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世紀歐洲的各種鈍器,唯獨它可稱為王者,一錘就能破盔出腦

中世紀的歐洲戰亂頻發,尤其是十一世紀十字軍東征開始后,伴隨著戰亂和與東羅馬帝國、穆斯林世界的交流,西歐的軍事技術得到了長足進步,各種用起來順手、看起來兇殘、聽起來可怕的兵器層出不窮。

上圖:電影《天國王朝》中的十字軍形象

尤其是金屬鍛造工藝的進步,讓歐洲在鎧甲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伴隨著防禦力量的增強,各種鈍器應運而生。和崇尚鞭鐧不同,歐洲一直在鎚子上動腦子,鎚子的種類幾乎數不過來。這其中最令人畏懼的,莫過於釘頭錘。

釘頭錘堪稱鈍器中的明星,鎚子中的王者,聽著這名字就讓人的天靈蓋不禁有一些疼痛。不過,這得益於咱們漢語的表現力,是咱們翻譯的好,並非是洋鬼子們整出的名字。

咱們說的釘頭錘其實是Mace、Morning Star兩種鎚子的統稱,有時候,咱們也將戰錘(War Hammer,有時候也翻譯成破甲錘)劃為釘頭錘的一種。

上圖:釘頭錘(Mace)

上圖:釘頭錘(Morning Star)

上圖:戰錘(War Hammer),也被認為是釘頭錘的一種

上面這仨錘在造型上幾乎沒有關聯,但是都和傳統的金瓜錘、骨朵有明顯的差別。要說起錘,咱們在石器時代就已經玩起了骨朵,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一處遺址中,就發現了煤精石製作的石骨朵。這個骨朵的造型已經和後世的金瓜錘相差無幾。

上圖:石骨朵,中間的孔用來穿木柄

金瓜錘這類兵器局限性也很大,那就是單純靠鈍擊,擊中目標后,接觸面積大。物理學上說,接觸面積大,壓強就小。所以,如何減小接觸面積成了一個要務,這也是為什麼金瓜錘會有「棱」的原因。

上圖:有棱的金瓜錘

上圖:有棱的骨朵

再後來,中亞地區在金瓜錘的基礎上發明了頁錘,讓錘的殺傷力走進了新時代。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其實Mace型釘頭錘,在分類上也可以算成是頁錘的一種,但是和一般的頁錘也有些小差別。

上圖:頁錘

上圖:Mace型釘頭錘

Mace型釘頭錘的頁片更加尖銳,這樣在擊中目標的時候形成的壓強自然就更大。其實這種錘在也有,只是用的不多。

上圖:明代的頁錘的理念和Mace型釘頭錘非常相似

但是釘頭錘在歐洲顯然更有存在的必要。在十五世紀后,歐洲開始流行板甲,這種整塊鐵板鍛造的鎧甲不僅可以更全面的防護,而且造型上一般都有弧度,而且滑溜溜的,很多武器打上去后都會被彈開或者滑開。

上圖:很多人認為蒙古西征的時候,歐洲騎士使用板甲,實際上當時的歐洲只有鱗甲和鎖子甲,直到十四世紀末早期的板甲才出現。

之前的鱗甲、扎甲、鎖子甲,都是鋼鐵部件編綴成的,扎甲扎的緊一點或許還能防住,鎖子甲、鱗甲一鎚子基本上就內傷了。面對板甲,一般的頁錘和金瓜錘那可就收效甚微了,就算能把板甲上砸出個凹陷,裡面的人還穿著一身棉衣一樣的內襯,可以對鈍擊進行有效的緩衝。

上圖:歐式武裝衣

所以,Mace型釘頭錘應運而生,雖然比起傳統的頁錘改進有限,但是尖銳的凸起能夠保證擊中板甲后不會滑開。何況早期的板甲都為熟鐵或低碳鋼製成,一鎚子下去足以把穿板甲的人錘懵。

上圖:被砸凹陷的胸板甲

雖然說很難將他錘死,但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在當時,能穿得起板甲的多為騎士階層,活捉一名騎士不僅可以領到自己家主子的賞錢,還能要一大筆贖金,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也不能總是想著要贖金,戰場上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候,該殺人還得殺人。而且,扣人要贖金,那是農民出身的普通士兵乾的事。作為一個騎士,如果也想著怎麼把被人扣著要錢,顯得忒不上檔次。然而,全身板甲在當時對刀劍基本上是免疫的,為了有效的在近戰中擊穿板甲,戰錘(War Hammer)應運而生,成為一種非常主流的兵器。

上圖:手持戰錘的騎士

戰錘型釘頭錘的出現時間比Mace型釘頭錘要晚,大約到十四世紀後期也就是板甲開始流行的時候才出現。相比之下,Mace型釘頭錘在十二十三世紀就已經有了雛形。

上圖:《天國王朝》中的釘頭錘,實際上電影講述的是十二世紀的故事,這個時候釘頭錘應當還沒有出現

戰錘型釘頭錘在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至少沒有大規模使用的跡象,的確是歐洲所特有。原因也很簡單,這種武器完全是為了板甲互毆而誕生的,古代沒有普及全身板甲,自然也就用不著這個玩意。戰鎚頭的一端為鳥嘴一樣的尖,一端為平的榔頭,在進攻時,既可以用榔頭那頭去砸人,又可以用尖的那頭去啄人。

尤其是啄擊的時候,這玩意的威力極大,後面的榔頭正好成為一個配重,形成很大的慣性,任你板甲多堅固,小錘錘只要打你胸口,一鎚子下去保證讓你重新認識人生,二十年後再成好漢。

上圖:擊穿胸板甲的戰錘

不僅對板甲,在戰錘型釘頭錘面前,大部分鎧甲都是無效的。根據一些現代的測試,不僅對付古代的鎧甲,即使面對現代的防彈衣,戰錘照樣是一鎚子買賣,一鎚子要你命,沒商量。

上圖:擊穿防彈衣的釘頭錘

上圖:防彈衣被擊穿的孔洞

戰錘型釘頭錘的使用和Mace型釘頭錘一樣普遍,屬於裝備率較高的武器。據記載,十四世紀後期的一次起義中,起義軍在兵器庫中搶到了三千多柄戰錘,這個數量在中世紀後期的歐洲已經幾乎難以想象了。

不過,戰錘型釘頭錘和Mace型釘頭錘比起來也有一個弱項,那就是靈活度。雖然兩者重量差不多,但是Mace型釘頭錘在使用時不用在意方向,鎚頭四面八方都是尖棱,往哪砸不是砸?可是戰錘型釘頭錘只有兩個攻擊面,在使用時尤其需要注意方向。但是,戰錘型釘頭錘本來就是身著板甲跟人干架用的,對靈活性的要求並不高。

相比之下,Morning Star型釘頭錘出現的很早,造型也更簡單,就是個手柄加個鐵刺球當鎚頭。在應用上,它不及其他兩種使用的多。實際上,這種釘頭錘是這類武器得名的關鍵,因為它的頭上全是釘子。Morning Star型釘頭錘的設計初衷和Mace型釘頭錘一樣,釘子的作用是增加壓強,保證鎚子砸中板甲后不會彈開或滑開。

但從某種意義上說,Morning Star型釘頭錘裝備部隊的時間卻是最長的。相比之下,騎士階層被終結后,Mace型釘頭錘便退出戰場;板甲時代結束后,戰錘便銷聲匿跡。但是,Morning Star型釘頭錘卻因為攜帶方便(它的鎚頭相比之下所佔空間最小),殺傷力足,所以被一直保留下來。只不過鎚頭的釘子在板甲時代變得越來越粗。

下圖是一戰時期英國士兵的單兵裝備,其中的亮點,大家可以仔細去尋找一下:

沒錯,直到一戰時期,Morning Star型釘頭錘依然是軍隊的格鬥裝備之一,這也算是極少數在熱兵器時代還在使用的冷兵器之一了。

註:本文為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原創。投稿作者那誰。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可鎖定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