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何謂骨折的功能複位?功能複位標準是什麼?

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它以關節為樞紐,通過肌肉的收縮活動而進行運動。骨折后骨折段發生移位,肢體就失去骨骼的支架作用,而不能正常活動。因此,在治療骨折時,就要複位,把移位的骨折重新對位,以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骨折對位越好,支架越穩固,骨折就能較快癒合,肢體功能就能順利恢復。因此對每一骨折都應認真整復。解剖複位是指完全的複位,是最有利於功能恢復的,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達不到解剖複位,若強求解剖複位常需多次手法複位或手術才能達到,其結果造成創傷大,合併症多,功能恢復並不一定滿意。功能複位可為不完全複位,是容易達到的,複位治療骨折的目的是爭取功能最大限度恢復。而不是最大限度複位(解剖複位)。

功能複位的標準手法複位整復后,骨端有一定接觸,例如50%左右對位,沒有重疊和分離,沒有成角或旋轉畸形即可,再靠骨折重新塑形的機能,可以獲得良好的功能,因此,功能複位是手法複位一般選擇的標準,若手術複位應要求得到解剖複位。

臨床上有時雖盡最大努力,骨折仍未能達到解剖複位,但癒合后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影響者,稱功能複位。

每一部位功能複位標準不盡一致,一般認為:骨折部的旋轉移位,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下肢骨折縮短移位在成人不超過1CM,兒童不超過2CM;長管骨橫形骨折在骨幹部端對位達到1/3,乾酪端對位達到3/4以上,在幼兒向前或向後成角移位因與關節活動方向相致,可在骨痂塑形期自行矯正,但在下肢,成人向前或向後成角移位不超過10度,兒童不超過15度,日後在骨痂塑形期也可自行矯正,向側方成角與關節活動方向垂直,日後不能自行矯正,必須完全複位。否則關節內外兩側在負重時所受壓力不均,日後可繼發創傷性關節炎,引起疼痛及關節畸形。上肢骨折部位不同要求不同,肱骨幹的輕度畸形,對功能影響不多,前臂雙骨折就要求對位對線都好,否則將影響前臂旋轉功能。

王躍慶博士目前是北京精誠博愛康復醫院特邀專家,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缺血性股骨頭壞死、骨關節創傷及畸形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以後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骨科相關知識!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wangyueqingboshi,獲取更多資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