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戴笠軍銜之謎
牛戈(郭東風)
摘要:商偉凡《戴笠生前軍銜之謎》一文,對戴笠生前早在被授予少將軍銜之前就已經佩戴中將軍銜的問題提出疑問和討論。讀後有同感。民國時期,地方軍閥割據,形同獨立王國,亂委軍職,私授軍銜的現象極其普遍,不足為奇。但被視為正統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出現這種現象,著實令人費解。實際上,費解的事還多呢。象戴笠這種早已戴上中將軍銜后又授予少將的,在國軍中央軍中,也還大有人在。較為突出的如國軍五大主力中的第18軍、新1軍、新6軍的軍長胡璉、孫立人、廖耀湘,便都是在任軍長后較長時間才晉陞少將軍銜的。這不論是從國際慣例上,還是從國軍當時的實際情況上,都是講不通的。
圖1:佩戴中將軍銜的戴笠
和職務掛鉤的臨時軍銜
抗戰初期,國軍中的階級,按慣例,旅長一般是少將,師長多數是中將,軍長則全部是中將。抗戰開始后不久,逐漸撤銷旅一級編製,師長有少將也有中將,軍長則仍然全部都是中將。第18軍、新1軍、新6軍是美械裝備的國軍王牌,佩中將軍銜是理所當然的。可按《國民政府公報》所載,胡璉是1945年6月28日晉陞少將,而其任第18軍軍長則是在這之前的1944年8月。孫立人是1945年3月8日晉陞少將,其任新1軍軍長也是在這之前的1944年5月。廖耀湘是1948年9月22日晉陞少將,此時的廖耀湘,早已在一年前的1947年9月便是轄有兩個軍六個師的第9兵團司令官了,任新6軍軍長則是在這四年前的1944年5月。我們無法想象,難道他們曾經是上校軍長、上校兵團司令官嗎?肯定不會。那難道是《國民政府公報》弄錯了,也不會。
那又是為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是否可以這樣推測。
自從護法戰爭開始,進入新的戰國時代,軍隊高層考慮最多的是如何打仗,至於軍隊的法制化建設,特別是軍銜這樣的「務虛」的事物,實在不是他們願意花太多的精力去急於考慮的。黃埔建軍后,軍銜就沒個章法,雖然各級軍官也有將校尉的軍銜並且也佩戴著相應的軍銜符號,但那軍銜的授予卻不是依據什麼軍銜條例而是軍銜授予者憑慣例而為之,而且連同職務一同授予的什麼什麼將什麼什麼校,也更多的體現一種職務附加名稱,而不主要體現軍銜的嚴格含義,於是才會出現某某人擔任某部中校參謀又兼某部上校參謀處長的咄咄怪事。
民國史資深網友司馬戡曾將這隨職務而變動的軍銜稱作臨時軍銜,我認為這樣的定義是恰如其分的。它也的確真的類似於西方的職務軍銜或臨時軍銜。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樣類似於職務附加名稱的「中校主任」「上校處長」之類,授予者的本意卻並不是將其看成是職務附加名稱的,他們也是想要使其成為真正意義的軍銜的,只是由於他們可能未必真正讀懂軍銜的含義,或者他們認為軍官不能沒有軍銜可又無法可依,於是就在任命職務的同時也連同軍銜一同任命,換個職務也又根據該新職所習慣對應的軍銜連職務和軍銜一同換了。
有點奇葩的銓敘軍銜
在當時,軍銜的授予佩戴也特別的隨意,特別的不嚴肅。地方軍閥部隊自不用說了,就是中央軍,也是如此。比如據原國軍將領史說回憶,有一次,蔣介石在中央軍校的總理紀念周上講話時,說國軍軍隊和列強相較,戰鬥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不清了。一旁的張治中聽后,當場將上將領章摘下,換成中將。其軍銜管理之混亂,由此可見一斑。
1934年,國民政府整軍建軍中,開始依照日本軍隊的人事制度,將原屬於軍政部的軍衡司獨立出來改為由軍事委員會直屬的銓敘廳,制定陸軍人事整頓及升遷辦法。這其中有一項便是將官階與職級分開,任職與任官分立。任職,指的就是軍長師長這個職務,任官,則是中將少將這個軍銜。也就是說,職務的晉陞與軍銜的晉陞走的是兩股道。按說這是一個進步,是能夠真正體現軍銜意義的進步,但因為沒有考慮到使用象今天我軍這樣的基準軍銜的辦法,也沒有繼承北洋時期加銜的體例(國民政府時期的加銜制度僅限於中將一級),其弊端很快便暴露出來。
按照此一任官條例,軍銜的晉陞受「停年」的嚴格限制。所謂「停年」,就是某一軍銜必須停留的年數,也就是最低任官年限。按規定,各級停年為:少尉升中尉1年半,中尉升上尉2年,上尉升少校4年,少校升中校3年,中校升上校3年,上校升少將4年,少將升中將3年,中將升上將用選升。照此算起來,一名少尉要升到少將最快也要17年半的時間。這一下子矛盾來了,由於一直處於戰爭狀態,指揮員職務的晉陞卻沒有受那麼多的停年的限制,一年連升三級的都有。如黃埔軍校畢業的胡宗南、李仙洲、李延年、黃傑、陳鐵、桂永清、關麟征、霍揆彰、宋希濂、夏楚中、王敬久、孫元良、李默庵、王仲廉等,都在抗戰開始后的第二年便已擔任軍長職務,而此時他們從軍的歷史都還不滿14年。軍長是可以當,軍銜卻得慢慢走。這種任職與任官的分立,造成了「官」的晉陞遠遠的滯後於「職」的晉陞的怪現象。
因為「官」滯後於「職」太多,給指揮帶來的不便,是勿庸置疑的。要是真的按照停年一步步來,那就極有可能象二戰時期的蘇聯紅軍中出現的「中尉營長」、「上尉旅長」、「中校師長」等怪事一樣,得讓孫立人、廖耀湘等戴著上校甚至中校的軍銜去指揮新1軍、新6軍與英軍並肩作戰了,這就有點開國際玩笑了。好在國人比俄國佬是要靈活許多,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實際上到抗戰開始后不久,各級部隊單位不經銓敘廳承認,便私自晉陞軍銜,甚至私自戴上自認為應該戴的軍銜。當上團長了就授予上校,當上軍長了就授予中將。或者我當了團長我就戴上上校牌子,我當上軍長我就戴上中將的牌子,不管你授予不授予。實際上這就等於又回到老的軌道上來,即軍銜的授予仍然根據軍中常例,根據某一職務大致習慣對應的軍銜來任命,而不是依照軍銜條例給予銓敘,從而成為一種非法的事實。從網上搜到的一張廖耀湘佩戴中將軍銜領章的照片(如下圖)可以證明這一推測,照片上的廖耀湘所著的軍服是典型的抗戰勝利之前的軍服,領章上的中將軍銜赫然可見,從照片上的內容來看,這應該是其在遠征軍時的照片,而這時,距他被銓敘少將至少還有三年以上的時間呢。也就是說,在他的少將還沒有得到銓敘的時候,他早就佩戴上了比銓敘高兩階的中將軍銜了。這說明了不按銓敘廳的章程佩戴軍銜的是大有人在。從銓敘廳曾反覆下文要求任何部隊單位不得私授軍銜,並採取將級領章(肩章)編號和定製的方法加以限制的情況看,亦可以反證出這一推測。
圖2 抗戰時期佩戴中將軍銜的廖耀湘
難道軍銜可以隨意掛?
說這些人未經銓敘而按職務佩戴的軍銜是非法,是因為迄今為止,我是沒能發現有這樣的制度,也沒能發現有這樣的允許。但對於中央軍中的將領來說,他們佩戴的軍銜卻基本是合理的。比如作為軍長的孫立人廖耀湘們佩戴中將軍銜,比如作為集團軍總司令的杜聿明王耀武們佩戴中將軍銜,儘管此時的他們並沒有銓敘中將,但他們所佩的中將卻與他們的軍職是對應的,因而是合理的。因為是合理的,就使得他們在無奈與無意之中,填補了軍銜制度的缺憾,形成了事實上的西方習慣稱呼的「臨時軍銜」或「職務軍銜」,這不能不說是特色民國特色的一個值得肯定的創意。
相比之下,非中央軍的軍人佩戴的軍銜,則往往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比如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中共將領李先念,在開闢豫鄂根據地之初,化名李威,帶了一百多人槍,佩戴國軍少將軍銜,公開活動於社會各界。你想想,連他這個名字都是假的,那麼這個李威的少將是誰授予的,怕是只有天知道了。再比如那些多如牛毛的游擊司令們,十幾個人七八條槍,也往往佩著少將中將軍銜四處招搖。你說在敵後招搖吧也就算了,可蒙古那兩個在當時被炒的很紅的福晉巴雲英和奇俊峰,手下不過二三百家兵而已,但她們也竟然堂而皇之地掛著少將的軍銜頻頻出入於陪都各界,甚至出入蔣介石官邸。
圖3:抗戰時期的李先念
雖然有了這種盡人皆知的非法的事實,而銓敘廳的老爺們除了限制卻並沒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解決這不合理的東西(在那時局動蕩的歲月,立法也是談何容易),而是仍舊僵硬地執行自己那一套與當時情況早已不適宜的「停年」的框框,於是就出現了一方面軍銜的法定授予機關不管你職務怎麼晉陞相應的軍銜卻遲遲不給授予,而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則不管是不是合法,是什麼職務我就授什麼軍銜,甚至是某些軍官我想戴什麼軍銜就戴什麼軍銜,這有點象眼下一些農村存在著的事實婚姻,不管你給不給結婚證,我是該娶媳婦就娶媳婦,想生孩子就生孩子。
這就是民國史的特色。
混亂的軍銜
這又產生一個疑問,即軍銜這麼嚴肅的問題,給弄的如此兒戲。那老蔣就不出面管管嗎?
我猜想,一個原因,就是我前邊分析的那樣,老蔣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打仗上,沒閑功夫管,就象斯大林為什麼不管管紅軍的軍銜制度一樣,就象毛澤東屢屢推遲軍銜制的實施一樣,在那樣的年年在打仗天天在打仗的時代,軍銜制度建設,實在不是當務之急。
另一個原因,是一般國軍軍人包括那些中將少將們自身,對於軍銜,也沒什麼人特別的重視。他們關心的是軍長師長這個職務,關心的是能不能確實掌握部隊,關心的是能不能保住地盤,關心的是糧餉械彈兵員的補充,關心的是這仗該怎麼打,至於肩膀上那多一顆少一顆的星星,實在不值得花太多的心思去計較。在那個槍杆子決定一切的年代,一個丟掉了槍杆子的少將參議,遠不如一個擁有槍杆子的少校營長更有份量。今天,當年國軍人員的回憶史料汗牛充棟,卻極難看到誰佔用篇幅去議論誰該佩戴什麼軍銜誰不該佩戴什麼軍銜,即可說明當年人們對軍銜的態度。
為什麼會如此的不重視呢?這又要說到國民革命軍的軍銜設置問題了。
看一支軍隊的軍銜設置的是不是合理,我認為關鍵看兩點,一個是與世界慣例是不是大體相當,因為這關係到與外軍的聯絡交往。相差太懸殊了,勢必會造成尷尬。
另一個則是看軍銜的等級設置與部隊層次結構對應的是否相當。一般來說,部隊的層次結構少,軍銜的等級設置也可相應地少一些,而如果部隊的層次結構繁多,則軍銜的等級設置也應該多一些。或者換一句話說,「階」與「級」的對應不能突破「一階兩級,一級兩階」這個鐵律,突破了,就是不成功的。從這點上看,那麼自有軍銜以來,恐怕沒有哪一支軍隊比二戰時期的蘇聯紅軍和國民革命軍更糟糕的了。
國軍的軍銜基本是在北洋陸軍軍銜的基礎上稍加改動后沿襲下來的。北洋時期軍銜的設置是對應當時北洋陸軍的情況,以當時的陸軍層次結構看,部隊平時的最高編製單位就是師,軍以上只是戰時臨時編製,那麼,以師、旅、團、營、連、排這6個層次,來對應中將以下的8個軍階,就是合理的,可到了國民政府時期,情況變化了,它就不合理了。自抗戰開始以後,國軍的指揮層次疊床駕屋,師早已不是平時最高編製單位,而在其上又有了軍,軍之上又有了集團軍(兵團),集團軍之上又有了戰區(剿總)。師以上的指揮機構疊加了這麼多,上將一銜(含特級、一級、二級)所對應的仍然是極少數中樞大員和封疆大吏,校尉官所對應的也仍然是團以下各級,少將所對應的主要仍是旅長一級,那麼中將一銜所要對應的跨度就實在太大了。師長(部分)是中將,軍長是中將,集團軍總司令是中將,少數的戰區司令長官和少數的獨立旅長也是中將,跨了三到五級之多,這顯然極不合理。曾有一次,好象是丁德隆陪同胡宗南到白海風的部隊檢閱,三個黃埔同學站在閱兵台上,一個是戰區司令長官,一個是集團軍總司令,一個是師長,但軍銜卻同為中將。還幸虧沒有哪個軍長一同檢閱,不然的話,就是四個中將了。
圖4:胡宗南在黃埔一期中算是佼佼者
在當時的國軍中,當你看到兩個中將在一起時,往往有可能一個是集團軍總司令而另一個僅僅是個旅長或是個挂名領乾薪吃閑飯的高參。當一個軍銜已經無法有效地區分對應「階」與「級」的關係,無法有效地說明人們最敏感的問題時,它必然會造成貶值,從而大大降低人們對它的關注程度。我想,國軍中將、少將這兩級軍銜管理如此的混亂,是不是也有這個原因呢?
不知這麼推測是不是正確,請大家批評。
本文節選自《穿幫:民國軍史中的以訛傳訛》:
長期以來影視作品民黨軍穿著的美式軍服存在不存在?社會上爭論不休的雙槍老太婆是否真有無其人?沸沸揚揚的孫立人活埋1200名日軍俘虜的故事真的假的?「少帥」在當年是尊稱還是貶稱?日本鬼子中有沒有女兵?國民黨中央軍為什麼是「草鞋軍」?該書作者歷經二十多年艱苦細緻的考證,用大量原始的詳實的數據和通俗易懂的近乎聊天式的文字,深入淺出地為您逐一澄清長期以來的各種不實訛傳,還原民國軍人的真實風貌與戰鬥歷程。看過此書後,相信您會得到信服和滿意的答案。
本書由言實出版社出版,全書440頁,定價36元,包郵46元
作者郭東風:
網名牛戈。出身行伍,從列兵到上校,軍中服役二十多年。非歷史學專門人員,沒有學銜。多年瀏覽民國軍史,有近乎痴迷的愛好與鑽研,結合當兵、帶兵體會,對於民國軍史的許多細節,有獨到的解讀,在各軍史論壇和軍刊雜誌中長期發表有關作品,尤以《民國軍史中的以訛傳訛》系列,被多家論壇和博客大量轉載,有較廣大的影響力。
名家推薦:
近年來各種戰爭神劇層出不窮,作為對民國軍史頗有研究的牛戈(郭東風)對劇中出現的各種錯誤細節,自然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於是嚴謹的考據,對常見戰爭神劇中的錯誤,既有裝備方面,也有人物方面,還有歷史常識方面的,都娓娓道來,語言簡練,內容豐富,確實是一本對民國軍史難得的「乾貨」,值得一讀。
知兵堂工作室,《深度軍事》公號主筆 光亭
讀者評價:
以前就曾經拜讀過牛戈(郭東風)的作品,深感其治學嚴謹和考據深刻,而且可貴的是和平日里我們常見的種種神劇緊密相連,頗接地氣,對民國軍史的正本清源起到了大部頭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這本書在此之外還有很多深刻的內容,語言精鍊簡潔,內容豐富多彩,既有裝備評述,又有民國部隊組織傳承的細節,更有一些風雲人物的分析。校對上也非常嚴謹。 相比許多出版社的書籍,本書排版非常緊湊,沒有「賣紙」式的胡亂擴充篇幅,配圖清晰緊扣主題,稱得上是難得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