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除了呼吸美國的空氣,第一批留美女學生還做了什麼?

小姑娘的畢業演講視頻傳遍網路,引起了不少圍觀群眾的憤慨。人們給她冠以「辱華」的帽子,「人肉」她的家庭。其實在這場爭論中,雙方都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畢業的女孩應該問問自己,「既然我意識到差異的存在,那麼我能做些什麼來改善、改變這種狀況?」而憤怒的圍觀群眾也應問問自己,「我是不是也和她一樣,嚮往更清新的空氣、更自由的學習環境?」

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到現在,學生留學美國的歷史並不算長。大約一百年前,為了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女學生們遠赴重洋。她們所面臨的國內國外差異之大,內心之興奮、焦慮,是今天的留學生們難以想象的。閱讀那些時間淘洗過的往事,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對知識的渴望、改變社會的努力,而非身處優越的沾沾自喜。

本期微信,博雅君節選著名西洋史學家、第一位女教授陳衡哲的留美故事,也許會對有志於學的女性朋友們有所啟發,並且希望那位年輕的女孩在美國的空氣土壤里吸取更多養分,繼續成長,有機會再做更深入的思考。

陳衡哲(1890—1976)

陳衡哲:造命

節選自《為尋找現代之路——留學生在美國(1900-1927)》

陳衡哲(1890—1976),又名陳莎菲,是第一批享受庚款留學的9名女生之一。她1914年來到美國,六年之後,帶著在瓦薩學院(Vassa College)獲得的學士學位和芝加哥大學獲得的碩士學位回國,被北大校長蔡元培聘為該校第一位女教授。在此後的幾十年中,她是一位活躍的教育家、作家和社會評論家,成為民國時期留美女生中最突出的人物之一。她雖是在新文化運動興起之前離開的,卻體現了第三代群(指五四一代)留美女學生追求的理想。她的故事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口,使我們得以窺視那一代有志於職業生涯的女性的內心世界,包括她們可能經歷的事業與婚姻的衝突。

陳衡哲1890年出生於江蘇省一個士紳家庭。她常愛強調的一點是,她的家庭早就有女子受教育的傳統,而並非來自西方的影響。她是在母親和祖母的撫養下長大的,兩位女子都是有造詣的詩人和畫家,因此她自幼就對女性的文學和藝術成就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少女時代的陳衡哲也目睹了女性的種種不幸,尤其對一位姑母的遭遇充滿同情。姑母才華橫溢、能力過人,卻受困於一個不幸的家庭環境之中。她對圓滿人生的想往令陳衡哲永遠難忘。後來正是這位姑母鼓勵陳衡哲參加庚款留學考試。

陳衡哲也深受她一位舅舅的影響,他是個有進步思想的清朝官吏。在她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舅舅就告訴她要相信自己能夠「造命」,談他對獨立的西方女傳教士的印象。生長在一個有女性受教育傳統的家庭,又得到兩位有見識的長輩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指教,她很自然地不甘於做一個傳統模式的家庭婦女。到了結婚年齡,她拒絕了家裡給她包辦的婚姻,理由是她想繼續升學,這使她父親頗為不快。

儘管她渴望一個有益的人生,但那個時代沒有年輕未婚女子的出路。從一所教會學校畢業后,她到一個有錢人家做了家庭教師,那是個沉悶而無前途的工作。1914年庚款留學為女子開放,給她提供了一個等待已久的機會。對於在思想和情感上都蓄勢待發、力求突破傳統婦女窠臼的陳衡哲來說,去美國就意味著終於能夠自己「造命」了。

那年陳衡哲24歲,大大超過了傳統女子結婚的年齡。在拒絕了一樁婚事和目睹了姑母的不幸家庭生活后,她很可能在去美國之前就已決意獨身。一旦來到美國,發現了一片獨身和事業型女子的樂土,對她來說一定是一件非常欣喜的事。她在美國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驅、霍雷克山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創辦人瑪麗·來因(Mary Lyon)身上找到了自己的楷模。到美國一年後,她寫了一篇關於來因的文章,讚揚她投身女子教育,也特別提到她獨身的決定。在她的留美同學中,陳衡哲決意獨身是遠近皆知的。20世紀30年代,胡適在一封信中寫道:「當時我和我的朋友都知道陳女士信奉獨身,因此沒有人敢向她提這事。」

在傳統上,獨身對女人來說是逃避不情願婚姻的一種選擇,遁入佛門當尼姑往往是唯一的出路。偶爾獨身也會以集體的形式出現,如19世紀、20世紀初廣東一些地區的婦女通過特別的盤髻儀式以宣示獨身終老(自梳女)。

但獨身一直被認為是女人的無奈之舉,在社會和倫理上都不可取。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獨身獲得了新的意義,成為反抗不合理婚姻制度的進步行為。威特克(Witke)在她的學位論文中討論了獨身問題,她特別引述了那些持反對獨身觀點的人的話,認為在五四時期獨身雖然是新女性獨立的表明,但也因此使女性失去了性生活。陳衡哲不結婚的想法顯然在「獨身」成為五四時髦話題之前就有了。

陳衡哲、任鴻雋夫婦與胡適

但她最終在30歲時放棄了獨身。使她回心轉意的男士是任鴻雋,他是1916年的康奈爾大學畢業生,後來成為傑出的教育家,為發展的科學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即使在結婚之後,陳衡哲仍在內心與自己辯論婚姻的利弊。她在1920年代中期寫的短篇小說《洛綺思的問題》顯示了這種內心鬥爭的激烈,使我們難得地窺視到一位有志於事業的女性的內心世界。

洛綺思的問題就是陳衡哲本人的問題。她在故事中說明,家庭和性——就像事業一樣——對女人是不可缺少的。沒有它們,她的靈魂,或許還有她的肉體,會變得「乾涸」。也許正是這篇故事的寫作使陳衡哲最終在內心接受了自己的婚姻。

她的故事用美國中產階級人物做主人公,這在現代文學中是罕見的。這說明陳衡哲意識到「洛綺思的問題」的精英性質,它是一個有著外國名字的問題,不管多麼令人痛苦,也只是少數特權女性感受到的奢侈的痛苦。如南茜·考特及其他一些人曾論述過的,20世紀初[西方]女權主義的精英性質是顯而易見的。雖說如此,我們仍然為陳衡哲所表達的女性對事業和獨立人生的渴望而感動。

畢竟,為了「造命」她歷經了漫長的抗爭,而她取得的成就定會令她那位委屈一生的才女姑母感到羨慕和驕傲。另一方面,我們也為陳衡哲所經歷的事業和家庭衝突之劇烈(從洛綺思的故事可以想見)而感慨。

界定現代女性角色的任務

生活在一個變化迅速、傳統的婦女觀念不斷受到挑戰的世界,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女性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界定現代女性角色的任務。女留學生(就本書來說是留美女生)肩負著應對這個挑戰的特別的責任。她們從兩種文化——的和美國的——中汲取精神和道德的營養,滋育和發展新的女性意識。

她們表達解放的方式是顯示她們能夠不受性的剝削——作為女性中具有經濟能力的優越群體,她們可以選擇獨身。

她們主要是從對事業的追求中體驗自身的解放。職業生涯對本章的第一和第三代群如此重要,它成為定義她們身份角色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她們自尊和生活意義的主要來源。與事業相關的是活動空間(space),它在女性新意識的建構上也極為重要。

美國影響在女性新意識的形成中起了什麼作用?顯然,基督教和傳教士文化(包括女傳教士亞文化)的影響是深刻的。美國各行各業女性取得的成就增強了她們的女權信念,給她們提供了解決個人的和集體的各種問題的參照。她們把美國職業女性和女子社會活動家視為可以效仿的「他山之石」,並據此有意識地推進自身的事業。

石美玉(1873-1954)

最早留學美國的女醫師,佈道家

曾任基督教婦女禁酒聯合會主席

胡彬夏(1888-1931)

中產階級婦女運動領導者

曾任基督教女青年會首屆全國委員會主席

留美女學生是女子教育的先驅。從這一團體中湧現出第一代職業女性。她們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裡確立了女性在醫學和教師行業的地位,並從1920年代起進入其他職業領域。她們中的一些人選擇了獨身,由此引領了屬於獨身職業女性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於成了家的女性來說,她們建立的「家」也往往與傳統的家庭有所不同,在夫妻關係和養育子女上都引入新的觀念,對如何管理家庭也有新的知識。這幾個代群中有些人積極投身到婦女運動和各種婦女事業中,包括參加基督教婦女運動和中產階級婦女改革運動。二者在20世紀頭幾十年互有重合,針對的問題包括禁酒、禁纏足、保護母親、兒童教育與福利、改善工人階級婦女狀況等。

衍生閱讀

推薦閱讀

為尋找現代之路

留學生在美國(1900-1927)

葉維麗 著 周子平 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新版即將推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