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書法的故事|秦始皇用他的字統一了中國文字!

書法的故事

秦代刻石

統一規範的小篆書法

小篆的形成及其特點

李斯

小篆是秦代產生的規範篆書,與大篆(古文、籀文等)相對而言,也叫秦篆。在小篆這種新型字體形成的過程中,值得重視的歷史人物是李斯。

李斯(?—前208),楚上蔡(今屬河南)人,秦朝丞相,書法家。據《太平廣記》引《蒙恬筆經》載,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秦始皇)統一后,丞相李斯上奏章說:「上古時所創製的大篆,在社會上還很通行,但這些大篆字體畢竟是遠古時期的產物,很多人不認識。現在刪略大篆中繁瑣的筆畫,選取複合字體中的一部分,加工改造,變成小篆。」他的建議得到秦始皇的恩准。於是,李斯等人以西周以來秦系文字為基礎統一全國文字,並以新造的小篆作為學童啟蒙的識字課本和推廣應用的楷模,從此與先秦大篆相對而言的小篆就成了秦代的通行書體。李斯擅長書法,宦官趙高以下的官員,都佩服李斯創造小篆的才華。當時刻在名山、碑碣、印璽、銅人上的文字,都出自李斯的手筆。他在書秦望山記功石時,竟然說:「我死後五百三十年,當會有一個人接替我的書跡。」可見他在書法藝術上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小篆有什麼特點呢?與大篆相比,小篆的特點表現為:線條圓勻,結構統一定型,字形呈縱勢長方。

秦始皇留下的六處七篇刻石

秦 嶧山刻石(五代徐鉉摹刻本)

從書法發展上看,秦代以小篆光耀史冊。而小篆又以秦始皇在位十二年間留下的六處七篇記功刻石文字最值得稱道。這六處七篇刻石是: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刻於之罘)、碣石刻石、會稽刻石。《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統一后,第三年(前219)即率大臣,浩浩蕩蕩東巡,宣揚其威德盛治,到嶧山、泰山、琅琊山等處刻石,以歌頌其功業。第四年再東巡,在之罘山留下之罘刻石、東觀刻石。過了三年再東巡至碣石,面對蒼茫大海,他喜氣洋洋不可一世,又立石頌德。第十年(前210),始皇南巡,至會稽,再刻石彪炳其偉業,願江山千秋永固。這四次巡遊,刻石六處,文章七篇。二世皇帝即位後下了一道詔書,命令在始皇帝所刻石上加刻一段文字,說明這是始皇帝所刻,使後世不疑。

六處七篇刻石,據說都出自李斯手筆。其中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歷代都無著錄。之罘一刻,原石也早已散佚,歐陽修所得拓本,是二世皇帝加刻的詔書21字,原文付闕(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卷一)。傳世僅見久已失真的宋代《汝帖》本13字,風格與其他刻本差別很大。因此宋代流傳的秦始皇刻石拓本僅嶧山、泰山、琅琊、會稽四種,稱為「秦四山刻石」。

秦 嶧山刻石拓本局部放大

《嶧山刻石》,又名《嶧山碑》,為始皇東巡第一刻。其前段是秦始皇頌讚文,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後段是秦二世詔書,刻於秦二世元年(前209)。始皇頌讚文、二世詔書,據傳都是李斯書寫的。嶧山在山東鄒縣東南。《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行郡縣,登上鄒縣的嶧山。樹立石碑,與魯地(今山東)的儒生商議,刻石歌頌秦朝的功德。但《史記》中沒有記載《嶧山刻石》的原文。《嶧山刻石》原石在唐代以前已被毀壞。杜甫《李朝八分小篆歌》說:「嶧山碑原石已被野火焚毀,用棗木刻成的嶧山碑拓片筆畫太肥,失去了本來的面貌。」五代時南唐徐鉉有《嶧山刻石》摹本,北宋淳化四年(993),鄭文寶根據徐鉉摹本重新刻石於長安國子學,原文將秦始皇刻辭與秦二世詔書連為一體,后刻有鄭文寶跋文。《嶧山刻石》的文字是依靠宋代鄭文寶的摹刻而流傳下來的,其書法無疑也帶有唐五代的烙印。鄭文寶摹刻的《嶧山刻石》現存於西安碑林。

俞豐《經典碑帖釋文譯註》評價說:「從語言上看,嶧山刻石文繼承了《詩經》的四言句式,但以三句為一韻。秦始皇諸刻石中,除《琅琊刻石》為兩句一韻外,其餘六篇均為三句一韻,這是秦文學的首創。本文文辭整飭簡潔,讀來琅琅上口。秦刻石文字堪稱碑銘之祖,後世碑銘,無不被其遺則。又,秦二世詔文刻於各處秦始皇刻石之後,文字全部相同。但今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中僅存殘字,《嶧山刻石》所保存的全文,與《史記》中秦二世的相關記載基本吻合,因此為補全其他刻石文字提供了依據。同時,秦二世的詔文,又是研究秦代詔書制度的唯一實物遺存,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

秦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為始皇東巡第二刻,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泰山,樹立石碑,祭祀天神,刻石記功。當秦始皇從泰山上下來時,天突然下暴風雨,秦始皇在一棵大樹下避雨,此樹因護駕有功,於是被封為「五大夫」爵位。接著又到梁父山祭祀大地之神。《史記》記錄了此刻石全文,可以補全今傳拓本的缺字。《泰山刻石》四面都有刻字,其中三面刻秦始皇頌讚文,一面刻秦二世詔書及從臣名字。此石原立於泰山頂玉女池旁,后毀失。明嘉靖年間發現殘石,共得4行29字,移入碧霞元君祠。清代乾隆時遭火災,石又毀,不知下落。嘉慶時,蔣因培等人在玉女池旁訪得碎石二片,共10字,一片存1行4字,即「斯臣去病」,另一片存3行,每行2 字,即「昧死」「臣請」「矣臣」。后移置山下岱廟。宣統時尚存9字。

《泰山刻石》傳世最早的摹刻本是宋代叢帖《絳帖》中所收的殘本,存146字;最早的拓本是明代無錫安國所藏的北宋拓本二本,一本存165字,於1940年由日本中村不折購自晚翠軒,現藏東京台東區立書道博物館,一本存53字,也已流入日本。

宋代摹刻的《泰山刻石》,與《嶧山刻石》的徐鉉摹臨本相比,更接近秦代刻石的原貌。《泰山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之一,這種書體比起前代文字,具有新的特點:線條圓暢均勻,結構統一定型,字形呈縱勢長方,富有莊嚴典雅之美。唐代李陽冰、清代鄧石如的篆書均遠承秦代的小篆而又富有變化,使秦篆一脈延續至今。

秦 琅琊台石刻

《琅琊刻石》,又名《琅琊台刻石》,為始皇東巡第三刻,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琅琊刻石》原石在山東諸城東南的琅琊山上,山頂是平整的,故又名琅琊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登嶧山、泰山之後,至此刻石紀功。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在秦始皇頌讚文之後補刻詔書及從臣建議。《琅琊刻石》四面刻字,共計497字,但三面已經漫漶無字,僅一面殘存13行,約86字。主要是秦二世詔書及從臣建議。原石現藏北京國家博物館。拓片高129厘米,寬67.5厘米。

琅琊,又寫作「琅邪」。《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南登琅邪,感到十分快樂,停留三個月,下詔建琅邪台,立石刻文,歌頌秦德,表達一統江山的得意之情。

《琅琊刻石》是唯一可靠的秦代原石原刻,現存《琅琊刻石》拓本為明拓本,殘存篆字13 行,約86 字。此刻石書法,模糊之中可見秦篆的奇妙意趣,被世人目為李斯小篆傑作。此刻石橫畫均呈弧曲狀態,正是春秋戰國以來秦篆的書寫習慣;其下垂及斜曲的筆畫,也都圓暢流美,自然生動。筆畫接近石鼓文,用筆既渾融又秀麗,結體的曲折部分(即弧形)比泰山刻石圓活。通觀全篇,氣象高古而宏大,絲毫沒有板刻僵直的弊病。清代康有為《廣藝舟雙楫·體變》稱此刻石茂密蒼古深厚,「當為極則」。楊守敬《評碑評帖記》跋此碑說,秦始皇時代留下的刻石,只有此刻石巍然聳立,雖然磨損漫漶嚴重,但古雅厚重的氣韻依舊存在,的確是「無上神品」。

秦 會稽刻石局部

《會稽刻石》,為始皇最後一刻。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市東南。《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遊,丞相李斯、小皇子胡亥等人隨行,登上會稽山,祭祀大禹,遙望南海,立石刻歌頌秦德。《史記》收錄了這篇頌讚文的全文。

《會稽刻石》在唐代依然立在會稽山上,字跡清楚,至南宋紹興年間,刻石雖存,但文字幾乎全部損滅。元代至正元年(1341),紹興路總管府推官申屠以家藏舊本摹刻成碑,立於紹興府學宮,並在碑陰增刻了五代徐鉉摹本《嶧山碑》。清初康熙年間,碑陽《會稽刻石》被石工磨損,而碑陰《嶧山碑》仍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紹興知府李亨特囑錢泳以申屠藏本雙鉤上石,由劉征重刻,立於紹興府學宮原處。1987年,此石被移置到紹興大禹陵碑廊中。此碑高220厘米,寬100厘米,正文12行,行24 字,並有隸書題記4行。

秦 會稽刻石局部

《會稽刻石》是傳世秦始皇頌讚文刻石中文字最長的一篇。內容除了其他刻石中也能見到的稱頌功德之語外,還有一段匡正淫泆風俗的文字,對了解秦代的風俗和法令有重要意義。

《會稽刻石》拓本,筆法布局與《嶧山刻石》相同,從其整個字形的外貌看,更顯得工整,後人稱秦篆為鐵筆篆,當以此刻為代表。此刻書法藝術,比不上《琅琊刻石》流暢秀麗,也沒有《泰山刻石》生動活潑,偏於獃滯規整,與轉輾翻刻、失去原貌有關。但此刻瘦勻合度之美,則又另樹一幟。

秦 會稽刻石局部放大

從文字和書法藝術的淵源上看,秦代刻石小篆與春秋戰國時代秦國的《石鼓文》無疑是一脈相承的。從學習書法的角度看,習篆當從小篆入手,小篆的典範當首推泰山、琅琊刻石文字。

秦 會稽刻石局部放大

秦代小篆的價值

春秋、戰國兩個歷史時期,神州大地,諸侯兼并,七雄爭霸,戰亂不已。在這動亂的年代,文字異形、書體多樣的景況日甚一日。從書法藝術多樣化的角度講,文字異形、書體多樣是大好事。但語言文字畢竟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言語異聲」、「文字異形」,不同的地方語言不同、文字不同,人們交流思想就不方便了。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統一,建立秦王朝之初,政治上中央專制集權,必然要求思想文化適應其政治需要。學術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也隨著秦王朝的統一而宣告結束。在國家走向統一的背景下,大丞相李斯上書給秦始皇,建議以西周以來秦系文字為基礎統一全國文字,於是,小篆作為規範統一的新書體應運而生。據容庚《金文編》著錄,在秦統一文字之前,「寶」字有194種形態,「眉」字有104種,「壽」字也有百種以上,小篆分別用一個字就代表了。從漢字發展講,這無疑是一大進步。從此以後,不管朝代如何更替,漢字始終保持統一。

蒙恬造筆

蒙恬

蒙恬( ?—前210),祖籍齊國,山東人,秦始皇時期的著名將領。司馬遷《史記》卷88 有《蒙恬列傳》,但沒有關於蒙恬造筆的記載。到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寫了一篇《毛穎傳》,毛穎指筆,古代筆用兔毫製成,有鋒穎,所以韓愈發揮文學想象力,採用擬人化的修辭方法,稱筆為毛穎先生,並為他(它)寫傳記。《毛穎傳》中說,蒙恬奉命南下討伐楚國,路過中山,見那裡野兔的毛很適合制筆,便教人獵兔制筆,並改進了工藝。關於中山在什麼地方,說法不一致,一種說法是在今天的河北定縣,另一種說法是在今天的江蘇溧水縣。在唐代時溧水屬於宣州管轄,宣州貢筆出自中山。韓愈《毛穎傳》有些遊戲性質,但也不是憑空捏造的。民間傳說,蒙恬不僅在宣州制筆,而且湖州的湖筆也是蒙恬所傳。在吳興的善璉鎮(古代屬湖州)就有蒙公祠,祠內有蒙恬塑像,據說蒙恬夫人卜香蓮是善璉人。

(內容節選自《書法的故事》)

《書法的故事》(共4冊)

先秦兩漢

魏晉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