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陪你】不過中元節的後果竟然是·······

中元節

傳承一份思念,一份親情,一份孝義。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城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作》

詩人李商隱以筆沾墨

在乳白的宣紙上用詩句為我們描繪

中元時節的景象

中元朝拜上清回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七月十五是秋後第一個月圓夜,此時暑熱剛褪,金風正在霏微潛入,夜涼如水,中元節也如期而至。

傳統節日有「三元」之說: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乃漂河燈,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源於道教的宗教信仰。

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據《唐六典》:地官過生日大赦孤魂游鬼,人間為免受鬼神干擾,便於七月半設「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燒冥紙、法船,故亦稱之謂「鬼節」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佛教關於「盂蘭節」的起源,有這樣一個典故:

《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述,目犍連是佛陀弟子中的神通第一人,學成之後用天眼通望見母親墮入餓鬼道之中,忍飢挨餓,苦不堪言,於是向佛陀問法。

佛陀囑咐他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燒香燃燈,把世上最珍貴的食物都放在盂蘭盆內(「盂蘭」是梵語,譯作「倒懸」),供養十方大德及僧眾,就能解母親於水火之中。

釋迦的弟子目連為了拯救墮入餓鬼道的母親,經由釋迦指點救濟的方法救出母親。

由此而來,中元節的終極奧義--------祭祀。

古人對於祭祀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朱子治家格言》講:「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中元節的地位一度「置頂。民間多在此節日懷念親人,並對未來寄予美好的祝願。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清代詩人龐塏的《長安雜興效竹枝體》描繪的正是中元夜兒童持荷葉燈結伴遊樂的情景。

中元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與祈禱。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

麵塑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麵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

做茄餅

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的乾糧。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麵粉,用油煎炸。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著秋收稻穀豐登。

古詩里的中元節中元夜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夜看月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斗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中元夜寄道侶

學餌霜茸骨未輕,每逢真夕夢還清。

丁寧獨受金妃約,許與親題玉篆名。

月苦撼殘臨水珮,風微飄斷系雲纓。

須臾枕上桐窗曉,露壓千枝滴滴聲

中元夜百花洲作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雲,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剔除掉迷信色彩

會發現中元節習俗

其中蘊藏的東西

那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

▎來源:青年之聲網路綜合

▎采編:曼文嬌

▎審發:王岑予 劉洪俠

青年之聲 為青年發聲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