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DRAM晶元戰爭——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上)

導讀:2017年1月,紫光集團宣布投資300億美元(約2000億人民幣),在江蘇南京投資建設半導體存儲基地,瘋狂吧!但認真研究過去半個世紀世界DRAM產業的發展史,就會讓人看清一件事情——拿錢砸死對手,少砸一點自己就會死!不相信的往下看!

DRAM存儲晶元戰爭

這張照片展示了一堆古董內存。從上到下是:採用三星顆粒的兩根32M 72針DRAM內存,韓國生產。中間是新加坡NCP的256M PC133 SDRAM內存。最下面是採用英飛凌顆粒的64M PC133 SDRAM內存,葡萄牙生產。其中NCP是新加坡赫克松(Hexon)集團的內存品牌。赫克松成立於1989年,是德國英飛凌和日本爾必達的亞太區總代理,因此採購兩家的DRAM顆粒,到新加坡組裝成內存條,然後銷售到大陸,靠價格低廉取勝。不過時至今日,德國英飛凌(奇夢達)和日本爾必達,都已經破產倒閉。只剩下了韓國三星獨霸江湖。

對於今天的消費者來說,電腦內存只是些綠色的小條條,售價不過幾百元。然而這些小玩意,卻走過了長達120年的複雜演進歷史。從百年前的穿孔紙卡、磁鼓、磁芯到半導體晶體管DRAM內存。人們已經很難想象,一個電冰箱大小的計算機存儲器,只能存儲幾K數據,售價卻高達幾萬美元。在市場,1994年的時候,一根4M內存售價1400元,相當於兩個月工資。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在北京中關村,一根64M SDRAM內存條,價格可以在幾天內,從500元暴漲到1600元。

自1970年,美國英特爾的半導體晶體管DRAM內存上市以來,已經過去47年。DRAM內存晶元市場,累計創造了超過1萬億美元產值($1000,000,000,000美元)。企業間摻雜著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殺。

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台灣的選手,懷揣巨額籌碼,高高興興地走進來,卻在輸光光之後黯然離場。無數名震世界的產業巨頭轟然倒地。就連開創DRAM產業的三大元老——英特爾、德州儀器和IBM,也分別在1986年、1998年和1999年,凄慘地退出了DRAM市場。目前,只有韓國三星和海力士,佔據絕對壟斷地位,在DRAM市場呼風喚雨,賺得盆滿缽滿。

從美國到韓國,這個巨大的轉變,背後隱藏著半個世紀以來,那些不為人知的經濟戰爭,足以載入經濟學教科書。把歐美和,那些冒牌經濟學家,極力鼓吹的「自由市場經濟」論調,徹底掃進垃圾堆。

——這是一場真正的經濟戰爭,國與國之間的生死較量,慘烈程度遠超液晶戰爭。

1949年,美國哈佛大學實驗室的王安博士,發明磁芯存儲器。這種古老的存儲器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直至被英特爾批量生產的DRAM內存淘汰。

不怕死的都衝進來

在敘述這場經濟戰爭前,我們先從總體上,了解一下DRAM內存產業的脈絡和現狀。

電腦存儲器的發明者,幾乎都來自計算機巨頭——美國IBM公司。IBM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90年代。美國統計學家霍列瑞斯(Hollerith Machin)研製了穿孔製表機,採用在卡紙上打孔的方式,記錄統計數據。1890年,美國進行第12次人口普查時,便大量採用這種機器。直到1930年代,IBM每年仍要銷售上千萬張穿孔紙卡。

1932年,IBM公司的奧地利裔工程師古斯塔夫·陶斯切克(Gustav Tauschek),發明了第一種被廣泛使用的計算機存儲器,稱為「磁鼓存儲器」。直到1950年代,磁鼓依然是大型計算機的主要存儲方式。1956年,IBM公司購買了人王安博士(上海人),擁有的「磁芯存儲器」專利。磁芯存儲一直使用至1970年代。1966年,IBM公司的研究人員,羅伯特·登納德博士,發明了半導體晶體管DRAM內存,並在1968年獲得專利。

然後,1970年美國英特爾,依靠批量生產DRAM大獲成功,逼死了磁芯存儲器。1976年日本廠商進攻DRAM市場后,差點將英特爾逼死。1985年美國發動經濟戰爭,扶植韓國廠商進攻DRAM產業,又將日本廠商逼死。1997年美國發動亞洲金融風暴,差點將韓國廠商逼死。

美國控制韓國經濟后,韓國廠商又借著DRAM市場的暴利翻身崛起。此時不怕死的台灣人衝進DRAM市場,投入500億美元卻虧得血本無歸。2007年全球經濟危機,逼死了德國廠商,並將台灣DRAM廠商打翻在地,狠踩兩腳。2017年,不怕死的大陸廠商沖了進來,準備投資660億美元,進攻DRAM市場。

有人說,人瘋了。

我說沒瘋,因為——做為世界第一大電子產品製造國,居然90%以上的內存靠進口,剩下那部分,居然連國產的產量,都控制在韓國企業手裡。

2015年,韓國三星電子投資136億美元(15.6萬億韓元),在韓國京畿道平澤市,建設12寸晶圓DRAM廠(Fab18)。該項目佔地2.89平方公里,總產能預計將達到每月45萬片晶圓,其中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將佔據一半以上。主要生產第四代64層堆疊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2017年7月4日三星宣布該廠投產。

行業高度壟斷

我們來看看市場情況,就知道為什麼非要進攻DRAM市場了。半導體存儲器主要應用於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等領域,包括DRAM、NAND Flash和NOR Flash三大類。2015年全球半導體存儲器銷售總額達772億美元。在全球3352億美元的集成電路產業中,佔據23%的份額,是極為重要的產業核心部件。

其中DRAM內存主要用於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全球市場規模約420億美元,目前被韓國三星、海力士和美國鎂光三家壟斷,佔據90%以上的份額。從1992年以來,韓國三星在DRAM市場已經連續25年蟬聯世界第一,佔據絕對壟斷地位,市佔率超過60%。似乎無人可以撼動它的地位。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主要用於手機存儲、平板電腦、SSD固態硬碟、大容量快閃記憶體,全球市場規模約300億美元,壟斷形勢更加嚴重。韓國三星、海力士、美國鎂光、英特爾、閃迪、日本東芝六家廠商,壟斷了全球99%的產量。其中僅三星、海力士、東芝三家,就佔了80%以上的份額。NOR Flash快閃記憶體屬於小眾產品,主要用於16M以下的小容量快閃記憶體,全球市場規模只有30億美元,由美國鎂光、韓國三星、台灣旺宏、華邦、大陸的易兆創新等7家企業瓜分。

行業高度壟斷造成的結果,是前三大廠商可以輕易操縱產量和價格,用低價來擠垮競爭對手,或用漲價來謀取暴利。2016年由於全球內存晶元缺貨,三星電子營業收入達到809億美元,利潤高達270億美元。韓國海力士收入142億美元,美國鎂光收入128億美元。

而廠商深受其害。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國。2016年,光是就是生產了3.314億台電腦,21億台手機(其中智能手機佔15億台),1.78億台平板電腦。與之相對應,2016年,進口DRAM產品超過130億美元。需要的存儲器晶元9成以上需要進口。國內DRAM產能也掌握在韓國海力士等外資廠商手中。

2015年起,美國鎂光(Micron),在新加坡Woodlands投資40億美元,擴建Fab 10X晶圓廠,主要生產第二代32層堆疊3D NAND快閃記憶體。2017年建成后,月產能14萬片晶圓,採用16納米工藝。

自給自足

在外資廠商故意操縱下,華為、中興、小米、聯想等手機、PC廠商,經常遇到DRAM缺貨情況。而在國內,僅有中芯國際具備少量DRAM產能,根本無法實現進口替代。更嚴重的事例還有:2016年3月,美國政府下令制裁中興通訊,禁止美國廠商給中興提供元器件。這種情況簡直讓人不寒而慄。2017年4月,華為手機爆出快閃記憶體門事件。事情的根源,實際就是華為手機用的NAND Flash內存嚴重缺貨。

怎麼辦呢?有錢可以買吧?2015年7月,紫光集團向全球第三大DRAM廠商,美國鎂光科技,提出2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結果被鎂光拒絕了,理由是擔心美國政府,會以信息安全方面的考慮,阻撓這項交易。

那就自己造吧。於是從2016年起,掀起了一場DRAM產業投資風暴。

紫光集團宣布投資240億美元,在武漢建設國家存儲器基地(武漢新芯二期12英寸晶圓DRAM廠),佔地超過1平方公里,2018年一期建成月產能20萬片,預計到2020年建成月產能30萬片,年產值超過100億美元。計劃2030年建成月產能100萬片。

福建晉華集團與台灣聯華電子合作,一期投資370億元,在晉江建設12英寸晶圓DRAM廠,2018年建成月產能6萬片,年產值12億美元。規劃到2025年四期建成月產能24萬片。

合肥長鑫投資494億(72億美元),2018年建成月產能12.5萬片。

2017年1月,紫光集團宣布投資300億美元(約2000億人民幣),在江蘇南京投資建設半導體存儲基地,一期投資100億美元,建成月產能10萬片,主要生產3D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DRAM存儲晶元。

上述四個項目總投資超過660億美元(4450億元人民幣)。確實有點瘋狂。

但是只要認真研究過去半個世紀,世界DRAM產業的發展歷史,就會讓人看清一件事情

拿錢砸死對手,少砸一點就會死!不相信的自己都死了!

2016年6月,美國IBM實驗室的研究人員Janusz Nowak,向記者展示新型的磁性儲藏器(STT-MRAM)12寸晶圓。磁性內存既有DRAM和SRAM的高性能,又有快閃記憶體的低功耗和低成本,被認為具有競爭下一代內存的潛力,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

2017年6月,韓國三星電子宣布,開始在平澤工廠(Fab18),批量生產64層堆疊的256Gb第四代TLC V-NAND內存產品。三星目前V-NAND佔整體NAND Flash產能的70%以上,擁有500多項專利。

我們首先從美國和日本說起:

美日DRAM晶元之爭

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后,歐美經濟停滯,電腦需求放緩,影響了半導體產業。而英特爾在DRAM存儲晶元領域的份額也快速下降。因為他們引來了競爭對手,主要有德州儀器(TI)、莫斯泰克(Mostek)和日本NEC。而日本電子企業、汽車企業的兇猛攻勢,最終引爆了美日兩國的經濟戰爭。

1931年,美國IBM公司生產的KeyPunch 031型打孔卡數據記錄裝置。打孔卡(霍列瑞斯式卡)利用卡紙上打孔來記錄信息。1928年,IBM推出新版打孔卡,這種卡採用長方孔,共有80列。1932年IBM發明了磁鼓存儲。但是直到1950年代,打孔卡機銷量巨大,依然佔據IBM公司凈利潤的30%。1952年IBM推出磁帶式數據存儲器,後來發展出磁碟式機械硬碟。1956年IBM購買王安的磁芯存儲器專利,1966年開發出晶體管DRAM內存技術。照片拍攝自IBM博物館。

美國電子產業孵化期

現代計算機械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830年代,英國人巴貝奇研製的機械式數據分析機。該機採用在硬紙卡片上打孔的方式輸入數據,相當於只讀存儲器,容量只有可憐的675個位元組(1K=1024位元組),也就是記錄差不多六百多個字母的數據符號。穿孔卡片在19世紀後期用於政府人口統計等領域。美國IBM公司最早就是靠生產打孔卡數據機起家。到1930年代,IBM公司希望用新技術來取代打孔卡,便投資研製磁性數據記錄裝置。

1932年,美國IBM公司的奧地利裔工程師古斯塔夫·陶斯切克(Gustav Tauschek),發明了第一種被廣泛使用的計算機存儲器,稱為「磁鼓存儲器」,採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數據記錄。磁鼓非常笨重,像個兩三米長的巨型滾筒,內部安裝磁性介質的高速旋轉圓筒(每分鐘1萬轉),和一排固定讀/寫磁頭,用來讀取、寫出數據。雖然塊頭挺大,但磁鼓的存儲容量也只有幾K而已,售價卻極其昂貴。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為了提高火炮彈道計算速度,出資研製電子計算機。1946年2月,世界第一台大型電子計算機ENIAC,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這台重達30噸的計算機,最初採用埃克特(J.P.Eckert)設計的水銀延遲線存儲器,容量約17K。但是該機並不具備存儲程序的能力,程序要通過外接電路板輸入。對於每種類型的題目,都要設計相應的外接插板,要改變程序必須切換相應的電路板,因此操作起來非常麻煩。直到1954年在該機加裝了磁鼓存儲器。

美國早期電子工業發展,主要依靠軍事工業項目投資。而且為了爭奪軍費預算,三大軍種相互攀比。1947年,剛剛成立的美國空軍,便花費巨資,以每年100萬美元的巨額預算(ENIAC的總經費才10萬美元),資助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研製旋風(Whirlwind)計算機,用于飛行模擬器訓練。由於處理飛機穩定性需要運算2000條以上指令,而傳統的串列計算機,只能對指令逐一執行,速度很慢。麻省研究人員因此改用并行運算結構。1951年4月問世的旋風計算機,也因此成為世界第一台具備程序存儲功能的并行計算機。旋風采用新發明的陰極射線管磁芯存儲器作為內存,速度提高2倍。

1949年,麻省理工學院主持研製旋風計算機的福里斯特教授(Jay Forrester),提出磁芯存儲器設想。但是,磁芯存儲器的專利擁有者,卻是個人。當時,在哈佛大學計算機實驗室,工作的王安博士(上海人,公派留學生),研製出了磁芯存儲器,並於1949年10月申請專利。

1951年,王安離開哈佛大學,以僅有的600美元,創辦了名為王安實驗室的電腦公司,開始出售磁芯存儲器,單價4美元一個。王安的生意並不好,但嗅覺敏銳的IBM公司聞風而來,邀請他擔任技術顧問,併購買磁芯器件。到1956年,王安將磁芯存儲器的專利權,以50萬美元賣給IBM公司。王安電腦公司由此擴張為美國電腦巨頭之一,直至1992年破產。

磁芯存儲器是繼磁鼓之後,現代計算機存儲器發展的第二個里程碑。直至1970年代初,世界90%以上的電腦,還在採用磁芯存儲器,其後被英特爾批量生產的半導體晶體管DRAM內存取代。DRAM內存能夠問世,主要是基於半導體晶體管和集成電路技術。

1959年2月,美國德州儀器(TI)工程師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製成世界第一塊集成電路。在資本力量推動下,集成電路產業迅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並形成了以萬億美元計算的龐大產業鏈體系。

仙童與德州儀器的戰爭

1947年12月,美國新澤西州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世界第一個鍺晶體管。到1955年,高純硅的工業提煉技術已成熟,可以用來替代昂貴的鍺材料。1956年,為了實現晶體管商用化,威廉·肖克利博士(生於英國)離開貝爾實驗室,回到家鄉——加州聖克拉拉,創建半導體實驗室。

恐怕連他自己也想不到,半個世紀后,他那個兒時的家鄉,會成為名震世界的「加州矽谷」,並從他的實驗室里,走出了仙童、英特爾、AMD、國家半導體(NS),等一大批美國電子巨頭,燒起了矽谷戰火。而在當時,矽谷只有一家名叫惠普的小公司。

1956年,肖克利因參與發明晶體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然而到了1957年,因為難以忍受肖克利的粗暴脾氣,諾伊斯、摩爾等八名技術精英,離開了肖克利實驗室;在仙童照相器材公司老闆的投資下,獲得3600美元創業基金,租了一間小屋,創建了仙童半導體(Fairchild)公司。

仙童創業初期主要研製檯面型雙擴散晶體管,用硅來取代成本昂貴的鍺材料。1958年1月,IBM公司給仙童下了第一張訂單,以150美元訂購100個新研製的硅晶體管。憑藉硅晶體管的成本性能優勢,到1958年底,仙童公司已經擁有50萬美元銷售額和100名員工。

IBM向仙童訂購硅晶體管,主要是由於北美人航空公司中標的XB-70戰略轟炸機,IBM為導航計算機採購高壓硅晶體管。IBM希望與仙童簽訂1-3年的長期軍事供貨合同。除此之外,仙童的硅晶體管,還可用於民兵(Minuteman)洲際彈道導彈的導航控制計算機。巨額軍工訂單,是美國電子巨頭髮展的重要資金來源。

1959年2月,美國老牌電子巨頭德州儀器(TI),開發出集成電路。工程師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為了解決將大量孤立的電子器件,整合成電路的困難,於是構思出集成電路。他在一塊半個回形針大小的,銀色半導體鍺襯底上,用幾根零亂的黃金膜導線,將1隻晶體管、4隻電阻、3隻電容等分立元件焊接在一起,製成世界上第一片集成電路。

但是,這種焊接方法難以投入工業批量生產。仙童公司聞訊后,創始人諾依斯提出:可以用蒸發沉積金屬的方法,取代焊接導線,用於批量製造集成電路。1959年7月仙童申請了集成電路專利。而為了爭奪集成電路發明權,德州儀器與仙童開始了曠日持久的爭執。雙方在集成電路產品上,也是競爭對手。(2000年基爾比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0年,美國仙童公司半導體工廠的擴散區。

平面製造工藝

現代晶元製造,主要採用光刻法和蝕刻法工藝。光刻法最早的構想,源自印刷行業的照相曝光製版工藝,美國貝爾實驗室在1954年開始採用光刻法工藝。

1970年代后,光刻法發展為重複步進曝光,電子束掩模等新工藝,製造精度大為提高。仙童公司在光刻法應用初期,進行了大量技術改進。

1958年仙童向IBM供貨后,便出現了問題。民兵洲際導彈發射時,巨大的震動會導致一些金屬粉塵顆粒脫離,可能會使硅晶體管暴露的接頭處出現短路。仙童公司需要對此改進工藝。

1959年1月,仙童公司為了向IBM穩定供貨,對硅晶體管工藝進行攻關。主要成員包括羅伯特·諾伊斯博士、傑·拉斯特博士,吉恩·赫爾尼博士、戈登·摩爾博士。其中,拉斯特和諾伊斯主要開發使用16毫米電影鏡頭的光刻掩模技術,對掩模板、光致抗蝕劑(光刻膠)進行改進。

他們首先把具有半導體性質的雜質,擴散到高純度矽片上,然後在掩模板上繪好晶體管結構,用照相製版的方法縮小,將晶體管結構顯影在矽片表面氧化層,再用光刻法去掉不需要的部分。擴散、掩模、照相、光刻,顯影,整個過程叫做平面處理技術。

1959年1月23日,諾伊斯在日記中提出一個技術設想:既然能用光刻法製造單個晶體管,那為什麼不能用光刻法來批量製造晶體管呢?他們首先面對的是密集電路的短路問題。赫爾尼提出在矽片表面形成二氧化硅絕緣層,解決短路問題。

1959年8月,仙童公司組建由拉斯特博士領導的晶體管集成電路研製團隊。

1960年9月,成功開發出世界第一代晶體管集成電路。然而由於集成電路項目耗費巨大,仙童副總裁Tom Bay建議結束研發項目,專註於二極型晶體管生產。在此情況下,拉斯特博士選擇辭職離開仙童公司。

Lionel Kattner接管了研發團隊,最終在摩爾的全力支持下,仙童決定將晶體管集成電路投入批量生產。1961年,Lionel Kattner也辭職離開了仙童公司,創辦了西格尼蒂克(Signetics)半導體公司(1975年被荷蘭飛利浦收購)。仙童公司如同蒲公英一般,將人才散布到矽谷的每個地方,推動矽谷集成電路產業迅速興起。

1962年,仙童公司在緬因州南波特蘭,創建了世界第一家晶體管生產、測試及封裝工廠。並以收取技術授權費的方式,向其他企業傳播平面製造工藝。嗅覺敏感的日本企業,迅速通過仙童公司,掌握了這一核心技術。同一年,美國開發出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成為世界電子產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為半導體存儲器的問世,奠定了技術基礎。

1966年,美國IBM公司托馬斯·沃森研究中心的羅伯特·登納德(Robert H. Dennard)博士,發明DRAM原理。老頭在IBM公司工作了半個世紀,現在八十多歲了。2009年獲得IEEE榮譽勳章。這是電子電氣領域的最高榮譽。

DRAM內存之父

1960年代早期,美國電子產業,主要由IBM、摩托羅拉、德州儀器、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等老牌企業控制。他們依靠二戰時期,美國政府的巨額軍工訂單,發展成為產業大麥克。二戰後主要生產電視機、收音機等新興的家用電器,並為美軍武器提供電子裝備。

電子計算機也是新的產業熱點,IBM具有領先優勢。

IBM公司在1956年,花費巨資從王安手裡,購買磁芯存儲器專利,主要是為了解決大型計算機存儲數據問題。磁芯存儲器並不完美,不但磁芯容易損壞,而且價格昂貴,運行速度也慢。然而,磁芯存儲器比磁鼓有個重要優點:電腦斷電后,磁芯保存的數據不會消失。為解決磁芯存儲器存在的不足,IBM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研究。

1961年,IBM在紐約州成立了以半導體為方向的托馬斯·沃森研究中心。仙童當時是IBM的半導體器件供應商,並且發展非常迅速。1965年,仙童公司的戈登·摩爾,在《電子學》雜誌發表文章預言: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個預言後來被稱為「摩爾定律」。

1966年,IBM托馬斯·沃森研究中心,34歲的羅伯特·登納德(Robert H. Dennard)博士,提出了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晶體管,來製作存儲器晶元的設想。原理是利用電容內,存儲電荷的多寡,來代表一個二進位比特(bit)是1還是0。每一個bit只需要一個晶體管加一個電容(1T/1C結構)。1968年6月,IBM註冊了晶體管DRAM專利(3387286號專利)。但是由於IBM正在遭受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調查,拖延了DRAM項目商業化進度,這給其他公司帶來了機會。

此時,晶體管集成電路已經成為產業熱潮,大批美國公司投入這一領域。1969年,加州桑尼維爾的Advanced Memory system公司,最早生產出1K容量的DRAM,並出售給計算機廠商霍尼韋爾。但是由於存在DRAM工藝上的缺陷,霍尼韋爾後來向新成立的英特爾公司尋求幫助。

1972年前後,英特爾公司為美國Prime電腦公司,生產的微型電腦主板上,焊接了128顆1K存儲容量的C1103 DRAM內存,組成128K容量的內存,以便運行類似DOS的操作系統。1GB=1048576KB,如今一根最普通的4G內存,容量等於這塊老古董的3.2萬倍。最大的單根內存容量達到128G,是這傢伙的100萬倍。

英特爾DRAM內存商業化大獲成功

1967年,仙童半導體成立十年時,公司營業額已接近2億美元(作為對比1967年外匯儲備為2.15億美元)。但是隨著德州儀器、摩托羅拉、國家半導體在晶體管市場的崛起,仙童的利潤迅速下滑,加之巨額研發投入,企業內部矛盾嚴重。仙童的行業第一地位,迅速被德州儀器取代。

1968年8月,仙童總經理鮑勃·諾伊斯,拉著研發部門負責人戈登·摩爾辭職。從風險投資家阿瑟·洛克那裡拉來250萬美元投資,正式成立了英特爾(Intel)公司,洛克出任董事長。Intel在英文中含有智慧和集成電路的意思,商標是花1.5萬美元,從一家酒店手裡買的。當時公司只有諾伊斯和摩爾兩個員工,他們招兵買馬時,又從仙童公司挖來了工藝開發專家安迪·格魯夫,擔任運營總監。

英特爾成立之初,繼承了仙童的技術能力。公司制定的發展方向是研製晶體管存儲器晶元,這是一個全新的市場。當時的半導體工藝主要有雙極型晶體管,和場效應(MOS)晶體管。這兩項工藝都是仙童的長項。但是哪一種工藝用來生產的晶元更好,他們並不清楚。於是公司成立了兩個研發小組。1969年4月,雙極型小組推出了64bit容量的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晶元C3101,只能存儲8個英文字母。這是英特爾的第一個產品,客戶是霍尼韋爾。

此時在美國電腦市場上,IBM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霸主,被稱為藍色巨人,其他電腦廠商在重壓下苦不堪言。霍尼韋爾公司為了提高其計算機性能,正在尋找SRAM存儲器,這為英特爾帶來了市場機會。與此同時,仙童公司的市場主管傑里·桑德斯,又拉走了一批人,成立了AMD公司。由於融資困難,桑德斯找到了英特爾公司的諾伊斯尋求幫助,最後拉來了155萬美元投資。此後的半個世紀里,英特爾和AMD成為一對難分難解的競爭對手。

1969年7月,場效應管小組推出了256bit容量的靜態隨機存儲器晶元C1101。這是世界第一個大容量SRAM存儲器。霍尼韋爾很快下達了訂單。隨後,英特爾研究小組不斷解決生產工藝中的缺陷,於1970年10月,推出了第一個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晶元C1103,有18個針腳。容量有1Kbit,售價僅有10美元,它標誌著DRAM內存時代的到來。

當時的大中型計算機上,還在使用笨重昂貴的磁芯存儲器。為了向客戶宣傳DRAM的性能優勢,英特爾開展全國範圍的營銷活動,向計算機用戶宣傳DRAM比磁芯更便宜(1比特僅需1美分)的概念。由於企業客戶出於安全考慮,不會購買獨家供貨的產品,必須要有可替代的第二供貨源。

於是英特爾選擇了加拿大的一家小公司,微系統國際公司(MIL)合作,授權他們用1英寸晶圓生產線進行生產,每年收取100萬美元的授權費用。C1103的用戶主要包括惠普電腦的HP9800系列,和DEC公司的PDP-11計算機,產量有幾十萬顆。

1972年,憑藉1K DRAM取得的巨大成功,英特爾已經成為一家擁有1000名員工,年收入超過2300萬美元的產業新貴。C1103也被業界稱為磁芯存儲器殺手,成為全球最暢銷的半導體晶元。同年IBM在新推出的S370/158大型計算機上,也開始使用DRAM內存。到1974年,英特爾佔據了全球82.9%的DRAM市場份額。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品,照片左邊是1976年日本NEC研製的TK-80系統,採用仿製英特爾8080的兼容處理器(型號μPD8080A),當年售價88500日元,賣了1.7萬台。中間是英特爾為日本廠商開發的MCS-4系統,採用4004處理器,右側是日本Busicom電子計算器。多數人不知道,美國英特爾最早開發CPU,是為了日本人。

日本人要買CPU

英特爾介入微處理器(CPU)領域則很偶然。1969年,日本最大的電子計算器公司Busicom,找到美國英特爾,希望能幫他們研製計算器用的ROM、RAM和運算處理器(CPU)等12枚晶元組成的系統。針對日本方面的要求,Intel研究團隊的特德·霍夫(Ted Hoff),創新性地提出一個設想——用1顆移位寄存器、1顆ROM晶元、1顆RAM晶元、1顆CPU處理器晶元,由四顆晶元完成原來需要12顆晶元組成的系統。這樣可以簡化結構,降低生產成本。

1970年2月6日,雙方簽訂了合同,三年內訂貨六萬套MCS-4計算器系統,日方預付6萬美元。到年底,英特爾相繼拿出了4001(動態內存DRAM)、4002(只讀存儲器ROM)、4003(寄存器)、4004(微處理器CPU)等四顆晶元。但是由於量產過程中出現延期,讓日本公司頗為惱怒,要求在價格上打折扣。英特爾同意了,但是附帶要求,可在除計算器之外的其它市場,自由出售4004晶元——至此,世界首款商用計算機微處理器4004正式誕生了。

4004需要與另外三顆晶元協同工作,只要改變4002中保存的用戶指令,就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4004採用10微米的生產工藝,內含2250個晶體管,時鐘頻率為74KHz,每秒可執行6萬次運算,售價200美元。

英特爾恐怕想不到,15年後,它會被日本電子企業逼得差點破產倒閉,而後靠CPU晶元絕地反擊成功。日本人也絕不會想到,這個為他們提供零部件的美國小公司,三十年後會稱霸世界電子市場,打垮日本電子企業。到1972年,英特爾推出了基於8008處理器的微型主機。為其配套研製操作系統的加里·基爾代爾(Gary Kildall)博士,後來發明了CP/M操作系統,微軟靠著抄襲基爾代爾的軟體,推出MS-DOS操作系統。

而在當時,世界計算機市場規模極為有限。美國市場的大型計算年銷量約有2萬台,主要被IBM和七個小矮人(指GE、NCR、CDC、RCA、UNIVAC、Burroughs及Honeywell七家電腦製造商)控制。小型電腦市場則由DEC和惠普等十幾家公司控制。英特爾當時還是小公司,很難搶到主機市場份額,於是把重心放在存儲晶元方面。

1979年,美國蘋果公司生產的Apple II Plus電腦主板,採用莫斯泰克MK4116內存晶元。CPU是莫斯泰克6502,最大支持64K內存。整機售價1200美元。1978年,蘋果公司的Apple II賣了2萬台,使蘋果迅速成為年銷售額,突破3000萬美元的產業新貴。

德州儀器、莫斯泰克、鎂光加入戰場

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后,歐美經濟停滯,電腦需求放緩,影響了半導體產業。而英特爾在DRAM存儲晶元領域的份額也快速下降。因為他們引來了競爭對手,主要有德州儀器(TI)、莫斯泰克(Mostek)和日本NEC。

早在1970年英特爾發布C1103后,德州儀器便對其進行拆解仿製,通過逆向工程,研究DRAM存儲器工藝結構。1971年德州儀器採用重新設計的3T1C結構,推出了2K產品。1973年德州儀器推出成本更低,採用1T1C結構的4K DRAM(型號TMS4030),成為英特爾的強勁對手。

莫斯泰克則是一家小公司,1969年,德州儀器半導體中心的首席工程師L.J.Sevin(MOS場效應管專家),拉著一幫同事辭職,在馬薩諸塞州成立了莫斯泰克(Mostek)公司,工廠設在德州卡羅爾頓,主要為計算機企業配套生產存儲器件。

Mostek開發的第一個DRAM產品MK1001,只有1K容量。1973年,Mostek採用公司創始人Robert Proebsting設計的地址復用技術,研製出16針腳的MK4096晶元,容量提高到4K。16針腳的好處是製造成本低,當時德州儀器、英特爾和摩托羅拉製造的內存是22針腳。

憑藉低成本,莫斯泰克逐漸在內存市場取得優勢。而英特爾此時將精力放在開發8080處理器上,在微型計算機市場取得巨大成功。1976年莫斯泰克推出了採用雙層多晶硅柵工藝的MK4116,容量提高到16K。這一產品幫助莫斯泰克擊敗英特爾,佔據了全球75%的市場份額。

其後莫斯泰克又開發了64K容量的MK4164,到70年代後期,一度佔據了全球DRAM市場85%的份額。但是隨著日本廠商廉價晶元的瘋狂衝擊,短短几年時間,美國廠商就撐不住了。1979年,陷入困境的莫斯泰克,被美國聯合技術公司(UTC),以3.45億美元收購。後來又轉賣給了意法半導體。

1978年,從莫斯泰克離職的三名設計工程師,拉來風險投資后,在愛達荷州一家牙科診所的地下室,創辦了鎂光科技(Micron)。鎂光簽訂的第一份合約是為莫斯泰克設計64K存儲晶元。

後來,鎂光從愛達荷州億萬富翁,靠生豬養殖起家的J.R.Simplot那裡拉來了投資,開始建設第一座DRAM工廠。為了節省投資費用,工廠建設在一家廢棄的超市建築里,肉類冷庫被改造成凈化車間,生產設備也是二手的。

到1981年晶圓廠投產,只花了700萬美元,而新建一座同類工廠的投資額,一般是1億美元。鎂光的第一批產品是64K DRAM,主要供應給正在飛速崛起的個人電腦製造商。像當時銷量很高的Commodore 64電腦,就是採用鎂光64K內存。到1984年,鎂光推出了世界最小的256K DRAM。

與莫斯泰克類似,鎂光的敵人來自日本。1980年,日本研製的DRAM產品,只佔全球銷量的30%,美國公司佔到60%。到了1985年局勢已經完全倒轉。由於日本廉價DRAM的大量傾銷,鎂光被迫裁員一半,1400名工人失業。

鎂光只得向美國政府尋求幫助。從1985年至1986年,英特爾連續虧損六個季度。DRAM市場份額僅剩下1%。當時,英特爾的年銷售額為15億美元,虧損總額卻高達2.6億美元,被迫關閉了7座工廠,並裁減員工。瀕臨死亡的英特爾,被迫全面退出DRAM市場,轉型發展CPU,由此獲得新生。

日本電子企業、汽車企業的兇猛攻勢,最終引爆了美日兩國的經濟戰爭。

1965年,仙童半導體公司,開發出雙列直插式封裝(DIP)工藝,用塑料代替陶瓷封裝晶元,生產18引腳產品。德州儀器開發出更小的10引腳產品,用於航空電子器件。直到1980年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針腳數,遠遠超過了DIP封裝的極限,DIP才被其他封裝工藝取代。

1965年,仙童公司的戈登·摩爾博士,在《電子學》雜誌發表文章預言: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個預言後來被稱為「摩爾定律」。半個世紀以來,世界集成電路的發展,基本符合摩爾定律的規則。只是到了近幾年,隨著美國在5-10納米生產工藝上出現停滯,給帶來了技術追趕的機會。

1968年,仙童工程師福德利克·費金(Rederico Faggin),設計出採用硅柵自對準工藝的Fairchild 3708(圖左,右側為採用金屬柵極的Fairchild 3705),是世界首款採用SGT(垂直環繞閘極晶體管)結構的商用MOS集成電路。SGT技術後來用於CCD、EPROM和Flash快閃記憶體等產品。

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首個商用,速度僅有740kHz的計算機CPU晶元Intel-4004。在此之後,晶元速度得到倍增式的迅速發展,在不到30年後的2000年,就已經突破了2GHz。

1971年,美國加州聖克拉拉市,英特爾員工在新建的工廠前合影。因為山景城的辦公室不夠用,在這裡建工廠,最初生產4004晶元。可以看到有華人面孔的員工。

1972年,美國英特爾研製的Intellec 8微型電腦,採用8008處理器。這款電腦的操作系統,由加里·基爾代爾(Gary Kildall)博士負責開發。加里·基爾代爾,是電腦人機操作系統的真正發明人,1973年加里·基爾代爾開發了CP/M操作系統(類似DOS操作界面),成為70年代電腦行業標準,2000多家電腦公司使用這一操作系統。其後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抄襲基爾代爾的模式,推出了微軟MS-DOS操作系統。1980年,IBM公司開始採用微軟的產品,幫助微軟一躍成為美國軟體巨頭。

盛極而衰是自然規律,商業領域也是這樣。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經濟進入停滯階段。進入1990年代,隨著蘇聯解體,美國收割冷戰紅利。在美國刻意遏制下,日本的國際競爭力迅速衰退,其半導體的全球份額迅速滑落至50%,2000年後更是下降到20%左右。如此潰於一旦的急速墜落,讓世界震驚並疑惑,究竟發生了什麼。

1945年8月15日,日本東京皇宮外,東京電台正在廣播:昭和天皇裕仁,宣讀日本無條件投降詔書。很多日本老百姓跪在地上痛哭不止。這一天有600名日本軍官自殺,逃避戰敗投降命運。東京城區已經在美國軍隊,長達半年的轟炸中化為廢墟。共同社照片

1945年二戰結束后,日本作為戰敗國,經濟受到嚴重打擊;但是日本最核心的資產,工程師隊伍得以保存下來。這批原本研製大和級戰列艦、櫻花自殺飛機的日本工程師,轉向民用造船、家用電器、鋼鐵、汽車、機車、電子、石化領域,加速了日本戰後經濟重建。

1948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后,美國便明確將日本,作為在亞洲對抗蘇聯的橋頭堡。1950年開始,中美兩國在朝鮮戰場血戰三年。美國巨額軍需採購訂單,使日本經濟爬出了二戰戰敗的泥潭。而美國為了拉攏日本對抗蘇聯,向日本轉移了數百項先進技術。

如黑白、彩色顯像管電視機、晶體管收音機、錄音機、計算器、電冰箱、洗衣機,在當時都是頂尖的民用消費品。日立、三菱、東芝、NEC、松下、三洋、富士通、索尼、夏普、沖電氣(OKI)等日本企業,在此階段廉價獲得了大批美國專利技術,由此奠定了戰後日本電子產業發展根基。

此時,美國人絕對想不到,日本電子產業,會壯大到反噬美國的那一天。

1958年,日本北辰電氣(Hokushin Electric)為NEC NEAC-2201晶體管計算機,研製的MD-2A磁鼓存儲器,容量64K,每分鐘轉速可達到10000轉。北辰電氣後來被橫河電機併購,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日本電子產業發育期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經濟的一大特徵,是在政府主導下進行產業技術升級。1948年,日本內閣在通商產業省(簡稱通產省)下面,設立了工業技術廳,1952年更名為工業技術院,經費完全由財政撥付,負責推動日本整體產業技術發展。1953年日本東京通信工業公司(SONY前身)副社長盛田昭夫,耗資900萬日元(2.5萬美元),從美國西屋電氣引進晶體管技術,生產晶體管收音機。

1956年SONY袖珍收音機上市后一炮而紅,索尼迅速崛起。受此影響,日立、三菱、NEC、OKI、東芝、三洋等公司,相繼花錢從美國RCA和西屋電氣,購買了晶體管專利授權。隨著規模化生產,日本晶體管價格明顯下降。1953年索尼試製的晶體管一顆為4000日元(11美元),到1958年降為200日元(0.56美元)。1959年日本晶體管產量達到8650萬顆,產值約160億日元(4445萬美元)。

當時日本與美國相比,技術上存在差距,唯一的優勢是人工便宜。東京電子廠的日本工人,月薪還不到30美元。而美國工人月薪是380美元。在計算機方面,1956年,通產省工業技術院電氣試驗所,由高橋茂等人負責,研製出日本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ETL MARK III,比美國晚兩年。隨後東京大學開發出PC-2電腦。

1957年,通產省頒布執行電子工業振興臨時措置法(電振法57-71年),限制外資進入日本,以保護本國市場,引導日本企業發展半導體電子產業。1958年4月,日本各大電子廠商合作,組建了日本電子工業振興協會(JEIDA),集體對計算機攻關。

1958年9月,在通產省工業技術院電氣試驗所的技術援助下,日本NEC公司推出NEAC-2201晶體管計算機。這是日本第一台完全國產化的計算機。採用北辰電氣(Hokushin Electric)研製的磁鼓存儲器,容量64K。日本為炫耀這一成果,將其運到巴黎公開展出。

1960年,日本通產省工業技術院電氣試驗所,研製成功日本第一塊晶體管集成電路。這是參與研製的骨幹成員,左起,傳田精一(研究員,東北大學工學博士)、垂井康夫(半導體部晶體管研究室主任)、井上ルミ子、鳴神長昭。

日本集中全力進攻

1959年2月,美國德州儀器發布集成電路。1960年2月,美國西屋電氣(Westinghouse)公開宣稱:半導體是未來主流技術。太平洋對岸的成果,對日本產生強烈刺激。

1960年起,日本形成「官產學」體系,即政府、企業、大學聯合對集成電路技術發起進攻。1960年12月,通產省電氣試驗所,研製成功日本第一塊晶體管集成電路。研究成員有傳田精一、垂井康夫等人。1961年4月8日,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的柳井久義、菅野卓雄、多田邦雄、柳川隆之四名教授,發布了他們與NEC公司合作,在晶體管集成電路上進行的基礎研究。

1962年,日本NEC為了解決晶體管集成電路的製造問題,支付技術授權費,從美國仙童公司,買來晶體管平面光刻生產工藝。解決生產問題后,日本NEC的集成電路產量暴增。1961年只有50塊,1962年增長至1.18萬塊,1965年達到5萬塊。在此期間,NEC研製了多個型號的晶體管集成電路計算機,如NEAC-1200系列,NEAC-2200系列。

日立公司與美國RCA合作,由日立半導體事業部的大野稔等人,研製出MOS型晶體管。1966年,日立發布了第一代MOS集成電路HD700,用於計算器,採用15微米生產工藝。夏普、三菱也紛紛將集成電路新技術,用於各自的計算器產品,使日本的集成電路迅速形成產業基礎。到1970年,日本NEC的集成電路產量,已經達到3998萬塊。

作為對比:早在1956年起,科學院就開始組織黃昆博士、謝希德博士、林蘭英博士、王守武博士等人,研究平面光刻工藝。1963年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研製出第一台國產晶體管大型計算機——109機,用於核武器工程。1964年開發出晶體管集成電路。以科學院和電子工業部為主,形成了由軍事工業為牽引的龐大電子科研體系,下屬各類電子企業單位超過2500家,全面領先韓國和台灣,但是在市場化程度上不如日本,當時民用消費市場僅限於收音機和電視機。

1968年4月,美國德州儀器董事長P.E.Haggerty,與日本索尼社長井深大簽署協議,各占股50%,在日本設立子公司。後排左面站著盛田昭夫副社長。

想佔領日本市場?別做夢了

1960年代,為保護日本幼稚的電子工業,日本政府堅決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只允許進口極少數的電子元器件,限制200日元以下的中低端IC元件進口。採用提高進口關稅、發放進口許可證等方式,限制美國企業衝擊日本市場。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州儀器。

1964年,美國德州儀器看到日本電子工業增速迅猛,便想在日本設立100%獨資子公司,但是日本通產省死活不同意。一直交涉了長達四年之後,日本政府終於鬆口了,卻提出了極為嚴苛的條件——拿核心技術來換。看起來似乎與改革開放后,採用的「以市場換技術」買辦政策差不多,但裡面的竅門差別就大了。

1966年,美國德州儀器為打開日本市場,以自己擁有的IC製程核心專利,來引誘日本。日本通產省為了拿到技術,同時保護日本市場,可謂絞盡腦汁。1968年4月,由日本索尼社長井深大出面,與德州儀器董事長哈格蒂(P.E.Haggerty)簽署協議,雙方各占股50%,設立合資公司。

條件是:在三年內,德州儀器必須向日本公開相關技術專利。並且德州儀器的產品,在日本市場佔有率,不得超過10%。有了如此嚴苛的限制,日本政府將本國市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不怕美國企業不交出核心技術。其後韓國政府也學會了這招,用來對付日本和美國企業。

偉大革命家列寧說過:資本家為了利益,可以出賣絞死自己的繩子。日本產業界正是抓住了核心利益,使自身迅速發展壯大。這與改開后,採用「以市場換技術」政策,導致全國電子產業徹底崩潰;市場全面被日本、美國、韓國、台灣合資廠商聯合佔領,形成了鮮明對比。改開三十年來,電子產業市場損失,至少超過1萬億美元。誰該承擔這一歷史罪責?

1964年,美國IBM公司推出的System-360計算機,具有劃時代意義,使計算機在社會運行中,日益佔據核心地位。

IBM大型計算機

在1960年代,儘管美國和日本都開始了集成電路產業化進程,但美國的實力遠非日本可比。1964年4月7日,美國IBM公司推出其第一款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System-360,運算速度過百萬次大關。該機是IBM歷史上的一次驚天豪賭,耗資52.5億美元(約合4285噸黃金,現值1812億美元,足夠建7艘核動力航空母艦)。

IBM公司招募6萬餘名新員工,新建5座工廠,攻克了指令集可兼容操作系統、資料庫、集成電路等軟硬體難關,獲得超過300項專利。該機每台售價250-300萬美元,到1966年已售出8000多台,使IBM年營收突破40億美元,純利潤10億美元。迅速佔領了美國大型計算機市場98%、歐洲78%,日本43%的市場份額。IBM成為世界電子產業難以撼動的藍色巨人。

年營收4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呢?1961年美國建成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不過花費4.5億美元。1966年外匯儲備為2.11億美元。動員全國力量研製原子彈、氫彈、導彈、衛星,也不過花費20億美元左右。由此可見當年IBM如同巨人壓頂一般,讓其他企業喘不過氣來,逼死了大批競爭對手。

美國公司取得的巨大成功,對日本產生強烈震撼。1966年,由日本通產省主導,進行「超高性能大型計算機」開發計劃。目標是在五年內投資120億日元(0.34億美元),追趕美國IBM大型計算機。由通產省電氣試驗所牽頭,日立、東芝、NEC、富士通、三菱、沖電氣(OKI)等企業組成團隊,對日立研製的HITAC 8000系列大型計算機進行升級改造。

HITAC 8000其實技術源自,美國RCA與日立合作研製的Spectra-70大型機。從集成電路、CPU、介面、軟體,全都是仿製美國貨。只投入這麼點錢,就想追趕IBM,註定了該計劃要失敗。

有句話叫丟西瓜撿芝麻,儘管大型計算機計劃失敗了,但是參與該項目的日本NEC公司,卻成為日本第一家研製出DRAM內存的企業。在1966年的時候,HITAC 8000要求配備512K容量的高速內存,這是個極高的技術指標

。NEC於是對NMOS工藝進行研究,1968年公開了使用NMOS工藝生產的144bit SRAM靜態隨機存儲器,研製者有NEC半導體部門的大內淳義等人。這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成果。兩年後,美國英特爾才推出同類產品。1970年英特爾研製出C1103 1K DRAM內存后,日本NEC在第二年就推出了採用NMOS工藝的1K DRAM內存(型號μPD403)。使得NEC成為日本內存行業的龍頭企業。

1962年,日本富士通研製的FACOM 602磁帶機,將記錄密度提高到333bpi,用於FACOM 241D計算機。

逼迫日本開放市場

從1965年至1970年,美國集成電路市場的需求急劇增加,年增長率超過16%,日本政府和企業界,看到了這一商機,但是在產業技術上,與美國存在巨大差距。不過日本有個優勢——大批日本人在美國工作。像江崎玲於奈之類的電子專家,長期在美國頂尖的IBM實驗室工作,可以輕鬆獲得大量經濟情報,提供給日本產業界。

1972年,美國IBM公司「FS(Future System)計劃」的部分內容曝光。IBM計劃投入巨資,在1980年前開發出1M DRAM內存晶元,應用到下一代電腦。當時,美國最先進的DRAM內存不過4K大小。這讓尚停留在1K DRAM技術層次的日本企業產生強烈危機感。

於是由日本電子工業振興協會不斷運作,1975年以通產省為中心的「下世代電子計算機用超LSI研究開發計畫」構想,開始商量如何應對IBM的FS計劃。1975年7月,通產省設立了官民共同參與的「超LSI研究開發政策委員會」。當時儘管日本各大廠商競爭激烈,但是在共同抵抗IBM巨人方面卻是一致的。(超LSI就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意思)

1974年,日本在美國要求開放市場的政治壓力下,被迫放寬計算機和電子元件進口限制。僅僅只用一年時間,美國IBM電腦,就如熱刀切黃油一般,橫掃日本各大計算機企業。

礙於技術差距,日本產業界放棄了在電腦整機上與IBM正面拼殺,而是選擇DRAM存儲器產品,作為產業突破口。因為日本軟體能力差,而CPU等部件與軟體關聯性高,日本啃不下來。DRAM內存晶元,與軟體關聯度弱,卻有很高的毛利率。只要在生產工藝、成品率、產能方面下功夫,日本就有機會成功。

最先行動起來的,是國營的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NTT),從1975年至1981年,NTT投資400億日元(1.6億美元),進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終於在1980年研製出256K DRAM。NTT的大量採購,使日本的256K DRAM迅速形成產能優勢。在NTT之外,日本產業界還在同時進行第二項技術攻關計劃。

1977年5月5日,日本VLSI技術研究所,宣布研製成功可變尺寸矩形電子束掃描裝置。

日本砸720億研製核心設備

在1970年代,日本儘管可以生產DRAM內存晶元,但是最關鍵的製程設備和生產原料要從美國進口。為了補足短板,1976年3月,經通產省、自民黨、大藏省多次協商,日本政府啟動了"DRAM製法革新"國家項目。由日本政府出資320億日元,日立、NEC、富士通、三菱、東芝五大企業聯合籌資400億日元。

總計投入720億日元(2.36億美元)為基金,由日本電子綜合研究所,和計算機綜合研究所牽頭,設立國家性科研機構——「VLSI技術研究所」(超LSI技術研究組合)。研究所地址就選在,位於川崎市高津區的NEC中央研究所內。

日立公司社長吉山博吉擔任理事長,根橋正人負責業務領導,垂井康夫擔任研究所長,組織800多名技術精英,共同研製國產高性能DRAM製程設備。目標是近期突破64K DRAM和256K DRAM的實用化,遠期在10-20年內,實現1M DRAM的實用化。(VLSI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簡稱)

在這個技術攻關體系中,日立公司(第一研究室),負責電子束掃描裝置與微縮投影紫外線曝光裝置,右高正俊任室長。富士通公司(第二研究室)研製可變尺寸矩形電子束掃描裝置,中村正任室長。

東芝(第三研究室)負責EB掃描裝置與製版複印裝置,武石喜幸任室長。電氣綜合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對硅晶體材料進行研究,飯塚隆任室長。三菱電機(第五研究室)開發製程技術與投影曝光裝置,奧泰二任室長。NEC公司(第六研究室)進行產品封裝設計、測試、評估研究,川路昭任室長。

在產業化方面,日本政府為半導體企業,提供了高達16億美元的巨額資金,包括稅賦減免、低息貸款等資金扶持政策,幫助日本企業打造DRAM集成電路產業群。到1978年,日本富士通公司,研製成功64K DRAM大規模集成電路。美國IBM、莫斯泰克、德州儀器也在同時發布了產品。這一年,由於日本64K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開始打入國際市場,集成電路的出口迅速增加。

1980年,日本VLSI聯合研發體,宣告完成為期四年的「VLSI」項目。期間申請的實用新型專利和商業專利,達到1210件和347件。研發的主要成果包括各型電子束曝光裝置,採用紫外線、X射線、電子束的各型製版複印裝置、乾式蝕刻裝置等,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針對難度大的高風險研究課題,VLSI項目採用多個實驗室群起圍攻的方式,調動各單位進行良性競爭,保證研發成功率。各企業的技術整合,保證了DRAM量產成功率,奠定了日本在DRAM市場的霸主地位。

1970年代,日本松下電器京都府長岡工場,整齊排列的100台自動焊線機,只需要10個人操作。該廠從1968年開始半導體生產。1970年代美國向馬來西亞、韓國、台灣轉移電子製造業,以降低人力成本。日本則採用大規模自動化生產的方式來降低成本。日本報紙震驚地寫道:半導體工廠的人都消失了。

躍居世界第一大DRAM生產國

1977年,全球的個人電腦出貨量總計大約4.8萬台。到1978年已經暴增至20萬台,市場規模大約5億美元。其中美國Radio Shack公司(電器連鎖零售店)出售的Tandy TRS-80電腦銷量約10萬台,均價600美元,銷售額6000美元,採用蓋茨新開發的操作系統,CPU則是從英特爾辭職的前首席設計師費金,研製的Zilog—Z80。

蘋果公司的Apple II銷量達到2萬台,平均單價1500美元,屬於高端貨,年銷售額約3000萬美元。個人電腦市場的高速增長,對內存產生了大量需求。這給日本DRAM廠商帶來了出口機會。

做出口貿易的都知道,出口貨不但價錢便宜,質量還要好。而在當時,美國人一般認為日本貨質量低劣,遠遠比不上美國貨。但是實際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1980年,美國惠普公司公布DRAM內存採購情況。對競標的3家日本公司和3家美國公司的16K DRAM晶元,質量檢驗結果顯示:美國最好DRAM公司的晶元不合格率,比日本最差DRAM公司的晶元不合格率,高出整整6倍。雖然惠普礙於情面,沒有點出這些公司的名字。

但人們很快知道了,三家美國公司是英特爾、德州儀器和莫斯泰克,三家日本公司是NEC、日立和富士通。日立公司為了拿到訂單,甚至在給銷售部門的指示上明確要求,要比美國公司的價格低10%。

質量好,價格低,量又足,日本DRAM內存在美國迅速崛起。1982年,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DRAM生產國。這一年3月,日本NEC的九州工廠,DRAM月產量為1000萬塊(約1萬片晶圓)。到了10月,月產量暴增至1900萬塊。其產量之大,成品率之高(良率超過80%),質量之好,使得美國企業望塵莫及。

與產量相伴的是,原來價格虛高的DRAM內存模塊,價格暴降了90%。一顆兩年前還賣100美元的64K DRAM存儲晶元,現在只要5美元就能買到了,日本廠商還能賺錢。美國企業由於晶元成品率低,根本無法與日本競爭,因此陷入困境。

1982年,美國50家半導體企業秘密結成技術共享聯盟,避免資金人力重複投資。可是這些合作項目剛剛啟動,就傳來了壞消息。美國剛剛研製出256K DRAM內存,而日本富士通、日立的256K DRAM已經批量上市。

1983年間,銷售256K內存的公司中,除了富士通、日立、三菱、NEC、東芝之外,只有一家摩托羅拉是美國公司。光是NEC九州工廠的256K DRAM月產量,就高達300萬塊。

日本廠商開出的海量產能,導致這一年DRAM價格暴跌了70%。內存價格暴跌,使得正在跟進投資更新技術設備的美國企業,普遍陷入巨額虧損狀態。難以承受虧損的美國企業,紛紛退出DRAM市場,又進一步加強了日本廠商的優勢地位。

1978年3月15日,日本朝日新聞,報道垂井康夫擔任所長的VLSI技術研究所,研製成功電子束掃描裝置。

美國廠商節節敗退

1984年,日本DRAM產業進入技術爆發期。通產省電子所研製成功1M DRAM,三菱甚至公開展出4M DRAM的關鍵技術。日立生產的DRAM內存,已經開始採用1.5微米生產工藝。

東芝電氣綜合研究所,則投資200億日元,建造超凈工作間。在這種超凈廠房內,每一立方米的凈化空氣中,直徑0.1微米的顆粒,不能超過350個。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才能製備1M、4M容量的DRAM存儲器。與此同時,東芝研製出直徑8英寸(200mm)級的,世界最大直徑硅晶圓棒。到1986年,光是東芝一家,每月1M DRAM的產量就超過100萬塊。

日本企業大量投資形成的產業優勢,導致日本半導體對美國出口額,從1979年的4400萬美元,暴增至1984年的23億美元。五年間暴增52倍!而同時期,美國對日本出口的半導體,僅僅只增長了2倍。美國公司失去產品競爭力的後果,便是越想追趕越要投資,越投資虧損越大,陷入惡性循環。

以英特爾為例,本來到1978年前後,英特爾在莫斯泰克的猛攻下,已經成為美國DRAM市場的後進角色,美國市場佔有率低於20%。但是隨著1980年後,日本DRAM產品大量出口美國,英特爾的日子就過不去下了。

雖然DRAM產品只佔英特爾銷售額的20%,但是為了保住這塊核心業務,公司80%的研發費用投向了DRAM存儲器,明顯是本末倒置。等到英特爾好不容易開發出新DRAM產品,此時日本廠商已經在低價傾銷成品,導致英特爾無利可圖,連研發費用都賺不回來。1984年至1985年間,陷入巨額虧損的英特爾,被迫裁員7200人,仍不能扭轉困局。1985年10月,英特爾向外界宣布退出DRAM市場,關閉生產DRAM的七座工廠。

198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轉入蕭條,半導體價格大幅度下跌。64K DRAM由1984年的3美元,下降到1985年中旬的0.75美元。同期,256K DRAM由31美元下降到3美元。價格暴跌使美國英特爾、國家半導體等廠商撤出了DRAM市場。

然而,就在同一年,日本NEC的集成電路銷售額,排名世界第一,企業營業額是二戰前的三百多倍,一舉超越長期是行業龍頭的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憑藉VLSI項目的成功,日本企業一舉佔據了64K、128K、256K和1M DRAM市場90%的份額。

1991年6月,日本駐美大使村田良平,與布希政府的美國貿易代表卡拉·安德森·希爾斯,在華盛頓簽署新的五年期《日美半導體協議》。美國希望在1992年底前,能夠在日本半導體市場佔據20%的份額。這個協議讓美國企業喘口氣,韓國半導體產業則異軍突起。到1995年底,外國半導體在日本市場佔有率超過了30%。希爾斯這個女人非常厲害,的很多對美貿易談判,都是以她為對手。

美國揮出反傾銷大棒

對此,美國企業認定是日本人傾銷導致了價格暴跌。1985年6月,美國英特爾、AMD等半導體公司聯合起來,相繼指控日本不公正貿易行為。鼓動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向政府遊說,向國會遞交一份正式的301條款文本,要求美國政府制止日本公司的傾銷行為。1985年10月,美國商務部制定了一項法案,指控日本公司傾銷256K DRAM和1M DRAM。

隨後,美國商務部與日本通產省,就301條款和反傾銷訴訟進行談判。1986年9月,日本通產省與美國商務部,簽署第一次《美日半導體協議》。根據這項協議,美國暫時停止對日本企業的反傾銷訴訟。

但作為交換條件,要求日本政府促進日本企業,購買美國生產的半導體,加強政府對價格的監督機制以防止傾銷。並且美國半導體產品,在日本市場佔有率,可以放寬到20%。日美半導體協議的簽署,在日美貿易摩擦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標誌著美蘇冷戰後期,美國從全力扶植日本經濟,轉向全面打壓日本經濟。

美國的制裁併沒能立刻遏制日本的技術優勢。1986年,日本NEC開發出世界第一塊4M DRAM。日本NTT則在次年展出了16M DRAM樣品。到1988年,全球20大半導體廠商中,日本佔據了11家,美國只有5家。

而且日本企業包攬了前三名。日本NEC以45.43億美元的營收總額排名世界第一,東芝以43.95億美元排名第二,日立以35億美元排名第三,美國摩托羅拉以30億美元排名第四,德州儀器以27.4億美元排名第五。富士通以26億美元排名第六,英特爾以23.5億美元排名第七。荷蘭飛利浦以17.38億美元排名第10。唯一上榜的韓國三星,以9億美元排名第18位。第20名德國西門子,只有7.84億美元。這一年,日本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半導體生產國。

盛極而衰是自然規律,商業領域也是這樣。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經濟進入停滯階段。進入1990年代,隨著蘇聯解體,美國收割冷戰紅利。在美國刻意遏制下,日本的國際競爭力迅速衰退,其半導體的全球份額迅速滑落至50%,2000年後更是下降到20%左右。如此潰於一旦的急速墜落,讓世界震驚並疑惑,究竟發生了什麼。

日本廠商懸崖式墜落

美國、日本廠商的崛起——墜落循環,其實道理很簡單,關鍵在投資。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后,歐美經濟停滯,美國逐漸減少在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此時美國對日本還有5年左右的技術優勢。然而就是這個時期,日本通過1976年VLSI計劃的巨量投資,幫助日本企業在技術上趕超美國。

日本政府的財稅資金補貼,幫助日本企業建立了產能優勢。1978年個人電腦市場爆發后,日本企業享受到產業投資帶來的巨額利潤。而美國企業由於前期放棄投資,就此喪失競爭力。此時產業投資競爭門檻,已經從70年代的幾億美元量級,急速暴增至80年代的幾十億美元量級。美國產業界失去投資-盈利循環的機會後,已經再也沒有能力追加幾十億美元巨額投資,來與日本較量了。

日本企業的急速墜落也是這個道理。1985年,日本廠商通過開出的海量產能,用暴跌的產品價格,擠垮了美國同行。但是產業不景氣的後果,是日本廠商也失去了盈利能力。盈利減少后,日本企業紛紛減少對半導體的技術設備投資。

僅在1985年,由於市場不景氣,日本企業砍掉了近40%的設備更新投資,最終的投資額為4780億日元(19.9億美元)。1986年市場仍未回暖。1987年需求雖有恢復,但日本各廠商對投資持保守態度,該年度投資額僅有2650億日元(18.4億日元),只佔營業收入的15.3%。

1988年市場開始普及1M DRAM內存,但因上一次半導體不景氣的殷鑒猶在,日本廠商對設備投資仍然謹慎保守。加上日元迅速升值,日本房地產泡沫蓬勃興起,大量廠商將資金轉投房地產行業。日本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急劇衰退。而韓國三星、現代、LG等廠商在此階段瘋狂投資,迅速趕超日本。到1992年,韓國三星就將日本NEC擠下了DRAM產業世界第一寶座。

(電子產業在1980年代徹底崩潰,恰恰也驗證了「放棄投資就會死「的市場規律。)

2004年,爾必達在廣島建成12英寸DRAM晶圓廠。建設一座8英寸晶圓廠需要投資10-15億美元,建設一座12英寸晶圓廠,暴增至20-30億美元。超高規模的投資,使得DRAM產業如同在刀鋒上舞蹈,稍有不慎即全軍覆滅。爾必達也在沉重的債務下,最終轟然倒地。

日本爾必達終究覆滅

1992年西班牙舉辦巴塞羅那奧運會。原本市場預期會轉暖,結果4M DRAM並未如預期般暢銷,日本各廠被迫採取減產來阻止市場價格滑落。這就加速了韓國廠商崛起,韓國三星取代了日本廠商的龍頭地位。更令日本人懊惱的是,曾經被日本人逼到差點破產的美國英特爾,與微軟聯手組建WINTEL同盟,依靠CPU產品大獲成功。1996年,英特爾以177.78億美元的巨額營收,打敗日本NEC(104億美元),重新奪回半導體世界第一大廠寶座。

1995年微軟即將發布Windows 95操作系統,引發市場大熱。日本DRAM廠商又大肆擴充產能,企圖重新奪回產業優勢。但是韓國廠商也在此時瘋狂擴充產能。最終導致的結果是,1996年DRAM價格狂跌70%。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更是加重了市場衰退。

因此從1996年至1998年,DRAM產業連續三年衰退,全球廠商均出現嚴重虧損。此時,世界DRAM內存市場已經擴充到400億美元左右的市場規模。新建一座8英寸DRAM晶圓廠,動輒需要投資10-15億美元,而且虧損風險極大。日本廠商在連年虧損下,已經喪失了追加投資的勇氣。

1999年,日本富士通宣布退出DRAM市場,不玩了。曾經無比強大的NEC、日立、三菱,將三家的DRAM部門合併,成立爾必達(Elpida)。這家重新組建的DRAM企業,希望通過聯合經營來降低成本,對抗韓國三星。東芝也在2001年退出了DRAM市場。

日本組建爾必達,是為了保護日本DRAM產業,避免被韓國企業各個擊破。可是從成立之初,爾必達就是燙手山芋,被估算每天一開門就要凈虧損2億日元。2002年坂本幸雄出任爾必達CEO,開始拯救計劃。

他從美國英特爾拉來訂單,並籌集資金建設廣島12英寸晶圓廠。讓爾必達的全球市佔率開始逐漸攀升。從2002年到2007年獲利成長3倍。爾必達全盛時期,整合日系廠商的研發能力,產量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三星與海士力。不過先前大舉擴張時已經埋下禍根。

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后,DRAM價格暴跌,爾必達陷入嚴重虧損。2009年向日本政府申請了1300億日元援助貸款。2011年泰國洪災后DRAM市場低迷。日元更是出現史無前例的升值,同時韓元兌日元貶值70%。這讓爾必達完全無法招架,銷售額迅速下滑。

2012年2月27日,爾必達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當時公司負債總額已高達4480億日元(89.6億美元),是日本史上最大的破產案件。2012年7月,美國鎂光以區區25億美元低價收購爾必達。僅僅兩年之後,鎂光市值從60億美元暴增至360億美元,成為爾必達破產的最大受益者。

日本企業的退出,進一步擴大了韓國企業的競爭優勢。韓國企業似乎能夠笑傲江湖了。

可是在笑容背後,又有誰知道韓國人的悲慘命運?

2016年5月,日本三重縣四日市,日本東芝與美國閃迪(SanDisk),合資建設的12英寸晶圓廠(New Fab 2),主要生產48層堆疊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該廠是在原來的Fab2廠址上推倒重建,總投資超過240億元人民幣。東芝成為日本內存行業發展四十年來,碩果僅存的企業。

來源 | 察網

芯師爺獨家整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