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抗戰紀念日:黑白底片,中國革命的紅色基因

——訪八十八歲革命軍人何俊生

/馬進彪

人物小傳:何俊生,男,現年88歲。192910月出生,原籍:河北省石家莊深澤縣小堡村。參加革命時家庭經濟情況:土房兩間,土地二畝,靠父母做僱工維持生活。194510月參加八路軍(16歲),194841日加入共產黨。194510月—194611月,在晉察冀軍區教導師。194611月—19477月,在冀中軍區三科,任電話員。19477月—19502月,在冀中區黨委電話站工作。1952年到石景山鋼鐵廠參加工作,任宣傳部幹事、審幹辦公室幹事。1954年,任石鋼總機械室機械製造車間任黨支部書記。1958年,任石鋼機械廠電爐鍊鋼車間黨委委員。1963年,調石景山辦事處監察委員會,任監委書記。1979年,任石景山區革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至離休。

這位八十八歲高齡的老八路軍,非常願意與人交談,採訪一開始,還沒等多問,老人家就開口了。他說,那段時間,真不是常人能過的日子,什麼都吃不上。何俊生所在的地區,是石家莊,深澤縣,1926年建黨,何俊生的大伯是深澤縣第一任地下縣委書記,父親和叔叔都是1926年的黨員,大伯是冀中的四大烈士之一,被大汗奸張英武給殺了,張英武當過河北省省長。

何俊生老人說,當時是因這家裡窮,吃不上飯,才參加革命的,那時候,家裡雖有二畝薄田,可沒有收入,從小就是吃高粱糊糊長大的,那就是糨糊。村子就在河邊,一發大水就給莊稼全淹了,種玉米和其它莊稼都不行,就全淹死了,根本沒有收成。高粱不是高嘛,它底下有水也沒事,上面的高粱穗還能露出頭就沒事,多少還能有點收成。

秋收之後,把高粱碾成面,做成糊糊,就吃那個,正長身體的時候,根本吃不飽,母親有奶,給人家當保母,掙點小錢養家糊口,很不穩定,吃不飽的時候就到處要飯去。上地主家要飯,還有被狗咬的時候,手裡拿根棍子,對付狗,說是要飯,其實也就能要來半個窩頭餅子什麼的。所以,十二歲的時候就出去打短工,給人家弄地,拔草,只能幹這個活,但這樣的日子無以為繼。

何俊生說,在抗日時期,奶奶做了人質,因為大伯被汗姦殺了,父親和叔叔都是黨員,那時候不叫革命之家,叫黨員之家,有汗奸來抓父親和叔叔,父親和叔叔跑了,跑到東北去好幾年了,這個時候,汗奸帶人就把奶奶抓走了,後來,奶奶被逼瘋,什麼都不知道了,老是把屎拉在褲子里,日本人沒辦法,才把奶奶放回來。

何俊生說,親眼看到過日本兵到別的村掃蕩,日本兵壞著呢,狠著呢,抓了十二個青年人,一個沒剩下,當時就給砍了。「家有家仇,國有國恨,我就是這樣的家庭,又沒飯吃,還得要飯去,誰給我口飯吃,就挺好,就這樣參軍了,當了八路」,參加的是冀中軍區九分區的一個小隊,那時候腿腳好,跑得快,就當通信員,與區政府要有聯繫,那時候就帶著信,把信藏在鞋底子里,信紙都是麥秸紙,上面就寫幾個字,那就是要送出去的信。

何俊生跑得快,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天,有信馬上就去送。有時候黑天送信要過很多大墳地,都是大墳頭子,那時候,年紀小,很害怕,可還是要完成任務。送信是個危險的事,經常碰到日本鬼子掃蕩,當時沒有路,都是地溝,地溝里有防空洞,一個坑連一個坑,躲避敵人的飛機,那時候個子小,身體靈活,一個村就數他跑得快,就是因為跑得快,看見有日本兵過來了,就藏在坑洞里。也有遇見日本兵躲不開的時候,日本兵說,「小孩小孩你的八路的幹活」,當時他就把腰上系著的紅薯蔓子解開,敞開衣服說,搜吧搜吧,然後再把褲子退下來,就光著屁股了,搜不著東西就放人了。

後來,何俊生就從冀中軍區九分區調到晉察冀軍區教導師去了,地點就在張家口,聶榮臻是師長,羅瑞卿是政治部主任。由於生活過於艱苦,到了教導師沒半年,吃不上營養,身體又瘦又小,得了腎上的病,尿血嚴重,不得不到衛生隊治病,然後部隊有新任務開拔異地,就給了病號60斤小米養病用。部隊開拔了,病沒好,就只能回家了,可到家沒一個月,一看還是不行,沒飯吃,那還是到張家口找部隊去吧,可是沒打聽到部隊的消息,這就到了冀中軍區三科電話班。

1948年土改期間,各地區之間都要相互彙報土地革命工作進展與具體情況,可地主與國民黨殘渣餘孽很不老實,電話班白天架線,這些反動力時就在晚上搞破壞。有一天晚上,一個通信員來電話班敲門,說電話打不通了,可能是電話線斷了,把線架通,這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名通信員拿著一把手槍,電話班跟去兩個人,其中一個人拿著根竹竿,為的是順著線路到處敲一敲,查線路斷點。何俊生背著一桿槍,晚上野外沒槍可不行,一路摸黑終於找到了斷點,是被人破壞割斷的。

剛要開始接線,就看見來了幾個黑影,是搞破壞的那些人,一看情況不好,又搞不清對方到底還有多少人在後面,當時何俊生有些發毛,心裡沒底。可冷靜下來靈機一動,便放開大嗓門喊了起來:「張三,你帶人向左包抄,李四,你帶人向右包抄,王五,你帶人向前追擊」,同時,開槍射擊,一口氣把五發子彈全放了,把那幾個黑影嚇跑了。

何俊生說,其實,哪有什麼張三李四王五呀,全是當時瞎編的姓名,為的就是讓對方誤認為我們這人多槍多,是個大部隊。就是樣,化險為夷了。沒過半個小時,就把斷掉的線架好了,拿出隨身攜帶的電話機一試,通了,有驚無險地完成了任務。過了一會,河北省的首長打來電話,說小何你乾的不錯,把線架通接好了,也把壞人打跑了。這事之後,沒過多長時間,何俊生就光榮入了黨,就是因為臨危不懼,表現出色,處置得當,圓滿地完成了這次重要通訊保障任務。

還有一次通訊保障任務,也是讓何俊生記憶猶新。那次是一條專線斷了,一位高級首長下命令要馬上修好線路,有急事要給外區部署工作任務。可正好是晚上,那天漆黑一片,伸手難見五指,可天再黑也必須完成接線任務,這是命令,必須無條件完成。於是何俊生騎上那匹高級首長的戰馬,背上幾捆電線和幾件必備的工具就出發了,一路找,一路尋,都走出十幾里地了,可還是找不到斷點。

沒辦法,只能在漆黑一片中繼續向前查線,再走了不遠,一轉彎,就是一大片亂墳崗子,埋死人的地方,那個亂墳崗子,近處還能看到凌亂的白骨,讓人打心裡發毛犯怵,戰馬四腿打顫,就是不往前走,抽它一鞭子,馬一驚,前腿一揚,就把何俊生翻下來了。有任務在身,何俊生不能顧著首長的馬,背著電線和工具就進墳地了,到了墳地,找到了斷點,一看就是被人破壞的,經過搶修,線接上了。第二天一早,首長打來電話,說小何你又幹得不錯,大黑天的,這麼快就把線接好了。首長還問,接線的路上遇上什麼事沒有,何俊生說,昨天晚上把您的戰馬弄丟了。就在這天早上,沒過一會,那匹戰馬溜溜達達自己回來了。

何俊生老人說,那時候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得到野外查線。冬天在雪地里走,穿著破鞋,也沒有襪子,到處是山地、坡地、坑地,深一腳淺一腳,也不知道雪下面有什麼,有的時候鞋子都丟了,沒辦法,就光著腳走回駐地。有一次,一位高級首長看何俊生太辛苦,就特批了他一雙鞋,和一雙襪子,那雙襪子就是老粗布做的大筒子,可當時就是最好的了。

何俊生在解放戰爭階段,基本上就在電話班執行任務,保障通訊暢通,保證首長們隨時發布戰鬥命令。何俊生經歷了抗日戰爭,又經歷了解放戰爭,出色地完成了無數次戰鬥通訊保障任務。他很平凡,但卻很不平常,他經歷的太多,但卻沒有軍功章,可是,作為軍人,危險卻無處不在,他身上有三處炮彈炸傷,一處在左眼眉骨,一處在左小腿外側,另一處在後腰偏左側,然而,這些傷疤,又何嘗不是長在他身上的軍功章呢?

老人家一邊摸著傷疤,一邊將時光拉回到了現在。他說,現在的晚年生活可幸福啦,不愁吃,不愁喝,每天都堅持練養生功,現在的好身體,都是練養生功的結果。老人家還興高采烈地說,他已經編出了兩本書,都是關於養生的,而且,他每天還堅持看報紙,及時了解國家大事。

採訪結束后,我送老人家走出閱文室,到了老幹部局大門口時,老人家說,中午了,到家吃飯去吧,說他那還有一瓶保留了好多年的茅台酒,要我和攝影師跟他一起喝。我說,不了,您還是回家好好休息吧,接受了這麼長時間的採訪,身體已經很疲憊,等您百歲大壽的時候,我們一定去給您慶祝大壽,現在您就好好保養身體,祝您老人家身體健康,等您百歲大壽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好好品味那瓶經歷過歲月風霜的沉年老酒。

採訪手記:

何俊生這位老八路軍的「故事」,其實並不是故事,而是一樁樁真實的經歷。在採訪過程中,這位老八路一再強調,自己的經歷根本不算什麼,也沒有立過前線的赫赫戰功,更沒有什麼個人傳奇色彩,有的只是一直默默地戰鬥在後方的片段,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執行戰鬥保障任務,雖然流過血,負過傷,但在那個年代,流過血,負過傷,只要活過來了,就都是幸運的歷史見證者,而那些犧牲在前線的無名將士們,才是長眠在他心中的英雄。

於是在採訪之後的成稿過程中,我一再提醒自己,這樣的採訪不是為了編撰故事,而是為了在這位88歲高齡老八路軍的身上,挖掘出那段歷史的佐證,它的全部意義都在於還原歷史的真實場景,以片段的形式,豐富革命的歷史細節。在何俊生這位老八路軍的敘述中,既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也沒有高大上的豪言壯語,他的平實,猶如一方沉色在身的歷史銘印,不需要張揚什麼,卻更顯得厚重而清晰。

因此,在成稿的過程中,作為採訪者,我猶如多次走進那段歷史,但同時,也好像多次走出那段歷史,在進進出出中,完成了對那段崢嶸歲月的真實感知。歷史就是歷史,歷史可以敘述,但卻不能描述,它本身是黑白色的底片,就不能注入現代人想象的主觀色彩。歷史在一個人的親身經歷中,以片段形式的再現,才是最客觀的真實存在。

因為歷史是一個多維度的時空,但作為一個人,誰都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多維度的時空里,這便是片段真實的哲學原理。若問戰爭的記憶到底在哪?革命的紅色基因到底在哪?其實,它們正是在這些小小的歷史片段中,也正是在那些諸如老八路軍何俊生他們的親身經歷之中。戰爭的記憶就是黑白色的底片,而這些黑白色的底片,正蘊含著革命從一個勝利不斷走向另一個勝利的紅色基因。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