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什麼樣的外星人可以直接打死|大象公會

公元 20XX 年的某一天清晨,你被鬧鐘吵醒,爬起來刷牙、洗臉、穿衣服準備上班,突然收音機里傳來一條爆炸性新聞:NASA 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外星人即將登陸地球……

你是應該準備逃生、準備戰鬥,還是拉好橫幅,迎接外星來客的蒞臨指導?一切完全取決於外星人是敵是友。

對科幻小說《三體》的冬粉來說,這不是問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黑暗森林法則」教導我們,為爭奪有限的生存資源,宇宙各文明之間只能是敵人,一旦發現外星文明就要立刻想辦法摧毀,判斷來意是瞎費工夫。

但世界上大部分科幻迷並非納粹信徒,譬如美國高校毛派組織的網站就認為,高等文明的外星人必然已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他們到地球肯定是向我們傳播共產主義的,該網站甚至因此批判好萊塢塑造了太多壞外星人,充分暴露出狹隘的種族主義和陰暗的資本主義內心。

實際上,好萊塢對外星人的態度比較「理中客」:外星人有好有壞,而且敵友關係根本不取決於人類對它們的態度,一切要看外星人是文明還是邪惡,所以誤判敵友很危險。

比如蒂姆·波頓 1996 年執導的《火星人玩轉地球》中,美國總統接到 NASA 報告后認為,既然火星人能夠星際旅行來到地球,文明程度必然高於人類,肯定是和平友善的。結果,負責迎接火星人的將軍被當場射殺,火星人隨後在國會大開殺戒,甚至總統本人都未能倖免。

▍《火星人玩轉地球》中的人類歡迎場景

《三體》和美國毛派的說法都有道理,而好萊塢的態度看上去更保險——所以,我們對外星人也當本著「絕不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姑息一個壞人」的原則,及時判斷其是文明還是邪惡,以決定如何應對。

長得像馬雲的都是好外星人

以人類的普遍經驗論,文明友善還是邪惡兇險,基本會首先體現在長相上。

問題是外星人應該長得像人嗎?

在 UFO 目擊者的描述中,外星生命大都類似人形,但這一說法早已被否定,因為人類能長成今天這幅樣子實在太偶然了——科普作家方舟子曾總結,如果某種魚類沒在魚鰭中長出骨頭,脊椎動物根本不會登上陸地;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仍是地球的主宰;如果 500 萬年前非洲大草原氣候不變乾燥,南方古猿就不會放棄森林直立行走。

總之,人類的體貌特徵是進化過程中無數次偶然累加的結果,外星生命長得像人的概率微乎其微。

但科學家的推論顯然很難被大眾接受,至少好萊塢電影中類人形的外星人並不少見,例如《阿凡達》中的納美人,除了藍色的皮膚和貓科動物的耳朵外,身體外觀與人類幾乎沒有差別。

▍《阿凡達》中的納美人

不過,早期科幻電影中外星人的形象要顯得更「科學」。梅里愛的《月球旅行記》中,月球人就是類似蟲子的怪物,而在該片的編劇之一——作家 H.G.威爾斯此前的小說《星際戰爭》中,火星人是腦袋碩大、擁有多支觸手的花枝形態。原因很簡單,外星人既然比人類更有智慧,那麼代表智慧的器官——腦袋和手自然更加發達。

▍《月球旅行記》中的塞勒尼特人

▍改編自威爾斯同名小說的 1953 年電影《星際戰爭》中的火星人

外星人的怪物形象維持了大半個世紀,直到 1977 年,它們才在斯皮爾伯格的作品中首次進化成類人形——《第三類接觸》中的外星人形象直接取材自 UFO 傳說中反覆出現的「小灰人」,皮膚灰色,身高近似侏儒,腦袋碩大,四肢細弱,兩隻黑色的大眼睛有一種天然的萌感。

這一形象被後來的科幻電影大量複製,成為大多數人印象中外星人的經典造型,例如著名的 Alienware 筆記本電腦,其 logo 就採用了「小灰人」的頭像。

▍「外星人」筆記本電腦的 logo

▍《第三類接觸》中的外星人

「小灰人」並非斯皮爾伯格的發明,它在 20 世紀初的科幻文學中就已經頻繁出現。比如 H.G.威爾斯 1901 年的小說《月球上最早的人類》中,月球人沒有鼻子,眼睛凸出,有兩條細弱的羅圈腿。

1933 年,一部叫做《未知危險》的瑞典科幻小說更讓小灰人深入人心:「它們很矮,比日本人還要矮小,它們的手很大,頭光禿禿的,頭也很大。它們身穿灰色衣服,不過四肢看上去同人類倒很類似。」

為什麼小灰人在科幻小說中早已出現,卻要等到 1977 年才走上銀幕?從造型看,小灰人比那些長著觸鬚、獠牙的外星怪獸製作起來肯定更加容易,沒有理由認為它們長期缺席是因為道具成本問題。

原因很明顯——「小灰人」這種長相的外星人不像是敵人。

1977 年以前的好萊塢電影,外星人幾乎都是入侵地球的邪惡勢力,直到《第三類接觸》,才出現了溫和、友善的外星人,TA 們既然是人類的朋友,形象也必然是人畜無害的。

在後來更著名的《E.T.外星人》中,外星人更進一步成了孩子們的玩伴,因此也長得更加像人——它的面部設計甚至參考了愛因斯坦和海明威的臉。

▍《E.T.外星人》中的外星人

為什麼邪惡的外星人長得都不能像人?原因很好解釋,這是人類以自我為中心觀念的投射。人類一直有把需要仇恨甚至可以殺戮的敵人非人格化的傳統,刻意強調他們與「我們」不同的特徵——如果對手不是人類,殺起來就不會有什麼道德負擔。

長相有時能決定可殺不可殺——殺死那些外形醜惡、兇狠的動物,譬如鱷魚、毒蛇、蠍子、吸血蝙蝠、蜘蛛,不會引起任何反感,但若殺死小貓、小狗、考拉、浣熊、松鼠之類可愛的小動物,必會招致強烈的抗議和憤怒。

如果銀幕上的外星敵人長得都像是毒蟲惡獸,地球人反擊時大開殺戒,觀眾當然會大覺痛快,但如果被地球人無差別射殺的都是馬雲一般萌寵可愛的小灰人,肯定會導致觀眾心理嚴重不適。

在《第三類接觸》之前,銀幕上的外星人也並非全是怪物,一旦人類不再代表正義,外星人完全可以長成人的樣子。譬如 1951 年的《地球停轉之日》中,外星人就和人長得一模一樣。這部電影中,人類與外星人的角色發生了對調——前者邪惡愚蠢,過度開發自然環境導致地球即將毀滅,後者則是為了拯救地球不得不與人類作戰的正義使者。

▍《地球停轉之日》海報

《阿凡達》中外星人的形象也是這個思路,納美人修長、健美的身姿明顯更符合今天我們看慣了超級模特形成的審美,只要連續觀看 20 分鐘納美人的生活場景,回頭再看人類,就會覺得人類是一種充滿物慾、貪婪陰險的生物。

長得不像人的外星人就可以直接打死嗎?倒也未必,《星球大戰》中各種奇形怪狀的外星生命中,人類的朋友就不在少數。要想不濫殺無辜,對方至少還要符合另一個條件。

蟲族必邪惡

長相非人且邪惡的外星生命中,哪一種形象出場率最高?

如果你經常看科幻片,會發現入侵地球的外星人常常都像蟲子,最出名的當屬《星河戰隊》中的蟲族,它們體型龐大、力量極強,動輒讓地球士兵斷手斷腳,還喜歡吸食人的腦髓,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遊戲愛好者對蟲族也肯定也不會陌生,著名科幻背景的電腦遊戲《星際爭霸》和《戰錘 40k》中,蟲族一直都是固定的邪惡種族。

▍《星河戰隊》中的蟲族士兵

為什麼今天電影中邪惡的外星人不再是大腦袋、多觸手的花枝形象,卻退化為原始低等的蟲形生物?有種觀點認為,電影之所以如此設計,是因為大量密集的蟲子能引起感官不適,太空蝗蟲成群結隊來地球搶劫的形象也更能體現外星侵略者的邪惡本質。

這種說法無法回答這樣一個問題:能讓人感到噁心反胃的動物並不只有昆蟲,邪惡的外星侵略者為什麼不能是蝙蝠和老鼠?

仔細觀察《星河戰隊》中的外星蟲族,你會發現它們有明確的內部分工,母蟲只負責繁殖,戰士和工人也各司其職,戰士襲擊人類後會採集人腦供母蟲吸食。《星河戰隊》的原著小說《星船傘兵》中,作者羅伯特·海因萊因對它們的組織形態描述得更為具體:

蟲族不像我們。這些類蜘蛛動物其實不是蜘蛛。這些節肢類動物只是碰巧才和瘋子們想像中巨大的具有智力的蜘蛛有幾分相似。從它們的組織、心理和經濟上來說,蟲族更像螞蟻或白蟻。它們是群居的社會化生物,具有最絕對的服從性。轟炸星球表面只能殺死士兵和工人,卻不會打擊制定決策的大腦階層和女王……它們的工人不會打仗(向這些連對你起鬨的本事都沒有的工人開火,純粹是浪費時間浪費彈藥),而它們的士兵不會投降。

▍《星河戰隊》中的蟲族女王「食腦蟲」

作為蟲族概念的發明者,海因萊因為什麼要讓外星人模仿螞蟻?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種外星人才符合今天人們能接受的可以被無差別殺死的特徵——每個獨立個體都不具備獨立人格——高等智慧的外星人無論長得多醜,只要有獨立人格,難免會有很多心底善良、具有反省意識的個體,你怎麼能無差別地將其全部殺死?

所以,可以將其全體成員都視為邪惡的、可以被無差別仇恨殺戮的外星人,只能是像螞蟻一樣的「真社會」型的外星人——它們每一個體都不具備獨立人格,根本不值得同情。

「真社會性」是個生物學概念,專門用來定義蜜蜂、螞蟻、白蟻等高度社會化組織的動物,其最重要的特徵是極為嚴格的社會分工——一般會分為女王、士兵、工兵三個階級,女王專門負責繁殖,其它個體為其提供食物,基本沒有生殖權,或者如雄蜂一樣在與蜂后交配之後立即死亡。

在真社會性昆蟲中,集體利益高於一切,個體完全沒有保全自己的趨利避害意識,例如工蜂雖然在蜇人後會因為腸臟扯出體內而迅速死掉,但為了保護蜂巢,它們都會義無反顧地選擇犧牲。

▍螞蟻分工圖

隨著外星人不斷在電影中入侵地球,好萊塢必須向觀眾解釋,什麼樣的外星人才會入侵地球?入侵者是怎麼組織的?對外星人社會形態和政治形態的描述當然會越來越清晰。

在好萊塢看來,愛好和平的民主政體一般不會發動侵略戰爭,所以外星反派的政治制度必然帶有極權主義色彩。同時,外星人的形象又是去人格化的,而自然界中唯一與人類的極權制度相似的只有真社會性動物,因此在描繪外星人的社會形態時,真社會性是唯一選擇。

冷戰期間,好萊塢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多象徵著美國的主要敵人——蘇聯,最典型的是 1958 年唐·希格爾的名作《天外魔花》,外星人沒有具體形態,卻能附身人類,象徵共產主義思想對人的洗腦。

▍《天外魔花》劇照

此外,真社會性也能解釋,為什麼長相原始的外星人科技水平卻比人類要高。

與人類不同,真社會性動物的智慧程度並不體現在每一個體身上,而是表現出「超個體」的集體智慧。蜜蜂的神經結構雖然簡單,卻能修建出結構極其複雜、讓人類嘆為觀止的蜂巢。理論上,通過漫長的進化,真社會性動物的集體智慧也會緩慢提升,只要時間足夠,真社會性的外星生命擁有比人類更高的科技水平並非沒有可能。

可能你會覺得這種說法有點牽強,不過在冷戰之初,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確實曾讓蘇聯在部分科技領域一度領先美國。

唯一組織形態

真社會性僅僅局限於昆蟲嗎?20 世紀六七十年代,動物學界曾一度抱有這種觀點,但也有人認為,所有的動物都有可能進化出真社會性,之所以只有少數節肢類動物表現出這種特殊形態,是因為其他動物的進化史比它們要短得多。1974 年,生物學家理查德·亞歷山大推測了可能存在的真社會性哺乳動物的特徵,並在之後發現的裸鼴鼠和達馬拉蘭鼴鼠的身上得到了證實。

▍正在進食的裸鼴鼠

電影中的真社會外星人同樣從蟲族擴大到了各種外形,比如最著名的真社會性外星生命並非出自《星河戰隊》,而是有史以來最邪惡的外星生物——異形,從生殖方式和體貌特徵看,異形更像爬蟲類動物,與昆蟲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異形皇后

2014 年的《明日邊緣》中類似巨蜥的外星人同樣如此,雖然組織形態沒有完整呈現,但它們的內部分工表現出了強烈的真社會性特徵——大腦形狀的 omega 負責指揮作戰,藍、銀兩色的巨蜥狀生物則是士兵,一旦藍色的 alpha 死亡,omega 就會重置時間使其復活。

真社會性的邪惡色彩,使得外星反派長得像不像人也不太重要了——著名科幻劇《星際迷航》1987 年的續集中,宇宙中的最大反派博格人是一半有機物一半機械系統的生化人,TA 們被完全剝奪了個體意識,每一個體成員稱作「雄蜂」,通過 「子空間通信網路」相互連接,由「博格女皇」統一控制。

1998 年的《移魂都市》中,外星人雖然都是人形,但他們共享一個大腦,沒有自我和情感,入侵地球的目的只是為了研究靈魂到底是什麼。在這種設定之下,外星人長得再與人相似,射殺起來也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

▍《星際迷航》中的博格人

2009 年的《第九區》甚至從反面展現了外星人的真社會性——外星人登陸地球之前,「蜂后」突然死亡,其他個體由於沒有個體意志而陷入混亂,淪落到被人類扔到貧民窟中。直到某個人類感染病毒也變成外星人之後,才帶他們一起離開了地球。

▍《第九區》中住在貧民窟的外星人淪落到接受人類警察盤查

當然,並非每部科幻片都會涉及外星人的組織形態,例如《獨立日》、《洛杉磯之戰》中的外星人,內部如何組織就無法判斷,但只要在續集中有更細緻的描寫,它們的組織形態只可能是真社會性——《異形》第一集中只有一個異形,第二集大量出現后就誕生了專門負責生殖的異形皇后。

更典型的是《超人》,在 2013 年的續集《鋼鐵之軀》中,著名的氪星第一次展示了它的社會:所有氪星人都不能私自繁殖,新個體全部誕生在樹狀培養器中,職業在出生時就已固定。

讓我們回到開頭,聽到外星人入侵的消息時要做出何種反應,其實完全取決於你生活在什麼國家。如果你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大可從容看完新聞,完全無須考慮逃亡或準備戰鬥。

因為外星人從來沒有在電影中入侵過社會主義國家——前蘇聯陣營的社會主義國家官方拍攝的科幻電影不在少數,但片中從沒出現過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情節,甚至好萊塢電影中外星人也沒有入侵過蘇聯——蘇聯解體后的 2011 年,外星人才在《至暗之時》入侵了莫斯科。

真社會型的外星人入侵社會主義國家是一種悖論——1955 年,法國記者羅伯特·吉蘭撰寫的《藍螞蟻——紅旗下的六億人》一書曾讓「藍螞蟻」成為人的代名詞,可以想象,如果一部外星人在電影中入侵了,結果只會是兩群螞蟻的戰爭。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