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在孩子的教育上,德國家長也很拼

恰逢開學季,莘莘學子重返學校,感受新氣象;新生萌娃初跨校門,開啟新人生。共通之處在於,都承載著父母殷殷期盼。關於外國的家長,網上流傳著各種雞湯文,但是,真實生活中的德國家長,他們在娃的學習上,其實也很拼。

為了提升孩子入學的儀式感,不少德國家庭一擲千金

德國家長最重視開學。入學第一天須給孩子注入儀式感,讓孩子刻骨銘心。雖然萌娃尚未識字,德國當地報紙的廣告欄早已鋪天蓋地刊登入學賀詞,當然由家長掏錢。入學當天清晨,親朋好友擠滿學校禮堂,出席學校正式入學典禮,中午到預定的飯店聚餐,下午乘馬車巡遊市區,隨後轉戰家庭派對。擁有獨立院落的家庭會在門前花園搭建一個充氣遊樂場,讓學童及夥伴們盡情歡騰。

在德國,入學喜慶活動的隆重,幾近奢華。由此催生一項產業,專門服務於孩童的生日、洗禮、入學等慶典活動。租用小丑、魔術表演或公主,平均花費是350歐元。在夏季,即入學前夕,入學喜慶活動成為這些服務機構的第二大服務內容,需求量僅次於婚禮。活動中,美國兒童影片和書籍的街頭秀角色特別受歡迎,尤其是迪士尼公主和海盜。現在最熱門角色就是《冰雪奇緣》中的艾莎和《美女與野獸》的貝拉公主。統計數據還顯示,自2014年以來,入學喜慶活動的需求至少翻了三番。對於一些父母來說,花費幾百歐元還只是開始。有些家長會大張旗鼓地開晚會,樂隊或雜技團紛紛登場,這樣的預算可高達四位數,其中包括昂貴的場地租金、奢華的餐飲和特製的入學主題奶油蛋糕。

有些入學慶祝還要寓教於樂。譬如,由專業藝人扮演「教授瘋子」,通過瘋癲式的遊戲、實驗和魔術來測試兒童的入學成熟度。

對於孩子們來說,隆重的入學儀式感固然不可或缺,這被看作是家長向孩子傳達親情的機會,也體現了親情對成長的支持。親情的展現不僅限於開學和升學的時間節點上,還貫穿於生活全方面和生命全過程。但是,也有人認為,孩子的生命軌跡未必嚴格因循父母繪製的路線。家長把孩子入學第一天搞得轟轟烈烈,也存有一定風險。孩子甫一跨入校門便載負難以承受之重———父母的望子成龍之心。

德國家長對孩子分數錙銖必較,課外輔導大行其道

對孩子的分數,德國家長可謂錙銖必較。福薩民意調查最新數據顯示,41%德國家庭會因孩子考試成績不佳而鬱鬱寡歡,10%的家庭甚而會因此劍拔弩張。這種緊張氣氛,7%的家庭每周會出現,38%家庭每月會經歷,且在三分之一家庭會升級為父母之間的各種爭論,乃至爭吵。

而在這些因考試成績而硝煙瀰漫的家庭當中,三分之一孩子的分數其實保持在優良水平。這些資優生中的四分之一更是課外輔導的常客。2014-2015學年,參加課外輔導的德國中國小生佔比為14%。無論家庭收入多寡,無論父母文化程度高低,無論移民背景有無,補習熱情之高漲不分伯仲。

據德國課外輔導報告,月凈收入3000歐元以上及以下的家庭為孩子報名參加課外輔導的比率僅差三個百分點;父母文化水平較低和較高家庭的課外輔導參與比率持平;無移民背景的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的比率僅高於有移民背景學生三個百分點。課外輔導在家長中的認同率高達83%,其中,子女為資優生的家長佔比高達86%。

四分之一家長認為,課外輔導大行其道,與學校教育個性化供給不足有關。就此,德國政府不遺餘力,把學校從原先的半日制陸續擴建為全日制,上午授課,下午則開設各類興趣活動課程。然而,這項新世紀以來德國最大聯邦基礎教育工程卻並不受待見。

據今年初發布的青少年報告,全日制學校中僅四成學生享受午後時光。大多數學生抵觸情緒滋長,都是因為倍感無聊或認為這使自己不夠自由。

但,真正的原因卻是分數。家長與學生紛紛吐糟:興趣活動課程雖能提升綜合素質,卻無助於提聯考試成績。為填補家長無止境的「分數欲」,德國部分地區竟然出現考試成績通脹現象。

考試成績絕非數字,而事關學業成就與人生榮耀乃至家庭臉面。世上父母皆有舔犢之心,對分數的頂禮膜拜便在情理之中。然而,資優生與補習如此難分難捨,乃恐懼心在作祟———唯恐喪失競爭優勢。作為拾遺補缺,課外輔導永遠只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補充而非替代。被競爭裹挾的家長卻難以明晰這番道理。

德國家長的另一種拼勁:堅信孩子成長決勝於假期

德國家長的一大主流為直升機型。這類家長指望孩子沿著既定軌道成長,從不給予孩子任何試錯與犯錯的空間,讓孩子成長所遭遇的問題與困難由自己來扛,把自己的需求與生活全然俯首聽命於「孩子優先」原則。很多人認為,如此含辛茹苦的父母,生活質量定遭侵蝕。但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艾什頓·詹姆斯的研究發現,家長對育兒投入愈大,如直升機型家長,其滿意度愈高,愈加堅定養育子女的人生意義。

即便德國學生課外補習比例高,但這一比例仍在發達國家均值之下,時間也偏短,周均2小時以下佔八成。德國家長為此每年支出8.79億歐元,月均87歐元,相較於德國人月收入,實乃九牛一毛。且26%的家庭參與的課外輔導具有公益性質。就課外輔導實效而言,儘管校外輔導機構言之鑿鑿道,參與的學生八成左右考試成績半年後可提升一個檔次。但專家的研究也常常予以質疑。德國家長並不聽命於機構的數據與專家的證據,而是堅信,孩子的成長決勝於假期。德國學校從不布置寒暑假作業,但放假對很多家長來說,並不意味著孩子遊手好閒。據福薩民意調查,在低學歷家庭,子女假期補課現象較為泛濫,而只有18%高學歷家長認為,孩子在假期要經常溫習,46%則徹底遠離課本,從事補習以外的其它活動。

以犧牲假期閑暇為代價,換取的未必是成績提升。83%家長希冀孩子在假期激發興趣點、釋放創造力、提升自主性,並強化生存適應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64%資優生家長期待校外輔導有利於激活非智力因素。故而,在德國家庭,父母最用心的家務便是制定度假計劃,各聯邦州通過協調錯位放假提供必要保障。分數難以架起成長的階梯,假期可以張揚教育的屬性。德國家長的另一種拼勁也即在此。(作者系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師範大學中德教育研究與協作中心廖圓圓對本文亦有貢獻)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