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們愛吃的餅乾是如何發明的?

餅乾,一種再普通不過的食品;不過,它的發明充滿了驚濤駭浪。

餅乾與航海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其實,二者之間大有關係。如今,海輪上的救生艇中一般都備有救命口糧——救生餅乾。餅乾與航海的緊密關係不僅如此,現代餅乾的雛形就是在航海中由船員所發明的。

救命的小餅

最初的餅乾叫「比斯開小餅」,不少國家至今還這樣稱呼它。

18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英國人駕駛的帆船駛入法國西部的比斯開灣,不幸遭遇狂風巨浪。比斯開灣經常有風暴,風大浪高,在此遇難、遇險的船員和船舶數不勝數。比斯開灣因此有「船員的墳墓」的惡名。

遭遇比斯開灣的驚濤駭浪,不要說是100多年前的帆船,即便是當今設備先進的萬噸巨輪,也要經歷一番驚心動魄的搏鬥。英國人駕駛的那艘帆船在風暴中逐漸失去控制,最終觸礁沉沒。好在船員並沒有全被風浪捲走,一些船員死裡逃生,游到一座小島上。

比斯開灣

兩天後,風停浪小,飢腸轆轆的倖存者想到了那艘裝滿麵粉、砂糖和奶油的沉船:如果把那些東西撈起來,不就可以充饑了嘛。於是,他們做好必要準備后,立即行動,大家相互配合,有的潛入船艙取貨,有的在外接應,不一會兒,就將沉船中的麵粉、砂糖和奶油撈了出來。

不過,讓他們發愁的是,這些用來救命的食物已經被海水泡得一塌糊塗,混在了一起。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一個船員想出一個辦法:把這些被海水泡過的麵粉、砂糖和奶油攪拌在一起,做成小餅吃。於是,他們一起動手,把這些被海水混在一起的麵粉、砂糖和奶油攪拌均勻,捏成一個個薄薄的小餅,貼在海島陽面的礁石上。灼熱的陽光很快就把這些小薄餅烤熟了。取來嘗嘗,居然味道不錯。這些烤熟的麵餅又松又脆,味道可口。船員們像過節一樣飽餐了一頓。憑藉這些自製小餅,倖存者們在小島上生存了一個多月,最終被一艘過路的輪船所搭救。

為了紀念這次脫險,倖存的船員們回到英國后就用同樣的方法烤制小餅吃,並用「比斯開小餅」來命名這些小餅。而這就是今天餅乾英文名稱biscuit(比斯開)的由來。

餅乾的故事傳播開來,餅乾逐漸成為一種大受歡迎的食品,歐洲各國的餅乾產業也發展起來。產業革命以後,由於機械技術的發達,餅乾的製作設備和工藝得以迅速發展。作為一種食品,餅乾風靡世界。如今,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水平的提高,餅乾生產幾乎遍及世界上每個角落。可以說,只要是食品加工廠,都能夠生產餅乾。餅乾的花色品種也數不勝數,豐富多彩。

從大海走上餐桌

其實,在180多年前英國船員遇險之前,人類就已經發明了餅乾。這要追溯到公元7世紀的波斯。當時,製糖技術剛剛發明,並因為餅乾而被廣泛使用。公元10世紀左右,餅乾的製造技術傳到了歐洲。到了公元14世紀,餅乾已經成為歐洲人最喜歡的零食之一。那時候,從皇室廚房到平民街巷,到處都瀰漫著烤餅乾的香味。不過,在這以後,這種外來的餅乾逐漸被歐洲的麵包所替代。鬆軟可口的麵包最終成為歐洲人餐桌上的主要食品,而餅乾則被「打入冷宮」,直至沒有廠家再生產餅乾,生產餅乾的技術也逐漸失傳。

現代意義上的餅乾是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經調粉(或調漿)、成形、烘烤等工藝製成的口感酥鬆或鬆脆的食品。而如今世所公認的現代餅乾產業的起源,就是從英國帆船比斯開灣遇險船員發明餅乾開始的。

19世紀時,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航海技術迅猛發展。在航海中,由於面包含有較高的水分(35%~40%),並不適合作為長期儲備的糧食。於是,人們發明了一種含水分量很低的「麵包」,這就是現代意義上的餅乾。

如今,餅乾早已不是發明之初那種「水和面」的概念,生產工藝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上,餅乾的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如酥性餅乾、韌性餅乾、發酵(蘇打)餅乾、薄脆餅乾、曲奇餅乾、夾心餅乾、威化餅乾、蛋圓餅乾、水泡餅乾等。餅乾的品種不但越來越多,還在不斷地變化出新。

不過,多少年來,海輪上的船用壓縮餅乾一直都沒有大的變化。

壓縮餅乾本身就適宜長期保管,再加上採用抽真空包裝,裝在密封的鐵皮盒子,放在救生艇專用的食品箱中,無疑是一種再理想不過的航海救生食品。按照規定,海輪救生艇中的救生餅乾要由三副負責定期檢查和更換新品。

筆者當船員時還專門品嘗過救生餅乾。說實話,如果不是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還真的吃不下,因為如今的人們都習慣了吃那些鬆軟的食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