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香港那段被忽略的歷史

我記憶中的這些人和事,每一樁每一件都印證著香港與大陸緊密相連,唇齒相依的關係。

作者:葉周

原題《我的香港情緣》

全文4415字,讀完大約6分鐘

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這不僅是香港人的喜事,更是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太平山下的萬家燈火,尖山嘴對岸的璀璨城市景觀,每一次都留給我最為溫馨的感受。我出生在上海,卻與香港有久長的淵源,我的父母結識於香港,上世紀40年代,母親和姨婆是香港居民,住在郭沫若先生的樓下。父親葉以群是著名的文藝評論家,時常去拜訪郭先生。那時認識了我的母親。1950年,母親跟隨父親來到上海,在上海舉行了婚禮。後來姨婆也從香港來到上海,我們幾個兄妹都是她親手帶大的。

葉以群

曾經看過霍建起導演拍攝的電影《蕭紅》。電影開頭有一段這樣的情景,蕭紅的丈夫作家端木蕻良對躺在病榻上的蕭紅說:「茅盾、以群、鄒韜奮都撤離香港了,許多人都走了。」可是蕭紅卻病重走不了。她孤零零地躺在空蕩蕩的醫院裡,最終病逝在香港。電影中的那個場景重現了40年代香港的氛圍,那時的香港是祖國的遊子,被英國人統治著。

  • 文藝界人士在香港淺水灣蕭紅墓前。前排左起:丁聰、夏衍、白楊、沈寧、葉以群、周而復、陽翰笙。後排左起:張駿祥、吳祖光、張瑞芳、曹禺。

端木蕻良所說的撤離是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陷香港。日軍一佔領香港,便立即封鎖香港至九龍的交通並實行宵禁,敵寇大肆搜捕愛國人士和抗日誌士,並貼出布告限令在港知名文化人必須到「大日本軍指揮部」報到,否則「格殺勿論」。當時包括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梁漱溟、茅盾等在內的數百名知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尚在香港開展抗日救亡工作,處境危險。在香港的日子裡,茅盾自稱是文具店的老闆,以群是總採買,茅盾的妻子成了大廚師,他們同甘共苦,在日軍空襲的炮火下幾度輾轉,共同經歷了戰爭年代的艱辛。

  • 1941年12月,日軍空襲中環

  • 港督楊慕琦於1941年12月25日在半島酒店向日軍投降,是日被稱為「黑色聖誕日

據歷史數據記載,日軍進攻香港的當天,中共中央急電周恩來、廖承志、潘漢年等,要求多方設法保護並幫助旅港文化人和民主人士撤離港九,將他們轉移到東江抗日游擊區等地。身在香港的父親以群直接參与了那次文化人的大營救。日軍攻打港九后,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幾易住所,各自分散隱蔽,彼此失去聯絡。營救人員幾經周折,終於設法找到了所有的營救對象,幫助他們安置在安全的秘密住所,以擺脫日軍的搜捕和特務的監視、跟蹤,然後將他們分批從港島偷渡過海,護送到九龍佐敦道、花園街、上海街等秘密接待站,再分別安排他們轉移到東江游擊區或其他地區。

  • 電影《明月幾時有》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東江縱隊」真實事迹為藍本,將何香凝、柳亞子、茅盾、鄒韜奮等數百文化名人及愛國民主人士成功營救出戰火紛飛的香港。圖為視頻截圖

1942年1月9日,茅盾、葉以群、戈寶權等文化人在香港洛克道,換上老百姓的便裝,打扮成「難民」,由游擊隊的交通員引領,避開日軍崗哨和檢查站,至黃昏時抵達銅鑼灣避風塘,登上營救人員準備好的一艘大駁船。當時,從香港去九龍的海面已經被封鎖,他們只能乘小艇偷渡。茅盾先生在他的《脫險雜記》中寫道:「我們這艇子里有Y(葉以群)、小高、寶公(戈寶權),以及其他朋友。……我們說說笑笑,確信'偷渡'一定順利完成。因為這不濃不淡的霧罩太好了。但是曉風很冷,從船頭灌進來,我們雖然擠緊了的,還是不免瑟縮。」鄒韜奮、胡繩、廖沫沙、於伶等人也先後由交通員帶到這裡。次日凌晨,交通員又分別將這些文化人帶上三隻披有草席篷的小艇,乘著銅鑼灣出口處巡邏日軍換崗之機,疾駛渡海,終於安全抵達九龍市區秘密接待點。

  • 《明月幾時有視頻截圖

安全到達九龍后,就改為徒步,他們背著簡單的行李翻山越嶺,經過荃灣、元郎,往離深圳不遠的東江方向去,時常一天要走六七十里路。經過數天的長途跋涉,他們終於來到東江游擊縱隊司令部的駐地白石龍鎮。司令員曾生和政委林平把大家請到司令部里,端出了一大碗一大碗熱氣氣騰騰的紅燒肉招待大家。

據了解,當時絕大多數的左翼文化名人和愛國民主人士,都是通過陸上交通線轉移的,白石龍村是他們從香港脫險后在內地游擊區停留的第一站。這些文化名人,有的在白石龍村只待了十幾天,有的待了一個多月。但是,驚心動魄的營救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為了紀念歷史上這一次大營救,深圳市、寶安區兩級政府一共投入資金400多萬元人民幣。於2005年9月2日,在紀念人民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日的前一天,白石龍「紀念館」正式建成並開館。我期望著早日前往參觀。

  • 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白石龍

除此之外,在父親的記載中還有一次記憶深刻的香港之旅是1947年,國共戰場上進入決戰,大批無黨派知名人士陸續轉移到香港,作為過渡,免得他們遭國民黨綁架和殺害。當時來到香港的不僅有郭沫若和茅盾,還有上千的文化知名人士,在中共的安排下,齊聚在那裡,他們感到建立新曙光已近在眼前,異常興奮。一直到1948年,才分批安排他們乘船秘密進入東北解放區,參加新政協的籌備工作。這批從香港乘船北上的有沈鈞儒、李濟深、章乃器、鄧初民、郭沫若和茅盾等人。而父親卻是最後一批離開香港。他在潘漢年的領導下,一批批地送走了大批的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然後才回到北京。

  • 《明月幾時有》劇照

如今我每一次走走香港的街道上,都設法在縱橫的街巷中,穿梭的人流中找尋他們當年的足跡和身影。香港是父親和母親生命中的一個重要地標,母親的年輕歲月曾經生活在那裡,她與我父親的愛情在那裡萌芽,她的姐妹手足後來依然常年生活在那裡,那裡始終是她的故鄉。

我的爸爸媽媽在上海安家后,不久五個孩子依次出生。撫養我母親長大的姨婆應母親的要求來到上海,照顧新出生的孩子。所以姨婆是撫養我長大的最親的親人。後來姨婆過世以後,骨灰被帶回香港安葬。我每次去香港都會去姨婆的墓地祭拜。在祭拜時我看見了與姨婆比鄰的姨公的墓地。碑文上的介紹卻讓我了解了一段久遠的歷史。

墓碑上的碑文是孫中山先生貼身衛士馬湘所撰寫,從上面我了解到了姨公的生平:「於簮伍公有功民國革命臣子,夙以殷富為商界重溯。民國九年公隨軍運籌糧草軍需。民國十一年,總統遇叛軍蒙塵困守兵艦煤糧財用告罄,總統手諭下屬赴港與伍公面商,籌款不三月,軍需源源接濟,公之力為多。……」

  • 前排左四伍於簪

如今網路發達,在網上搜索了一番后,看到的文字和照片增加了我對墓碑上這位方臉敦厚的姨公的認識。在中山學術資料庫中找到一份數據:1922年孫中山大元帥的任命書:

任命梁長海伍於簪為國民銀行正副行長令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一月七日

陸海軍大元帥令:任命梁長海為國立中華國民銀行行長,伍於簪為副行長。此令。

孫中山

中華民國十一年一月七日

原來伍於簪從廣東來港經商后,於中環文咸西街創辦海興長米行,執香港米業之牛耳;后與弟伍於笛經營廣合源參茸行。而梁長海先生是越南米業的大佬,他們都是孫中山的摯友。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身邊支持他的有一批殷實的商人,伍於簪掌握著香港的米業,難怪他承擔起了軍需和經費的重責大任。他支持中山先生從事革命活動20多年,從北伐到建立民國的許多重要的歷史時刻都留下他的足跡。

伍於簪的七女伍恩連曾回憶道:1922年,陳炯明叛亂,炮轟總統府。在她出嫁前,有一天晚上,在香港家中,她的父親要她與弟弟妹妹搬上三樓睡,騰出二樓來,別的不準問。次日,才知道有重要人物來過,那就是孫中山的貼身警衛馬湘先生(他是伍於簪的同學、摯友)護送孫中山、宋慶齡為逃避陳炯明追殺,乘搭永豐艦(后改名中山艦)路過香港的那一晚。伍於簪兒女們還珍藏著孫中山先生的墨寶「天下為公」的條幅,上款題有「於簪先生屬」字樣,下款為孫文及印章。

除了上述事件中可以看到前輩們的命運與香港緊密相聯,母親的親姐姐一家人至今一直在香港居住。他們經歷了香港回歸20年的每一天,看到香港回歸祖國后保持的繁榮昌盛。馬照跑、舞照跳,生活風格不改變。

  • 伍於簪墓

特別是我的姨夫蔡伯勵先生,他是廣東順德人,年輕時從廣東到香港,從無到有,艱苦奮鬥。如今他是海內外聞名的堪輿大師,廣東真步堂天文歷算的第三代傳人,精於天文歷算,堪輿風水,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學養。由於他大半生對香港的服務與貢獻,2015年獲特首梁振英頒發金紫荊勳章,這是香港政府頒發的最高榮譽。蔡伯勵居於香港,曾為香港多個地標性建築如青馬大橋等項目開幕選擇良辰吉日,亦常為李嘉誠和霍英東等名流勘察個人事務。港英年代港督和回歸后特首,在入住官邸前亦曾邀蔡伯勵看風水。他與香港各階層人士淵源深厚。

  • 蔡伯勵先生與他的百年家宅「仁園」

我每一次去香港都會前往拜會蔡伯勵先生,與他聊起香港的情況。鶴髮童顏的老人精神矍鑠,他總是語重心長地表示,好,香港也會好。香港不能什麼事情都與大陸擰著干,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其實這也是蔡伯勵先生一生所奉行,所推崇的風水理論中的順應自然,適當調適的基本原則。

他70多歲時,還情系故鄉,回到老家廣東龍江蔡氏祖屋,收購附近16間舊屋,花了20年時間和過千萬元,建成佔地四萬呎、有庭台樓閣和荷花池的四合院屋群。並將這一有百年歷史的民居群命名為「仁園

前幾年我專程去仁院住了一個晚上,在仁院的進門處,拾階而上,一塊大照壁上兩行長聯,是蔡老自題:今夕是何年試問幾許春秋皓首猶歡陋室記此中有真趣且看扶疏花木旁人錯認清暉園。我問:何處是清暉園?蔡老笑答:該處是順德的名園之一,以此自比,是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把仁院建成順德的又一名園。從蔡老的話語中,我揣摩到了他的一顆情系家鄉之心。他要把仁園建成一座向後人傳遞中華傳統文化信息的園林。他坦陳,是要通過保留傳統民居建築,而給快速發展的城市建設,留下中華文明的珍貴痕迹。他計劃在有生之年,把仁院當作旅遊資源,對外開放,為廣東省保護一片歷史建築。在對舊屋的改造中融入他的風水理念:只要大的方位解決了,細節處就不必拘泥。

  •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

我記憶中的這些人和事,每一樁每一件都印證著香港與大陸緊密相連,唇齒相依的關係。如果前輩們九泉下有知,看到香港回歸,人民可以在五星紅旗的輝映下揚眉吐氣,會多麼自豪!而像蔡先生這樣真正的香港人,則希望年輕的一代珍惜前輩一生奮鬥建立的香港的經濟成就,與祖國同心同德,為香港的未來奮鬥努力。香港人是勤勞務實的,他們辛勤地為生活富足奮鬥。香港的年輕人必須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了解香港自身的歷史,只有讓香港的年輕人了解香港與祖國大陸密切不可分的關係,才能培養起年輕一代對文化的認同。

本文作者 葉周

還記得20年前在舊金山,正值香港回歸前夕,我將對香港回歸的期盼與盼望孩子的心情結合在一起,為還未懷上的孩子起了一個小名叫「九七」,期望在慶祝香港回歸之年喜得後代。結果我的女兒在1997年7月出生。今年正值香港回歸的重要節日,也是女兒20歲的生日。看著一個孩子從嗷嗷待哺,到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大學生,我經歷過其中的甘苦。我同樣可以體會香港20年保持繁榮,持續發展的不易。為此我衷心祝願太平山下的萬家燈火永遠溫馨祥和!香港繼續繁榮!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