大影響。1965年,烏蘭牧騎第一次走向全國。1965年6月至1966年初,文化部組織了內蒙古3個烏蘭牧騎代表隊,分赴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進行巡迴演出。從1974年起,烏蘭牧騎開始走出國門。幾十年來,分別在亞、非、歐、美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巡迴演出,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把歡樂和友誼播種到哪裡。

在內蒙古烏蘭牧騎的榜樣作用下,全國很多地方都成立了烏蘭牧騎式的文藝小分隊,到1988年,全國幾個民族自治區就有236支烏蘭牧騎式的演出隊,對推動文化繁榮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順說:「現在的烏蘭牧騎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60年來,內蒙古烏蘭牧騎已經發展為74支,人員由最初的每支10多人增加至40人左右,裝備也有了很大改善。演出環境變了,但是烏蘭牧騎為基層農牧民服務的演出宗旨沒有變,精神沒有變。(圖片由內蒙古日報社音視圖新聞中心提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