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80年代就建起大棚,他種了三十年的菜,付出很多,然而……

農財君說,近日偶讀到一篇文章(近日才廣為傳播),五味雜陳,又發人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位男主人翁的故事。讀到最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1

1966年,陳明利出生於一個貧寒家庭,全家六口人僅靠父親掙工分維持生活。

他至今還記得上國小時的辛酸事,「為買一本新華字典,父親從村東借到村西,也沒湊齊錢來。」1983年,因家庭貧困,陳明利僅上一年半國中就輟學回家,他為此哭了一夜。

貧困之苦,讓他產生了一股強烈的脫貧致富的願望。他推著小車賣過冰糕,趕四集販賣青菜。1985年,他開始嘗試種植拱棚蔬菜。沒有技術,他邊種植邊摸索,沒有文化,他利用一早一晚的時間如饑似渴學習。陳明利說:「我不怕吃苦、不服輸,看準了的事,一定要干出個名堂來。」

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在苦苦摸索著,為了觀察施肥噴葯對作物的影響,不顧嚴寒酷暑、風刮日晒,一蹲就是大半天;為了解一種不知名的蔬菜病蟲害,他要到城裡的新華書店查閱上百種圖書資料;為了掌握一門技術,他曾偷偷地去觀察種菜老把式澆水施肥、防蟲治病的時間和方法;為了把書本知識變成實用技能,他在自家的承包地里一遍遍搞試驗,失敗了從頭再來,長期的實踐使他逐漸成為一名大棚蔬菜種植「土專家」

1987年,陳明利種植的32架拱棚西紅柿、9架拱棚黃瓜喜獲豐收,當年毛收入5000多元,初嘗甜頭,陳明利從此與農業科技結下了不解之緣。1991年,年僅25歲的陳明利就在自留地里建起冬暖式溫室大棚,創下萊蕪第一。

1993年,在當時人均收入只有幾百元的曹家莊村,他成為第一個萬元戶。陳明利成了遠近聞名的「蔬菜大王」。種植大棚蔬菜能發大財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轟動。

致富之路不平坦,陳明利既有成功的喜悅,也嘗到了創業的艱辛。1990年他提前半月定植的黃瓜苗,遇到了罕見的倒春寒,提早上市賣個好價錢的希望一夜之間化為泡影;1991年他投資9000元建起的溫室大棚因火毀於一旦,燒光了所有的家底,為此他大病一場;1998年由於重茬種植,又逢連續陰雨天氣,試種十餘種蔬菜都未能成功。

陳明利有股不服輸的倔勁,一步一個腳印執著地走著。他說:「認準的道,無論多艱難,都要堅持走到底。」

陳明利蔬菜基地里單株可採摘16支的黃瓜

2

經歷過困苦生活,陳明利更懂得農民兄弟生活的不易。

看到部分農民缺技術、少信息,還在窮窩裡打轉轉,陳明利從心裡難過。1998年3月,陳明利自籌資金創辦農業科技服務站。

一開始,他吃了不少閉門羹。他到各村推廣新品種、新肥料、新技術,村幹部不支持,怕坑農害農、農民兄弟直搖頭。

為了讓人信服,陳明利在自己的大棚里搞試驗,驗證新品種、新農藥、新肥料、新技術。他引進的菜花新品種津雪88試種成功進行推廣,由於種子價格較貴,菜農難以接受,他包種子包技術,讓部分菜農進行試種,當年獲得大豐收,畝純收入4000餘元。群眾看到了實效,陳明利抓住時機廣泛宣傳,農技推廣打開了局面。

他購置了大量的農業科技書籍和科技光碟,配備了彩電及VCD,成立了科技圖書資料室和農業科技放映室,免費向農民開放,隨時組織學習最新的農業科技;他成立了土壤肥料化驗室,為農民免費測土並提供配方施肥依據;他還在家裡安上科技服務電話,對要求實地指導的,有求必應,隨叫隨到。

記不清有多少個陰天下雨的日子了,陳明利早早走出家門,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指導翻地、施肥、治蟲,為農民免費提供「科技套餐」服務,晚上回到家裡,常常累得雙腿拖不動,倒頭就睡,妻子心疼地嘮叨:「我們現在不缺吃、不缺喝的,你這是圖的啥?」陳明利說:「咱個人富了不算富,能讓老少爺們都富起來才算本事。」

多年來,陳明利共推廣優質高產玉米、小麥、棉花、大豆等良種44個,累計21.8萬畝,推廣黃瓜、西紅柿等優良蔬菜品種80餘個,累計12.6萬畝;成立植物醫院,全面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植物保護面積12萬畝以上,推廣覆蓋幾個鎮(街道),20多萬人口,這些農業技術的廣泛推廣和應用使農民增收近億元。

3「建合作社不光是為了自己富,更是為了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2007年,思謀已久的陳明利開始行動,他與高庄街道20個大棚蔬菜種植戶聯合成立了萊蕪市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這是萊蕪市第一個蔬菜專業合作社。當時,國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才剛剛頒布實施。

創業艱難百戰多。陳明利不僅是個指揮員,更是個戰鬥員。

有一年冬天特別冷,寒潮天氣即將到來時,陳明利動員社員們去大棚上縫草氈子,以防氈子被寒風掀起來。那一天,十幾個人在大棚頂上,捏著針,攥著尼龍線縫氈子。中午下來吃飯的時候,大家手凍得都拿不住筷子。但有陳明利身先士卒,大家忙活一天給大棚補好「衣服」,讓蔬菜平安過冬,避免了重大經濟損失。畢玉霞說:「什麼事都是他沖在頭裡干,大家都服他,都願意跟著他干。」

為了更好地示範帶動,2009年,陳明利從魏家窪、曹家莊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53畝,投資156萬餘元建立高標準蔬菜種植示範基地一個。為了建好基地,陳明利沖在一線,不顧酷暑炎熱,從整地、打井、架線、大棚焊接到基地辦公室的修建、倉庫的建設、各種設施的設計施工,一直到各種蔬菜的育苗、定植、管理,都付出了努力與汗水。

他培育出的芹菜芽如水果一般甜脆,每公斤達到76元。春節后的二茬韭菜每公斤40元,去年韭菜的畝產值達到10.6萬元,凈賺7.1萬元。

合作社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引擎」。如今,合作社除了擁有300多畝的自屬基地外,還吸納了217個社員。合作社自2008年起年年分紅,至今已持續8年,分紅的數量也從一開始的2萬元發展到36萬餘元,社員比普通農戶畝均增收1萬多元。

陳明利說:「建合作社不光是為了自己富,更是為了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讓大家共同致富。」

明利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社員分紅大會(資料圖)

4「賣菜也要講良心,決不讓一口不安全的菜走向餐桌」

在陳明利眼裡,種菜是為了賺錢,但更是一個良心活。「種菜的人,講的不僅是技術,還要有誠信,不能以次充好,否則就是害人。」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在陳明利的合作社基地里,隨便摘下一根黃瓜,連洗都不用洗,就可以儘管吃。陳明利對蔬菜質量安全的要求,已經到了苛刻的程度。

2012年合作社務工人員張兆法在給甘藍苗打葯時,剩下了點農藥,他怕不用了可惜了,就把剩下的農藥打在了黃瓜上面。採摘人員不知道黃瓜打了葯,把黃瓜摘了下來,張兆法才說黃瓜打了農藥。

陳明利知道后,不顧千勸萬阻,下令將黃瓜直接銷毀。他說:「做人要講良心,打了葯接著銷等於殺人不見血,我們種的就是良心菜,就要對得起良心這兩個字。」

還有一次,6名社員為了省時省工,偷偷使用了除草劑。合作社在收購芹菜時,通過品嘗對比,這6名社員的芹菜的口感與其他社員的口感大相徑庭,因為違規使用了除草劑致使芹菜在吃起來時口感發澀、發咸。情況核實后,陳明利對這6名社員的芹菜堅決不予收購,這6名社員與聽話的社員相比每畝地少收入6000多元,為此還和合作社大吵了一架,即使這樣,陳明利也不曾有過動搖。

近年來,合作社的「魯萊明利」、「嬴芹」等蔬菜商標得到廣泛認可,2015年「魯萊明利」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先後認證9個無公害蔬菜品種、14個綠色蔬菜品種、1個國家地理標誌認證,認定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面積1萬餘畝、綠色蔬菜基地認證面積3600畝,基地連續多年被評為「萊蕪市放心菜基地」。

5「我也是從窮日子裡過來的,現在生活好點了,就應該幫幫這些鄉親」

2012年,崖下村村民王艷紅的丈夫患病喪失勞動能力,婆婆患有心臟病,兩個孩子還得上學,這使王艷紅一家的生活頓時陷入了困境,家庭的重擔壓得王艷紅喘不過氣來。為了緩解家庭壓力,王艷紅想到了外出打工,但卻苦於離家太遠不敢離開。陳明利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讓王艷紅來到基地打工掙錢,並讓她放心,如果有事可以隨時請假,並且把她評為合作社的困難職工,每年給她800元困難救助金。王艷紅感動地說道:「如果沒有陳明利的幫助,自己早就被家裡的這些事情給壓垮了,是陳明利救了我們這一家啊!」

2015年,曹家莊村村民亓召信的妻子因患骨癌住院治療,巨額的醫療費用幾乎要壓垮這個家庭,剛剛在醫院化療完的陳明利得知這一消息后,不顧自己身患胃癌病體難受,帶著2000元救助金去醫院看望亓召信的妻子,亓召信感動地滿含眼淚,感慨著陳明利自己的身體還身患重病,還給自己雪中送炭。

有一年大旱,到了春耕備播的季節,陳明利為特困戶送去了600斤玉米良種。高庄街道辦事處修建鄂牛路那一年,陳明利帶頭捐款1000元,並倡導本村個體戶積極捐資捐物……對一些貧困戶,陳明利總是盡其所能,送技術、送良種,使他們從根子上脫貧致富。家人有時不理解,陳明利總是笑著說:「幫助他人,修路、架橋、建學校是積公德的好事兒,這樣活得才踏實。」這些年來,他已為社會事業捐款十多萬元。「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才是俺最大的心愿。」陳明利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陳明利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仍牽挂著村裡的幾個困難戶,囑咐員工給他們拿上桶花生油和自己種的菜送去。陳明利說:「我也是從窮日子裡過來的,現在生活好點了,就應該幫幫這些鄉親。」

6「如果老天能讓我多活5年,我一定把明利辦成全國知名合作社」

2014年,由於多年的操勞,生活沒有規律,陳明利患上了胃癌。

早在2014年初,陳明利就感到胃疼胃脹,但他整天忙得風風火火,沒有去醫院檢查。實在難受,他就吃點止疼葯對付。

陳明利一直捱到10月份。一天早上,陳明利洗漱時出現嘔血,把一家人嚇壞了,帶著陳明利去萊礦醫院檢查。檢查完,醫生悄悄對他的女兒陳秀榮說:「閨女,你要撐住。你父親已經是胃癌晚期。」醫生的話就像晴天霹靂,讓一家人哭成淚人。

住院才兩天,陳明利堅持要出院,去上海參加一個國際蔬菜展會。面對勸阻,陳明利堅持說:「我知道我的病不好。但機會難得,這次不來,可能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結果他自己開車,拉了一車蔬菜去上海參展

當月,陳明利又去濟南參加了一個全國性的農業論壇活動。那時,他已經吃不下東西,只能喝點稀飯。家人陪著他去,在會議結束后,和陳明利到省立醫院做胃鏡檢查。檢查結果很不樂觀,醫生說:「他胃裡已經長滿腫瘤,必須將胃全部切除。」家人含淚簽字。手術進行了6個多小時。

生前左胳膊打著滯留針的陳明利(資料圖)

陳明利住了9天院,就堅持要出院。因為心裡始終掛著他的基地。他的菜,就是他的命。

陳明利對化療反應很大,經常嘔吐到虛脫,體重也從患病前85公斤驟減到45公斤。承受著身體巨大痛苦的他,本應好好休息,但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合作社,沒有放棄過他摯愛的這片土地。他還是經常早晨5點多就去基地轉,晚上八九點才回家。在基地,他經常捂著肚子,疼得直不起腰,社員們看了都忍不住抹淚。

兩年裡,他先後經歷兩次大手術,6次化療,但在這期間,只要不住院,他仍像正常人一樣,日日夜夜摽在基地,觀察蔬菜長勢,給員工們開會,安排基地大小事務。患病後的他,像是在和時間賽跑一樣,總怕有事干不完,也總怕時間不夠用。

「爸爸,你別操心你的菜了,安心養病吧。我求你了。」陳秀榮不止一次勸他。「閨女,千辛萬苦都挺過來了,才有了今天,我就沒幹夠。如果老天能讓我多活5年,我一定把明利辦成全國知名合作社。」陳明利攥著女兒的手說。

2016年10月,陳明利的生命進入倒計時。他找社員談話,做最後的安排。「無論我在也好,不在也好,一定要把地種好,把菜管好,這就是給我幫了最大的忙了。」社員們眼淚汪汪地離開。

社員畢玉霞說:「他干這些事,真不容易啊。」

10月17日,陳明利因病醫治無效,於13時59分與世長辭,享年50歲。在他生命的彌留之際,他最後的心愿仍是想回基地看看,想在每個大棚前拍個照,想把這片土地永遠留在自己的腦海里。

陳明利,請安息。

2017年4月20日,陳明利被追授「齊魯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