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9條鳳凰單叢冷知識 70%的潮汕人可能都不知道

鳳凰單叢茶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問一個初入門的茶小白,面對以上問題多半會蒙圈,一問三不知。即便是入圈多年的老茶鬼,也不敢拍著胸脯說對鳳凰單叢門兒清。

也許你喝了十年鳳凰單叢,但我敢保證,有關它的一些知識你可能並不了解。不信你讀完以下9條鳳凰單叢冷知識試試。

1、鳳凰單叢為什麼用的是「叢」而不是「樅」?

據邱陶瑞編著的《潮州茶葉》所述,鳳凰單叢品種是鳳凰水仙品種眾多優異單株的總和。各個單株的品質各具特色,風格各異,因而單株採摘、單株製造、單株儲藏、單株銷售,「單叢」由此而來。

意思是說,鳳凰單叢茶是根據茶樹成茶質量,以「一樹一香」的特性優勢,從原先一大片混沌的鳳凰水仙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鳳凰水仙、鳳凰單叢的主要差別在於香氣的高低及滋味的優次,雖文獻記錄有先後,而實際栽植歷史無先後,同種同源,同時生成。

2、單叢茶的種性起源——鳳凰水仙「種性」造就單叢茶

鳳凰水仙和鳳凰單叢同種同源,是鳳凰水仙的基因造就了鳳凰單叢。李斌在《潮州單叢茶探源》中闡述,鳳凰水仙是茶樹從原產地向華南演化中形成的地方群體。

其「種性」通俗來說是「熱帶型」的種性。據茶樹染色體組型分析,鳳凰水仙的演化程度接近喬木型大葉品種,而有別於其它小葉品種。

但鳳凰水仙又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它在演化過程中,由於同源分居和地理隔離,既具熱帶型種性又兼具適制烏龍茶的特性,這正是它的特異之處,由此,也得以造就具有華南地方「特質」的單叢茶。

3、聞所未聞的鳳凰單叢命名方式

鳳凰單叢的命名方式蔚為大觀,眼花繚亂。光是把那些名字記全,也需花費不少時間。葉漢鍾、黃柏梓編著的《鳳凰單叢》就把其歸了一個類:

有以所在地命名的,烏崬茶、獅頭黃桔香、中坪芝蘭、陂頭芝蘭、「去仔寮」種、太子岩下、石骨仔、水路、岩上珍等。以季節、氣候命名的,有清明茶、俗雨仔、立夏芝蘭、秋仔、雪茶等。

以樹型命名的,有大叢茶、望天茶、香茶仔、團樹、雞籠、娘仔傘、大草棚、草坪仔等。

就成茶的外形特徵定名的,有大骨杠、大蝴蜞(類似螞蝗,但較碩大,而首尾較小)、絲線茶、麵線茶、蛤股撈等。

還有特殊命名的,比如八仙過海、海底撈針、老仙翁、兄弟茶、似八仙、通天香、鋸剁仔等。

4、「塌堀后」是什麼鬼,名字這麼難念是何品種?

鳳凰單叢茶葉品種繁多,口味香型複雜多樣,在所有茶類中可謂首屈一指。而且很多名字怪頭怪腦,如果沒人解釋,你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什麼意思。比如說這個「塌堀后」。

黃柏梓在《鳳凰茶》一書中是這麼描述它的:塌堀后(諧音「凹富后」,也叫蛤古撈)系屬鳳凰水仙「無性系」實生單叢。

因為這茶的母樹生長在鳳凰鳳西管區丹湖村一個叫塌崛后的地方,人們長年累月習慣這種叫法而故名。除了這個,也因其葉片表面凹凸起伏,形似蛙身的表皮而得名蛤古撈。

5、用鴨屎形容香型,也是沒誰了

鴨屎還能跟香味聯繫在一起?在鳳凰單叢語境里,還真的可以。

據《鳳凰單叢》書裡面記載,鴨屎香還是祖傳名叢,原叢由茶農魏氏烏崬山引進,種在「鴨屎土」(其實是黃壤土,但含有礦物質的白堊)茶園,長著墨綠色的茶葉,葉張像剛畝(學名鴨腳木)葉一樣。

鄉里人評價這茶香氣濃,韻味好,紛紛問是什麼名叢,什麼香型。魏氏怕被人偷去,便稱是鴨屎香。但還是有人想辦法獲得了茶穗進行插枝、嫁枝。結果「鴨屎香」的名字便傳開去,茶苗也在鳳凰地區擴種。

2014年5月,也許一是覺得不雅,二是鳳凰單叢茶專家黃柏梓和「銀花香」源產地坪坑頭村茶農經過多方品鑒,認為其香型近似鳳凰山上野生的金銀花,鳳凰單叢茶「鴨屎香」更名為「銀花香」。

6、「東方紅」那棵宋種原來有很多名字

鳳凰單叢裡面最著名的茶樹就是宋種了。宋種中的「宋」字來自傳統,一株樹叫不叫宋種,傳統非常重要。李仔坪那株老樹,《鳳凰茶》及《鳳凰單叢》中,將之名為「宋種黃茶香」。

相傳其為南宋時選育所得,多次歷史普查中均有記載。它最出名的稱號是飽含時代特色「東方紅」,但除此之外它還有過其他很多名字,比如「大叢茶」、「團樹葉」、「大葉香」、「宋種一號」等。

7、宋種原來有很多棵,香型也多

宋種有很多棵,而且香型也不少。黃柏梓在《鳳凰茶》中說,冠以「宋種」之名,須同時考慮樹齡和茶質因素,目前茶區公認的三棵宋種是宋種黃枝香母樹及兩棵宋種芝蘭香。

這三棵母樹及後代,皆可稱為「宋種」,而因兩棵宋種芝蘭香發展不及宋種黃枝香,茶區默認為「宋種」二字茶品,指宋種黃枝香品系。

不過,2009年邱陶瑞《潮州茶葉》及邱陶瑞、黃瑞光主編《鳳凰茶 茶史茶事茶人》二書都沒有將其稱為「宋種」。而且有的著作將其歸類為黃枝香體系,有的則歸於黃茶香體系。有意思的是,管理它的茶農則說,它的香型會隨年份天氣而變化。

8、為什麼鳳凰單叢的量詞是「條」

茶商在茶農那裡收購蜜蘭香的毛坯茶后,因為品質的不同,也會選擇性地分開去梗,烘焙。這樣就造成了兩袋茶葉的質量不同。

假如同一袋茶葉,因為量多,得分兩次烘焙,那麼這一袋茶就會分成兩袋子裝。同個爐子,同樣的溫度同樣的烘焙時間,烘焙出來的茶葉,在口感上不會一模一樣,只會無窮接近。

一路下來就會有好多好多袋口感接近的蜜蘭香,在茶客的口腔裡面就表現不一了,當喝到喜歡的時候又不囊中羞澀時,就會將一袋茶買下來,通常的表述是這樣的:「老闆,這一條茶我要了,全包。」

故而言「條」,就是指一個品種香型,在茶葉的加工過程中,表現出單一口感的一袋茶葉。

9、製法上,鳳凰單叢始於黃茶

這個說法的提出出現於葉漢鍾、黃柏梓編著的《鳳凰單叢》一書中。作者認為,在追溯單叢茶的源頭,一般人認為在黃茶之前應有早期單株採制的茶葉,在黃茶之後,才有烏龍茶意義上的單叢茶和傳統製法。

明末清初,「鳳山」黃茶是潮州烏龍茶的起點,單叢茶的「雛形期」也可能隨之出現。潮州鳳凰山是個特殊地域,這裡的地理環境、茶樹種性,栽培方式和單株採制,都是產生單叢茶的有利條件。

明末清初,潮州出現了用做青法炒制的「黃茶」,稱為「鳳山茶」,這是潮州烏龍茶的起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關於黃茶,早期記述見於郭子章《潮中雜記》(約1582年):潮俗不甚貴茶,今鳳山茶佳,亦云待詔山茶,可以清肺消暑,亦名黃茶。

本文來源於茶語網,茶語頻道商務合作電話:400-799-3998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