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政協委員馬敏:校外輔導機構亟待規範

政協委員馬敏:校外輔導機構亟待規範

「有時候我下班后很晚回家,一路上看見很多媽媽騎著腳踏車,帶著孩子從課外輔導班回來,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真是很可憐。」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日前向本報記者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幕。有感於校外輔導班亂象叢生,馬敏今年帶來了關於中國小校外培訓機構規範管理的提案。

家長帶孩子參加輔導班有無必要?在馬敏看來,課外輔導有市場需求,父母希望孩子多學點東西本無可厚非。在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課外輔導班同樣存在。「但問題是,我們的課外輔導班市場太亂。」馬敏說。

教育學會調查數據顯示,課外輔導市場規模高達7000億,每年有13億-14億人次有課外輔導需求,如此龐大的市場催生了多達幾百萬的「補課教師」。但在目前,市場上的各類課外培訓機構種類眾多,質量不一,很多都存在虛假宣傳、無證經營的亂象。同時,課外輔導機構的無序發展無形中增加了學生負擔。這些機構大多以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為幌子採取「題海戰術」,嚴重影響了學校和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特別嚴重的是,部分課外輔導機構與在職教師抱團,共同牟利。有的教師課堂上無心教學,卻在課後進入培訓機構,對學生收取高額費用補課。」馬敏強調說。

這樣的課外輔導班擾亂了學校的正常教學、損害了教育公平,前不久,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曾專門針對撰文指出,「教育培訓機構應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不應是教育競爭的推手。教育培訓機構也應推進素質教育,不應把學生培養成考試機器」。

作為一個一直備受社會關注的「老問題」,如何有效遏制課外輔導機構恣意生長,切實減輕學生和家庭的負擔?

其實,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嚴禁中國小校和在職中國小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要求各省市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糾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行風問題。2016年7月,教育部專門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關於開展治理中國小有償補課」的自查工作,對頂風補課行為重拳出擊,取得了顯著效果。不過,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校外輔導班的問題仍然存在。

今年全國兩會,馬敏提出的建議是,一要加強監督管理,堅決取締在校教師變相辦班現象;二是嚴厲打擊未註冊、未申報的不具備辦學條件的補習班;三是建議教育管理部門結合實際組建正規、合格的培訓機構;四是增設校內特長班、興趣班,滿足校內學生需求。五是加強對家長的培訓和引導,破除跟風、攀比、分數為王的教育觀念誤區,科學處理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係。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同樣也表示,要解決課外輔導班的問題,需要我們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減緩家長的焦慮。

針對個別教師把課堂上應該講授的知識放在課外補習班上教的問題,周洪宇認為,這有違師德,「但目前並沒有一部法律明確說明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講授什麼,如果把課堂上講授的內容留著課外輔導班講,應該怎麼處罰。所以我一直呼籲,要專門出台學校法,進一步明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會等各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周洪宇說。

「要從根本上遏制課外輔導班亂象,還得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輔導班都是教零碎的知識,教應試的內容,如果我們加強對學生能力、情商的培養,我們的考試減少知識性的內容,重點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對課外輔導班的需求自然會下降。」馬敏表示。

巧合的是,馬敏的提案剛剛提出,3月4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中國小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各地開展中國小生課後服務工作提出要求,明確課後服務的主要內容,堅決防止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該意見提出,課後服務的內容主要是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以及娛樂遊戲、拓展訓練等,不再是單純的學科知識輔導。可以預見,當類似的學校課後服務逐漸完善,校外輔導班的問題將進一步得到解決。(教師報記者 黃浩 吳紹芬)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