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作家王萬兵:山歌音樂劇《勝利大營救》,講好紅色故事!

《勝利大營救》劇照。 主辦方供圖

文學創作指導導師:網路文學院院長、《新文報》主編 、作家第一村知名作家王萬兵及工作室鼎力推薦。

7月26日、27日,經過兩年時間打磨、全新改版的紅色題材大型現代山歌音樂劇《勝利大營救》(又名《風雨白石龍》)在廣州友誼劇院公演。該劇由深圳市龍華區委、區政府主辦,龍華區委宣傳部(文化體育局)、民治街道辦事處承辦,由民治街道文化體育中心和梅州市梅縣區山歌劇團演藝有限公司共同演出。

該劇講述了1941年香港淪陷后,共產黨以東江縱隊為首組織營救隊伍,以深圳白石龍村為中心,營救身陷險境的文化名人、愛國人士與國際友人。該劇以客家山歌為元素,結合美聲、通俗、流行等音樂形式,與舞蹈、話劇等舞台表現手法。廣州公演期間通過騰訊大粵網進行直播,超過26.2萬名觀眾在線同步觀看。廣州站首演當晚,來自北京、廣東、江西、廣西、湖北等地的多位戲劇專家齊聚一堂,對如何用傳統、現代相結合的方式講好紅色故事進行了深入研討。

深挖深圳抗戰史故事

深圳白石龍村是愛國人士脫險后在內地游擊區停留的第一站。多年來,「勝利大營救」的傳奇曾被改編為小說、電影、動畫片、電視連續劇,但在戲劇舞台上卻是一片空白。為了填補這一空白,當地政府攜手國家一級導演、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梅曉,共同推出了這部音樂劇。

《勝利大營救》此前一周在深圳龍華區進行了六場巡演,深受好評。在廣州首演現場,不少市民一家大小前來觀演,家長向孩子普及該劇的歷史背景知識;上了年紀的觀眾,聚精會神地觀看演出,動情處潸然落淚。

「第一次觀看《勝利大營救》是驚喜,這次觀演的最大感受是感動。」全程見證《勝利大營救》的製作與公演,國家一級編劇、廣東省藝術研究所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張晉瓊說:「過去人們對深圳的印象是經濟發達,這部劇不但讓人看到深圳的文化歷史,還看到這座城市向歷史致敬的精神。」

在深圳龍華區與梅州梅縣區兩地演出團體合作下,《勝利大營救》創新性地實現了傳統山歌和現代音樂的跨界融合。張晉瓊表示,大城市缺少合適的院團,基層院團缺乏優秀的劇目,《勝利大營救》的演出模式實現了資源互補。客家山歌的地道「粵味」,給來自北京的《戲劇》主編賡續華留下深刻印象,「它體現了廣東音樂劇『開風氣之先』的精神」。

「在華南地區的抗戰史上,東江縱隊赫赫有名。」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戲曲研究專家康保成說,他更期待《勝利大營救》在全國進一步推廣。

戲曲有助發展音樂劇

音樂劇產生於上世紀,需要通過歌曲、台詞、音樂、肢體動作的緊密結合,表達故事情節與人物情感。因此,音樂劇也被稱為「最為複雜、最為綜合的現代舞台藝術樣式」。

進入21世紀以來,音樂劇呈現出國際化、全球化、多樣化的格局,其中以美國紐約百老匯與英國倫敦西區最為知名。與之相比,原創音樂劇起步較晚,一直處於摸索階段。「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產生一部成熟的、代表性的音樂劇。」賡續華如此直言。

與側重音樂創作的歌劇相比,音樂劇更注重情節的表達,這意味著對演員綜合技能的要求更高,發展起來也更有難度。不過,在賡續華看來,也有發展音樂劇獨特的資源優勢:「戲曲是非常成熟的藝術門類。適當引入傳統戲曲元素,有助原創音樂劇打開局面。山歌音樂劇就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賡續華從《勝利大營救》看到了成熟原創音樂劇的「雛形」,但要將山歌與音樂劇兩種不同文化元素進行融合,還有不少難點需要克服。有觀眾表示,《勝利大營救》的山歌特色還需要進一步提煉。「音樂劇既有山歌的成分、也有非山歌的成分。山歌的旋律還需要更強化,就像《劉三姐》一樣,讓觀眾看上一遍就能記住。」康保成建言。

此外,對於時長只有一個半小時的音樂劇,故事的人物與情節還需要更加凝練。「音樂劇應該『做減法』,學習和繼承傳統戲曲『去枝蔓、立主腦』的敘事方式,將藝術性放到演出的第一位上來,這樣才能將故事說到觀眾心裡。」賡續華說。

「音樂劇不用講程式、講行當,它是一個更開放的體系,也意味著有更多的探索空間可以嘗試。」廣東省文聯原黨組書記陳中秋期待,《勝利大營救》繼續不斷打磨,向成熟的原創音樂劇不斷進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