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類攝影200年,發明攝影的故事

攝影,對今人而言就像一日三餐,稀鬆平常,但對於200年前的人來說,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攝影,從無到有,從虛到實,從單色到彩色,從膠片到數碼,不在於照相機的發明和進化,關鍵是掌握更理想的感光介質。

這塊寬20厘米、高16.5厘米的錫版,是尼埃普斯拍攝的人類第一張存世照片《窗外風景》,現存於哈里·蘭瑟姆中心

這塊寬20厘米、高16.5厘米的錫版就是人類第一張存世照片《窗外風景》(View from the Window at Le Gras),由法國人約瑟夫·尼塞福爾·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1765—1833)拍攝於1826年。1827年9月,尼埃普斯去英國探望生病的哥哥,順便還帶著這塊錫版拜訪了生物學家弗朗西斯·鮑爾,希望在後者那裡得到一些建議。從此以後,這塊錫版以及相關手稿等就留在了英國。1905年,這塊錫版曾經與弗朗西斯·鮑爾其他遺物一起得到展出,但當時沒人認出它的價值。直到1952年,攝影史學家和收藏家蓋恩斯海姆才在一位寡婦那裡發現了它。蓋恩斯海姆買下它後進行了考證,證實這就是人類第一張存世照片——此時,世人才發現,原來攝影術的真正發明人是尼埃普斯,並非達蓋爾。1963年,蓋恩斯海姆將《窗外風景》原物轉給了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哈里·蘭瑟姆中心。

人類是從哪年開始攝影的?

多數人以為,1839年是攝影的元年,因為達蓋爾法攝影術(Daguerreotype,也稱銀版法)正是在這年的8月19日對世人公開的。也有人認為攝影史應該從1826年算起,因為尼埃普斯此年拍攝的《窗外風景》被公認為人類的第一張照片。不過有證據表明,尼埃普斯與他的哥哥克勞德早在1816年就已經拍攝出一張《窗外風景》了。如此算來,從人類第一次拍照到現在恰好200年時間,那麼世界攝影史也應該從1816年算起,而不是1839年。

不過,說攝影起源於1816年也有爭議。有人認為,的墨子早在2400年前就已經通過小孔「攝」到「影」了,而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和阿拉伯的海什木,也都先後發現了小孔成像現象。更靠譜的是,歐洲文藝復興之後,畫家們還發明了一種繪畫輔助器物——暗箱。這種暗箱非常像現在的單反像機——暗箱前端裝有鏡頭,光線穿過鏡頭到達一面鏡子上,再由這面鏡子投射到暗箱上面的毛玻璃上。畫家們會將一張白紙鋪到這個毛玻璃上,並將映到紙張上的影像描繪出來——這要比對著實景寫生容易多了。暗箱除了幫助畫家們繪畫之外,還成了上流社會的一種消遣方式——在一個巨大的暗箱內,王公貴族們一邊談論著哲學與藝術,一邊欣賞從暗箱外面映射過來的風景投影。

自從文藝復興以來,暗箱(家們的寫生工具;攝影術發明后,暗箱就變成了照相機)

人們根據暗箱原理,製作了大型的觀景工具

那麼,墨子的小孔成像也好,歐洲畫家們的暗箱也罷,這些算不算攝影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攝影」。「通過介質的感光作用,用照相機拍下實物影像」 這是中外各種語言詞典對「攝影」這個詞的基本解釋。由此看來,小孔成像和暗箱僅僅是讓人看到了一種被介質轉換了的影像,那還算不上攝影。如果這些算作攝影,那麼通過平靜的水面以及銅鏡觀看算不算攝影呢?

現在清楚了,攝影的關鍵,就是要用照相機通過感光介質拍下實物影像。不過,直到18世紀的化學家們發現感光物質之前,並沒有人產生將影像保存下來的奇妙幻想,當然也就不存在攝影。

1816年,尼埃普斯兄弟開始拍攝《窗外風景》

18世紀中期,英國、法國等西歐國家爆發了工業革命,隨後不斷有令人震驚的新發明和新發現公之於眾。德國人舒爾茲偶然發現硝酸銀在陽光下會變黑的現象,義大利人貝卡利亞、瑞典人舍勒先後發現了氯化銀(鹵化銀的一種,也稱銀鹽)具有感光性能。科學家們的對感光物質的發現,還在19世紀早期催生了一種雕版印刷的光刻工藝。這種工藝其實就是物影成像,人們將樹葉、花朵等實物放在塗有感光物質的平板上,並在太陽光下暴晒,被光照射到的部分因產生化學變化而變黑,而沒有照到的地方依然保持原色——「光」就是這樣將物體的外部輪廓給「刻」了出來。

出生於1765年的法國人尼埃普斯,正趕上工業革命的高潮。他年輕時就對發明創造特別感興趣,不過後來因被招致拿破崙的麾下而被迫中斷了發明。1801年,36歲的尼埃普斯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其家族位於索恩河畔沙隆小鎮南側的莊園(法國中部偏東的勃艮第大區索恩-盧瓦爾省),這裡還住著他的媽媽以及兄弟姐妹。尼埃普斯回家后,主要精力是在閣樓頂層與兄弟們一起搞發明,他們的研究項目有船舶內燃機以及改進腳踏車等。1813年前後,法國正時興光刻工藝,這讓尼埃普斯產生了聯想:要是能用光刻技術將投射到暗箱里的「光」給「刻」下來,那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絕妙的事情。於是,尼埃普斯便與哥哥克勞德一起研究暗箱光刻技術——這就是人類最早的攝影術。

1816年,尼埃普斯兄弟二人利用暗箱,再加上一張塗有氯化銀的紙張,終於拍攝出第一張照片。不過這是一張與實景明暗相反的照片,即負像。尼埃普斯兄弟倆曾經想盡辦法將其轉換成正像,但沒有成功。由於沒有掌握定影技術,這張人類歷史上第一張照片沒有保存下來。

美國著名的藝術史學者瑪麗琳•斯托克斯塔德在其《藝術史》(第二版)一書中,提到過尼埃普斯給「sister-in-law」(小姨子,或嫂子、弟妻)的一封家書,其中就有關於1816年的這次攝影試驗。此外,維基百科法文版還有尼埃普斯的哥哥克勞德寫於1816年5月5日的一封信,信中有這樣的描述:「暗箱放在工作室的窗前,打開窗戶能看見鴿子籠……」從這些文字來看,尼埃普斯兄弟於1816年首次攝影的地點就是自家莊園閣樓上的一間工作室——這與尼埃普斯十年後拍攝的《窗外風景》是同一機位。這也意味著,尼埃普斯早在1816年就拍攝出了《窗外風景》,而且是兄弟「共同創作」。

1826年,人類第一張存世照片是這樣誕生的

為了推銷船舶內燃機等一些家族的發明,哥哥克勞德後來去了英國,尼埃普斯只好獨自一人繼續研究雕版以及攝影術。對尼埃普斯來說,最大的困難並不是如何拍下影像,而是讓影像長久保留。在1822年至1826年這段時間,尼埃普斯經過很多嘗試后找到了一種更理想的材料——瀝青,並利用印刷用的雕版來做試驗。他首先在平面玻璃上塗抹瀝青並進行曝光嘗試,但效果並不理想。接著他又將玻璃片更換成塗抹了瀝青的錫金屬平板,並用雕版壓上後放在太陽下「光刻」。瀝青被陽光照到的部位會變軟,變軟后的瀝青被熏衣草混合液沖洗掉后就露出了錫金屬平面;而沒有被陽光照到的瀝青會越來越硬,變硬后的瀝青就不會發生變化了,影像因此被固定下來了。

1826年夏天的一個上午,尼埃普斯將塗抹了瀝青的一塊錫板放到了他的照相機內,並對著工作室窗外的鴿子窩曝光。8個小時后,天色漸暗,尼埃普斯終止了拍攝。他把變軟的瀝青沖洗掉后,就得到了這張人類最早的存世照片——《窗外風景》。

蓋蒂博物館翻印的《窗外風景》

這是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哈里·蘭瑟姆中心展櫃《窗外風景》原件

尼埃普斯拍攝《窗外風景》時使用的相機

《窗外風景》這幅黑白照片是經過專家技術處理的拷貝品,從中可以看到模模糊糊的鴿子窩和屋頂,而在那塊錫版原作上幾乎看不到什麼細節。

尼埃普斯儘管獲得了初步成功,但他對這種成像效果自然不會滿意,更重要的是,他覺得8個小時的曝光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儘管他在後來將錫板更換成了銀板,又換成鍍銀的銅板,但依然無法縮短曝光時間。於是,尼埃普斯就想通過改進鏡頭的方法來縮短曝光時間。

尼埃普斯的照相機與那些法國畫家們的暗箱一樣,裝的都是謝瓦利埃鏡頭——這是當時最高級的光學鏡頭,採用的是1組2片消色差光學結構,不過它的最大孔經僅有f/12。而在此之前,只有一種孔徑為f/16的單鏡片新月形鏡頭。

尼埃普斯在1827年來到巴黎,找到了鏡頭經銷商謝瓦利埃先生,希望這位光學設計師能為他研製一款孔徑更大的鏡頭。謝瓦利埃表示的確無能為力,不過他為尼埃普斯推薦了一位能人,這就是「透視畫館」(Diorama)舞美設計師達蓋爾先生。達蓋爾聽到尼埃普斯的攝影描述后激動不已,二人相見恨晚。

1829年12月,達蓋爾帶著一部自己新設計的照相機來到尼埃普斯莊園,這也是他首次拜訪尼埃普斯。達蓋爾此行的主要目的,一是給尼埃普斯共同探討攝影術,二是他們兩人要簽訂一項關於攝影術研發的合同。合同中有這樣的規定:一方去世后,其自然繼承人將繼承所有權益。達蓋爾先後四次去過尼埃普斯莊園,每次都小住一段時間。除了研究攝影術外,達蓋爾還向尼埃普斯的家人演示過他的透視畫等新玩意兒。

1839年,達蓋爾與他的達蓋爾法攝影術

攝影術的發明人真沒福氣。尼埃普斯的哥哥克勞德於1828年死於英國,1833年,尼埃普斯也帶著遺憾離開人世,此時他與達蓋爾的合作尚未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根據尼埃普斯與達蓋爾的協議,尼埃普斯的兒子伊西多爾就成為尼埃普斯攝影事業的繼承人。伊西多爾並不像他的父親那樣熱衷於攝影發明,但這並沒有讓達蓋爾感到失望,因為他另有計劃。

1829年12月,達蓋爾前往沙隆的尼埃普斯莊園,兩人簽訂了攝影研發合同。

1839年8月19日,阿拉貢(主席台站立者)帶著達蓋爾(主席台中間坐者)參加了法蘭西科學院與藝術院的聯席會議,達蓋爾攝影法從這天起對世人公開。

達蓋爾在獨自研究攝影術期間發現,瀝青絕對不是一種理想的感光材料,即便能縮短曝光時間,其成像素質也不能令人滿意。於是,他在信息靈通的巴黎廣泛收集信息,不斷嘗試。1835年,達蓋爾又聽說了一種叫做「潛影」的方法。與光刻工藝一樣,「潛影」也採用銀鹽來感光——攝影又回到了尼埃普斯最早使用的材料。不過與光刻工藝所不同的是,這種方法必須在曝光後用水銀蒸氣沖洗出潛在的影像。達蓋爾嘗試后發現,這可以大大縮短曝光時間,但有一個重要問題無法解決,即讓影像永久固定下來,否則銀鹽會持續感光,直至最後完全消失。1837年,達蓋爾嘗試用食鹽浸泡影像后大喜——他終於固定住了影像。

從1816年尼埃普斯拍攝到第一張照片,到1839年初達蓋爾初步成功這段時間,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發明。達蓋爾一直都沒想好如何把自己的發明公開出去,他的顧慮主要在於:倘若別人也掌握了這項的技術,自己豈不是瞎忙活了這十多年的時間。對達蓋爾來說,最佳的方案是,有人願意花錢買下攝影術的專利,同時自己也能作為攝影術的發明人名垂青史。達蓋爾最初用打包或零售的方式向市民銷售他的攝影術,但沒人賞識他的偉大發明,於是他就嘗試著將其賣給政府機構。達蓋爾向幾位有頭有臉的人展示了一部分照片,這其中就有法蘭西科學院終身秘書弗朗索瓦·阿拉戈。事後證明,此人對達蓋爾來說太重要了。

在1839年1月7日舉行的一次法蘭西科學院會議上,阿拉戈向人們描述了達蓋爾這項發明的主要特徵:「達蓋爾先生髮明了專用畫屏(screen),(暗箱形成的)光學影像在這上面留下了完美的印記;影像中包括的一切,最微妙的細節都被複制下來,極為準確精細。實際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位發明人已經找到了保持影像持久不褪的手段。」(《照片秀——定義攝影史的重要展覽》,亞歷山德羅·莫羅編著,18頁)

實際情況是,達蓋爾的攝影術此時沒有真正獲得成功,因為食鹽並不能完全溶解銀鹽,達蓋爾的照片依然會慢慢褪色。這令達蓋爾寢食不安,不過他在1839年3月遇到了一位大好人。英國天文學家和化學家赫謝爾爵士在報紙上看到達蓋爾的發明后,無償給後者推薦了自己的發明——一種能夠完全溶解銀鹽的化學製劑——硫代硫酸鈉定影液,即大蘇打或稱「海波」。此時,達蓋爾的攝影術才最終大功告成。

在阿拉戈的遊說下,法國政府決定以終身年金形式購買達蓋爾的攝影術,並將這項發明命名為「達蓋爾法」。 1839年8月19日,阿拉戈帶著達蓋爾和尼埃普斯的繼承人伊西多爾,參加了法國科學院與藝術院的聯席會議。阿拉戈向眾人概述了這種攝影術,即首先通過對碘蒸汽敏感的鍍銀銅板「曝光」,然後再水銀蒸汽中「沖洗」出潛在的影像。儘管伊西多爾就在現場,但阿拉戈在演講中隻字沒提尼埃普斯的名字,只是將攝影術與達蓋爾這兩個名字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從此以後,達蓋爾就被人們當成了攝影術的發明人,他的攝影法還換來了一筆終身年金。達蓋爾並沒有獨吞這份年金,因為他沒有忘記自己與尼埃普斯家族的那份契約。於是,這個每年10000法郎的終身年金被一分為二:達蓋爾享受6000法郎,伊西多爾分得了4000法郎,皆大歡喜。

1839年8月19日,對攝影來說是個最重要的日子,中外攝影史通常都將這一年定為攝影的元年,儘管攝影術不是在這一年發明出來的。正是法國政府在1839年8月19日這天將達蓋爾法攝影術無償貢獻給全人類,攝影術才迅速在全球各地傳播開來。

1839年,達蓋爾的競爭對手

1839年1月7日以後,法國和英國主要報紙都以極大的熱情報道了達蓋爾的攝影術,這則消息讓英吉利海峽對岸的一位物理學家塔爾博特大為震驚,因為他還以為自己發明了攝影術。

報紙上並沒有介紹達蓋爾與尼埃普斯的早期合作,這讓塔爾博特覺得自己在1833年開始研究的「光繪」早於達蓋爾的攝影術。塔爾博特的攝影術研究始於一次義大利的旅行。塔爾博特當時帶著暗箱,並藉助暗箱描繪了幾張風景畫。他當時就萌發了一種願望,要是能用什麼方法將這個影像直接固定住就好了,那樣就省去了一筆一畫描寫的麻煩。他始終認為,攝影術的最大作用是用於藝術創作,即讓任何人都能用暗箱輕鬆作畫,他的原話是「為那些缺乏繪畫才能的人提供一個藝術表達的渠道」。

塔爾博特也像達蓋爾一樣,由於沒想好用什麼方式賣掉自己的發明,因此他的研究也一直沒有公開。達蓋爾的攝影術曝光后,塔爾博特立刻坐不住了,他迅速給法國的阿拉戈寫了一封郵件,闡明自己的發明在達蓋爾之前,並要求阿拉戈承認自己是攝影術的發明者。此外,塔爾博特還於1839年1月25日在英國皇家學院組織了一場「光繪」展覽。這些作品有既有負像也有正像,拍攝時間是1834—1835年——這顯然早於達蓋爾在1837—1839年的拍攝創作——塔爾博特想要證明自己才是攝影術的發明者。

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肖像

塔爾博特並不知道自己的發明與達蓋爾的攝影術到底有哪些區別。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攝影方法,塔爾博特是在氯化鈉和硝酸銀交替沖洗過的相紙上顯影成像。更重要的是,塔爾博特的攝影方法得到的是負像——用它可以複製出無數的正像,而達蓋爾法只能得到一張正像。在定影方面,塔爾博特最初選擇的也是食鹽,他還嘗試過碘化鉀,不過他最終還是採用了赫謝爾推薦的硫代硫酸鈉。不僅如此,塔爾博特還聽從了赫謝爾的建議,將這種技術的名稱由「光繪」改成「光刻」(Photography),即攝影。不過,當塔爾博特在1841年為他的發明申請專利時,卻將其命名為「卡羅法」——以示與達蓋爾法之區別。

現存於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的達蓋爾法照相機

與達蓋爾採用光滑的鍍銀銅板作為片基不同,塔爾博特採用的是紙張。由於紙張表面不可能像平面玻璃或拋光的金屬那樣光滑平整,所以塔爾博特的照片顯得較為粗糙。作為塔爾博特的朋友,赫謝爾做出了令他非常失望的評價:「和這些達蓋爾法的傑作相比,塔爾博特先生製作的只不過是一團模糊的東西!兩種作品之間的差異之大,如同日月相較。」

由於塔爾博特的卡羅法在描寫性能上技不如人,更主要的是,無論在政府層面還是學術角度,塔爾博特所獲得的支持力度遠不如達蓋爾,因此,這位比達蓋爾更早固定住影像的人,在攝影史上並沒有取得達蓋爾那樣的聲望。

其實,與達蓋爾競爭攝影術發明者的不止塔爾博特一人,另外一位競爭者是達蓋爾的同胞、一位法國財政部的小公務員,名字叫巴耶爾。1839年1月,巴耶爾聽說達蓋爾發明攝影術的消息后,也嘗試著用暗箱和紙張進行攝影試驗,並且拍攝出負像;2個月後,巴耶爾能夠直接利用紙張將負像轉換成正像。1839年5月20日,巴耶爾找到了阿拉戈,希望後者認同自己是另一種攝影術的發明人。不過,當時阿拉戈正在忙於幫助達蓋爾與英國人塔爾博特競爭,不願意讓巴耶爾攪局,以免把事情搞複雜,所以巴耶爾的爭取並沒有成功。1840年,巴耶爾自己當模特,自拍了一張叫做《溺水者自畫像》的作品,以表達自己的失望之情以及對法國政府的抗議——有人說這是人類最早的「觀念攝影」作品。

1851—1888年,從沉重的濕版到輕便的膠捲

達蓋爾法和卡羅法各有所長。達蓋爾法的優點是畫質細膩、細節清晰,不過其缺點也顯而易見:一是材質非常昂貴,二是僅此一張無法複製。卡羅法以及巴耶爾的攝影法成本低廉且容易大批複制,卻點是畫質粗糙,細節不好。

相對於達蓋爾法來說,塔爾博特的卡羅法的優點是可以無限複製。1844年,塔爾博與荷蘭人尼古拉斯 * 亨尼曼(Nicolaas Henneman)開設了照相複製工廠。

上面兩張用於全景拼接的照片拍攝於1846年,顯示的是格爾博特(左圖右一)、亨尼曼(右圖拍照者)和其他工作人員在一起拍攝、複製照片的情景。

早在1839年,赫謝爾就建議塔爾博特用平面玻璃替代紙張作為片基,但建議沒有被採納。1847年,尼埃普斯的親戚聖-維克多嘗試用平面玻璃作為片基,並在上面塗上蛋清、碘化鉀以及氯化鈉的混合液,以替代塔爾博特的紙基卡羅法。後來,一位美國人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發明了一種叫做水晶版的攝影工藝,並取得了細膩的畫質,但是此種方式的曝光時間太長,因此並沒有被推廣開來。

直到1851年一個重要發明的出現,玻璃才被廣泛應用起來,這就是英國人阿徹發明的火棉膠濕版法攝影工藝。與其他攝影術的發明人斤斤計較利益得失所不同的是,阿徹無償為人類貢獻了他的發明,而自己卻在貧困中去世。

火棉膠濕版法也簡稱濕版法,用此法得到的照片在像質方面明顯超過了之前被公認為清晰度最高的攝影方式——達蓋爾法,不僅如此,此法還大大縮短了曝光時間。不過,濕版法也有一項致命缺陷——要在這塊玻璃處於濕潤的狀態下曝光和顯影,因此攝影師外出拍攝時,必須攜帶著遮光的帳篷、化學藥品、玻璃片、笨重的支架以及一壺水,全套裝備通常是整整一馬車。

美國總統林肯肖像的玻璃濕版轉成正像。

1864 年2月9日攝影 師 安 東 尼· 伯berger)利用玻璃濕版拍攝的林肯肖像原版。

儘管如此,濕版法在發達的西歐還是迅速取代了達蓋爾法和卡羅法。在當時相對落後的美國,達蓋爾法繼續流行了20餘年,直到南北戰爭前,美國攝影師才用濕版法淘汰了達蓋爾法。沒想到,在隨後不到20年的功夫,一項更偉大的攝影發明在美國誕生了,這就是膠捲。

柯達發明膠捲,主要得益於在此前之前誕生的干版工藝,這種攝影工藝是英國人馬多克斯在1871 年發明出來的,全名為溴化銀感光乳劑玻璃干版工藝,它讓攝影師解脫了濕版操作的麻煩。

1879年,美國紐約一位年輕的銀行職員喬治·伊斯曼計劃購買一套相機外出旅行,那個時候玻璃干版攝影工藝還沒有在美國普及,市場上能買到的只有笨重且麻煩的濕版工藝。伊斯曼在學習使用這套設備期間產生了困惑:假如帶著它遠足,一路上還有什麼樂趣呢!於是他下決心研究更加方便的攝影方式。伊斯曼偶爾在一本英國攝影雜誌上讀到了關於玻璃干版的介紹,這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啟發。1880年4月,伊斯曼辭去銀行職務,在羅徹斯特市創業,開始研製照相干版。儘管干版比濕版方便了不少,但伊斯曼並不滿意,因為玻璃沉重而且易碎,也不易攜帶。1884年,伊斯曼就嘗試用紙張代替玻璃作為片基,製造出可以捲起來的紙基膠捲。後來他又開始嘗試用透明的賽璐珞代替紙張作為片基。1888年,伊斯曼對外正式宣布,他已經製造出可以捲起來的新型「伊斯曼膠捲」,這就是一直通用至今的標準透明片基膠捲。為了使用「伊斯曼膠捲」膠捲,伊斯曼還專門發明了一種簡便易用的柯達盒式照相機,這就是傻瓜相機的原型機。

1861—1935年,彩色攝影的曲折歷程

攝影術一發明,人們就幻想著彩色攝影,因為除了色盲之外,人們看到的世界本來就是彩色的。攝影師最早想到的方案是將照片手工上色,但這僅僅是權宜之計,而非根本之策。

義大利人費利斯(Felice Beato)在日本拍攝並製作的手工上色照片

費利斯·貝亞在日本拍攝並製作的手工上色照片

1870年前後,在上海、香港等地開照相館的英國人威廉·桑德斯和威廉·普瑞爾·弗洛伊德,用手光上色的形式製作出最早的彩色照片,不過他們在攝影史上的成就遠不及在日本開設照相館的義大利人費利斯·貝亞托。後者聘用了一些日本水彩畫家和浮世繪木刻版畫複製匠給照片手工上色,為後人留下了日本人肖像和日本風情等多個系列的精美彩色照片。

儘管高水平的畫師能讓單色照片具有相對逼真的色彩,但是手工畫上去的顏色畢竟是假的,這絕對有違於攝影術的寫真特性。

如何才能「拍」出色彩,而不是「畫」出色彩呢?牛頓對七色光譜的發現以及托馬斯·楊從生物學的角度對人眼感知色彩的闡釋,激發了一些攝影發明者的靈感。從1861年至1890年間,不斷有人用科學的方法探索彩色攝影,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有兩項: 1861 年5 月17 日,麥克斯韋爾向英國皇家學院展示了「加色法」彩色幻燈投影; 1869 年5 月7 日,豪隆在巴黎的法國攝影協會首次公開展示了用「減色法」製成的紙質彩色照片。

1861 年5月17日,麥克斯韋爾向英國皇家學院展示的「加色法」彩色幻燈投影。

麥克斯韋爾的紅綠藍三色片

在 1869 年至1879年間,豪隆使用減色法製作了這幅公雞影像,影像藉助的蟲膠漆由三層染色膠製成,在照片邊緣處可以看出三種不同的顏色。圖片來自George Easman之家。

豪隆的彩色攝影裝置

除了麥克斯韋爾和豪隆外,還有艾夫斯、李普曼、約翰·喬利等不少專家、教授都在探索彩色攝影的方法,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不過,這些發明創造都近乎紙上談兵,實現起來非常困難。因此,在整個19世紀,除了手工上色這種「原始」的方式外,沒有一種「科學」的彩色攝影能夠被推廣開來。直到盧米埃爾兄弟的彩屏干版之前,所有的彩色攝影實踐,除了發明者本人外,其他人幾乎無法掌握。

盧米埃爾兄弟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主要建立在電影的發明上,而他們的另外一項重要發明——奧托克羅姆微粒彩屏干版,讓攝影真正走上了彩色之路。

這對兄弟出生於攝影世家,在法國里昂,其家族不僅有照相館,也有干版製造工廠。盧米埃爾兄弟二人為了讓照片變成彩色,而研究了此前所有的彩色攝影方法,這其中,克斯韋爾的「加色法」給了他們最大的啟發。兄弟倆認為,必須開發出一種成本低廉、且易於掌握的彩色攝影工藝才有前途,否則他們的彩色攝影研究只能是空中樓閣。盧米埃爾兄弟最終的方案是,採用廉價的馬鈴薯澱粉作為基礎原料,並將其染成紅、綠、藍三種顏色的細微顆粒,從而製作出任何相機都能使用的彩色干版。

《百年彩色攝影》一書中,詳細介紹了盧米埃爾兄弟在法國巴黎展示彩色干版的情形:1907 年6 月10 日,盧米埃爾兄弟特邀了600多名觀眾,包括當時有聲望的藝術家、作家、政治家、出版家,當然還有攝影家,展示了世界上第一種可用於商業操作的色彩工藝——奧托克羅姆微粒彩屏干版。不像之前19 世紀的色彩實驗,盧米埃爾兄弟的彩屏干版是第一種不僅發明者能掌握使用,而且對所有攝影師來說都簡單易學的色彩工藝。不久,歐洲一些攝影師就用奧托克羅姆微粒彩屏干版開始嘗試彩色攝影。後來成為在美國赫赫有名的愛德華·斯泰肯當時生活在巴黎,他以觀眾的身份參加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彩色干版展示活動。斯泰肯後來不僅購買了彩色干版進行實踐,還教會了美國現代攝影之父斯蒂格利茨使用這種最新工藝。

盧米埃爾兄弟最大的支持者是法國銀行家阿爾伯特·卡恩,後者出巨資購買了大量的奧托克羅姆微粒彩屏干版,資助幾十位攝影師到世界各地50多個國家拍攝風土民情,目的是「用視覺表達的形式,讓和平主義深入人心」。卡恩一行曾經在1909年從日本輾轉來到,並且在北京城、長城以及明十三陵拍攝了一些彩色照片。後來,卡恩的一位攝影師斯蒂芬·帕賽特還於1912—1914年期間多次來到拍攝,拍攝下更多的紀實性彩色照片。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卡恩團隊的工作被打斷了,但也有一些攝影師帶著彩屏干版奔赴前線,拍攝了許多珍貴的一戰彩色照片。從1909年到1931年,卡恩團隊總共拍攝了72000餘張彩色照片和100多個小時的電影。這些涵蓋了50多個國家的影像資料極為珍貴,被卡恩命名為「地球檔案」。無論從動機還是影響力方面,卡恩的「地球檔案」都與愛德華·斯泰肯於1955年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的「人類大家庭」攝影展非常相似,但比後者早了幾十年時間。

從1907年到1935年這段時間,大部分攝影師都嘗試過彩色干版攝影,但昂貴的價格以及不可控因素的存在,造成盧米埃爾兄弟的彩色干版始終沒有成為替代黑白攝影的主流形式。此外,除了職業攝影師外,普通人也確實不易掌握彩色干版攝影技術,直到一個劃時代的產品——柯達克羅姆彩色膠片誕生,彩色攝影才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曼尼斯和戈多夫斯基,兩位音樂家,但他們從學生時代就對彩色攝影充滿幻想。1921年,曼尼斯和戈多夫斯基大學畢業后就開始利用業餘時間研發彩色膠片。雖然二人的發明也取得了一些專利,但收效甚微。直到1930年受邀來到設施齊全的柯達實驗室之後,曼尼斯和戈多夫斯基的研究才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到了1935年,曼尼斯和戈多夫斯基的彩色反轉片終於研發成功。該產品被命名為柯達克羅姆(Kodachrome),最初的產品是16mm電影膠片,1936年,柯達又推出了35mm型和8mm型膠片。1942年,柯達生產出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彩色負片「Kodacolor」。20世紀70年代初,柯達又發明出沖洗彩色負片的C-41工藝,從而讓彩色照片沖印店布滿全球各個角落,而富士的CN-16、柯尼卡的CNK-4、阿克發的AP-70,均為柯達C-41工藝的翻版。

這是攝影師查爾默斯·巴特菲德(Chalmers Butterfield)於1949年在英國倫敦西區,使用柯達彩色反轉片拍攝的照片。

與彩色干版相比,彩色膠片不僅輕巧便攜,而且還具備價格低廉、性能穩定以及感光度高等顯著優勢,因此彩色膠片成為攝影史上的重大發明之一。直到2000年以後的數碼攝影時代,彩色膠片才漸漸退場。

1975年,柯達公司悄悄為自己掘墓

20世紀70年代中期,柯達公司的膠捲業務正值如日中天,可就在這個時候,柯達公司卻正在研發一種能夠取代膠捲的攝影術。

柯達實驗室有一位剛剛入職的年輕員工薩森,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就研發出一部採用CCD作為感光介質的「手持式電子靜態照相機」——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數碼相機。薩森對自己的發明很有信心,他在一份《一種手持式電子靜態照相機及其回放裝置》的報告中預測,新的數字技術將來或許會「極大地影響未來照片的生產方式」。不過,柯達公司的高層擔心數碼成像技術的發展會給自己的膠片業務帶來滅頂之災,於是將薩森的發明小心謹慎地隱瞞起來。直到數碼大潮鋪天蓋地襲來的2001年,柯達公司才將這部數碼相機的原型機以及影像回放系統呈現給世人,以證明自己在數碼相機歷史上的豐功偉績。柯達所有員工都沒有想到,正是薩森發明的這種新型相機,在30多年之後把柯達逼上絕境。

薩森發明的數碼相機實際只能拍攝黑白照片,如果沒有柯達公司的拜耳先生在1976年發明出以他名字命名拜耳彩色濾鏡,我們到目前也無法用數碼相機拍攝到彩色影像。現在除了適馬和富士的數碼相機外,其他所有數碼後背和數碼相機感光元件上的色彩濾鏡,與拜耳先生最初的設計完全一樣。

2000年以後,以感光元件作為感光介質的數碼相機,逐漸取代了以膠捲作為感光介質的傳統相機。儘管還有一些保守派不肯承認現實,但數碼相機「計算」出來的影像,已經在細節呈現、色彩還原、動態範圍等各個方面完勝膠捲相機「拍攝」出來的照片。

故事結尾

暗箱,作為畫家們的繪畫輔助工具,早在文藝復興早期就已問世。這個不起眼的木盒子,除了當好畫家們的幫手外,還在靜靜地等候著一個更重要的使命——有人將感光材料放進去曝光,讓它化身為照相機。400年後,這個人終於出現了,他就是尼埃普斯。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尼埃普斯的同胞們自豪地為這位攝影術的發明者舉行了誕辰250周年慶典;而2016年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從尼埃普斯嘗試攝影到現在,恰好200年時間,而他那張保存至今的《窗外風景》也剛滿190歲。

200年來,攝影改變了藝術的面貌,讓人們「看」到了歷史,催生了電影和電視,並且在科研、醫療等方方面面影響著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就像前文所言,攝影術的關鍵不在於照相機,而在於感光介質的進化——從銀鹽到瀝青,從瀝青再到銀鹽,從濕版到干版,從干版到膠捲,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碼,從數碼到光場——未來還會有哪些巨變呢?就像尼埃普斯想不到達蓋爾獨享發明攝影術的榮耀、柯達無法預料研發數碼相機就是給自己掘墓一樣,世事難料。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