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越南人民軍大將武元甲是怎樣指揮打贏越南戰爭的

提到越南人民軍大將武元甲,不僅在越南可謂無人不知,在世界範圍內也是赫赫有名。由於在第一次、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即越南抗法、抗美戰爭)中打出了威名,武元甲曾先後於19661月、19682月和19725月三次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同全世界讀者混了個臉熟。西方軍界給他起了不少綽號,如「奠邊府之虎」、「紅色拿破崙」等,連很多西方老百姓都知道東方有個「甲將軍」。武元甲指揮的一些著名戰役,也是西方軍界多年來經常研究的課題。

武元甲是越南人民軍的主要創建者,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一誕生便成為了國防部長兼越南人民軍總司令,並且成為了越南人民軍的第一個大將軍銜獲得者。此後,武元甲長期擔任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常務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並以越共中央軍委書記身份主持軍委日常工作,在黨內軍內的地位達到高峰,成為了胡志明、黎筍在軍事上最重要的助手。

誠然,在50年代的抗法戰爭中,在軍事上業餘成才的武元甲仍然處於學習階段,其所取得的輝煌戰功有相當一部分要歸功於軍事顧問團,特別是啟蒙老師陳賡大將,這是需要予以承認的。而到了漫長艱苦的抗美救國戰爭及最後總奮起時期,最終領導北越打贏戰爭並完成國家統一的,首功便是越共軍事領導人中排名第一的武元甲。衡量他的軍事能力,這一時期是最好的試金石。

越南抗美救國戰爭(西方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和越南戰爭)是自朝鮮戰爭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地區性戰爭,各國參戰軍人達到400多萬,死傷軍人乎佔了一半,更有上百萬平民傷亡,對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並且留下了幾十年難以消除的戰爭傷疤。武元甲,在這場戰爭中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為一名軍事統帥,應該具備的能力主要有想象力、判斷力、決策力、計劃力、組織力、執行力、應變力、意志力等幾大項。在冷兵器時代,偏重於統帥的個人素質,上述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神機妙算」,正是統帥能力的體現。而到了熱兵器不斷發展的近現代,軍事體系構建已經相當嚴密,對上述個人能力要求有的便明顯弱化,如計劃力、組織力,可以交給參謀團和各級組織去完成。但其餘幾項仍是統帥所必備的基本能力,也是達成戰役勝利在指揮上的基本保障。對於統帥來說,所謂指揮能力正是基於上述幾項基本能力來對全局進行指導。

以上述指標衡量,我們來看看武元甲在越南戰爭中的軍事表現及所起到的作用。

首先,從1954年《日內瓦協議》簽訂后,和蘇聯都是不支持北越以武力統一南方的,胡志明也一度轉為了這一看法。而在越共黨內,武元甲和黎筍是最為積極主張在南方開展武裝鬥爭的領導人。在他們的竭力推動下,越共中央不顧和蘇聯的反對,於19591月越南勞動黨擴大的二屆十五中全會上作出了在越南南方建立武裝力量,以武裝鬥爭與政治鬥爭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決議。其後便建立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表面上是南方主張國家統一的獨立政治組織,實際由越南勞動黨南方局領導,並派出越南人民軍的第二大將阮志清赴南方組建武裝力量及負責軍事指揮。可以說,這一歷史事件顯示出了武元甲對戰略走向的判斷力,也由此才打下了北越最終以武力達成國家統一的基礎。

其次,對於越南人民軍的建軍方向,自50年代中期后,以操練游擊戰出身的武元甲卻認為應該實行正規化和機械化,將一直師從轉向師從蘇聯。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但在黨內遇到的阻力很大,還多次受到過胡志明的批評。經過妥協后,越南武裝力量定型為以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三種武裝力量相結合的體系。在武元甲的努力下,其中主力部隊的規模不斷膨脹,武器裝備也得到了一定完善。在抗法戰爭結束時,越軍已發展為12個師、11個獨立團、2個工兵團和4個炮兵團,以及通信兵、工程兵、炮兵和高射炮兵等兵種部隊,總兵力達33萬人。到60年代,北越又相繼組建了海軍、防化兵、武裝公安、裝甲兵、空軍、防空軍、特工部隊等軍、兵種,同時組建了軍一級的作戰部隊。由此,越軍具備了一次實施10萬人以上級別戰役的能力,得以在寮國和南越大打出手。等到越南完成南北統一后的70年代末,越軍的總兵力已超過了100萬人,轄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地方部隊和公安部隊等較為齊全的軍種,裝備大量中美蘇東歐製造的先進武器,實力已今非昔比。正是在這種軍事實力的基礎上,越南才能夠悍然全面入侵柬埔寨,打出了一場有20多萬部隊參加的海陸空聯合的「閃擊戰」,迅速擊潰民柬政權,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綜觀這一篳路藍縷的發展過程,沒有領導層強大的計劃力、組織力、執行力是難以做到的。作為軍隊最高級別的領導人,武元甲是這一歷史過程的主要推動者。其時美國臨門,中蘇在側,既要擋住敵人,又要爭取援助,還要自己發展,何者曰能?所謂建軍,不過如此。誠然,和蘇聯都對越南進行了大力援助是不假,但正如我們一向強調的哲學觀點,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據。沒有越南人自己的頑強努力和不畏犧牲,也不會結出上述豐碩的軍事成果。美國人還大力援助過南越,也大力扶植過伊拉克現政權,等到他們走後怎麼樣?只看到兩支沒有軍魂的軍隊,不堪一擊,令人嗤笑。怎麼沒見這些拿了大把美元的軍人自稱「世界第三」?

第三,自從美國介入南越后,越共黨內就有在南方是以政治鬥爭為主,軍事手段為輔,還是加快軍事力量建設,轉變為以軍事鬥爭為主的爭論。武元甲是后一主張的堅定支持者。為了達成目標,他還大膽推動以北越正規軍滲入南方,迅速壯大南方解放陣線武裝力量,全面與美軍和南越軍展開爭奪的戰略行動。著名的「胡志明小道」成為了越南戰爭中的不朽傳奇,其中就有武元甲的無數心血。所謂越戰並不只是越南境內的戰爭,國際上稱之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戰火遍及印度支那三國。為何會如此?遠的如越共想統一印支三國的傳統理想就不提了,單從軍事角度上說,組織軍隊跨境作戰,從抗法戰爭時期就進軍寮國,將越南和寮國作為一個戰爭全局來調度,這其中就有越軍總司令武元甲的重要因素。而通過「胡志明小道」從柬埔寨過境,利用提供的「買路錢」可以實際使用柬埔寨的部分領土,到越戰結束后越軍仍賴著不走,終於導致越柬交惡,越軍可以有所謂借口大舉打進柬埔寨,這背後就有著戰略上的深謀遠慮。自從主張持久游擊戰的南方最高軍事負責人阮志清大將1967年在前線突然死亡后,武元甲得以能夠在南方組織規模宏大的1968年新春攻勢(又稱「順化戰役」,西方稱「春節攻勢」)。儘管這一戰役越軍損失慘重,沒有達成戰術目標,但在戰略上可謂成功,嚴重挫傷了美國人的信心,激起了其國內巨大的反戰浪潮,實際上成為了越南戰爭的轉折點。到了1972年,越美巴黎談判已見成果,美國急於從越南脫身的意圖顯露無遺。為奠定美國人撤走後北越在南越境內的優勢地位,武元甲策劃與組織發動了著名的春夏季攻勢(又稱「阮惠戰役」,西方稱「復活節攻勢」),第一次公開將軍隊跨過北緯17度分界線大舉南下。儘管這一攻勢在美軍提供火力支援和南越軍組織兵力反撲之下遭到遏止,但北越軍卻在南越境內牢牢站住了腳,實際在軍事上否定了北緯17度分界線。無論基辛格如何在巴黎的談判桌上搖唇指責,北越代表黎德壽卻巋然不動,最後美國人只好認可了這一既成事實。春夏季攻勢儘管使越軍受到較大傷亡,但卻進一步沉重打擊了南越政權,為1975年的統一總攻勢(越方稱為「總進攻和總奮起」)準備了最基本的條件,在戰略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對在物質技術上占絕對優勢的敵人,弱者只能付出更多生命為代價,這是無奈的客觀現實。把目光移到長津湖和砥平里,志願軍不是一波一波踏屍而行奮勇衝鋒嗎?難道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恐怕凡是愛國的人都不會嘲笑志願軍的行為,那有什麼理由嘲笑越南人的犧牲?所謂客觀評價不是只用嘴吐手打幾個漢字,那是需要評價者用他的態度來證明的。總之,綜觀上述的一系列歷史過程,充分顯示了武元甲的戰略想象力和應變能力,為最終取得戰爭勝利和達成國家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四,當越美簽訂《巴黎和平協定》,美軍基本從南越撤走後,對於如何統一南方,越共黨內還是有爭論的。有的領導人主張戰爭打得太久太殘酷,北越損失太大,應該先停戰緩一緩;有的領導人認為美國人一走和蘇聯的軍事援助立即便大幅度削減,形勢對北越不利,硬打下去軍事上承受不起;有的領導人主張北越可以轉為休養生息,像蘇聯那樣搞緩和,依靠經濟競賽超過南越,從而促進南北統一等。武元甲卻不這樣看。他認為停止武裝鬥爭搞經濟競賽促進統一是不現實的。南越政權一旦得到喘息機會,一定會像當年《日內瓦協議》簽訂后那樣,在南方大肆屠殺越共黨員和革命群眾,摧毀黨組織和群眾基礎,在南方辛苦創建的基業將會毀於一旦。美國人為什麼撤走了?因為打不下去才走的。既然走了,一時半會就不會再回來,其國內政治壓力不允許。越南付出了這樣巨大的民族犧牲,好不容易贏得了歷史機遇,怎麼能夠輕率放棄?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一旦南越政權得到了鞏固,那時再想統一就困難了。武元甲的主張得到了越共最高領導人總書記黎筍的堅定支持。這一黨一軍兩位最高級別的大佬堅定攜手,敢於拍板,終於平息了黨內的反對聲音,確立了繼續「武統」的決策。此後,武元甲根據政治局決議,主持指導國防部和總參謀部擬訂了1974年至1975年度作戰計劃,確定了主要突擊方向,並組織完成了一系列發動戰略進攻的準備工作。前方的具體戰役指揮由總參謀長文進勇、副總參謀長黎仲迅、南方解放軍代司令員陳文茶、南方局書記范雄等人組織實施。黎筍和武元甲在河內密切注意前線局勢,根據最新信息及時調整決策和部署,對前方予以指導,重大問題都召開政治局會議討論解決。於是,1975430日中午,越南人民軍第203坦克裝甲車旅390號戰車第一個衝進西貢總統府,在獨立宮頂樓升起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紅藍金星旗。艱苦卓絕的越南統一戰爭終於結束了,武元甲和黎筍以其強大的決策力創造了歷史。

第五,從越南戰爭到統一戰爭打得這樣苦,這樣慘,北越為什麼還要堅持下去不動搖?作為一名軍事統帥,具備鋼鐵般的神經是必需的。在抗法戰爭中陳賡大將指揮過的素質很差的越軍為什麼能夠打贏著名的邊界戰役?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最後五分鐘」的精神,戰爭的勝負往往就在於這五分鐘。電影《大決戰——遼瀋戰役》大家都看過,林彪對塔山戰局怎麼說的?「給程子華發報,我不要他的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這就是統帥。戰爭沒有不殘酷的,也沒有不死人的。淺嘗輒止,見傷必怯,這是什麼樣的戰爭?這是什麼樣的軍隊?恐怕很多人早就大罵了,什麼軟包慫蛋,伊拉克政府軍吧!那麼反過來就要問,對於戰爭中的傷亡怎麼看?蘇聯朱可夫元帥,打仗唯恐兵力不足,兵器不多,後勤不強,爾後才萬炮齊轟,人海碾壓,至於傷亡多少,從來不在他的眼裡。於是,他成為了二戰名將。再談到上將許世友,79年初戰不利,傷亡較大,但他意志堅定,將預備隊一支支投進去,猛打猛衝,前仆後繼,終於拔高平,克諒山,打過奇窮河,揮兵震河內。怎麼評價許的軍事能力如何?是看坦克背包帶還是看他堅定的戰役決心?

對於祖國解放戰爭的前途,武元甲表示過:「長期來說,沒有什麼障礙能夠阻擋,所以從不悲觀。」他有一句名言曾震動了西方軍界,使許多美國將領動搖了在越南戰爭中取勝的信念。這就是:「全世界每一分鐘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萬,成千上萬的人的死亡,為了革命與國家的統一,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算不得什麼。」如此蔑視死亡不畏民族犧牲的堅定信念,是以民主為價值觀的美國人難以想像的,更是不能接受的,捲入這樣的戰爭是無法持續的,武元甲的敵人只能為此棄械低頭。面對美國這樣一個超級強國,只有打到這樣一個程度,也才能夠有取勝的希望。武元甲就是有這樣強大的意志力,使他能夠手不顫抖地指揮千軍萬馬不畏犧牲將這場戰爭進行下去。

說到這裡,武元甲是怎樣指揮打贏越南戰爭的,恐怕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了。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