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也稱國慶日、國慶紀念日,是指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節日,2017年國慶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下面是CN人才小編收集整理的2017年國慶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歡迎閱讀參考!~
2017年國慶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017年10月1日 (八月十二 星期日)
2017年10月01日 星期日 (丁酉年(雞年)八月十二)
公曆1949年10月1日是國慶節,法定節假日。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國慶節節日來歷
1949年10月1日,是新成立的紀念日。這裡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准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魯迅的夫人許廣平委員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
1949年12月2日 ,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國慶節的演變歷史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將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國慶」一詞,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變化。
國慶節習俗
每年國慶,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逢五逢十的國慶,有的還要擴大慶祝。為慶祝國慶,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者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但也有的國家不舉行招待會,如美國、英國均不舉行招待會。
在新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遊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遊行。1984年,國慶35周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周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新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4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2009年國慶60周年的三次。
國慶67周年祝福語
1. 共和國67顯青春,大中華萬年駐輝煌。
2. 用67年的沉澱,鑄就今天的輝煌。願祖國母親明天更好!
3. 67年建設歷程碩果累累,新世紀創業道路前程錦繡。
4. 祝福您:國慶家慶普天同慶,官源財源左右逢源,人緣福緣緣緣不斷,情願心愿願願隨心。
5. 新走過67年滄桑歲月,飲水思源,讓我們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的家園。
6. 國慶節之際,不想給你太多,只給你五千萬:千萬要快樂,千萬要健康,千萬要平安,千萬要知足,千萬莫忘記我!
7. 山河壯麗,歲月崢嶸!舉國英豪開新局,中天麗日慶長春。祝福我們的國家繁榮富強,祝福我們的生活步入小康,國慶節67周年快樂!
8. 腰酸背痛腿抽筋,身心俱疲腎太虧,幸好十一來救駕;向遠去的塵埃敬個禮,發霉的心事向流水,放鬆呼吸溜溜馬,快快樂樂渡十一。
9. 月光靜悄悄,秋陽黃橙橙;燈籠紅彤彤,佳節喜盈盈;心情美滋滋,祝福樂淘淘。國慶佳節,問候送到,願你幸福,一切都好!
10. 剛剛送走了美麗的嫦娥,又迎來了祖國的華誕。嫦娥弄舞,錦繡中華。藉此機會我呈上對你衷心祝福,祝你一切順利,萬事如意!
11. 十月的陽光,慵懶而溫暖;十月的歌聲,嘹亮而悠揚;十月的花朵,艷麗而香溢;十月的神州,熱鬧而喜慶。國慶佳節到,願你將快樂傳遞,把幸福延續!
12. 明朗朗的國慶,樂呵呵的你,貼心的問候送給你;清爽爽的金秋,笑盈盈的你,美好的生活等著你;喜慶慶的日子,福綿綿的你,吉祥好運屬於你。國慶67周年快樂!
13. 你一年才來一次,一次七天,還沒玩熱乎呢,眨眼間你就要走了,一想到你要走,我真捨不得,不過剩下一天還是要開心的過。別誤會,我說的是假期。
14.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旗飄揚多鮮艷,國歌聲聲抒情懷,紅燈高挑不眠夜,十月一日國慶節,放假旅遊多歡樂,看到這條簡訊者,祝福你萬事如意。
15. 看得錢的面子上,你得努力工作;看得家人的面子上,你得好好生活;看得長假的面子上,你得盡情娛樂。朋友,國慶七天樂,永遠你最樂!
10月1日是的國慶節,2017國慶節如何放假呢?下面是CN人才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務院2017國慶放假安排,歡迎閱讀參考!~
國務院2017國慶放假安排
2017年10月1日至10月8日放假,共8天。與中秋節連休。
10月1日(星期日)、10月2日(星期一)、10月3日(星期二)為國慶節法定節假日
9月30日(星期六)上班。10月9號(星期日)正常上班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17年
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國辦發明電〔2016〕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國務院批准,現將2017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補休。
二、春節: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節:4月2日至4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1日(星期六)上班。
四、勞動節:5月1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五、端午節:5月28日至30日放假調休,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
六、中秋節、國慶節:10月1日至8日放假調休,共8天。9月30日(星期六)上班。
節假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並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國務院辦公廳
2016年12月1日
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歷史定格在天安門城樓。下午3時整,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新成立大典開始。毛澤東主席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軍樂隊隨即奏響了莊嚴激越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隨著響徹雲霄的國歌聲,禮炮轟鳴,毛澤東莊嚴地按下升旗電鈕,新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城樓前的旗杆上冉冉升起……
升國旗鳴放禮炮之後,毛澤東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決定北平改為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面對30萬群眾匯成的歡騰海洋,面對鳳凰涅盤的神州大地,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本政府的施政方針」……
下午4時,秘書長林伯渠宣布閱兵式正式開始。身著嶄新呢料軍服的朱德總司令,走下天安門城樓,乘坐敞篷汽車,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的同車陪同下,檢閱陸海空三軍1.64萬名受閱官兵,檢閱后,朱德發布了《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他要求全軍指戰員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餘,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隨後,盛大的分列式和群眾遊行拉開了序幕。
國慶節文學記述
不管天多高,海多深,鋼多硬,風多大,尺多長,河多寬,酒多烈,冰多冷,火多熱……我只想告訴你,這些都不關你的事!十一快樂!
做傢具的是木材,懂詩詞的是秀才,眾人想的是錢財,被培養的是人才,女人要的是身材,發消息的是天才,看消息的是蠢材。祝你國慶快樂!
自從我們分開后,我像一隻孤獨的大雁,扇動著疲憊的翅膀,望天也迷茫,望水也迷茫,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裡,我衷心地祝福你,國慶快樂!
大海啊全是水,蜘蛛啊全是腿,辣椒啊真辣嘴,認識你啊不後悔。祝你國慶快樂,天天開懷合不攏嘴!
許一個美好的心愿祝你快樂連連,送一份美妙的感覺祝你萬事圓圓,發一條短短的信息祝你微笑甜甜,道一聲國慶快樂祝你年年快樂!
陽光照耀的地方有我默默的祝福,月光灑向地球的時候有我默默的祈禱,流星劃過的剎那我許個願:希望看簡訊的這個人國慶快樂一生幸福!
按您的生辰八字推算,你國慶一定能發筆橫財。一定能先吹個爆炸性髮型,穿補丁衣裳,右手拿根木棍,左手拿個瓷碗,沿街而行,嘴裡念念有詞「行行好吧」秋已至,天氣涼,鴻雁正南翔;紅花謝,寒氣漲,冷時添件厚衣裳;有惆悵,看菊黃,霜重色濃更清香!送如意,送吉祥,天道酬勤祝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