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三國建築和清代建築有何區別,竟讓6000萬打水漂?

說起三國城,可能大家會想到無錫三國城,那裡是新《三國》的拍攝地之一,頭些日子看新聞,說95年在山西某地耗資6000多萬,也建了個三國城,二十多年的時間,從最初的遊客絡繹不絕,到現在的「城」里雜草叢生,本來推廣三國文化是很好的。

看到這個消息,感覺還挺可惜的,可是繼續看這條新聞,發現這件事中最搞笑的部分是,建築的總體結構為仿明清皇宮式四周封閉合體建築,難道三國人物集體穿越了?還是建造時認為遊客都不懂,造個景點,加點噱頭就能圈錢,所以也不用考證了?

雖說明清建築有現成的可供參考,可三國時期的建築也不是完全沒有資料,那麼三國時期的建築和清代建築有什麼區別,且由我慢慢道來。

由於除部分石闕(用途類似於紀念碑)遺留外,三國時期的木結構建築並沒有留存下來,所以現在我們對於當時建築的了解,主要源於墓中出土的陪葬品,現在還常有報道,說什麼紙糊的iphone、豪車、大別墅,其實這種風氣自古就有,所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從古墓中出土的各種陪葬品,既有日常用品,也有建築模型,比如河南靈寶出土的漢代三層望樓模型。

(圖)漢代三層望樓模型

三國時期的建築以木結構為主、磚石結構(當時已有企口磚和楔型磚)為輔,從文獻中可以看到,漢代石結構可以用於建築石室、石闕以及地下的墓室,在此基礎上,三國時期甚至出現了石制地下室的記載,對於大型宮殿,磚石結構也取代了一些夯土台,成為宮殿的台基(房屋中磚材還會以墁地(磚、石鋪築在地面上)的形式出現)。

這種磚石結構還會和木結構結合,以夯土牆的形式作為承重牆來增加穩定性,主體結構依然為木結構,兩者通過金屬部件連接。

通過《魏都賦》中描寫可以發現,三國時期木製斗栱層數較多,同時跳栱頭與橫樑十字相交,比起漢代時的結構,梁架組合進一步提高了建築的穩定性(斗拱側面的浮雕還可以起到裝飾的作用)。

在夯土台中,還會在土中加入水平方向的木骨作為加固。

(圖)吳國末年墓中出土青瓷塢堡

三國時期建築形式多承用於漢代,而漢代最有特色的當屬瓦當,作為瓦當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質地較秦瓦為好,顏色多為灰色,亦或淺灰色。

此時的瓦當多為圓形和半圓形兩大類,做工精細,出現了裝飾有文字的新式瓦當,特點是於瓦當上分區劃界,中心是乳釘、聯珠,周圍環繞銘文,其文字數目不定,有「長樂未央」、「永受嘉福」等樣式,字體也有很多種,如小篆(此種較多)、鳥蟲篆、隸書、楷書等,布局和諧勻稱,顯示出質樸渾厚的藝術風格。

到了三國時期,瓦當上的圖案更加多樣化,出現了如獸紋、人面紋等圖案。

(圖)漢陽陵出土的長樂未央瓦當

我們再看一下整體的住宅風格,根據出土的畫像石、磚,以及陶器、文獻的記載可知,規模較小的住宅,除少數用夯土築造的承重牆外,大多數採用木結構,屋頂主要有廡殿、歇山、懸山、囤頂(猶如一塊弧度不是很大的瓦片扣在房頂)、攢尖五種形式,屋門既有在牆面正中,也有偏在一側的,搭配或圓或方或長方的窗戶,門窗業會加以裝飾,如門簪、獸首含環、斜格花紋窗等等。

相比於秦時期的單棟高台型建築,東漢時期已不同於西漢(延續秦時高颱風格),東漢時期的多層樓閣大量出現,高台建築被逐漸取締,到了三國時期,樓閣建築已相當普遍,一些多層建築會在上層屋檐上加欄杆,不僅遮陽避雨,還可以形成一種自下而上收進的建築形態,在觀感上給人一種穩固且富於變化的印象。

在單體建築結構發展的同時,庭院式布局發展相對成熟,這樣也為複合式建築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圖)懸山式屋頂

一些規模稍大的住宅,則會以牆垣構成院落,漢朝建築組群中沿用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傳統,在宮殿、寺廟、陵墓外部建闕,這種用磚石或磚木混合結構,上覆單檐或重檐的建築,增加了建築整體的隆重感,貴族宅邸還會分院,建有木製迴廊、花園苗圃,可通車馬的大門,還有馬廄、庫房、車房等等。

根據《西京雜記》所載,西漢茂陵富人袁廣漢的宅邸「茂陵富人袁廣漢,藏鏹巨萬,家僮八九百人。放北邙山下築園,東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內。構石為山,高十餘丈,連延數里。養白鸚鵡、紫鴛鴦、氂牛、青尼,奇獸怪禽,委積其間。積沙為洲嶼,激水為波濤,其中致江鷗海鷗,孕雛產靜,延漫林池。奇樹異草,靡不具植。屋皆徘徊連屬,重閣修廊,行之,移身不能遍也」

可見當時的建築雖無繁複華麗的裝飾,但是豪放樸拙,氣勢過人。

(圖)《新三國演義》電視劇截圖

說完外部風格,再說說房屋內部結構,從作用上看,主要有卧室、廳、堂屋和廚房等幾種房間類型,大戶人家還會有門房等用於賓客居住。

在內部設施上,由魏晉承於漢代席地而坐的習慣,所以卧室中常常會設榻、几案,以供日常待客起居,大戶人家則會單獨設有廳堂用於會客。南北方略有不同,北方由於寒冷多風,故以炕為主,床榻上多安放屏風、格架等,南方地區則相對溫暖,多使用帶有圍屏或床屏的床(有些四角帶有柱架用於擺放帷帳等)。

書案、食案(類似於現在的小書桌)比前代已加寬加長,樣式呈現多樣化的特點(跪在榻上,用書案書寫,也是啟功先生所講執筆的一種佐證,因為那種三指執筆姿勢可以使筆垂直於書案)。還有箱筒一類的傢具則主要用於存放各種衣物、酒具、食具等等。

(圖)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而清代建築,建築材料上大量使用磚石,節省了梁和柱等木材使用,無梁殿就是這種技術的體現,石材、竹材、葦草、白灰等建築材料被開發利用。

裝飾材料的範圍也擴大了許多,如各類硬木、雕刻用木、銅件、金箔、玉石、油漆、琉璃等皆利用來美化建築,同時牆面顏色比起漢代已大為艷麗,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北京故宮的「紅牆黃瓦」。

清代民居常見有合院式、廳井式等形式,例如北京四合院等,與三國時期民居多單體建築式也完全不同。屋頂主要有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五種形式,突出了梁、柱、檁的直接結合,降低了斗拱的作用,採用了飛檐翹角的樣式,使得屋頂椽條弧度更大,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三國時代與之有明顯的不同。

同時屋頂上裝飾有「五脊六獸」,以獸鎮脊,以期避火消災,雖然文獻記載兩漢已在斗拱欄杆和屋頂上的裝飾銅做的鳳凰,但是裝飾性上遠沒有清代複雜華麗。

(圖)五脊六獸(北方話中形容人百無聊賴)

清代建築的門窗類型明顯更加多元化,而且門窗欞格圖案更為繁雜,許多圖案已發展為套疊式(兩種圖案相疊加),彩畫、小木作、欄杆、內檐裝修、雕刻、塑壁等方面都能表現出當時的裝飾藝術水平,造型講究、花紋細膩的桌、椅也是和三國時期最為明顯的區別,這些都和漢代以致三國那種質樸大氣的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

其實隨著清宮劇的大量播出,人們對於清代建築多少都會有一些了解,加上現在秦漢、魏晉時期的電視劇也逐漸增多,雖然未必都能還原當時的建築風格,但大體不算太離譜。

雖然是在很多年前建起的「三國城」,但隨著這些知識被了解,把仿明清建築放在「三國城」的做法必然無法被大家所接受,隨著經濟發展,老百姓文史知識的提高,以後必然只有尊重歷史,去大力還原歷史的歷史旅遊景點,才能夠留存、發展!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 文:朔雪漁翁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