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017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中(三)

用心傳承文明 用行成就未來

武鄉鄉村文化調研實踐隊(賈豁鄉)第3天

我們是武鄉鄉村文化調研實踐隊(賈豁鄉),在7月4日這一天,我們在輔導員的帶領下來到了賈豁鄉古台村。目的在於調研古台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物質文化遺產。

在詢問當地人民百姓后,我們了解到當地有一座牛王廟,歷史悠久。到三皇時期,在村子里還有歷經幾千年的風雨從未間斷的古廟會——牛王廟會,更有一方廟宇庇佑著百姓。現在也會有人去祭拜。所以我們在當地人的指引下爬到了一座山上,在那裡我們見到了牛王廟。看到屋內懸挂的「有求必應」我們也深刻了解到了古時人民的宗教信仰以及鬼神即為人們心靈深處願望的寄託。

接下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當地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二會有一定的民俗活動。五台山每年7月12在這個估計時間正好是甲骨文卜辭中屢次出現的「中日」。甲骨卜辭中「中日」的記錄;「中日雨」(《殷契粹編》七一九);並且有成為日中的卜辭。卜辭中有:「......大乙,日中......」(甲八二六二六,反面朱書)的記載。不少學者認為甲骨卜辭中的中日即文獻經典中常見的日中。其實這是兩碼事,據筆者考證,甲骨文中的中日是指殷歷譜中一年的中日,他是劃分一年曆法的一個中點。也是民間天王老子或天王爺在曆法中的一個顯著標志。就是王字中間那一橫, 古台村自古以來每一年的七月12都要舉辦為期三天的牛市大會。

我們也同樣拜訪了多處人家,詢問流傳至今的手工藝品,我們找到了人們做的鞋墊、鞋子、剪紙等。不得不為我們民族人民的優秀手藝所折服。

在本次的了解中,我們切身體會到了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深刻了解到了古台村的傳統文化及手工藝品,了解了當地廟宇的發展情況及人們的生活狀況,同時,我們也收穫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及深厚的友誼。

文字作者:常敏 王炳森 焦戰 夏傳坤

攝影作者:單紫煙

走進分水嶺,我們在路上

中北大學武鄉社會實踐隊人文學院分隊分水嶺鄉小組第三天

4號早晨,我們五個人開始了我們在分水嶺鄉的第一站:石窯會村。石窯會村現有117戶、249人,其中貧困戶53戶,並且大多數為50歲以上。村裡的土地並不肥沃,而且氣候乾旱,農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土豆,種植業並不發達,以養殖業為主。

石窯會離我們住的鄉政府並不遠,且交通不發達,多為土路和山路,所以我們決定步行前往。昨天下午我們在附近和村民聊天時了解到,附近有一座小廟,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我們決定早上先去廟裡看看。沿著山路一直往下走,在一處小河溝里偶遇了一位放牛大叔,我們商量過後,決定先去找大叔聊一聊。碰巧的是,那座小廟正好就在這個小河溝里。

據村裡年齡最大的老爺爺說,在他出生之前這個小廟已經存在。而關於這個小廟有個神話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一個老人摘了山腳下田地里的一根黃瓜,這是突然山體崩塌,衝出幾頭金牛,牛蹄所踏之處,便留下了這座小廟。村裡的老人人和過往的司機都會前來祭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習俗,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五都會在此舉行廟會。

在208國道的另一旁山上,則是石窯會村的肉驢養殖場。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養殖場,並且有幸採訪到了飼養員,了解到了一些關於驢的生活習性、市場價格、經營規模等情況。據了解這個養殖場是石窯會村的集體產業,是在黨的脫貧攻堅和富民政策帶領下建立的,每年村民們都能拿到分紅。養殖場的效益和市場掛鉤,分紅不穩定,但即使市場價格不樂觀,村民們每人拿到的分紅都不會少於一百塊錢。同時村裡還有養牛散戶,這也是在政策的帶領下進行的:每戶養一頭牛國家將會補貼將近兩千塊錢,但最多不超過五千塊。

通過在石窯會為期一天的調研,首先我們發現當地養殖業較為分散,產業化水平較低,通常存在著有人養牛、養驢,卻沒有人買的情況,它們的銷售是當地村民較為擔心的一個問題,我們呼籲政府和社會各界能加強該地養殖業的產業化管理,解決這一問題。其次是當地的土門村出現水管管道斷裂、水泵丟失的情況,導致該地村民用水困難,希望能重視這一問題,切實解決村民地實際困難。最後我們發現該地交通不便,村民出行不易,與外界溝通較為困難。希望能對該地交通狀況進行一定調整,方便村民出行,加強與外界的聯繫。

明日,我們將前往分水嶺村,尋找屬於它的文化記憶,敬請期待。

大良村文化探訪

中北大學武鄉社會實踐團第3組湧泉鄉第三天

大良村位於湧泉鄉北部丘陵山區,全村143戶,553口人,總面積9.6平方公里,首先我們來到了永興寺,永興寺坐落在大良村村委會旁,這個寺廟建於乾隆年間,於文革期間被破壞,裡面供奉著一佛二菩薩,一佛指釋迦摩尼,二菩薩指的是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永興寺內有一棵170多年的大槐樹。

參觀完永興寺,我們來到了村委會,了解了大良村的歷史前沿以及發展概況,接下來我們在村長的帶領下來到了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雕花古門,據村長介紹歷史上有三座一模一樣的古門,現在僅留下來一座,我們感覺對歷史文化的遺失十分的惋惜,古門上有四個值得考究的文字,同時也給我們就下了深深地疑惑,更加激起了我們對當地文化的好奇心,門口有兩尊石鼓,分別寫著福和壽,寓意著吉祥如意,長命百歲。最後我們來到了劉懷銀大學士的故居,門上所掛的是道光十七年皇帝所賜的功德匾,匾上大書四個字「觴介眉壽」,內部房屋建築已經被破壞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大良村是湧泉鄉歷史文化最深的村落之一,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大良村人才輩出,我們參觀了被破壞的遺址之後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但是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這是十分珍貴的。

墨鐙初探·文化新旅

中北大學人文學院暑期武鄉社會實踐團第二站第三天

中北大學墨鐙調研分隊於2017年7月4日去了墨鐙村進行了實地調研,之所以把墨鐙村作為調研第一站,因為墨鐙村做為墨鐙鄉人口第一大村,具有鮮明的文化代表性與文化特色性。村主任熱情招待了我們小隊的每一個人,並且向我們展示了最近重新編纂的村志。

墨鐙村的村志詳細記載著墨鐙村的發展歷程以及一些村裡的大事件,習俗等,包括村子的產業發展歷程,村裡人婚喪嫁娶的儀式,村裡流傳的故事,以及一些特色的墨鐙方言等。在對墨鐙村人家的走訪中,我們得到了村中第一大姓氏李姓的族譜,還發現一封村民至編纂委員會的信件,主要是說明族譜中略微存在的錯誤及他們的一些建議,村民對宗族歷史的重視,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深厚的宗族情感與歷史責任感。街上角落旁隨處可見以前的農具與打掃庭院的工具,但都已經廢棄,村民們大都已經放棄以前的勞作方式,改用先進的機械作業,這種短短几十年內的變化,讓我們看到了墨鐙村農業經濟科學化的發展,也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黨為人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福利。在接下來的走訪中,我們還得知了三五龍王的傳說,並且參觀了村南的龍王廟。據悉農曆六月十五會有一年一度的廟會來祭拜龍王爺,屆時我們會去做進一步的調查與採訪。今天的實地調研讓我們收穫頗豐,但遺憾的是由於天氣原因,我們未能去崇城崖聖泉寺調研,計劃會在以後安排去一趟。

今天的調研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老百姓的生活,隊員們感觸很深,不僅是通過一本村志看到了村落幾百年的變化,更直接感受到了農耕文化在逐步的科學化,立體化。從以前祈求風調雨順,到現在築壩蓄水。我們相信,這是一種文化的發展,她將以新的形式,繼續發展下去,在這片熱愛她、了解她的熱土上。

越千年縣衙育人 跨百代石勒作古

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武鄉實踐隊故縣鄉第二站第三天

201773號,武鄉暑期實踐隊故縣鄉小分隊第二天抵達第一站——故縣國小即武鄉舊城西衙門所在地。故縣顧名思義是武鄉縣舊城所在地,為了探訪武鄉舊城遺址,我們選擇探訪了這個古城的縣衙。初入古縣,路兩旁的石勒路牌便向我們展示了這座古城濃厚的歷史信息,在了解了一些信息后我們首先選擇古縣衙門來了解這座古城,如今在縣衙的基礎上這裡修建了一所國小,學校校門,為古寨(石勒寨)的舊城門,城門巨石地基尚存。進門左手邊圓形拱門后原為牢房,右手邊現存古牆一面。原先四合院式衙廳堂現為兩棟教學辦公樓,教學樓后縣衙古居幾間,古居旁原為守印大仙廟,現已拆除,存古牆遺址。

古時,東山一日升高堂,四海齊平匯中央。如今,靈鰲震處千山動,丹桂開始萬里香。它在不同時代中形成自己的文化印記,見證著古城的變遷,向世人展現著故縣鄉的悠久歷史,而故縣國小又以另一種方式將西衙門的歷史傳承下去。

探訪魅力左會,追尋紅綠記憶

中北大學武鄉社會實踐團第十三組左會站(第三天)

七月四日,我武鄉洪水鎮實踐小隊在上午7:00-9:00完成昨日未完成的對洪水鎮各村各戶脫貧數據的登入和修改的任務后,出發去了又紅色歷史傳統和綠色生態旅遊相結合的左會村。上午10:00左右,我們到達了左會村,在村支書的指引下,我們開啟了左會之旅。進入村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集聚村民各式文化活動的人民劇場。隨後,隨後我們看到了兩口井,經由村支書介紹,我們才知道那是1941年左權將軍主持修建的將軍泉和聖人泉,如今雖已乾枯,但透過井和村支書的介紹依稀能窺探到一些當年的景象。

四百多年歷史得觀音廟和我們對村民的走訪揭示著左會村民普遍信奉佛教。此外,我們還採訪了多位老人,其中一位78歲的老爺爺與老伴相依為命,子女外出,無暇照顧老人,房屋年久失修,家庭負擔沉重。還有一位86 歲的老奶奶,獨自一人居住,身體較為健朗,與我們講述紅軍當年在家裡借宿的故事。隨後,我們重點參觀了彭德懷元帥和原衛生部部長錢信忠的居所,我們對此有很深的觸動。

午飯過後我們與村支書詳談了村中有關情況,較為遺憾的是村志在當年戰火紛飛的時代丟失。

下午三點,我們出發前往左會著名綠色風景區—板山風景區。板山有「泰山日出觀不得,板山日出最為奇」之說,雖然時間不符,大雨滂沱,但是雨水讓半山的雲海更為壯觀,讓我們彷彿置身於天國,心曠神怡;也讓半山的碉堡和炮樓顯得更為厚重。之後,我們有登上了附近的水華山,樹木翠綠,空氣清新,儒釋道三教合為一體,並與其中的師傅相談甚歡。

今天的活動目的就是探尋鄉村紅色記憶,農村豐厚的民俗資源與生態資源,紅色歷史記憶等待我們去挖掘,我們切身體會到活動意義,但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我們實踐活動離不開村民和村幹部的支持,我們也願意為鄉村紅色記憶傳承盡自己微薄之力,未來幾天,洪水鎮實踐小隊將繼續努力前行。

走進石北神西 感悟廟會文化

中北大學武鄉社會實踐團第十二組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分隊石北鄉小組第三天

2017年7月4日,中北大學武鄉社會實踐團第十二組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分隊石北鄉小組在石北鄉石北村進行文化調研,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調查石北村中我們所需的文化資料並加以整合相關有效信息。

我們上午來到了石北村進行調查,因為運氣比較好,我們趕上了今天石北村北山清涼寺開光三周年的廟會,寺內今天格外熱鬧。後來,在郝書記和寺院住持的配合下,我們了解到了許多關於清涼寺的資料和故事。村書記告訴我們,石北村最有名的廟會是村裡南山上的奶奶廟會。於是,我們又趕到了南山上去參觀了奶奶廟,又了解了許多關於「奶奶」的神話傳說。之後,我們又在村會計的帶領下參觀了一些窯洞,對石北村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午四點多,我們又到了離石北村不遠的神西村。一到村裡,村長就熱情地把我們帶到了二樓的會議室,並且找來了一位對村裡比較了解的老人幫助我們熟悉這裡的文化。老人非常熱心並且很有耐心,為我們講了好長時間關於村裡的事情。我們在了解了村裡的基本文化情況之後,又在村長的帶領下來到了村裡的堯王廟。堯王廟位於村裡一個地勢較高的山上。接著,村長為我們打開了廟門,一進去我們就看見了堯舜禹的三座塑像。堯在中間,舜在左邊,禹在右邊。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對堯王廟進行了進一步的了解。一段時間后,我們開始下山返程。

通過今天的文化調研,我們了解到了石北村和神西村很多關於廟會的文化,學到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識。在此期間,我們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隊員間也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今天,我們的收穫特別多,也了解到了石北鄉更多的農村文化和風情。明天我們依舊會繼續加油,爭取做得更好,搜集到更多更有價值的文化資料。

游關家堖村 展革命情懷

武鄉鄉村文化調研實踐隊(蟠龍鎮)

2017年7月4日上午8點,我們武鄉鄉村文化調研實踐隊10名隊員,穿著整齊的著裝,在關家堖村村主任與副主任的帶領下,從蟠龍鎮蟠龍村政府坐車約15分鐘後來到了環境優美,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關家堖村。

在車上,關家堖村村主任關叔與我們熱情交談。讓我們了解到關家堖村的紅色經典關家堖戰役,以及關家堖村的歷史,關家堖村是個具有紅色旅遊資源的村。村莊四面環山,山與村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當我們步入村中時,老鄉們熱情善良打動了我們,讓我們感覺自己就是他們的孩子,並不感覺到陌生。我們進入第一家調研的是我黨的老幹部關爺爺,關爺爺今年已經73高齡,我們無話不談,其中我們了解到關家堖村中有二百多戶人家有197戶姓關,並且有家譜傳承現如今已到二十世,而從族譜中得知關家堖的老祖宗是一位從運城移民到此地名為關捐的人,也正因為關家堖村是關家的後代,所以家家戶戶信奉關公並在每年的五月二十四鬧關公的節日,家家戶戶在村裡的關帝廟祭奠關公。

在與關爺爺交談的三十四分鐘后,我們通過關爺爺的述說了解到有一些流傳至今的老物件,村主任關叔親自帶領我們前往調研記錄。隨後便前往紅色經典關家堖戰役紀念碑,在那裡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觀看了關家堖戰役的歷程與各位烈士的介紹並與關叔合影留念。最後我們請求關叔帶我們深入耕地講解作物的相關知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產黨不屈不撓的艱難革命歷程激勵著我們新時代的青年們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為實現夢而努力。

千古文化留遺韻,百年歷史樹新風

武鄉實踐隊武鄉暑期實踐團第十五組第一站第三天

為響應國家保護文化遺產的政策,深入調研鄉村文化內涵,我校校學生會武鄉實踐團第十五組五名成員在實盤農業開發區文化站孫站長的帶領下,抵達會同村,對會同村的傳統文化遺址進行深入調研和考察。會同村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我們調研考察的一個重要地點。

7月4日上午八點,第十五組全體成員到達會同村,首先我們去參觀了會同村歷史最悠久的建築遺址——古佛院。這所古佛院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古佛院門口的碑文上記載了佛院的悠久歷史。通過與村支書的交流,我們了解到古佛院的歷史文化與現在的發展情況,當前古佛院人發揮著他的作用,每年七月初三村裡人都舉行廟會,當地村民對古佛院進行朝拜。

參觀完古佛院后,我們走訪了村裡的一位老黨員。通過與老人的交談,我們更加了解到會同村悠久的歷史文化與濃厚的人文氣息,會同村的文化遺產讓我們深深動容,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此次調研的意義。最後全組實踐隊員參觀了會同村的千年古樹,在村口合影留念,結束了一天的調研活動。

通過一天的參觀與走訪,我們深入了解到了會同村的文化遺址,深深地體會到了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受益匪淺!

武鄉故城鎮文化調研隊

2017年7月4日,武鄉故城文化實踐隊分成倆隊,分別對故城鎮故城村和獅則溝村進行調研,我們通過古迹參觀、村民引導、人物訪談等方式對村文化進行了解。

一 、故城鎮故城村文化調研報告

採訪人:吳爺爺,64歲。

文字作者:高菲、楊媛記錄,楊媛後期整理

攝影作者:楊媛、趙崇卓

交談外交:周國旗,樊文韜

一、物質文化遺產

1.大雲寺

建於金代,北魏名叫嚴凈寺,宋1064年改名為大雲寺(名字來源於大雲經),大清道光元年重修。金大定年間重建三佛殿。元、明、清時期均有修葺。現存主體建築大雄寶殿為金代原構。余皆為明清所建。

寺坐北朝南,兩進院落。總佔地面積79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觀音殿、大雄寶殿,兩側為東西配殿。東為十八羅漢殿,西為十殿閻羅殿。觀音殿亦為南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為清代遺構。

三座建築內均有壁畫,戰爭年代曾作為糧倉,所以壁畫損壞嚴重。

正殿的每根樑柱可有各地捐款記錄,其中正面的四根黃色樑柱為皇室捐贈,呈稜台狀,上窄下寬。屋脊兩端的龍頭為藍色琉璃建成。南殿曾經有鼓樓和鐘樓,有「晨鐘暮鼓」只說。當地每年農曆七月二十四有請神廟會,傳說咋距故城鎮六七公里的白馬山上有一神仙,每年下山巡視,每逢七月二十四就正好來到故城,村民為了迎接他,舉辦廟會,開展各種踩高蹺,、舞龍舞獅、划旱船等文藝活動,遂成為請神廟會。

2.關帝廟

始建於明萬曆元年,已過四百春秋,歷經道光28年,光緒21年,民國14年修繕,因風雨侵蝕,冰火毀壞,已破壞不看,瀕臨毀滅。丙戍年五月動工整修廟宇,重述金身。

3.古城牆

曾在90年代,還能依稀可見百餘米長的遺迹,由於城鎮發展,現已基本被毀,只剩部分零碎片段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

1.燒餅

當地叫干米餅,有鹽加花椒做內陷,先放在鍋蓋上將外皮烤乾,再放進爐內完全靠至金黃。口感外酥里嫩。街道上隨處可見燒餅小攤,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2.婚喪習俗

本地村民無論建房、婚嫁、動土等活動都要看黃道吉日,挑選好日子。結婚時會比對生辰八字,解日頭。領完證之後就會雇請鼓樂團,由於現在雙方距離不僅局限於村內,路途較遠,鼓樂隊只送至村口。建房子的時候也要翻看黃曆,避免沖犯太歲。

三、農具

1.犁

2.耙

3.閘刀

4.鋤頭

5.三尖

四、村落歷史

故城曾經十分繁華,它由皋狼國演變為聶巳縣,后發展為現在的故城鎮。曾經為武鄉四大鎮之一,在抗日戰爭時期,村內建築損毀嚴重。曾經歷過日軍掃蕩和屠殺。

五、村內現狀

當地土地肥沃,主要經濟作物是玉米,畝產量1300斤到1400斤左右,收成好的時候可以高達2000斤。

二、 故城鎮獅則溝村文化調研報告

採訪人:常爺爺,78歲。

文字作者:葛宏盛、武博文記錄,葛宏盛、王雪婷後期整理

攝影:劉洋、王雪婷

一、村落信息

1.獅則溝村位於故城鎮東南,涅水河南岸、爛柯山腳下,是唯一一個地屬沁縣境內而由武鄉政府管轄的行政村,距故城鎮鎮政府四公里;村總面積約2400公頃,包括耕地520畝,山地230畝,林地820畝,退耕還林157畝。

2.現有居民39戶,160餘人。

3.村總面積 2400公頃。

4.以農業生產為主導產業,農業經濟總收入約33萬元,人均收入1147元;水利條件優越,村前有涅水河自西向東流過,水流量較大。為便利灌溉,村委於98年打機井一口,深一百米。並與96年鋪設自來水管道,供應村民生活用水;交通方面,有通往沁縣城的通村公路,公車班便利出行。通往故城方向,原有獅則溝村籍汾酒集團常貴明董事長於94年修建的石拱橋一座,由於河床塌陷於06年橋體斷裂。現於50米處修一小土橋維繫交通;其他公共設施有一座國小校舊址、村委會辦公室2間、圖書若干。

5.原村落傍山而居,現向外擴展,新農村建設,向山裡外延伸1公里左右。

二、村落名來源

相傳該村建於清朝初期,因地處山溝,村形象一隻伏卧的獅子,故名獅則溝。

三、村落居民來源

來源一為曾經有一個村叫舊庄,庄內有三門人家,分別為一門、二門、三門,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門的人越來越多,一門的管事常裕金帶領該門所有門人,遷徙至此,在此定居。

來源二為抗戰時期北涅村部分人被屠殺,倖存的人逃難至此,終在此安家落戶,在此定居。最終形成了獅則溝村。

四、糧食作物

五、文物古迹

神仙下棋:神仙為太白金星、漢鍾離。相傳兩位神仙,一個人有32個棋子,手上各拿兩枚棋子。但此古迹在若干年前被人相繼盜取,包括棋盤、棋子以及人物雕像。現遺址位於獅則溝村爛柯山上。

鑼鼓洞:經過時間的錘鍊,自然形成的奇洞。無論何時將頭伸進該洞中,便可聽見鑼鼓聲,故命名為鑼鼓洞。位於獅則溝村爛柯山上。

爛柯山廟宇:獅則溝村爛柯山上共有三個廟宇,分別為孔廟、山神廟、觀音廟。每年的農曆6月19日,獅則溝村村民聚集於此,參加獅則溝村廟會,進行祈福、上香、祈求風調雨順。

六 、村落建築風格

村落形成初期多為窯洞,由於村落靠近山脈,雨季洪澇頻發,故建築地基都高於一般高度,其地基十分牢靠。現存有古屋約有400年歷史,門為兩進兩出,大戶人家多為三進三出。是現存最值得考證的古建築之一。

七、特色農具

現存有多個谷風機,有一處石制谷風機位於獅則溝爛柯山山上。

總結

今天的調研我們依舊分為兩隊,分工合作,下到故城村和獅則溝村。在故城村的時候,一開始的嚮導讓我們自己去某地方,中途迷路了,經過一番波折才重新聯繫到司機。最終,在我們的堅持下,見到了一位歷史底蘊豐厚的吳爺爺,給我們展示了過去各種農具,並講了講當地的婚喪嫁娶習俗。其次,還在街道上見到做燒餅的老奶奶,唯一的缺憾就是沒有見到會做紙老虎的手藝人;在獅則溝村是時候,有幸見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他的講解下,我們了解了獅則溝四百多年的來源和歷史,總的來說,由於準備充分,進展較為順利,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老戲台聞廟會 紀念碑念英靈

中北大學武鄉鄉村文化調研實踐隊(上司鄉)第三天

7月4日,是我們武鄉社會實踐團第三小組到上司鄉的第三天,已經逐漸適應調研生活的隊員們一大早就開始了工作。我們十分有幸請到鋪上村的村支書帶領我們前往鋪上村,探訪當地的一些古建築並漆樹坡窯洞保衛戰遺址。

1955年在圪老灣落地建成的老戲台,實質上不止五十多年的歷史。村支書告訴我們,這座戲台本建在襄垣,大約200年後,於1955年之時才整個移到圪老灣來,自此成了當地舉行老胡爺廟會時舉行演出的場所。暗紅灰敗的台柱在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晒里有了裂痕,而寶藍翠綠的額坊雀替卻繪著金黃的龍紋,做得精緻綺麗。每年四月初八,三省七縣的人們都會趕來參加廟會,為感謝上一年神祇的庇佑,祈求接下來的平安與好運。在這座戲台上不僅演著山西當地傳統戲劇上黨梆子、上黨落子,也有河南豫劇,河北沙縣的戲劇,更為廟會平添三分精彩。雖然這次沒能親眼目睹廟會盛況,但村支書的講述,仍舊讓隊員們想象到廟會的熱鬧場面。

離開戲台之後,我們一併尋到了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建造的建築,例如為了屯糧而建的南、北高嶺兩處糧囤,已列入古建築保護名錄的鋪上公共食堂舊址。其中,公共食堂是由兩畝多大的老四合院改建而成的,但如今也只剩下斷壁頹垣了。

沿著鄉間小路一直走,我們來到了漆樹坡窯洞戰保護遺址。道路兩旁是一些宣傳革命烈士英勇抗敵的故事,加大了我們的調研興趣。通過採訪武鄉縣文化館館長,我們聽到了原汁原味的抗日故事,了解到當時抗日的艱難和人民不屈強悍的民風。雖然,當初飽受戰爭的窯洞經過歲月的沖刷,現已不存在,但有幸的是,後人修建了英雄紀念碑來緬懷這段歷史。通過上面鐫刻著的樸拙雋永的字體,那段歷史彷彿重現在我們眼前。為了銘記這次戰役,中央領導徐向前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朱德題詞「你們活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活在你們的事業中」等等。

這些革命烈士的事迹給予我們很大的感觸與震撼,通過他們的事迹,我們領會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種種精神,這些珍貴的精神歷經了血淚的洗禮,在人民的歷史上熠熠生輝,如同燈塔一般照亮我們發展進步的前進方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