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寶一出生時,身上就帶有一些痣或胎記,大部分家長都會認為這是正常的。不過對一些在體表凸起的小小「紅胎記」,類似蚊蟲叮咬留下的小紅疙瘩,家長則需要留個心眼,因為這個小紅疙瘩極可能是嬰幼兒血管瘤。
血管瘤是由大量增生的血管構成,在新生兒中比較常見。發病率達1%以上,早產兒更高,可達23%左右。局部呈鮮紅或櫻桃紅色丘疹或小結節,半球狀,高出於皮面,質軟,有時呈不規則狀,數目不定,壓之褪色。它們可以生長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其中約一半長在頭、臉、頸部。
由於開始時多表現為蚊蟲叮咬狀或針尖樣紅點,常被家長所忽視,直到血管瘤進入快速生長期后才到門診就診,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還有一些家長雖然注意到了,但他們要麼覺得這個「紅胎記」不礙事,或者是覺得血管瘤可自行消失而不去理會,甚至有些家長誤信偏方秘方,使得小孩的顏面血管瘤變成了嚴重的疤痕。
醫生建議血管瘤在早期就要處理
寶寶的血管瘤真的會自行消失嗎?寶寶血管瘤的處理,需要根據寶寶的年齡、血管瘤的位置及性質等因素決定。
嬰幼兒血管瘤的自然病程包括增生期、穩定期和消退期三個階段。生長期一般不超過6-8個月,多在8-12個月時進入消退期,消退期可持續到患兒5-10歲時。所以,對於部分穩定的嬰幼兒血管瘤(即大小、性質幾乎無變化的血管瘤),可以採取隨訪觀察為主。
但血管瘤自然消退的概率約80%-90%,血管瘤自然消退時間越久,血管瘤消退後就更容易出現局部皮膚組織異常,皮膚鬆弛膨出,甚至纖維化局部遺留硬結。如果到2-3歲血管瘤還未消退的話,部分血管瘤內部就會變得血管成分很少,纖維結締組織成分很多,到那會就只能選擇有創的手術來切除了。所以在臨床上,醫生也會建議血管瘤早期即便是處於穩定期,也可以通過幾乎無副作用的外用藥物來加速消退。
如果血管瘤生長得很快,有些寶寶的血管瘤剛出生時只是個小紅點,短短的幾天就整一片皮膚都布滿了。或者是小紅點越長越大,那麼,則需要考慮在增生階段就給予必要的干預治療。還有一些是長在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如葡萄酒色斑長在臉部或其他暴露部位已經影響到美觀,或是血管瘤長在五官已經影響到了寶寶的呼吸和視力等,也需要及早給予治療。另外,還有個別體積特別大、生長較快的血管瘤往往還會伴有反覆潰爛出血,這會讓小孩因疼痛而哭鬧,像這些嬰幼兒血管瘤也該及時處理。
如果您也有血管瘤疾病的困擾,關注微信"a80205568"。為您提供更多血管瘤問題的幫助,幫您接觸血管瘤疾病的困擾,治癒血管瘤疾病,守護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