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位肩負著中國自由傳統的老人,離開我們一個月了

活字君按

轉眼之間,著名漢學家狄培理先生(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2017,誤譯「狄百瑞」)已經離開我們整整一個月了:7月14日,他在位於美國紐約的家中安詳去世,享年97歲。

當時,活字文化第一時間接到狄培理教授逝世的消息,痛惜哀悼之情不能自已。在半年前,活字文化剛剛出版了狄培理教授最重要的名作《的自由傳統》。不料,這竟成為了這位著名漢學家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中文著作。今天,我們刊發本書譯者李弘祺先生的兩篇紀念文章(今日一條與二條),再次為這位畢生致力於推動自由的海外漢學家銜誠致哀。

2014年,狄培理因「他在東亞研究領域的先驅性貢獻」榮膺美國國家人文勳章(National Humanity Metal),歐巴馬總統親手為他頒獎。

紀念狄培理先生

李弘祺

紐約市立大學榮休教授

《的自由傳統》譯者

狄培理先生生於1919年,到了今年8月初,就要滿98歲。很可惜他沒能活到那一天。大概是十年前吧,我去看他,他告訴我說,他哥哥已經92歲,依然健壯,所以他有自信他也一定會長壽。現在看起來,他是對的。享年98歲,這的確是很不容易了。

就是33年前的8月6日,我和內人,帶了我們5歲的兒子到他在塔潘(Tappan)的家去看他。那天他留我們在家裡吃飯,吃的是用他親手種的青菜做的沙拉。桌上還有他兩天前還沒有吃完的生日蛋糕。我兒子看到蛋糕,非常興奮,飯都吃不下去了。急著問說:「這是誰的蛋糕?」狄先生笑著回答說:「這原來是我的,不過現在是你的了!」

我和狄先生的真正來往略早於這一個難忘的黃昏。雖然我很早就知道他的學術和名氣,也知道有一位陳榮捷先生與他有很密切的合作關係,但是我並沒有跟他見過面。一直到1981年,我已經在香港教書,突然接到他的來信,告訴我說他就要來香港中文大學主持錢賓四先生講座,信中他還邀請我參加他主持的有關宋明教育的會議(1984)。我那一年才36歲。收到他的信,真是又興奮,又意外。

當時在中文世界里,介紹他的作品的還很少,只有一位台大的歷史教授曾發表過一兩篇文章。這位教授把他的名字寫作「狄百瑞」。後來我們才知道這個翻譯名字並不是狄先生告訴他的。如果是按照美國發音就大概會翻譯成裴瑞、貝瑞,或培理、佩禮。無論如何,新亞書院沿用了這位台灣學者的譯法。狄先生從此就以這個名字聞名於兩岸數十年。狄培理這個名字是1949年左右,錢賓四先生替他取的。名為培理,非常符合他研究宋明儒學或宋明理學的學問特色。但是不管是百瑞或培理,最重要的莫過於他的學術能在孔子的故國傳開來。

真的,就在前天狄先生的葬禮中,神父左一句孔子,右一句宋明儒學,使我覺得是不是身在東亞了?這就是狄先生難以估量的重要貢獻。

他住在塔潘超過70年。他跟我說,二戰結束,他解甲歸來,帶著新婚不久的夫人,與一群同時退伍的朋友在塔潘購置了一塊土地,再分成32塊,大家抽籤分配。他分配到的一塊地勢低洼,有排水問題。但是既然抽到了,那也沒有辦法,所以他只好辛苦挖掘水溝,讓水能順暢流通。這應該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但是他和夫人合力把這塊地整理,蓋起房子,並且留有一個小菜圃。每一年夏天,他一定種菜,數十年而不輟。8年前他夫人去世之後,他繼續住在這棟房子,直到去世為止。

他這種有恆的性格在他做的每一件事上都可以看出來。生活規律當然不在話下。他的大孫回憶說,他祖父每一天准7點鐘起床,數十年如一日。他到哥倫比亞大學上班,長年與同事輪流開車,所以他一定得準時上下班,一點也不為苦,這就不容易了。更重要的是他每一天都一定要望彌撒,從不間斷。他的辦公室就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園裡非常美麗的聖保羅教堂對面,所以他如果一早不能望彌撒,那麼中午就會走過去在教堂裡面沉思禱告。他固定用一個自己寫的禱告詞,上面有大概10個人名,是他那一天向天主轉求代禱的親人或朋友。這樣的生活就不容易了。

他中午一定會休息。劉子健先生生前告訴我,狄先生在研究所的時代,每一天會在固定的一個長椅子上面小眠片刻,臉上蓋著當天的報紙。這樣的習慣也跟了他一輩子。他另一個孫子回憶說,有一次他去祖父的辦公室找他。敲門沒有人回應,所以就推開來看,結果發現狄先生竟然躺在地上睡覺。任何去過他辦公室的人都知道那裡面堆滿了書,只有一張桌子和兩張椅子,根本沒有可以躺平的傢具,結果他竟然就躺在地上休息。

如果旅行在外,那麼他一定會去問什麼地方有神父,可以望彌撒。他到中文大學主持錢賓四講座(1982)的第二天就問我這個問題。前年教宗來紐約訪問,並於9月24日在聯合國演講。很巧那一天我正好透過他的助理安排要打電話給他。我知道狄先生一定會想要聽教宗的演講,所以我就跟助理說我會在11點,教宗演講完之後才打電話去。果然他全程聽了演講,並對我說:「方濟各教宗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 這句話充分反映了他宗教信仰中無比的謙卑和服從的品格。

他一輩子與哥倫比亞大學結了不了緣。最重要的莫過於他替哥大設立了世界文明的課,把東亞文明和思想名著放入正式的核心課程,每一個大學大學部生都要修讀。他主持這個課程超過60年,影響之大,難以估量。有一位哥大的化學教授,得到諾貝爾獎,記者問他在哥大受到的最大影響是什麼,他回答說就是哥大的核心課程。狄先生屢次徵引這個故事,每每發出會心的微笑。他和哥大另一位非常有名的歷史教授巴爾贊非常要好。他們代表了哥大的人文傳統。巴爾贊在92歲寫成他那本有名的《從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狄先生編成那一大冊記述哥大名教授的書也是他過了90歲之後才成書。兩人相互輝映。哥大的人常常笑狄先生說每天早上,他起床照著鏡子刮鬍子時,心中就在那裡想:今天我能替哥倫比亞大學做什麼?他戴了很久,早已經褪色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球帽就伴著他在棺木中永遠相隨。

最後,我也必須提到,隨伴他永眠的還有一幅美國的國旗,相信是他在二戰時,投筆從戎的紀念品。真的,他做什麼,就忠心於什麼。從他的家庭,到他教會的朋友,到他所教的學校和學生,到他的國家,他都完全的忠誠。我相信他一輩子因此也沒有遇到過有人對他是不忠誠的。這就是他的操守、信實、沒有瑕疵的人生。

我再寫下去,恐怕幾千字也不能盡其萬一。就此打止。

END

這本讓狄培理教授的名字訛傳了數十年的著作

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

《的自由傳統》

狄百瑞(狄培理)著 李弘祺 譯

活字文化策劃

「錢賓四學術文化講座」系列

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狄百瑞就中國宋明理學的傳統討論中國思想中的自由主義特質。書中論及新儒學「學以為己」的個人自發色彩,其強調自得,相互激勵等價值的教育思想,以及明代知識份子自任於天下的責任感,認為黃宗羲正代表了這種自由主義特質的新綜合。在最後一章中,狄百瑞並討論這種自由思想在當代中國所遭遇的困境。

長按關注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