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盛原:中國文化使我們誤解巴赫音樂?

都說巴赫是西方音樂史中最偉大的作曲家,但我們也大都感到與他的音樂有著不小的隔閡,而對他之後的作曲家們倒是更理解一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還是東西方文化間的差異。

先說一說的文化吧,這與文字的起源與特性是密不可分的。眾所周知,漢字起源於象形文字,比如甲骨文。甲骨文中「日」寫出來就像太陽,「木」寫出來就像樹,而太陽掛在樹梢上就是繁體字的「東」。漢語中的四聲也是世界語言中極少數用聲調錶示不同意義的語言,所以也正因為文字的存在特性,使得形象思維在文化中根深蒂固。語言在文化中的影響也深刻地反映在的藝術中。漢字書法與繪畫意境相通,語言的起伏就是音樂的基礎。藝術與形象的聯繫也就在文化中成為必然。試想一下,的音樂,古曲也好,民歌也好,哪一個不是描寫情景的?《二泉映月》、《平湖秋月》、《平沙落雁》……或者描寫故事:《霸王別姬》、《十面埋伏》……文化的特點以及人對音樂和其他藝術門類所反映的內容的習慣性理解,使得我們對西方音樂,尤其是巴赫的音樂有著很深的誤解。

再說一說西方的文化。西方文化的特徵也與其文字的起源與特性有著密切的關係。公元前15世紀,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為了方便通商,把他們原有的象形文字簡化為由22個字母組成的腓尼基文字,而這種拼音文字後來又影響了古希臘文字的創造,又由希臘字母衍生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為後世西方字母文字的起源。所以,由於西方文字的特性,西方文化的思維方式以抽象思維或邏輯思維為基礎。

而音樂藝術在西方文化中,也有著與文化完全不同的位置與表現內容。古希臘以來,文科被分為七種,共兩大類。第一類叫「三文」,包括語法、邏輯和修辭;第二類叫「四數」,包括算術、天文學、幾何學和音樂,合稱「七藝」。所以音樂是與邏輯學、算術、天文學和幾何學等「理科」有著緊密聯繫的。與巴赫同時代的德國音樂學家約翰-歌德弗雷德-沃特爾在他編輯的音樂辭典中對音樂的解釋是:「……音樂作品是一種數學性科學(mathematicalscience),通過把適合而正確的和聲寫到紙上,之後可以被演唱或演奏……」,而巴赫在1733年將他的《b小調彌撒曲》中的「慈悲經和榮耀經」(Kyrie and Gloria)題獻給德累斯頓宮廷時所寫的獻詞中說:「……我謹此忠誠地獻上這小小的一部我通過音樂所做出的科學作品。」從這個獻詞可以看出,巴赫也認為自己是在通過音樂來研究科學。這與人對音樂的理解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人認為音樂是表現形象,即意境或情節的;而西方人,起碼在巴赫時代的西方人,認為音樂是一種科學性的研究與探索。

當然「情感論」在巴赫時代也已經存在並傳播,而且巴赫本人在認為音樂是科學研究的同時也相信音樂可以激發人類的感情。所以在這種文化的邏輯特性以及西方人對音樂表現內容的認識前提下,西方的音樂中儘是一些抽象的曲名,比如前奏曲、賦格、奏鳴曲、變奏曲、托卡塔等等。當然西方音樂在巴赫之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曲名也出現了《童年情景》、《1812序曲》、《水中倒影》一類形象化的描述。這種標題性、描述性的變化使西方音樂逐漸形象起來,也使得的聽眾們更加容易理解巴赫之後的西方音樂。

如果我們總要在巴赫的音樂中尋找主旋律,那我們就錯了,因為巴赫的音樂大都是復調性的,它是幾個旋律在不同聲部中的同時進行;如果我們要在他的音樂中聽到戲劇般的情節,那我們也錯了,因為他的音樂,尤其是器樂音樂大都不講故事內容;如果我們要在他的音樂中感受到身臨其境的場景,那我們還是錯了,因為他的(器樂)音樂不描述景象。

如果沒有旋律、沒有故事、沒有意境,巴赫的音樂還存在感情內容嗎?答案是,他與我們所有的人都一樣,充滿了感情,他的音樂也與的或在他之後創作的西方音樂一樣,充滿了感情。只不過他的音樂像一座建築,這宏偉的建築把他音樂中豐富的感情內容包容在理性設計的美與平衡的結構中,而他在理性設計上的嚴密、深邃與高超本身也許就會給你帶來無盡的美的享受、驚嘆與感動。

這就是我們所不理解的巴赫,但我相信我們最終一定能夠逾越文化的鴻溝,如果西方人能夠寫出「水中倒影」,那麼人也一定可以理解「賦格」的意義。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